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26131发布日期:2018-11-14 01:09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夜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

背景技术

夜视仪是人们在夜间进行活动的重要设备,在军用和民用方面均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夜视仪只设置有一个镜筒,工作时人们只能观察到一边的情况,当需要观察区域更广的情况时则该夜视仪满足不了工作需求,且传统的夜视仪未设置头盔,工作时需要人工用手拿着夜视仪观察,当工作时需要手工做其他任务时,则人们无法使用该夜视仪,且传统的夜视仪未设置护镜套,使用时间长了以后物镜面易被刮花,导致无法继续使用,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公开号为cn205920271u,公开日为2017020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小型双目双筒头盔数码夜视仪,包括第一镜杆、红外线器、头盔、第二镜杆和光电阴极,所述第一镜杆与第二镜杆的左侧安装有物镜,所述红外线器安装在第一镜杆与第二镜杆的上方,且红外线器的左侧外壁上安装有红外线发射管,所述头盔与红外线器之间通过固定块连接,且头盔的左侧外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与滑块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固定在固定块的右侧,所述第二镜杆与护镜套之间通过绸带连接,且护镜套设置在第二镜杆的下方,所述红外线器的外壁上安装有开关,所述头盔的外壁上覆盖有防撞材料,所述光电阴极设置在第二镜杆的内部。

该技术方案中的夜视仪在使用的时候安装在头盔上,不使用的时候需要取下来另外携带,增加了携带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能够将夜视仪直接设置在头盔上,需要使用夜视仪时能够快速打开,不使用时,能够快速收纳,且可以对瞳距和镜筒的高度进行微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顶部的收纳腔,收纳腔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发条弹簧的外侧与收纳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两端与收纳腔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还套设有连接带和棘轮,棘轮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棘爪与棘轮啮合;连接带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夜视仪外壳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光电阴极、微通道板和显示屏,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收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的高度高于收纳腔的顶壁。

所述棘爪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相连,第五支撑轴固定在第六支撑板上,第六支撑板固定设置在头盔的顶部;第六支撑板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第四支撑轴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第八齿轮和第六支撑板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的两侧,第八齿轮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与棘爪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与第二连接杆分别设置于棘爪的两端。

所述第八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立柱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头盔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第六齿轮的与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推杆的端部,推杆穿过收纳腔的侧壁且与收纳腔的侧壁滑动连接,齿条与收纳腔的侧壁之间的推杆上设置有限位块;推杆位于收纳腔内的端部设置有齿条,位于收纳腔外的端部设置有按钮,按钮与收纳腔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均为斜齿轮。

所述夜视仪外壳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收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夜视仪滑块设置于夜视仪滑槽内。

所述收纳腔为圆弧形,且与头盔顶部的弧度相同,夜视仪滑槽与夜视仪滑块均为圆弧形,且与收纳腔的弧度相同。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一支撑板、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二支撑板、第二齿轮、第一旋钮、第一连接杆、第三齿轮、第二旋钮、第三螺杆、第二支撑轴、第四齿轮、第三支撑轴、第五齿轮、第三支撑板、螺母、第四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镜筒的下方,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二镜筒的下方,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螺杆穿过第一支撑板上的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螺纹连接,第二螺杆穿过第二支撑板上的螺纹孔与第二支撑板螺纹连接;第一螺杆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四支撑板转动连接,第四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的第一螺杆上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二螺杆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五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之间的第二螺杆上套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第四齿轮设置于第三齿轮与第五齿轮之间,且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五齿轮啮合;第四支撑板和第五支撑板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板的两端,第一连接杆穿过第三支撑板,且第一连接杆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连接,第三齿轮和第一旋钮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夜视仪外壳的底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杆穿过夜视仪外壳,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均设置在夜视仪外壳外,第四齿轮通过第二支撑轴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五齿轮通过第三支撑轴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第三螺杆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相连,底部与第二旋钮固定连接,第三螺杆的中部穿过螺母与螺母螺纹连接,螺母与夜视仪外壳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与第四支撑板互相垂直,第一螺杆与第一齿轮互相垂直,第一螺杆与第一支撑板互相垂直;第二螺杆与第五支撑板互相垂直,第二螺杆与第二齿轮互相垂直,第二螺杆与第二支撑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均为斜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互相垂直,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互相垂直。

所述夜视仪外壳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玻璃罩,玻璃罩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前方,且玻璃罩的直径大于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直径。

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直径相同,且均设置于同一平面内。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头盔的顶部设置收纳腔,在平时将夜视仪收纳进收纳腔中,使用时,用手握住夜视仪外壳顶部的凸块往下拉出收纳腔即可。本发明可实现夜视仪的快速收纳和打开,方便实用,且可以对瞳距和镜筒的高度进行微调。

当需要使用夜视仪时,用手握住夜视仪外壳顶部的凸块往下拉,在拉动的过程中,夜视仪外壳带动连接带延伸,连接带在延伸的过程中,带动第一支撑轴转动,第一支撑轴带动发条弹簧蓄力,同时在第一支撑轴转动的过程中,棘轮转动,当夜视仪运动至合适位置时,停止拉动,棘爪卡住棘轮,从而将第一支撑轴固定,夜视仪停止运动。

当夜视仪使用结束需要收入收纳腔时,用手按压按钮,按钮推动推杆运动,推杆在运动过程中,端部的齿条带动第六齿轮转动,第六齿轮带动立柱转动,立柱带动第七齿轮转动,第七齿轮带动第八齿轮转动,第八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连接杆向下运动,第二连接杆带动棘爪围绕第五支撑轴向下旋转,从而使棘爪与棘轮脱离,当棘轮失去棘爪的限制后,第一支撑轴在发条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反向旋转,将连接带缠绕在第一支撑轴上,连接带再带动夜视仪往收纳腔运动,实现夜视仪的自动收纳。当夜视仪完全收入收纳腔后,停止按压按钮,按钮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运动,推杆上的齿条带动第六齿轮反向转动,继而带动第七齿轮反向转动,第七齿轮带动第八齿轮反向转动,第八齿轮带动第二连接杆向上运动,第二连接杆带动棘爪围绕第五支撑轴向上旋转,重新棘爪与棘轮的啮合。

由于采用了棘爪与棘轮的限位方式,在将夜视仪向外拉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夜视仪的高度,当将夜视仪拉动到合适高度后,停止拉动,由于棘爪的限制,棘轮不会在发条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反向转动,继而可以灵活控制夜视仪拉动的长度,以使夜视仪与眼睛的高度更加对应。当夜视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显示屏与眼睛的高度不对应时,也可进行微调。当显示屏相对于眼睛较高时,可再次用手拉动凸块,以降低显示屏的高度;当显示屏相对于眼睛较低时,可用手轻轻按压按钮,让第一支撑轴在发条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反向旋转,将提高显示屏的高度。

当需要对瞳距进行调整时,用手旋转第一旋钮,第一旋钮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第一支撑板沿着第一螺杆左右移动;同时第三齿轮带动第四齿轮转动,第四齿轮带动第五齿轮转动,第五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第二支撑板沿着第二螺杆左右移动,且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移动方向相反,随着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移动,带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的向左和向右,实现对瞳距的调整。

当需要调整镜筒的高度时,用手旋转第二旋钮,第二旋钮带动第三螺杆转动,第三螺杆在转动的同时沿着螺母上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支撑板上下运动,第三支撑板带动第一镜筒和第二镜筒上下运动,实现镜筒高度的调整。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时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正面视图;

图5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是夜视仪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c剖视图。

图中标记:1、头盔;2、收纳腔;3、第一支撑轴;4、发条弹簧;5、连接带;6、夜视仪滑槽;7、夜视仪滑块;8、凸块;9、夜视仪外壳;201、按钮;202、复位弹簧;203、限位块;204、推杆;205、立柱;206、第六齿轮;207、第八齿轮;208、第四支撑轴;209、第六支撑板;210、第五支撑轴;211、棘爪;212、第二连接杆;213、棘轮;214、第七齿轮;901、物镜;902、红外线发射管;903、光电阴极;904、微通道板;905、镜筒;906、显示屏;907、玻璃罩;908、第一齿轮;909、第一支撑板;910、第一螺杆;911、第二螺杆;912、第二支撑板;913、第二齿轮;914、第一旋钮;915、第一连接杆;916、第三齿轮;917、第二旋钮;918、第三螺杆;919、第二支撑轴;920、第四齿轮;921、第三支撑轴;922、第五齿轮;923、第三支撑板;924、螺母;925、第二镜筒;926、第四支撑板;927、第五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所述棘爪211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210相连,第五支撑轴210固定在第六支撑板209上,第六支撑板209固定设置在头盔1的顶部;第六支撑板209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208,第四支撑轴208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207,第八齿轮207和第六支撑板209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侧,第八齿轮207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2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2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207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212与棘爪211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210与第二连接杆212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端。

所述第八齿轮207的一侧设置有立柱205,立柱205上设置有第六齿轮206和第七齿轮214,立柱20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头盔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啮合;第六齿轮206的与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推杆204的端部,推杆204穿过收纳腔2的侧壁且与收纳腔2的侧壁滑动连接,齿条与收纳腔2的侧壁之间的推杆204上设置有限位块203;推杆204位于收纳腔2内的端部设置有齿条,位于收纳腔2外的端部设置有按钮201,按钮201与收纳腔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2。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均为斜齿轮。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7,收纳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6,夜视仪滑块7设置于夜视仪滑槽6内。

所述收纳腔2为圆弧形,且与头盔顶部的弧度相同,夜视仪滑槽6与夜视仪滑块7均为圆弧形,且与收纳腔2的弧度相同。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908、第一支撑板909、第一螺杆910、第二螺杆911、第二支撑板912、第二齿轮913、第一旋钮914、第一连接杆915、第三齿轮916、第二旋钮917、第三螺杆918、第二支撑轴919、第四齿轮920、第三支撑轴921、第五齿轮922、第三支撑板923、螺母924、第四支撑板926和第五支撑板927;所述第一支撑板909设置在第一镜筒905的下方,第二支撑板912设置在第二镜筒925的下方,第一支撑板909和第二支撑板912上均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螺杆910穿过第一支撑板909上的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909螺纹连接,第二螺杆911穿过第二支撑板912上的螺纹孔与第二支撑板912螺纹连接;第一螺杆910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四支撑板926转动连接,第四支撑板926与第一支撑板909之间的第一螺杆910上套设有第一齿轮908;第二螺杆911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板927转动连接,第五支撑板927与第二支撑板912之间的第二螺杆911上套设有第二齿轮913;第一齿轮908与第三齿轮916啮合,第二齿轮913与第五齿轮922啮合,第四齿轮920设置于第三齿轮916与第五齿轮922之间,且第四齿轮920分别与第三齿轮916和第五齿轮922啮合;第四支撑板926和第五支撑板927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板923的两端,第一连接杆915穿过第三支撑板923,且第一连接杆915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923连接,第三齿轮916和第一旋钮914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915的两端,夜视仪外壳9的底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915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杆915穿过夜视仪外壳9,第一旋钮914和第二旋钮917均设置在夜视仪外壳9外,第四齿轮920通过第二支撑轴919固定在第三支撑板923上,第五齿轮922通过第三支撑轴921固定在第三支撑板923上;第三螺杆918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923相连,底部与第二旋钮917固定连接,第三螺杆918的中部穿过螺母924与螺母924螺纹连接,螺母924与夜视仪外壳9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910与第四支撑板926互相垂直,第一螺杆910与第一齿轮908互相垂直,第一螺杆910与第一支撑板909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五支撑板927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二齿轮913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二支撑板912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齿轮908、第二齿轮913、第三齿轮916、第四齿轮920和第五齿轮922均为斜齿轮,第一齿轮908与第三齿轮916互相垂直,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922互相垂直。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玻璃罩907,玻璃罩907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前方,且玻璃罩907的直径大于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直径。

所述第三齿轮916、第四齿轮920和第五齿轮922直径相同,且均设置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夜视仪外壳9内还设置有用于供电的电池和用于处理的控制器。红外线发射管902与红外线器相连,红外线器设置于夜视仪外壳9内。

所述夜视仪滑槽6和夜视仪滑块7的长度大于夜视仪外壳9的长度,夜视仪滑块7的底部与夜视仪外壳9的底部平齐,夜视仪滑块7顶部的高度高于夜视仪外壳9顶部的高度。当夜视仪外壳9完全滑出收纳腔2后,夜视仪滑块7仍然有顶部的一部分处于夜视仪滑槽6中,防止夜视仪外壳9在使用时出现晃动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实施例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实施例4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所述棘爪211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210相连,第五支撑轴210固定在第六支撑板209上,第六支撑板209固定设置在头盔1的顶部;第六支撑板209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208,第四支撑轴208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207,第八齿轮207和第六支撑板209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侧,第八齿轮207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2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2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207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212与棘爪211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210与第二连接杆212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端。

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所述棘爪211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210相连,第五支撑轴210固定在第六支撑板209上,第六支撑板209固定设置在头盔1的顶部;第六支撑板209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208,第四支撑轴208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207,第八齿轮207和第六支撑板209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侧,第八齿轮207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2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2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207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212与棘爪211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210与第二连接杆212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端。

所述第八齿轮207的一侧设置有立柱205,立柱205上设置有第六齿轮206和第七齿轮214,立柱20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头盔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啮合;第六齿轮206的与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推杆204的端部,推杆204穿过收纳腔2的侧壁且与收纳腔2的侧壁滑动连接,齿条与收纳腔2的侧壁之间的推杆204上设置有限位块203;推杆204位于收纳腔2内的端部设置有齿条,位于收纳腔2外的端部设置有按钮201,按钮201与收纳腔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2。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均为斜齿轮。

实施例6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所述棘爪211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210相连,第五支撑轴210固定在第六支撑板209上,第六支撑板209固定设置在头盔1的顶部;第六支撑板209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208,第四支撑轴208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207,第八齿轮207和第六支撑板209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侧,第八齿轮207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2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2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207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212与棘爪211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210与第二连接杆212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端。

所述第八齿轮207的一侧设置有立柱205,立柱205上设置有第六齿轮206和第七齿轮214,立柱20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头盔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啮合;第六齿轮206的与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推杆204的端部,推杆204穿过收纳腔2的侧壁且与收纳腔2的侧壁滑动连接,齿条与收纳腔2的侧壁之间的推杆204上设置有限位块203;推杆204位于收纳腔2内的端部设置有齿条,位于收纳腔2外的端部设置有按钮201,按钮201与收纳腔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2。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均为斜齿轮。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7,收纳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6,夜视仪滑块7设置于夜视仪滑槽6内。

实施例7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所述棘爪211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210相连,第五支撑轴210固定在第六支撑板209上,第六支撑板209固定设置在头盔1的顶部;第六支撑板209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208,第四支撑轴208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207,第八齿轮207和第六支撑板209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侧,第八齿轮207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2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2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207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212与棘爪211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210与第二连接杆212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端。

所述第八齿轮207的一侧设置有立柱205,立柱205上设置有第六齿轮206和第七齿轮214,立柱20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头盔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啮合;第六齿轮206的与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推杆204的端部,推杆204穿过收纳腔2的侧壁且与收纳腔2的侧壁滑动连接,齿条与收纳腔2的侧壁之间的推杆204上设置有限位块203;推杆204位于收纳腔2内的端部设置有齿条,位于收纳腔2外的端部设置有按钮201,按钮201与收纳腔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2。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均为斜齿轮。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7,收纳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6,夜视仪滑块7设置于夜视仪滑槽6内。

所述收纳腔2为圆弧形,且与头盔顶部的弧度相同,夜视仪滑槽6与夜视仪滑块7均为圆弧形,且与收纳腔2的弧度相同。

实施例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所述棘爪211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210相连,第五支撑轴210固定在第六支撑板209上,第六支撑板209固定设置在头盔1的顶部;第六支撑板209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208,第四支撑轴208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207,第八齿轮207和第六支撑板209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侧,第八齿轮207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2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2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207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212与棘爪211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210与第二连接杆212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端。

所述第八齿轮207的一侧设置有立柱205,立柱205上设置有第六齿轮206和第七齿轮214,立柱20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头盔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啮合;第六齿轮206的与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推杆204的端部,推杆204穿过收纳腔2的侧壁且与收纳腔2的侧壁滑动连接,齿条与收纳腔2的侧壁之间的推杆204上设置有限位块203;推杆204位于收纳腔2内的端部设置有齿条,位于收纳腔2外的端部设置有按钮201,按钮201与收纳腔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2。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均为斜齿轮。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7,收纳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6,夜视仪滑块7设置于夜视仪滑槽6内。

所述收纳腔2为圆弧形,且与头盔顶部的弧度相同,夜视仪滑槽6与夜视仪滑块7均为圆弧形,且与收纳腔2的弧度相同。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908、第一支撑板909、第一螺杆910、第二螺杆911、第二支撑板912、第二齿轮913、第一旋钮914、第一连接杆915、第三齿轮916、第二旋钮917、第三螺杆918、第二支撑轴919、第四齿轮920、第三支撑轴921、第五齿轮922、第三支撑板923、螺母924、第四支撑板926和第五支撑板927;所述第一支撑板909设置在第一镜筒905的下方,第二支撑板912设置在第二镜筒925的下方,第一支撑板909和第二支撑板912上均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螺杆910穿过第一支撑板909上的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909螺纹连接,第二螺杆911穿过第二支撑板912上的螺纹孔与第二支撑板912螺纹连接;第一螺杆910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四支撑板926转动连接,第四支撑板926与第一支撑板909之间的第一螺杆910上套设有第一齿轮908;第二螺杆911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板927转动连接,第五支撑板927与第二支撑板912之间的第二螺杆911上套设有第二齿轮913;第一齿轮908与第三齿轮916啮合,第二齿轮913与第五齿轮922啮合,第四齿轮920设置于第三齿轮916与第五齿轮922之间,且第四齿轮920分别与第三齿轮916和第五齿轮922啮合;第四支撑板926和第五支撑板927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板923的两端,第一连接杆915穿过第三支撑板923,且第一连接杆915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923连接,第三齿轮916和第一旋钮914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915的两端,夜视仪外壳9的底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915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杆915穿过夜视仪外壳9,第一旋钮914和第二旋钮917均设置在夜视仪外壳9外,第四齿轮920通过第二支撑轴919固定在第三支撑板923上,第五齿轮922通过第三支撑轴921固定在第三支撑板923上;第三螺杆918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923相连,底部与第二旋钮917固定连接,第三螺杆918的中部穿过螺母924与螺母924螺纹连接,螺母924与夜视仪外壳9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910与第四支撑板926互相垂直,第一螺杆910与第一齿轮908互相垂直,第一螺杆910与第一支撑板909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五支撑板927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二齿轮913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二支撑板912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齿轮908、第二齿轮913、第三齿轮916、第四齿轮920和第五齿轮922均为斜齿轮,第一齿轮908与第三齿轮916互相垂直,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922互相垂直。

实施例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本实施例包括:

一种基于头盔的夜视仪,包括设置在头盔1顶部的收纳腔2,收纳腔2内设置有可伸出和收缩的夜视仪,所述收纳腔2的端部设置有发条弹簧4,发条弹簧4的外侧与收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发条弹簧4的中部被第一支撑轴3穿过,且与第一支撑轴3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3两端与收纳腔2的侧壁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3上还套设有连接带5和棘轮213,棘轮213的下方设置有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棘爪211,棘爪211与棘轮213啮合;连接带5与夜视仪相连;所述夜视仪包括夜视仪外壳9,夜视仪外壳9内设置有红外线发射管902和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内均依次设置有物镜901、光电阴极903、微通道板904和显示屏906,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下方设置有调节机构。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凸块8,收纳腔2的顶壁上设置有凸块滑槽,凸块8设置在凸块滑槽内,且凸块8的高度高于收纳腔2的顶壁。

所述棘爪211的固定端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轴210相连,第五支撑轴210固定在第六支撑板209上,第六支撑板209固定设置在头盔1的顶部;第六支撑板209上还设置有第四支撑轴208,第四支撑轴208的端部设置有第八齿轮207,第八齿轮207和第六支撑板209互相平行且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侧,第八齿轮207的侧壁设置有椭圆形的凹槽,棘爪2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12的端部设置于第八齿轮207侧壁的椭圆形凹槽内。;第二连接杆212与棘爪211互相垂直,且第五支撑轴210与第二连接杆212分别设置于棘爪211的两端。

所述第八齿轮207的一侧设置有立柱205,立柱205上设置有第六齿轮206和第七齿轮214,立柱20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头盔1的顶部可转动连接;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啮合;第六齿轮206的与齿条啮合,齿条设置在推杆204的端部,推杆204穿过收纳腔2的侧壁且与收纳腔2的侧壁滑动连接,齿条与收纳腔2的侧壁之间的推杆204上设置有限位块203;推杆204位于收纳腔2内的端部设置有齿条,位于收纳腔2外的端部设置有按钮201,按钮201与收纳腔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02。第七齿轮214与第八齿轮207均为斜齿轮。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两侧设置有夜视仪滑块7,收纳腔2的侧壁上设置有夜视仪滑槽6,夜视仪滑块7设置于夜视仪滑槽6内。

所述收纳腔2为圆弧形,且与头盔顶部的弧度相同,夜视仪滑槽6与夜视仪滑块7均为圆弧形,且与收纳腔2的弧度相同。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齿轮908、第一支撑板909、第一螺杆910、第二螺杆911、第二支撑板912、第二齿轮913、第一旋钮914、第一连接杆915、第三齿轮916、第二旋钮917、第三螺杆918、第二支撑轴919、第四齿轮920、第三支撑轴921、第五齿轮922、第三支撑板923、螺母924、第四支撑板926和第五支撑板927;所述第一支撑板909设置在第一镜筒905的下方,第二支撑板912设置在第二镜筒925的下方,第一支撑板909和第二支撑板912上均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螺杆910穿过第一支撑板909上的螺纹孔与第一支撑板909螺纹连接,第二螺杆911穿过第二支撑板912上的螺纹孔与第二支撑板912螺纹连接;第一螺杆910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四支撑板926转动连接,第四支撑板926与第一支撑板909之间的第一螺杆910上套设有第一齿轮908;第二螺杆911的端部通过轴承与第五支撑板927转动连接,第五支撑板927与第二支撑板912之间的第二螺杆911上套设有第二齿轮913;第一齿轮908与第三齿轮916啮合,第二齿轮913与第五齿轮922啮合,第四齿轮920设置于第三齿轮916与第五齿轮922之间,且第四齿轮920分别与第三齿轮916和第五齿轮922啮合;第四支撑板926和第五支撑板927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板923的两端,第一连接杆915穿过第三支撑板923,且第一连接杆915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923连接,第三齿轮916和第一旋钮914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915的两端,夜视仪外壳9的底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杆915穿过的通孔,第一连接杆915穿过夜视仪外壳9,第一旋钮914和第二旋钮917均设置在夜视仪外壳9外,第四齿轮920通过第二支撑轴919固定在第三支撑板923上,第五齿轮922通过第三支撑轴921固定在第三支撑板923上;第三螺杆918的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三支撑板923相连,底部与第二旋钮917固定连接,第三螺杆918的中部穿过螺母924与螺母924螺纹连接,螺母924与夜视仪外壳9的底壁固定连接。第一螺杆910与第四支撑板926互相垂直,第一螺杆910与第一齿轮908互相垂直,第一螺杆910与第一支撑板909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五支撑板927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二齿轮913互相垂直,第二螺杆911与第二支撑板912互相垂直;所述第一齿轮908、第二齿轮913、第三齿轮916、第四齿轮920和第五齿轮922均为斜齿轮,第一齿轮908与第三齿轮916互相垂直,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922互相垂直。

所述夜视仪外壳9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玻璃罩907,玻璃罩907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前方,且玻璃罩907的直径大于第一镜筒905和第二镜筒925的直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