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内窥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5313发布日期:2018-08-07 19:5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工业用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是指采集原料,并把它们加工成产品的工作和过程。工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产物,经过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现代工业几个发展阶段。

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两大类。2014年,中国工业生产总值达4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内窥镜是一个配备有灯光的管子,内窥镜可以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

最初的内窥镜是用硬质管做成的,发明于100多年前。虽然它们逐渐有所改进,但仍然未能被广泛使用。后来,在20世纪50年代内窥镜用软质管制作,因而能在人体内的拐角处轻易地弯曲。

但现有技术的内窥镜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有效的收放线,并且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急停,同时无法在进行管道探测的时候利用滑轮来稳定位移,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工业用内窥镜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活动调节控制装置、输送电线、活动架、转动轴、控制器、装置壳体、手柄、调节转轮,所述手柄位于装置壳体的下侧表面同时与装置壳体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转轮嵌入装置壳体的前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器设于装置壳体上表面并且与其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轴位于装置壳体前表面的内侧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位于转动轴的上表面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电线嵌入装置壳体的内部两者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调节控制装置位于输送电线的下表面两者采用铰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智能活动调节控制装置设有活动收线装置、顶动卡位装置、固定限位装置、动力传输装置、电磁控制装置、活动挡位装置、升降位移装置;

所述活动收线装置位于设备的内部同时与设备的壳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卡位装置垂直嵌入活动收线装置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契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输出装置位于顶动卡位装置的下端面两者通过带体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限位装置设于动力输出装置的前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控制装置位于升降位移装置的上端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挡位装置位于电磁调节装置的下方两者通过带体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收线装置设有安装座、轴承、转动轮、套管、挡位板、发条、壳体架,所述轴承位于安装座的上表面并且与安装座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垂直嵌入轴承的内部同时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挡位板位于转动轮的左右两端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壳体架位于挡位板的圆盘表面的中央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发条设于壳体架的内侧端面同时贯穿前方的挡位板与转动轮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管包裹着转动轮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架与顶动卡位装置活动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动卡位装置设有齿条架、压动垫、顶杆、限位架、固定轴、安装架、拨动杆、旋转轮,所述齿条架位于压动垫的前表面同时与压动垫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杆垂直于压动垫的后侧端面同时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拨动杆设于顶杆的下端面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设于拨动杆的下端面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轴垂直于旋转轮的前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包裹着固定轴的外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轮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安装架的外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齿条与发条卡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固定限位装置设有挡板、限位滑块、滑动架、接合轴、顶块、铰合杆、转动轮、配合杆,所述转动轮的前表面设有铰合杆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杆位于铰合杆的前方两者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块嵌入滑动架的后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杆与顶块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滑架与顶块相互平行同时两者通过前方垂直的接合轴固定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挡板与设备外侧的壳架活动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与动力输出装置通过带体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动力传输装置设有传输带、齿轮、输送架、卡动杆、顶动杆、液压缸、输入管,所述输入管嵌入液压缸的内侧表面两者贯穿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杆垂直嵌入液压缸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卡动杆位于输送架的上端面两者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与输送架为同心圆结构两者焊接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包裹着输送架的外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杆安装在卡动杆的上端面两者铰链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与转动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电磁控制装置设有电机、皮带架、连接电线、接合端子、弹簧杆、电磁铁、壳架,所述电磁铁位于壳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弹簧杆位于电磁铁的前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合端子的一侧与弹簧杆焊接在一起另一侧与连接电线电连接,所述电机位于连接电线的下端面两者电连接,所述皮带架位于电机的前端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皮带架与活动挡位装置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挡位装置设有配合带、配合轮、固定杆、安装杆、转动座、挡板、连接杆,所述挡板位于转动座的上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杆嵌入转动座的内部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杆设于安装杆的前面两者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位于连接杆的转折点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轮位于安装杆的下端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带包裹着配合轮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皮带架与配合带活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位移装置设有受力架、升降架、支架、滑轮、安装座、转动轴、限位架,所述升降架位于受力架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轴位于升降架的外侧表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座上下平行安装在受力架的前表面两者活动连接,所述支架铰链安装在安装座的前表面,所述滑轮垂直于支架的前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位于支架的下端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

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在使用设备的时候先使得设备与外界的电源和液压油缸进行接通后,然后内部的液压缸进入高压的液压油后,将内部的顶动杆向上顶动并且在顶动的顶动杆的顶动带动下,能够使得上方的卡动杆卡动齿轮使得齿轮限位转动,并且与其为同心圆的输送架转动通过传输带为设备的运行提供动能,接着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前方的套管被手动拉出,同时内部的转动轮转动,在输出的套管的带动下内部的发条限位位移同时将电线带出,然后在前方转动的转动轮的转动下,安装其前方的铰合杆跟随转动并且拉动配合杆从而形成一定的角度并且顶动顶块,来使得顶块顶动前方的限位滑块在滑动架上方来回位移,同时使用限位滑块进行位移的限位,然后将线路放进设备的内部进行位移窥视,然后在进行管道的作业时,能够利用内部的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的排斥力将前方的弹簧杆顶出,同时利用弹簧杆来使得弹簧杆压动前方的接合端子使得连接电线通电后,电机转动,通过皮带架将电机产生的动力进行输出,下方的配合轮通过配合带将动力吸收,接着利用动力来使得安装杆在转动座上进行拨动使得上方的挡板在连接杆的作用下上升并且打开通道,然后内部的转动轴在皮带架的旋转下转动能够将升降架顶出然后通过支架的限位来使得滑轮顶出同时升降架来调节内部的滑轮与管体内壁的距离,然后通过滑轮来使得位移更加的稳定,从而完成窥视工作。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内窥镜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有效的收放线,并且可以使得装置能够急停,同时能够在进行管道探测的时候利用滑轮来稳定位移,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智能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的机构细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的使用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图4的a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工业用内窥镜装置图4的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智能活动调节控制装置-1、输送电线-2、活动架-3、转动轴-4、控制器-5、装置壳体-6、手柄-7、调节转轮-8、活动收线装置-11、顶动卡位装置-12、固定限位装置-13、动力传输装置-14、电磁控制装置-15、活动挡位装置-16、升降位移装置-17、安装座-111、轴承-112、转动轮-113、套管-114、挡位板-115、发条-116、壳体架-117、齿条架-121、压动垫-122、顶杆-123、限位架-124、固定轴-125、安装架-126、拨动杆-127、旋转轮-128、齿条架-121、压动垫-122、顶杆-123、限位架-124、固定轴-125、安装架-126、拨动杆-127、旋转轮-128、挡板-131、限位滑块-132、滑动架-133、接合轴-134、顶块-135、铰合杆-136、转动轮-137、配合杆-138、传输带-141、齿轮-142、输送架-143、卡动杆-144、顶动杆-145、液压缸-146、输入管-147、电机-151、皮带架-152、连接电线-153、接合端子-154、弹簧杆-155、电磁铁-156、壳架-157、配合带-161、配合轮-162、固定杆-163、安装杆-164、转动座-165、挡板-166、连接杆-167、受力架-171、升降架-172、支架-173、滑轮-174、安装座-175、转动轴-176、限位架-17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7,本发明提供工业用内窥镜装置,其结构包括:智能活动调节控制装置1、输送电线2、活动架3、转动轴4、控制器5、装置壳体6、手柄7、调节转轮8,所述手柄7位于装置壳体6的下侧表面同时与装置壳体6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调节转轮8嵌入装置壳体6的前表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控制器6设于装置壳体6上表面并且与其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轴4位于装置壳体6前表面的内侧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架3位于转动轴4的上表面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输送电线2嵌入装置壳体6的内部两者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智能活动调节控制装置1位于输送电线2的下表面两者采用铰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智能活动调节控制装置1设有活动收线装置11、顶动卡位装置12、固定限位装置13、动力传输装置14、电磁控制装置15、活动挡位装置16、升降位移装置17;

所述活动收线装置11位于设备的内部同时与设备的壳架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卡位装置12垂直嵌入活动收线装置11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契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动力输出装置14位于顶动卡位装置12的下端面两者通过带体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限位装置13设于动力输出装置14的前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控制装置15位于升降位移装置17的上端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动挡位装置16位于电磁调节装置15的下方两者通过带体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收线装置11设有安装座111、轴承112、转动轮113、套管114、挡位板115、发条116、壳体架117,所述轴承112位于安装座111的上表面并且与安装座111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113垂直嵌入轴承112的内部同时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挡位板115位于转动轮113的左右两端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壳体架117位于挡位板115的圆盘表面的中央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发条116设于壳体架117的内侧端面同时贯穿前方的挡位板115与转动轮113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套管114包裹着转动轮113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壳体架117与顶动卡位装置12活动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卡位装置12设有齿条架121、压动垫122、顶杆123、限位架124、固定轴125、安装架126、拨动杆127、旋转轮128,所述齿条架121位于压动垫122的前表面同时与压动垫122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杆123垂直于压动垫122的后侧端面同时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拨动杆127设于顶杆123的下端面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124设于拨动杆127的下端面两者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轴125垂直于旋转轮128的前表面并且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124包裹着固定轴125的外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旋转轮128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安装架126的外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齿条121与发条116卡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限位装置13设有挡板131、限位滑块132、滑动架133、接合轴134、顶块135、铰合杆136、转动轮137、配合杆138,所述转动轮137的前表面设有铰合杆136两者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杆138位于铰合杆136的前方两者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块135嵌入滑动架133的后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配合杆138与顶块135通过铰链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滑架132与顶块135相互平行同时两者通过前方垂直的接合轴134固定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挡板131与设备外侧的壳架活动焊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轮137与动力输出装置14通过带体活动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动力传输装置14设有传输带141、齿轮142、输送架143、卡动杆144、顶动杆145、液压缸146、输入管147,所述输入管147嵌入液压缸146的内侧表面两者贯穿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杆145垂直嵌入液压缸146的内部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卡动杆144位于输送架143的上端面两者活动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齿轮142与输送架143为同心圆结构两者焊接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141包裹着输送架143的外侧表面两者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顶动杆145安装在卡动杆144的上端面两者铰链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传输带141与转动轮137采用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电磁控制装置15设有电机151、皮带架152、连接电线153、接合端子154、弹簧杆155、电磁铁156、壳架157,所述电磁铁156位于壳架157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弹簧杆155位于电磁铁156的前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接合端子154的一侧与弹簧杆155焊接在一起另一侧与连接电线153电连接,所述电机151位于连接电线153的下端面两者电连接,所述皮带架152位于电机151的前端两者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皮带架152与活动挡位装置16间隙配合,所述活动挡位装置16设有配合带161、配合轮162、固定杆163、安装杆164、转动座165、挡板166、连接杆167,所述挡板166位于转动座165的上端面两者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安装杆164嵌入转动座165的内部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杆167设于安装杆164的前面两者铰链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杆163位于连接杆167的转折点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轮162位于安装杆164的下端面两者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连接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配合带161包裹着配合轮162的外侧表面两者间隙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皮带架152与配合带161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升降位移装置17设有受力架171、升降架172、支架173、滑轮174、安装座175、转动轴176、限位架177,所述升降架172位于受力架171的内侧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轴176位于升降架172的外侧表面两者通过啮合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安装座175上下平行安装在受力架171的前表面两者活动连接,所述支架173铰链安装在安装座175的前表面,所述滑轮174垂直于支架173的前表面两者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架177位于支架173的下端面两者活动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原理:在使用设备的时候先使得设备与外界的电源和液压油缸进行接通后,然后内部的液压缸146进入高压的液压油后,将内部的顶动杆145向上顶动并且在顶动的顶动杆145的顶动带动下,能够使得上方的卡动杆144卡动齿轮142使得齿轮142限位转动,并且与其为同心圆的输送架143转动通过传输带141为设备的运行提供动能,接着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前方的套管114被手动拉出,同时内部的转动轮113转动,在输出的套管114的带动下内部的发条116限位位移同时将电线带出,然后在前方转动的转动轮137的转动下,安装其前方的铰合杆136跟随转动并且拉动配合杆138从而形成一定的角度并且顶动顶块135,来使得顶块135顶动前方的限位滑块132在滑动架133上方来回位移,同时使用限位滑块132进行位移的限位,然后将线路放进设备的内部进行位移窥视,然后在进行管道的作业时,能够利用内部的电磁铁156通电后产生的排斥力将前方的弹簧杆155顶出,同时利用弹簧杆155来使得弹簧杆155压动前方的接合端子154使得连接电线153通电后,电机151转动,通过皮带架152将电机151产生的动力进行输出,下方的配合轮162通过配合带161将动力吸收,接着利用动力来使得安装杆164在转动座165上进行拨动使得上方的挡板166在连接杆167的作用下上升并且打开通道,然后内部的转动轴176在皮带架152的旋转下转动能够将升降架172顶出然后通过支架173的限位来使得滑轮174顶出同时升降架172来调节内部的滑轮174与管体内壁的距离,然后通过滑轮174来使得位移更加的稳定,从而完成窥视工作。

本发明所述的固定限位装置13指的是利用滚珠力进行左右位移限位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内窥镜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有效的收放线,并且无法使得装置能够急停,同时无法在进行管道探测的时候利用滑轮来稳定位移,从而无法使得装置更加的智能化,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内窥镜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能够使得装置能够有效的收放线,并且可以使得装置能够急停,同时能够在进行管道探测的时候利用滑轮来稳定位移,从而达到使得装置更加的智能化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