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4825发布日期:2018-12-08 06:58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处理盒。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式的成像形成设备如激光打印机,是一种利用电子照相原理,至少经过充电,暴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的过程,在图像形成介质如纸张上形成图像的设备。成像设备上使用的容易消耗的材料,通称打印耗材。通常,显影所消耗的碳粉一般由处理盒提供,当处理盒内的碳粉用完后,再更换新的处理盒。

现有处理盒,通常包括粉仓、设置在粉仓上的与显影单元配合的驱动部件、显影辊、出粉刀、传动齿轮,以及处理盒端盖上的导电端以及导电端上的导电触点,以及包含废粉仓及感光鼓的显影组件。将处理盒放置在成像装置内,处理盒的驱动部件通过与设置在成像装置内的旋转传动元件耦合,驱动部件随着成像装置传动元件转动从而实现处理盒内显影单元周向旋转运动。处理盒导电端的导电触点与成像装置上导电位置接触,使处理盒内部显影构件根据结构特点带正电压或负电压粉仓内部的碳粉在显影辊以及其他构件电场力作用下对感光鼓供粉,从而对感光鼓显影,然后通过转印把碳粉转印到纸张上。当处理盒中的碳粉耗尽时,需将处理盒从成像装置中卸下。

现有一种处理盒的驱动部件是采用圆球式万向节的驱动连接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驱动组件容易脱离,导致感光鼓或显影辊无法接收传动力,导致处理盒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旨在改善处理盒在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过程的顺畅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包括盒体、感光鼓和驱动力传递组件,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的两端壁之间,驱动力传递组件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驱动力传递组件包括驱动齿轮、驱动力接收头以及轴向调整组件,驱动齿轮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驱动齿轮的轴向一端具有敞口的容纳腔,在驱动齿轮的轴向另一端上形成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导向孔,驱动力接收头具有杆部和头部,杆部的一端穿过容纳腔并与导向孔间隙配合,杆部可沿驱动齿轮的轴向往复移动,轴向调整组件在轴向上限定杆部的移动位移,头部位于杆部的另一端,头部通过连接件接收来自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旋转力,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可拆卸地容纳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传动头的包容腔,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与头部连接。

由此可见,驱动力传递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传动头连接,从而使处理盒可顺畅地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并且,杆部可沿驱动齿轮的轴向往复移动,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可拆卸地容纳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传动头的包容腔,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拆卸地与头部连接,处理盒落机更平稳,打印更稳定,提高了处理盒的兼容性,性价比更高。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头部的自由端的外壁上具有外齿轮,连接件的另一端的内腔壁上具有内齿轮,外齿轮可与内齿轮啮合。

由此可见,连接件通过内齿轮与头部的外齿轮啮合组合成一体,使处理盒可顺畅地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且处理盒的工作平稳,打印更稳定。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头部的自由端面上沿轴向突出地设置有y型凸爪,连接件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y型槽,y型凸爪可插入y型槽内。

由此可见,连接件作为单独的零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的传动头上,通过杆部带动头部一起可沿驱动齿轮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处理盒可顺畅地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并且,头部的y型凸爪可充分地插入连接件的y型槽内,处理盒落机更平稳,打印更稳定,提高了处理盒的兼容性,性价比更高。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向调整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和轴向限位件,轴向限位件盖合在容纳腔的开口端,复位弹簧套在杆部的一端,杆部可沿驱动齿轮的轴向往复移动地贯穿轴向限位件设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向限位件的内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杆部的一端沿径向贯穿地设置有限位销,在驱动齿轮的周向上,限位销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限位臂和第二限位臂抵靠接触,复位弹簧抵压在容纳腔的底部和限位销的外壁之间。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杆部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朝外突起的凸台,凸台可抵靠在轴向限位件的端面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凸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台关于杆部的轴线对称设置。

由此可见,凸台可抵靠在轴向限位件的外端面上,限位销可抵靠在轴向限位件的内端面上,从而限制了杆部在轴向上的移动位移。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处理盒还包括推压杆,推压杆可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移动地控制杆部沿驱动齿轮的轴向移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处理盒还包括端盖,端盖与驱动力传递组件位于同一端面地安装在盒体的侧面,端盖开设有沿垂直于杆部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推压杆位于导向槽内,推压杆与端盖之间抵压有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迫使推压杆远离杆部。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推压杆靠近杆部的一端设置有朝驱动齿轮方向延伸的凸起部,凸起部迫使杆部朝向驱动齿轮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端盖、推压杆与复位弹性件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与连接件配合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与连接件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杆部、轴向限位件与复位弹簧配合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在第一使用状态下的局部结构图。

图10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在第二使用状态下的局部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驱动力传递组件与连接件配合的结构分解图。

图12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13是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处理盒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处理盒1包括盒体2、感光鼓(未标示)、端盖5、推压杆6以及驱动力传递组件3,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盒体2的两端壁之间,驱动力传递组件3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端盖5与驱动力传递组件3位于同一端面地安装在盒体2的侧面。

参见图4至图8,驱动力传递组件3包括驱动齿轮34、驱动力接收头33以及轴向调整组件,驱动齿轮34与感光鼓的一个轴端连接,驱动齿轮34的外圆周面上具有传动齿圈341,驱动齿轮34的轴向一端具有敞口的容纳腔342,在驱动齿轮34的轴向另一端上形成有与容纳腔342连通的导向孔(未标示)。

驱动力接收头33具有圆柱状的杆部332和圆柱状的头部331,杆部332的半径比头部331的半径大,杆部332的一端穿过容纳腔342并与导向孔间隙配合,杆部332可沿驱动齿轮34的轴向往复移动,轴向调整组件在轴向上限定杆部332的移动位移。头部331位于杆部332的另一端,头部331与杆部332的连接段335沿轴向倾斜地设置,头部334通过连接件31接收来自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旋转力。本实施例连接件31呈圆柱状设置,连接件31的一端具有可拆卸地容纳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的包容腔311,连接件31的另一端可拆卸地与头部331连接。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大致呈圆柱状设置,包容腔311的形状与该传动头41的形状一致并能容纳该传动头41。本实施例头部331的自由端的外壁上具有外齿轮334,连接件31的另一端的内腔壁上具有内齿轮312,外齿轮334可与内齿轮312啮合。

轴向调整组件包括复位弹簧36和轴向限位件32,轴向限位件32盖合在容纳腔342的开口端,复位弹簧36套在杆部332的一端,杆部332可沿驱动齿轮34的轴向往复移动地贯穿轴向限位件32设置。轴向限位件32的内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臂321和第二限位臂322,杆部332的一端沿径向贯穿地设置有限位销35。在驱动齿轮34的周向上,限位销35的两端可分别与第一限位臂321和第二限位臂322抵靠接触,复位弹簧36抵压在容纳腔342的底部和限位销35的外壁之间。杆部332的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径向朝外突起的凸台333,凸台333可抵靠在轴向限位件32的端面上。本实施例凸台33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台333关于杆部332的轴线对称设置。

参见图3,推压杆6的一端为受力部61,推压杆6的另一端为凸起部62,凸起部62靠近杆部332的一端设置且朝驱动齿轮34方向延伸,凸起部62迫使杆部332朝向驱动齿轮34方向移动。端盖5开设有沿垂直于杆部332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导向槽51,推压杆6位于导向槽51内,受力部61可接收外力地控制凸起部62沿垂直于杆部332的轴线方向移动。导向槽51内设置有第一止挡板52,推压杆6朝向导向槽51的侧面凸出地设置有第二止挡板64,第一止挡板52和第二止挡板64之间抵压有沿垂直于杆部332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复位弹性件7,复位弹性件7迫使凸起部62远离杆部332,本实施例复位弹性件7为复位弹簧。凸起部62处开设有u型通孔63,u型通孔63可插入该杆部332上。

参见图9和图10,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可沿其轴向伸缩,当处理盒1放置至打印机内部前,把连接件31的另一端套接在驱动力接收头33的头部331的自由端上,即连接件31的内齿轮312与头部331的外齿轮334啮合。接着,把处理盒1放置至打印机内部,同时按压推压杆6的受力部61,使凸起部62朝向驱动力接收头33的杆部332地沿垂直于杆部33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凸起部62迫使杆部332带动头部331和连接件31一起朝向驱动齿轮34方向移动,直至杆部332的凸台333抵靠在轴向限位件32的外端面上,从而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可顺畅地进入连接件31的包容腔311内,此时复位弹簧36和复位弹性件7均处于被压缩状态。

当处理盒1完全放置至打印机内部后,取消受力部61的按压作用力,在复位弹簧36和复位弹性件7的回弹力作用下,杆部332带动头部331和连接件31一起远离驱动齿轮34方向移动,直至限位销35抵靠在轴向限位件32的内端面上,此时复位弹性件7迫使凸起部62远离杆部332,从而包容腔311完全地容纳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从而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稳定地驱动连接件31旋转,连接件31带动头部331和杆部332旋转直至限位销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臂321和第二限位臂322抵靠接触,从而驱动齿轮34稳定地旋转。在处理盒1放置至打印机内部的过程中,即使连接件31与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具有局部的接触,连接件31也可迫使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沿其轴向内缩,使处理盒1在落机过程中不会受到某些零部件的阻碍和干扰而产生卡死的现象。

当处理盒1内的碳粉打印完后,需要从打印机内部取出处理盒1,向外侧拉动处理盒1的同时按压推压杆6的受力部61,使凸起部62朝向杆部332地沿垂直于杆部33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凸起部62迫使杆部332带动头部331和连接件31一起朝向驱动齿轮34方向移动,直至杆部332的凸台333抵靠在轴向限位件32的外端面上,从而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可顺畅地脱离连接件31的包容腔311,便可顺畅地取出处理盒1。

通过杆部332带动头部331和连接件31一起可沿驱动齿轮34的轴向往复移动,并且利用连接件31的包容腔311与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配合,同时连接件31可拆卸地与头部331连接,从而使处理盒1可顺畅地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并且,连接件31的包容腔311可充分地包容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处理盒1落机更平稳,打印更稳定,提高了处理盒1的兼容性,性价比更高。

处理盒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发明处理盒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处理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1至图13,本实施例连接件8呈圆柱状设置,连接件8的一端具有可拆卸地容纳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的包容腔81,连接件8的另一端面上开设有y型槽82,驱动力接收头37的头部371的自由端面上沿轴向突出地设置有y型凸爪374,y型凸爪374可插入y型槽82内。

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可沿其轴向伸缩,当处理盒(未标示)放置至打印机内部前,把连接件8的一端套接在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上,即连接件8的包容腔81充分地包容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接着,把处理盒放置至打印机内部,同时按压推压杆6的受力部61,使凸起部62朝向杆部372地沿垂直于杆部37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凸起部62迫使杆部372带动头部371一起朝向驱动齿轮34方向移动,直至杆部372的凸台373抵靠在轴向限位件32的外端面上,从而头部371的y型凸爪374可顺畅地可插入连接件8的y型槽82内,此时复位弹簧36和复位弹性件7均处于被压缩状态。

当处理盒完全放置至打印机内部后,取消受力部61的按压作用力,在复位弹簧36和复位弹性件7的回弹力作用下,杆部372带动头部371一起远离驱动齿轮34方向移动,直至限位销35抵靠在轴向限位件32的内端面上,此时复位弹性件7迫使凸起部62远离杆部342,从而头部371的y型凸爪374在轴向完全地插入连接件8的y型槽82内,从而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稳定地驱动连接件8带动头部371旋转,同时驱动杆部372旋转直至限位销3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臂321和第二限位臂322抵靠接触,从而驱动齿轮34稳定地旋转。在处理盒放置至打印机内部的过程中,即使头部371的y型凸爪374与连接件8之间具有局部的接触,头部371的y型凸爪374也可迫使连接件8驱动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沿其轴向内缩,使处理盒在落机过程中不会受到某些零部件的阻碍和干扰而产生卡死的现象。

当处理盒内的碳粉打印完后,需要从打印机内部取出处理盒,向外侧拉动处理盒的同时按压推压杆6的受力部61,使凸起部62朝向杆部372地沿垂直于杆部372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凸起部62迫使杆部372带动头部371一起朝向驱动齿轮34方向移动,直至杆部372的凸台373抵靠在轴向限位件32的外端面上,从而头部371的y型凸爪374可顺畅地脱离连接件8的y型槽82,便可顺畅地取出处理盒。

连接件8作为单独的零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激光打印机主机驱动轴4的传动头41上,通过杆部372带动头部371一起可沿驱动齿轮34的轴向往复移动,从而使处理盒可顺畅地落机及从主机上拆下。并且,头部371的y型凸爪374可充分地插入连接件8的y型槽82内,处理盒落机更平稳,打印更稳定,提高了处理盒的兼容性,性价比更高。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发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