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6724发布日期:2018-11-07 09:1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扩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

背景技术

光扩散用功能板是通过在透明树脂中添加光扩散剂,利用光扩散剂与透明树脂之间折射率差异,使得光线在扩散剂和树脂界面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从而实现点光源雾化成为均匀面光源,达到光扩散的效果。

透明树脂包括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和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等,光扩散剂包括有机类丙烯酸酯微球和有机硅等,无机类碳酸钙、氧化钛、锌白、硫化锌、白炭黑、玻璃微珠等,其粒径从1微米到10微米不等。

当前tv背光行业,提高辉度、改善产品视效是直下式背光模组行业一直寻求突破的关键点,目前的解决方法主要是通过在led灯条上方搭配使用光扩散板和扩散片,但由于一般扩散片和光扩散板为平板结构,是仅通过材料本身对光进行折射,所以雾度普遍较小、挺性较差,led灯珠射出的光线和反射片导出的光线经过光扩散板进行第一次雾化,1-2张光扩散片进行二次或三次雾化来改善最终产品视效,导致背光模组的厚度增加,随着液晶电视产业的发展,大尺寸、小od(opticaldistance,混光距离)是行业发展潮流,也即对视效和辉度要求更高,因此两张扩散片的视效也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应用要求,而且一张光扩散板和两张扩散片的搭配方案成本相对较高,生产过程流程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以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组的雾化和增亮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包括第一支撑扩散层、第一结构扩散层、空气层、第二支撑扩散层和第二结构扩散层,

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的横截面形状为多个向上凸起且平行排列设置的锯齿形、半圆形或圆弧形,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底面与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顶面粘接形成第一扩散层,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顶端与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底面粘接,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与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之间设有空隙并形成上述空气层;

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的横截面形状为多个向上凸起且平行排列设置的锯齿形、半圆形或圆弧形,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底面与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顶面粘接形成第二扩散层。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一扩散层的厚度为0.5-1.5mm。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且顶角为60-120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一扩散层的制成材料包括光扩散剂、透明树脂、增韧剂和抗老化剂。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空气层的厚度为0.03-0.3mm。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扩散层的厚度为0.1-1.0mm。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且顶角为60-120度。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扩散层的制成材料包括透明树脂。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扩散层的制成材料还包括光扩散剂。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与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的粘接方式为模外复合粘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第一支撑扩散层和第一结构扩散层设为第一扩散层,将第二支撑扩散层和第二结构扩散层设为第二扩散层,并在第一扩散层和第二扩散层之间设有空气层,使光线经过第一扩散层初步雾化后进入空气层进行折射,然后进入第二扩散层进行聚光和二次雾化,有效提高雾化和增亮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的结构示意图。

1、第一支撑扩散层;2、第一结构扩散层;3、空气层;4、第二支撑扩散层;5、第二结构扩散层;6、第一扩散层;7、第二扩散层。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提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一种包括第一支撑扩散层1、第一结构扩散层2、空气层3、第二支撑扩散层4和第二结构扩散层5,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的横截面形状为多个向上凸起且平行排列设置的锯齿形、半圆形或圆弧形,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底面与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顶面粘接形成第一扩散层6,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顶端与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底面粘接,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与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之间设有空隙并形成上述空气层3;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的横截面形状为多个向上凸起且平行排列设置的锯齿形、半圆形或圆弧形,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底面与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顶面粘接形成第二扩散层7,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与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具有v-cut、micro-lens或类似结构,不仅有助于光线的发散折射,而且在功能板中间设出上述空气层3,上述空气层3可对经过上述第一上述扩散层初步雾化的光线进行进一步折射,有效提高功能板的雾化效果,光线经过上述第一扩散层6初步雾化后进入上述空气层3进行折射,然后进入上述第二扩散层7进行聚光和二次雾化,有效提高雾化和增亮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一扩散层6的厚度为0.5-1.5mm。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且顶角为60-120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一扩散层6的制成材料包括光扩散剂、透明树脂、增韧剂和抗老化剂,使上述第一扩散层6不仅具有透光和雾化光线的效果,增韧剂和抗老化剂有效提高功能板的抗应变性能和耐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空气层3的厚度为0.03-0.3mm。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厚度为0.1-1.0mm。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且顶角为60-120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制成材料包括透明树脂,上述透明树脂由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s(聚苯乙烯)、pc(聚碳酸酯)、pp(聚丙烯)或其相对应的共聚物中的其中一种制成,不加任何配方或添加剂,使上述第二扩散层7能达到的最大透光率,有效提高增亮效果,用于产品上有效提高辉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制成材料还包括光扩散剂,使第二扩散层7具有二次雾化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与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的粘接方式为模外复合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中,上述第一扩散层6和上述第二扩散层7分别有两组挤出设备分别挤出,通过使用两组不同挤出设备生产挤出,在将上述第一扩散层6和上述第二扩散层7进行模外复合粘接,简化生产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在具体实施例一中,一种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上述第一扩散层6、上述空气层3和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总厚度为1.5mm;

上述第一扩散层6包括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和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两者制成材料相同,均为透明树脂gpps和光扩散母粒,通过第一组挤出设备挤出制成;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60-120度;上述第一扩散层6的pitch值为300-450μm,厚度为1.0mm,雾度值为99%,下表面为磨砂结构;

上述第二扩散层7包括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和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两者制成材料相同,均为透明树脂gpps,通过第二组挤出设备挤出制成并粘接于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顶部;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75-105度;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pitch值为100-250μm,厚度为0.3mm,雾度值为90%;

上述空气层3厚度为0.2mm。

在具体实施例二中,一种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上述第一扩散层6、上述空气层3和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总厚度为1.2mm;

上述第一扩散层6包括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和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的制成材料为透明树脂gpps,通过第一组挤出设备的第一挤出机挤出,厚度为0.4mm;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的制成材料为透明树脂gpps和光扩散母粒,通过第一组挤出设备的第二挤出机共混挤出,厚度为0.3mm;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60-120度;上述第一扩散层6的pitch值为300-450μm,雾度值为99%,下表面为磨砂结构;

上述第二扩散层7包括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和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两者制成材料相同,均为透明树脂gpps,通过第二组挤出设备挤出制成并粘接于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顶部;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75-105度;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pitch值为100-250μm,厚度为0.3mm,雾度值为90%;

上述空气层3厚度为0.2mm。

在具体实施例三中,一种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上述第一扩散层6、上述空气层3和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总厚度为1.5mm;

上述第一扩散层6包括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和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的制成材料为透明树脂gpps和光扩散母粒,通过第一挤出设备的第一挤出机共混挤出,厚度为0.6mm;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的制成材料为透明树脂gpps和光扩散母粒,通过第一挤出设备的第二挤出机共混挤出,厚度为0.4mm;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60-120度;上述第一扩散层6的pitch值为300-450μm,雾度值为99%,下表面为磨砂结构;

上述第二扩散层7包括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和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两者制成材料相同,均为透明树脂gpps,通过第二组挤出设备挤出制成并粘接于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顶部;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75-105度;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pitch值为100-250μm,厚度为0.3mm,雾度值为90%;

上述空气层3厚度为0.2mm。

在具体实施例四中,一种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上述第一扩散层6、上述空气层3和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总厚度为1.0mm;

上述第一扩散层6包括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和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的制成材料为透明树脂gpps和光扩散母粒,通过第一挤出设备的第一挤出机共混挤出,厚度为0.2mm;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的制成材料为透明树脂gpps和光扩散母粒,通过第一挤出设备的第二挤出机共混挤出,厚度为0.3mm;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60-120度;上述第一扩散层6的pitch值为300-450μm,雾度值为99%,下表面为磨砂结构;

上述第二扩散层7包括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和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两者制成材料相同,均为透明树脂gpps,通过第二组挤出设备挤出制成并粘接于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顶部;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为v-cut结构,横截面形状为锯齿形,顶角为75-105度;上述第二扩散层7的pitch值为100-250μm,厚度为0.3mm,雾度值为90%;

上述空气层3厚度为0.2mm。

本发明的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通过将上述第一支撑扩散层1和上述第一结构扩散层2设为上述第一扩散层6,将上述第二支撑扩散层4和上述第二结构扩散层5设为上述第二扩散层7,并在上述第一扩散层6和上述第二扩散层7之间设有上述空气层3,使光线经过第一扩散层6初步雾化后进入上述空气层3进行折射,然后进入上述第二扩散层7进行聚光和二次雾化,有效提高雾化和增亮效果,同时也简化了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相对于传统搭配使用光扩散板和扩散片的背光模组,使用上述高雾高亮光扩散用功能板的背光模组不仅具有更有效的提升辉度和改善产品视效的特点,还能减少背光模组的膜片数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