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滤色器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52481发布日期:2019-01-29 17:0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具体涉及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及等离子显示器等显示装置、ccd、cmos传感器等固体摄像元件中使用的滤色器是由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作为形成青色滤色器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用作着色剂的c.i.颜料蓝15:6和c.i颜料黄150的组合物是已知的(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黄色颜料来降低青色滤色器的亮度,以达到调整白平衡的目的,特别是调整rgb三色平衡的目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7961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近年来已经进行了研究以扩展显示装置等的色域,因此,对于其中使用的滤色器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彩度。本发明将由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滤色器在高彩度区域中满足高亮度作为课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发明人发现通过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化合物y和青色着色剂作为着色剂,从而能形成在高彩度区域中具有优异亮度的滤色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要点如下所示:

(1)一种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着色剂、树脂、聚合性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着色剂是包含化合物y和青色着色剂的着色剂,当在1.0cm的光路长度下测定含0.001质量%的所述化合物y的环己酮溶液的分光光谱时,所述化合物y满足以下的条件1)~3):

条件1)最大吸收波长为380nm以上且450nm以下

条件2)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为3以上

条件3)460nm处的吸光度为0.2以下。

(2)根据(1)所述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青色着色剂的含量在着色剂100质量%中为80质量%~99.99质量%。

(3)根据(1)或(2)所述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y的总含量在着色剂100质量%中为0.01质量%~20质量%。

(4)一种滤色器,其由(1)或(2)所述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

(5)根据(4)所述的滤色器,其中,使用c光源的特征函数测量的cie1931表色系统中的xy色度图中的坐标(x,y)满足x2+y2≤0.035的关系。

(6)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5)所述的滤色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能够用于形成高彩度区域内的亮度高的滤色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着色剂(以下有时称为着色剂(a1))、树脂(以下有时称为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以下有时称为聚合性化合物(c))和聚合引发剂(以下有时称为聚合引发剂(d)),着色剂(a1)含有化合物y和青色着色剂。

青色着色剂优选分散在溶剂中。

着色剂(a1)可含有化合物y和青色着色剂以外的着色剂(以下有时称为着色剂(a2))。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含有溶剂(e)。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含有聚合引发助剂(d1)。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进一步含有流平剂。

<青色着色剂>

青色着色剂优选为由式(a-i)表示的化合物(下文有时称为化合物(a-i))。化合物(a-i)中还包括其互变异构体。

[式(a-i)中,

r1a~r8a各自独立地表示-so3-、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

r9a和r10a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该芳烃基以及该芳烷基可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为-so3-

r11a~r20a各自独立地表示-so3-、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或卤素原子。

在上述r1a~r20a中,所述饱和烃基中所含的亚甲基可被氧原子或-co-替代。

r45和r4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该芳烃基可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为-so3-

r55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该芳烃基可具有的取代基可以为-so3-

在所述r45、r46和r55中,所述饱和烃基中所含的亚甲基可被氧原子或-co-替代。

mr+表示r价的金属离子。

k表示由式(a-i)表示的化合物所具有的so3-基的个数。

不过,由式(a-i)表示的化合物具有至少两个so3-基。

r表示2以上的整数。]

由r1a~r20a、r45、r46和r55表示的饱和烃基可以为直链、支链和环状中的任意一种。作为直链或支链饱和烃基,可列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辛基、正壬基、正癸基等直链状烷基;异丙基、仲丁基、叔丁基、异戊基、1-甲基戊基、2-乙基丁基、1-丙基丁基、2-乙基己基等支链状烷基等。该饱和烃基的碳原子数为1~10,优选为1~8,更优选为1~6。

由r1a~r20a、r45、r46和r55表示的环状的饱和烃基可以是单环或多环。作为该环状的烷基,可列举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等脂环式饱和烃基。该环状的饱和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3~10,更优选为6~10。

在由r1a~r20a、r45、r46、r55表示的饱和烃基中,作为该饱和烃基中所含的亚甲基被氧原子或-co-(优选氧原子)替代的基团,例如可列举出由下式表示的基团。在下式中,*表示键合端。

该饱和烃基中所含的亚甲基被氧原子或-co-(优选氧原子)替代的基团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10,更优选为1~6。作为亚甲基被氧原子或-co-(优选氧原子)替代的饱和烃基,优选直链状烷基。当多个亚甲基被氧原子替代时,氧原子之间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4,更优选为2~3。

由r9a~r10a、r45、r46、r55表示的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烃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6~20,更优选为6~15,进一步优选为6~12。作为芳烃基,可列举出苯基、甲苯基、二甲苯基、萘基、蒽基、菲基、联苯基、三联苯基等,优选为苯基、萘基、甲苯基、二甲苯基,更优选为苯基、萘基,进一步优选为苯基。

作为由r9a~r10a表示的芳烷基,可列举出作为上述芳烃基说明的基团与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等碳原子数为1~10(优选碳原子数为1~5)的亚烷基结合而成的基团等。该芳烷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7~30,更优选为7~20,进一步优选为7~17。作为该芳烃基,优选苯基、萘基等。

作为由r9a至r10a表示的芳烃基和芳烷基中的取代基,可列举出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和碘等;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等;羟基;氨磺酰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磺酰基,如甲磺酰基等;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羰基,如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等;-so3-等,优选为-so3-。但是,-so3-优选与芳烃基的芳烃环直接键合,即取代与芳烃环键合的氢原子。

作为由r9a~r10a表示的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烃基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由下式表示的基团。在下式中,*表示键合端。

作为任选取代的芳烷基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亚甲基与下列芳烃基的键合端键合而成的基团。

作为由r45、r46、r55表示的芳烃基中的取代基,可列举出卤素原子,如氟原子、氯原子、碘等;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如甲氧基、乙氧基等;羟基;氨磺酰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磺酰基,如甲磺酰基等;碳原子数为1~6的烷氧基羰基,如甲氧基羰基等;-so3-等,优选-so3-。但是,-so3-优选与芳烃基的芳烃环直接键合,即取代与芳烃环键合的氢原子。作为由r55表示的芳烃基中的取代基,优选为卤素原子。r55优选为可具有卤素原子和/或碳原子数1~6的卤代烷基的苯基。

作为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烃基的具体实例,可列举出由下式表示的基团。在下式中,*表示键合端。

作为由r11a~r20a表示的卤素原子,可列举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等,优选氟原子。

r1a~r8a各自独立地优选为-so3-、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更优选为-so3-、氢原子或甲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

r9a~r10a各自独立地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各自独立地更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8的饱和烃基、苯基、甲苯基、萘基、甲基萘基;未取代的芳烷基;或者被选自卤原子、甲氧基、乙氧基、氨磺酰基、甲磺酰基、甲氧基羰基和乙氧基羰基中的1种以上、特别是1种取代的芳烷基,各自独立地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4的直链状烷基。

从耐热性和耐光性的方面出发,r11a~r12a优选至少任一个为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更优选至少任一个为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饱和烃基,进一步优选至少任一个为氟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4的饱和烃基。

从耐热性和耐光性的方面出发,r13a~r14a优选至少任一个为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更优选至少任一个为卤素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8的饱和烃基,进一步优选至少任一个为氟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4的饱和烃基。

从易于合成的方面出发,r15a~r20a各自独立地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更优选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4的饱和烃基,进一步优选为氢原子或甲基。

r45、r46、r55各自独立地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更优选为可被卤素原子、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羟基或者甲磺酰基取代的芳烃基或碳原子数为1~8的饱和烃基,进一步优选为碳原子数为1~8的饱和烃基或者由下式表示的芳烃基。特别地,r55优选为具有卤素原子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更优选为具有2个以上卤素原子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由r55表示的芳烃基具有的卤素原子的个数优选为1~6,更优选为1~4,进一步优选为2~3。该卤素原子优选为氟原子。

r55特别优选为由下式所示的芳烃基。在下式中,*表示键合端。

作为由mr+表示的r价金属离子,可列举出镁离子、钙离子、锶离子、钡离子等碱土金属离子;钛离子、锆离子、铬离子、锰离子、铁离子、钴离子、镍离子、铜离子等过渡金属离子;锌离子、镉离子、铝离子、铟离子、锡离子、铅离子、铋离子等典型金属离子,优选碱土金属离子、过渡金属离子或典型金属离子,更优选为镁离子、锶离子、钡离子、锰离子或锌离子,进一步优选为钡离子。

r优选为2~5,更优选2~4,进一步优选为2~3。

在式(a-i)中,mr+的个数为由式(a-i)表示的化合物具有的-so3-的个数(k)减1再除以r得到的数((k-1)/r)。因此,化合物(a-i)的化合价为0,即为电中性化合物。

在式(a-i)中,-so3-的个数(k)为2以上,优选为6以下,更优选为4以下。

-so3-优选(a)作为r1a~r8a、r11a~r20a中的任一个而含有,或(b)与由r9a、r10a所示的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以及由r9a、r10a所示的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中的任一个结合,或(c)与由r45、r46、r55所示的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中的任一个结合,或者以上述(a)~(c)的组合存在,更优选以(a)、(b)或(a)~(b)的组合存在,进一步优选以(a)存在。另外,r1a~r8a、r11a~r20a中,特别优选r16a和r19a

上述(a)~(c)中,-so3-优选直接键合于芳烃基或芳烷基的芳烃环。即,-so3-优选取代与芳烃环键合的氢原子。

两个以上的-so3-可以与同一芳烃环键合,但优选其与不同的芳烃环键合。

作为化合物(a-i),如下表1~表9中所示那样,可列举出由式(a-i-1)表示的化合物1~化合物514等。式中,*代表键合端。

其中,由式(a-i-1)表示的化合物具有两个-so3-,rh以及r11a~r14a的两个以上是氢原子,且其中任意两个被-so3-取代,优选rh为氢原子,且其中任意两个被-so3-取代,更优选rh为氢原子且在与氮原子键合的苯环中,相对于与氮原子的键合位置,位于对位的rh被-so3-取代。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至表9中,me表示甲基,et表示乙基,ipr表示异丙基,bt表示正丁基,ph1至ph10分别表示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其中,作为由式(a-i)表示的化合物,

优选化合物31~化合物90、化合物121~化合物180、化合物211~化合物334、化合物365~化合物424、化合物455~514,

更优选化合物46~化合物60、化合物61~化合物90、化合物136~化合物150、化合物226~化合物240、化合物271~化合物334、化合物380~化合物394、化合物470~484,

进一步优选化合物46~60、化合物61~化合物90、化合物136~化合物150、化合物226~化合物240、化合物271~化合物304、化合物380~化合物394、化合物470~484,

更进一步优选化合物46~60、化合物61~90、化合物136~150、化合物226~240、化合物271~294、化合物380~394、化合物470至484,

特别优选为化合物46~化合物60、化合物61~化合物90、化合物136~化合物150、化合物226~化合物240、化合物279~化合物294、化合物380~化合物394、化合物470~484。

化合物(a-i)例如能够通过将由式(a-y)表示的盐磺化,得到由式(a-x)表示的盐,进而使其与r价的金属离子mr+的乙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硅酸盐、氰化物或卤化物(优选氯化物)反应来制造。

[式(a-y)中,

r1b~r8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

r9b和r10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7~30的芳烷基,该芳烃基以及该芳烷基不具有-so3-作为取代基。

r11b~r20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或卤素原子。

在上述r1b~r20b中,上述饱和烃基中所含的亚甲基可被氧原子或-co-替代。

r45b和r46b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该芳烃基不具有-so3-作为取代基。

r55b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为1~10的饱和烃基或可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为6~20的芳烃基,该芳烃基不具有-so3-作为取代基。

在上述r45b、r46b以及r55b中,上述饱和烃基中所含的亚甲基可被氧原子或-co-替代。

abj-表示任意的j价阴离子。

j表示1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作为abj-,例如可列举出氯离子、磷酸离子、硫酸离子、苯磺酸离子、萘磺酸离子、高氯酸离子、bf4-、pf6-等。

[式(a-x)中,r1a~r20a、r45、r46、r55以及k与前述定义相同。

aaz+表示任意的z价阳离子。z表示1以上且5以下的整数。]

aaz+优选为氢离子(hydrone)。

作为磺化的方法,可列举出各种公知的方法,例如journaloforganicchemistry,(1994),第59卷,#11,第3232-3236页记载的方法。

其他的青色着色剂可以是以往公知的着色剂,也可以是染料或颜料,还可以是颜料和染料的混合物。其中,从耐热性、明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颜料。

作为青色颜料,具体地可列举出颜色索引(由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中分类为颜料(pigment)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17-16100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

具体地,例如可列举出c.i.颜料蓝15、15:3、15:4、15:6、60等青色颜料等。其中,优选含有c.i.颜料蓝15:6。此外,作为紫色颜料,例如可含有c.i.颜料紫19、23。

另外,作为染料,可列举出在颜色索引(由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中分类为酸性染料、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分散染料、油溶染料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

酸性茜素紫n;

c.i.酸性黑1、2、24、48;

酸性蓝1、7、9、15、18、23、25、27、29、40、42、45、51、62、70、74、80、83、86、87、90、92、96、103、112、113、120、129、138、147、150、158、171、182、192、210、242、243、256、259、267、278、280、285、290、296、315、324:1、335、340;

酸性铬紫k;

酸性品红;

c.i.直接紫47、52、54、59、60、65、66、79、80、81、82、84、89、90、93、95、96、103、104;

c.i.直接蓝57、77、80、81、84、85、86、90、93、94、95、97、98、99、100、101、106、107、108、109、113、114、115、117、119、137、149、150、153、155、156、158、159、160、161、162、163、164、166、167、170、171、172、173、188、189、190、192、193、194、196、198、199、200、207、209、210、212、213、214、222、228、229、237、238、242、243、244、245、247、248、250、251、252、256、257、259、260、268、274、275、293;或者这些染料的衍生物。

从高彩度的观点出发,在着色剂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中,上述青色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80~99.99质量%,更优选为8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

根据需要,对青色着色剂可以进行松香处理、使用引入了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的颜料衍生物的表面处理、用高分子化合物等对颜料表面进行的接枝处理、用硫酸雾化法等进行的雾化处理、或者用于除去杂质的用有机溶剂、水等进行的清洁处理、离子性杂质的采用离子交换法等的除去处理等。

通过含有分散剂进行分散处理,从而将青色着色剂均匀地分散在溶液中,得到青色着色剂分散液。

作为上述分散剂,可列举出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中的任意一种表面活性剂。具体地,可列举出聚酯系、多胺系、丙烯酸系等的分散剂等。这些分散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作为分散剂,用商品名表示,可列举出kp(信越化学工业(株)生产)、フローレン(共荣社化学(株)生产)、ソルスパース(注册商标)(ゼネカ(株)生产)、efka(注册商标)(basf公司生产)、アジスパー(注册商标)(ajinomotofinetechno(株)生产)、disperbyk(注册商标)(毕克化学公司生产)等。作为分散剂,也可以使用下述的树脂(b)。

当使用分散剂时,相对于青色着色剂为100质量份,其使用量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75质量份以下。当分散剂的使用量落入上述范围内时,具有能够获得均匀分散状态的分散液的倾向。

在青色着色剂分散液100质量%中,青色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1~50质量%,更优选为2~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3~20质量%。当使用两种以上的青色着色剂时,可以分别制成分散液,在使用时混合。

在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青色着色剂的含量优选为0.1~40质量%,更优选为0.5~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20质量%。

<化合物y>

当在1.0cm的光路长度下测定含0.001质量%的化合物y的环己酮溶液的分光光谱时,化合物y为满足以下的条件1)~3)的化合物。

条件1)最大吸收波长为380nm以上且450nm以下

条件2)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为3以上

条件3)460nm处的吸光度为0.2以下

就化合物y的最大吸收波长以及吸光度而言,能够通过配制含0.001质量%的化合物y的环己酮溶液,然后将该溶液放入例如光路长度为1.0cm的测定容器(例如比色皿)中,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吸光度以环己酮作为空白对照,表示为相对于其的相对值。

化合物y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80nm以上且450nm以下,优选为385nm以上,更优选为39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95nm以上,另外,优选为445nm以下,更优选为440nm以下。满足相关条件的化合物y能够与青色着色剂协同地改善明度。

化合物y的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为3以上,优选为3.2以上,更优选为3.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6以上,再进一步优选为3.8以上。

化合物y的460nm处的吸光度为0.2以下,优选为0.18以下,更优选为0.1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4以下,再进一步优选为0.12以下。

化合物y的热分解温度例如可以为100℃~460℃,也可以为120℃~440℃、140℃~420℃、160℃~400℃或180℃~380℃。

化合物y优选为卟啉化合物、部花青化合物、或者次甲基化合物,更优选为卟啉化合物。

就卟啉化合物而言,可以在卟吩环上结合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环基团或杂环基团等。作为芳环基团,可列举出苯基、萘基、甲苯基、二甲苯基,优选为苯基。作为杂环基团,可列举出吡啶基、吡嗪基、嘧啶基等。取代基可为碳原子数为1~4的烷氧基、羟基、羧基等。当与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环基团或者杂环基团键合时,键合基团的数目优选1~8,更优选2~4,进一步优选4。当可具有取代基的芳环基团或者杂环基团等键合多个时,其可相同也可不同,优选其相同。

卟啉化合物可形成或不形成络合物。当卟啉化合物形成络合物时,优选与cu、pd、co、ni、fe、或者zn配位形成络合物,更优选与cu配位形成络合物。另外,卟啉化合物不含四氮杂卟啉化合物。

作为卟啉化合物,例如可得到可见光吸收材料(山田化学工业(株)fdb-002)、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吩铜(ii)、四苯基卟啉等。

化合物y可含有1种或2种以上。

在着色剂100质量%中,化合物y的总含量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

在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化合物y的总含量优选为0.001~20质量%,更优选为0.005~1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1~10质量%。

<树脂(b)>

树脂(b)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碱可溶性树脂,更优选具有来自选自不饱和羧酸以及不饱和羧酸酐中的至少一种(a)(以下有时称为“(a)”)的结构单元的树脂。树脂(b)优选还具有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结构单元:来自具有碳原子数为2~4的环状醚结构和烯属不饱和键的单体(b)(以下有时称为“(b)”)的结构单元、来自可与(a)共聚的单体(c)(但是,与(a)和(b)不同)(以下有时称为“(c)”)的结构单元以及在侧链具有烯属不饱和键的结构单元。

作为(a),具体地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衣康酸酐、3,4,5,6-四氢邻苯二甲酸酐、琥珀酸单[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酯等,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酐。

(b)优选具有碳原子数2~4的环状醚结构(例如,选自环氧乙烷环、氧杂环丁烷环和四氢呋喃环中的至少一种)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单体。

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表示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甲基)丙烯酰基”和“(甲基)丙烯酸酯”等记载也具有相同的含义。

作为(b),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烯基苄基缩水甘油基醚、(甲基)丙烯酸3,4-环氧三环[5.2.1.02,6]癸酯、3-乙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等,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3,4-环氧三环[5.2.1.02,6]癸酯、3-乙基-3-(甲基)丙烯酰氧基甲基氧杂环丁烷。

作为(c),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甲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三环[5.2.1.02,6]癸烷-8-基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苄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优选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n-苯基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苄基马来酰亚胺等。

树脂(b)的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3,000~100,000,更优选为5,000~50,000,进一步优选为5,000~30,000。

树脂(b)的分子量分布[重均分子量(mw)/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1.1~6,更优选为1.2~4。

树脂(b)的酸值以固体成分换算计,优选为50~170mg-koh/g,更优选为60~150mg-koh/g,进一步优选为70~135mg-koh/g。此处的酸值是以中和1g树脂(b)所需的氢氧化钾的量(mg)测定的值,例如可以用氢氧化钾水溶液滴定来求出。

相对于固体成分的总量,树脂(b)的含量优选为7~65质量%,更优选为13~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7~55质量%。

<着色剂(a2)>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在着色剂(a1)之外含有染料(a2-1)和颜料(a2-2)作为着色剂(a2)。

对染料(a2-1)并无特别限定,可使用公知的染料,例如可列举出溶剂染料、酸性染料、直接染料、媒染染料等。作为染料,例如可列举出在颜色索引(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中在颜料之外分类为具有色调的化合物的化合物、染色笔记(色染社)中记载的公知的染料。另外,根据化学结构,可列举出偶氮染料、花青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呫吨染料、酞菁染料、蒽醌染料、萘醌染料、醌亚胺染料、次甲基染料、偶氮甲碱染料、方酸染料、吖啶染料、苯乙烯基染料、香豆素染料、喹啉染料和硝基染料等。其中,优选有机溶剂可溶性染料。另外,作为染料,也可使用日本特开2015-281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703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44724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53292号公报等中记载的染料。

作为颜料(a2-2),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公知的颜料,例如可列举出在颜色索引(thesocietyofdyersandcolourists出版)中分类为颜料的颜料。

作为颜料,例如可列举出c.i.颜料黄1、3、12、13、14、15、16、17、20、24、31、53、83、86、93、94、109、110、117、125、128、137、138、139、147、148、150、153、154、166、173、194、214等黄色颜料;

c.i.颜料橙13、31、36、38、40、42、43、51、55、59、61、64、65、71、73等橙色颜料;

c.i.颜料红9、97、105、122、123、144、149、166、168、176、177、180、192、209、215、216、224、242、254、255、264、265等红色颜料等。

相对于固体成分的总量,着色剂(a2)的含量优选为0.1~60质量%,更优选为0.5~5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0质量%。

这里,本说明书中的“固体成分的总量”是指从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总量中减去溶剂含量而得到的量。固体成分的总量以及相对于该量的各成分的含量可通过例如液相色谱或气相色谱等公知的分析手段来测定。

<聚合性化合物(c)>

聚合性化合物(c)是可利用由聚合引发剂(d)产生的活性自由基和/或酸而聚合的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具有聚合性的烯属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等,优选为(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

其中,聚合性化合物(c)优选为具有三个以上烯属不饱和键的聚合性化合物。作为这种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

聚合性化合物(c)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150~2900,更优选250~1,500。

相对于固体成分的总量,聚合性化合物(c)的含量优选为7~65质量%,更优选为13~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7~55质量%。

<聚合引发剂(d)>

聚合引发剂(d)只要为通过光、热的作用而产生活性自由基、酸等,能引发聚合的化合物,则并无特别限制,可使用公知的聚合引发剂。作为产生活性自由基的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出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丁-1-酮-2-亚胺,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1-酮-2-亚胺,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3-环戊基丙-1-酮-2-亚胺、2-甲基-2-吗啉代-1-(4-甲基硫烷基苯基)丙-1-酮,2-二甲基氨基-1-(4-吗啉代苯基)-2-苄基丁-1-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4-双(三氯甲基)-6-胡椒基-1,3,5-三嗪、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2'-双(2-氯苯基)-4,4’,5,5'-四苯基联咪唑等。

相对于树脂(b)和聚合性化合物(c)的总量100质量份,聚合引发剂(d)的含量优选为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1~20质量份。当聚合引发剂(d)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灵敏度趋于提高且曝光时间趋于缩短,因此滤色器的生产率提高。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含有聚合引发助剂。

<聚合引发助剂(d1)>

聚合引发助剂(d1)是用于促进聚合引发剂引发聚合的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的化合物或增感剂。当含有聚合引发助剂(d1)时,通常与聚合引发剂(d)组合使用。

作为聚合引发助剂(d1),可列举出4,4'-双(二甲基氨基)二苯甲酮(通常称为米蚩酮)、4,4'-双(二乙基氨基)二苯甲酮、9,10-二甲氧基蒽、2,4-二乙基噻吨酮、n-苯基甘氨酸等。

当使用这些聚合引发助剂(d1)时,相对于树脂(b)和聚合性化合物(c)的总量100质量份,其含量优选为0.1~30质量份,更优选为1~20质量份。当聚合引发助剂(d1)的量在该范围内时,可以以更高灵敏度形成着色图案,滤色器的生产率趋于提高。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含有溶剂。

<溶剂(e)>

对溶剂(e)无特别限制,可使用该领域中通常使用的溶剂。例如可列举出酯溶剂(分子中含有-coo-且不含-o-的溶剂)、醚溶剂(分子中含有-o-且不含-coo-的溶剂)、醚酯溶剂(分子中含有-coo-和-o-的溶剂)、酮溶剂(分子中含有-co-且不含-coo-的溶剂)、醇溶剂(分子中含有-oh,不含-o-、-co-和-coo-的溶剂)、芳烃溶剂、酰胺溶剂、二甲基亚砜等。

作为溶剂,可列举出乳酸乙酯、乳酸丁酯、2-羟基异丁酸甲酯、醋酸正丁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丙酮酸乙酯、乙酰乙酸甲酯、环己醇乙酸酯和γ-丁内酯等酯溶液(分子中含有-coo-且不含-o-的溶剂);乙二醇单丁醚、二甘醇单甲醚、丙二醇单甲醚、3-甲氧基-1-丁醇、二甘醇二甲醚、二甘醇甲乙醚等醚溶剂(分子中含有-o-且不含-coo-的溶剂);

3-甲氧基丙酸甲酯、3-乙氧基丙酸乙酯、乙酸3-甲氧基丁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二甘醇单乙醚乙酸酯等醚酯溶剂(分子中含有-coo-和-o-的溶剂);

4-羟基-4-甲基-2-戊酮、庚酮、4-甲基-2-戊酮、环己酮等酮溶剂(分子中含有-co-且不含-coo-的溶剂);丁醇、环己醇、丙二醇等醇溶剂(分子中含有-oh,不含-o-、-co-和-coo-的溶剂)等。可列举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以及n-甲基吡咯烷酮等酰胺溶剂。

作为溶剂,更优选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丙二醇单甲醚、乳酸乙酯、环己酮和3-乙氧基丙酸乙酯。

在含有溶剂(e)的情况下,相对于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总量,溶剂(e)的含量优选为70~95质量%,更优选为75~92质量%。换言之,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的总量优选为5~30质量%,更优选为8~25质量%。当溶剂(e)的含量在上述范围内时,涂布时的平坦度会变得良好,而且当形成滤色器时,由于色浓度不会不足,因而显示特性趋于良好。

<其他成分>

如果需要,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包含流平剂、填充剂、其他高分子化合物、密合促进剂、抗氧化剂、光稳定剂、链转移剂等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添加剂。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能够通过将着色剂(a1)、树脂(b)、聚合性化合物(c)、聚合引发剂(d)、必要时的溶剂(e)以及其他成分混合而配制。

<滤色器的制造方法>

作为由本发明的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着色图案的方法,可列举出光刻法,喷墨法,印刷法等。其中,优选光刻法。

在本发明的滤色器中,优选使用c光源的特征函数测量的cie1931表色系统中的xy色度图中的坐标(x,y)满足x2+y2≤0.035的关系,更优选满足x2+y2≤0.030的关系,进一步优选cie1931表色系统中的xy色度图中的坐标(x,y)为由(0.120,0.080)、(0.120,0.105)、(0.136,0.080)和(0.136,0.105)所围出的范围。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含有青色着色剂和化合物y作为着色剂,可制备在高彩度区域内具有特别优异明度的滤色器。该滤色器可用作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装置、电子纸等)和固体摄像元件中使用的滤色器。

【实施例】

在下文中,通过列举实施例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并且在符合上述和下述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修改后当然可以实施本发明,并且所有这些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合成例1]

以下反应在氮气氛下进行。向装有冷凝器和搅拌装置的烧瓶中投入50份式(c-i-2)表示的化合物以及188份n,n-二甲基甲酰胺,边用冰浴冷却边搅拌30分钟。向该烧瓶中投入40份叔丁醇钾(东京化成工业(株)制造),边用冰浴冷却边进一步搅拌1小时。保持冰浴冷却反应溶液,滴加55.6份碘乙烷(东京化成工业(株)制造)。使用油浴将反应液升温至35℃并搅拌5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在备有搅拌装置的另一烧瓶中加入1000份10%氯化钠水溶液,边搅拌边滴入上述反应液。搅拌30分钟后,过滤得到固体。将得到的固体用500份离子交换水洗涤三次,并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53.0份由式(c-i-3)表示的化合物。收率93.5%。

以下的反应在氮气氛下进行。向装有冷凝器和搅拌装置的烧瓶中投入26.4份硫氰酸钾和156份乙腈,然后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将40.0份2,6-二氟苯甲酰氯(东京化成工业(株)制造)在30分钟内滴加到上述烧瓶中后,在室温下搅拌1个小时。在30分钟内将30.6份n-乙基邻甲苯胺(东京化成工业(株)制造)滴加到上述烧瓶中,然后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将79.2份一氯乙酸钠溶解在120份离子交换水中制备的水溶液加入到上述烧瓶中,加入60.4份3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后,在室温下搅拌18小时。向上述烧瓶中进一步加入600份离子交换水后,搅拌1小时,过滤收集析出的黄白色固体。将得到的黄白色固体用120份乙腈洗涤后,用560份离子交换水洗涤。将156份离子交换水,35.0份99%乙酸(和光纯药工业(株)制造)和156份甲苯放入装有搅拌装置的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在10分钟内向其中滴入80.8份30%氢氧化钠水溶液,然后搅拌5分钟,通过分液操作除去水层。在所得的有机层中加入156份离子交换水,分液洗涤后,加入156份离子交换水和0.1份35%盐酸进行分液洗涤。将得到的有机层用蒸发器浓缩后在35℃下减压干燥,得到由式(b-i-3)表示的化合物,为白色固体。产量为43.4份,收率为58.0%。

以下的反应在氮气氛下进行。在装有冷凝器和搅拌装置的烧瓶中,加入13.2份由式(b-i-3)表示的化合物、19.0份由式(c-i-3)表示的化合物和38份甲苯,然后加入9.2份氯氧化磷,在100℃下搅拌7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然后用29份甲乙酮稀释。随后,将114份离子交换水和10份35%盐酸水溶液的混合溶液倒入稀释的反应混合物中,通过分液操作除去水层。对于得到的有机层,用蒸发器将溶解馏除后,在60℃下减压干燥,从而得到由式(x-ii-7)表示的化合物,为青紫色固体。青紫色固体的产量为39.4份。

以下的反应在氮气氛下进行。在装有冷凝器和搅拌装置的烧瓶中,加入38.4份由式(x-ii-7)表示的化合物以及112份二氯甲烷,搅拌30分钟。冰冷反应溶液并保持内温为10℃,加入31.6份氯磺酸(东京化成工业(株)制造)后,将反应溶液升温至室温并搅拌9小时。然后将反应溶液冰冷,将内温保持在10℃,用64份n,n-二甲基甲酰胺和4.9份离子交换水的混合溶液稀释。将稀释的反应溶液倒入1120份甲苯中,搅拌30分钟后,沉淀出粘性固体。通过倾析排出油层后,将320份甲苯加入到得到的粘性固体中并搅拌30分钟。在通过倾析排出油层后得到的粘性固体中加入832份20%的食盐水并搅拌1小时后,通过过滤得到青色固体。将得到的青色固体用576份20%食盐水洗涤,在35℃下减压干燥。在装有搅拌装置的烧瓶中投入所得到的该固体和128份甲醇并搅拌30分钟后进行过滤,分离为固体和滤液。将该滤液称为滤液a3。滤取的固体用128份甲醇洗涤,通过过滤分离为固体和滤液。将该滤液称为滤液b3。混合滤液a3和滤液b3,用蒸发器除去溶剂后,在40℃下减压干燥,得到由式(x-i-7)表示的作为青紫色固体的化合物。青紫色固体的产量为38.3份。

将28.0份由式(x-i-7)表示的化合物,43.2份氯化钡二水合物和356份离子交换水加入装有冷凝器和搅拌装置的烧瓶中,在40℃下搅拌2小时后,过滤反应悬浮液。将滤取的固体和350份离子交换水投入到装有搅拌装置的烧瓶中并搅拌30分钟后,过滤悬浊液。将得到的固体用280份离子交换水洗涤后,在60℃下减压干燥,得到由式(a-i-7)表示的作为青紫色固体的化合物。产量为24.5份,收率为81.7%。

由式(a-i-7)表示的化合物的鉴定

(质量分析)离子化模式=esi-:m/z=949.5[m-ba+2h]-

精确质量[m-ba]:947.28

[合成例2]树脂(b-1)

在装备有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以及搅拌器的烧瓶内适量通入氮气而置换为氮气气氛,加入141份乳酸乙酯、178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边搅拌边加热至85℃。然后,在5小时内滴加38份丙烯酸、25份丙烯酸3,4-环氧三环[5.2.1.02,6]癸-8-基酯和丙烯酸3,4-环氧三环[5.2.1.02,6]癸-9-基酯的混合物(含量为1:1)、137份环己基马来酰亚胺、50份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338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的混合溶液。另一方面,在5小时内滴加将5份2,2-偶氮二异丁腈溶解于88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而成的混合溶液。滴加结束后,在相同温度下保持4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b型粘度(23℃)23mpas、固体成分25.6%的共聚物(树脂(b-1))溶液。生成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8000,固体成分酸值为111mg-koh/g,分散度为2.1。树脂(b-1)具有以下结构单元。

[分散液1的制备]

称取8.2份化合物(a-i-7)、6.1份分散剂byklpn-6919(按固体成分换算)、2.1份作为树脂的树脂(b-1)(按固体成分换算)、84份丙二醇甲醚乙酸酯后,加入600份0.4μm氧化锆珠,用涂料调理器(lau公司制)振荡1小时后,通过过滤除去氧化锆珠,得到分散液1。

[分散液2的制备]

混合10份c.i.颜料蓝15:6(颜料)、3.5份丙烯酸系颜料分散剂(按固体成分换算)、4份作为树脂的树脂(b-1)(按固体成分换算)、80份丙二醇甲醚乙酸酯、2.6份乳酸乙酯,使用珠磨机将颜料充分分散,得到分散液2。

[分散液3的制备]

混合13份c.i.颜料黄150(颜料)、3.9份丙烯酸系颜料分散剂(按固体成分换算)、6.1份作为树脂的树脂(b-1)(按固体成分换算)、77份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使用珠磨机将颜料充分分散,得到分散液3。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

通过混合下列成分,得到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1454份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2192份

化合物y:y-1:卟啉化合物(fdb-002(热分解温度340℃);山田化学工业(株)生产)

0.33份

树脂(b):树脂(b-1)(按固体部分换算)33份

聚合性化合物(c):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注册商标)dpha;日本化药(株)生产)50份

聚合引发剂(d):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1-酮-2-亚胺(irgacure(注册商标)oxe01;basf公司生产;o-酰基肟化合物)8.0份

溶剂(e):环己酮146份

溶剂(e):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759份

溶剂(e):乳酸乙酯19份

流平剂(h):聚醚改性硅油(按固体成分换算)(toraysiliconesh8400;东丽道康宁(株)生产)0.16份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2]

除了使用0.8份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吩铜(ii)(由aldrich公司制造,下文称为y-2)代替0.33份y-1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化合物y的分光光谱的测定>

将化合物y溶解在环己酮中使其浓度成为0.001质量%,制得溶液。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650;日本分光(株)生产,使用1.0cm见方的石英池)测量该溶液和作为空白的环己酮单独溶液的分光光谱。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

<着色图案的制作>

在5cm见方的玻璃基板(eagle2000;康宁公司生产)上,用旋涂法涂布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后,在100℃预烘焙3分钟,形成了着色组合物层。放冷后,将形成了着色组合物层的基板和石英玻璃制光掩模的间隔设定为100μm,使用曝光机(tme-150rsk;トプコン(株)生产),在大气气氛下,以60mj/cm2的曝光量(以365nm为基准)进行光照射。作为光掩模,使用形成了100μm线和间隙图案的光掩模。在24℃下将光照射后的着色组合物层在含0.12%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0.04%氢氧化钾的含水显影液中浸渍60秒显影,水洗后,在烘箱中以230℃后烘烤20分钟,获得着色图案。

<膜厚度的测定>

关于所得到的着色图案,使用膜厚度测量装置(dektak3;由日本真空技术(株)生产)来测量膜厚度。结果如表11所示。

<色度评价>

关于所得到的着色图案,使用测色机(osp-sp-200;由奥林巴斯(株)制造)测量分光光谱,使用c光源的特征函数,测量cie1931表色系统中xy色度坐标(x,y)和刺激值y。y的值越大表示明度越高。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3]

通过混合下列成分,得到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1258份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2126份

化合物y:y-1:卟啉化合物(fdb-002;山田化学工业(株)生产)0.24份

树脂(b):树脂(b-1)(按固体部分换算)40份

聚合性化合物(c):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注册商标)dpha;日本化药(株)生产)50份

聚合引发剂(d):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1-酮-2-亚胺(irgacure(注册商标)oxe01;basf公司生产;o-酰基肟化合物)8.0份

溶剂(e):环己酮119份

溶剂(e):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728份

溶剂(e):乳酸乙酯23份

流平剂(h):聚醚改性硅油(按固体成分换算)(toraysiliconesh8400;东丽道康宁(株)生产)0.13份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4]

通过混合下列成分,得到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1241份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2140份

化合物y:y-2:5,10,15,20-四苯基-21h,23h-卟吩铜(ii)(aldrich公司生产)

0.76份

树脂(b):树脂(b-1)(按固体部分换算)39份

聚合性化合物(c):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注册商标)dpha;日本化药(株)生产)50份

聚合引发剂(d):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1-酮-2-亚胺(irgacure(注册商标)oxe01;basf公司生产;o-酰基肟化合物)8.0份

溶剂(e):环己酮119份

溶剂(e):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731份

溶剂(e):乳酸乙酯23份

流平剂(h):聚醚改性硅油(按固体成分换算)(toraysiliconesh8400;东丽道康宁(株)生产)0.13份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比较例1]

通过混合下列成分,得到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1175份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2379份

分散液311.6份

树脂(b):树脂(b-1)(按固体部分换算)31份

聚合性化合物(c):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注册商标)dpha;日本化药(株)生产)50份

聚合引发剂(d):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1-酮-2-亚胺(irgacure(注册商标)oxe01;basf公司生产;o-酰基肟化合物)8.0份

溶剂(e):环己酮119份

溶剂(e):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761份

溶剂(e):乳酸乙酯18份

流平剂(h):聚醚改性硅油(按固体成分换算)(toraysiliconesh8400;东丽道康宁(株)生产)0.15份

<着色图案的制作>

在5cm见方的玻璃基板(eagle2000;康宁公司生产)上,用旋涂法涂布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后,在100℃预烘焙3分钟,形成着色组合物层。放冷后,将形成了着色组合物层的基板和石英玻璃制光掩模的间隔设定为100μm,使用曝光机(tme-150rsk;トプコン(株)生产),在大气气氛下,以60mj/cm2的曝光量(以365nm为基准)进行光照射。作为光掩模,使用形成了100μm线和间隙图案的光掩模。在24℃下将光照射后的着色组合物层在含0.12%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0.04%氢氧化钾的含水显影液中浸渍60秒显影,水洗后,在烘箱中以230℃后烘烤20分钟,获得着色图案。

<膜厚度的测定>

关于所得到的着色图案,使用膜厚度测量装置(dektak3;由日本真空技术(株)生产)来测量膜厚度。结果如表12所示。

<色度评价>

关于所得到的着色图案,使用测色机(osp-sp-200;由奥林巴斯(株)制造)测量分光光谱,使用c光源的特征函数,测量cie1931表色系统中xy色度坐标(x,y)和刺激值y。y的值越大表示明度越高。结果如表12所示。

【表12】

<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5]

通过混合下列成分,得到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1285份

青色着色剂:分散液2190份

化合物y:y-3:四苯基卟啉(casno.917-23-7,由东京化成工业(株)生产)

0.73份

树脂(b):树脂(b-1)(按固体部分换算)48份

聚合性化合物(c):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kayarad(注册商标)dpha;日本化药(株)生产)61份

聚合引发剂(d):n-苯甲酰氧基-1-(4-苯基硫烷基苯基)辛-1-酮-2-亚胺(irgacure(注册商标)oxe01;basf公司生产;o-酰基肟化合物)10份

溶剂(e):环己酮146份

溶剂(e):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876份

溶剂(e):乳酸乙酯28份

流平剂(h):聚醚改性硅油(按固体成分换算)(toraysiliconesh8400;东丽道康宁(株)生产)0.16份

<化合物y-3分光光谱的测量>

将化合物y-3(四苯基卟啉(casno.917-23-7,由东京化成工业(株)生产))溶解在环己酮中使得浓度成为0.001质量%,得到了溶液。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v-650;由日本分光(株)生产;1.0cm见方的石英池)测量该溶液以及作为空白的环己酮单独溶液的分光光谱。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

<着色图案的制作>

在5cm见方的玻璃基板(eagle2000;康宁公司生产)上,用旋涂法涂布青色着色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后,在100℃预烘焙3分钟,形成着色组合物层。放冷后,将形成了着色组合物层的基板和石英玻璃制光掩模的间隔设定为100μm,使用曝光机(tme-150rsk;トプコン(株)生产),在大气气氛下,以60mj/cm2的曝光量(以365nm为基准)进行光照射。作为光掩模,使用形成了100μm线和间隙图案的光掩模。在24℃下将光照射后的着色组合物层在含0.12%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0.04%氢氧化钾的含水显影液中浸渍60秒显影,水洗后,在烘箱中以230℃后烘烤20分钟,获得着色图案。

<膜厚度的测定>

关于所得到的着色图案,使用膜厚度测量装置(dektak3;由日本真空技术(株)生产)来测量膜厚度。结果如表14所示。

<色度评价>

关于所得到的着色图案,使用测色机(osp-sp-200;由奥林巴斯(株)制造)测量分光光谱,使用c光源的特征函数,测量cie1931表色系统中xy色度坐标(x,y)和刺激值y。y的值越大表示明度越高。结果如表14所示。

【表1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