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5843发布日期:2018-09-29 01:05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属电力光缆工程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光缆敷设机进行光缆工程施工,由于吊线上无需挂载作业人员,这样就可以采用轻质的光缆钢丝吊线,当遇到车辆等外在刮碰破坏时,轻质的光缆钢丝吊线可保护性的断裂,最大限度的避免拉坏杆塔和损坏主网设备。同时,使施工作业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但目前的电力光缆敷设机的后端盖轮开口是由端盖门进行填补的,在实用中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其一是后端盖轮填补块的运行轨迹不可控,敷设光缆时与开口对准困难,填补时操作精准度差、难度大;其二是后端盖轮填补块与后端盖轮是没有连接的,一旦后端盖轮填补块从开口退出后就会坠落,易造成其损坏,严重影响光缆敷设机的正常、安全工作和施工进度。因此,十分有必要研制一种后端盖轮填补块与后端盖轮之间可灵活连接,填补姿态可控,变位对位精确,锁紧可靠,操作方便快捷的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以保证电力光缆敷设机更高效、安全地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后端盖轮填补块与后端盖轮之间可灵活连接,填补姿态可控,变位和对位精确,锁紧可靠,操作方便快捷的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它由碰锁装置、连接件或滑轮支架、后端盖轮填补块、弹簧、轴套、轴杆、稳住装置、碰锁卡口、限位挡板、螺栓、限位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碰锁装置、轴杆、稳住装置、限位装置安装在后端盖轮上;轴杆上套装有轴套;碰锁装置通过螺栓安装在后端盖轮上,碰锁装置靠内侧一端为锁头、靠外侧一端为拨控头;后端盖轮填补块的前面通过连接件或滑轮支架及轴套和轴杆与后端盖轮连接,后端盖轮填补块的背面装有限位挡板;连接件或滑轮支架上制作有与碰锁装置锁头相对应的碰锁卡口。

所述的碰锁装置以螺栓为圆心摆动实现卡锁和解锁。

所述的碰锁装置的形状呈“v”形或对勾“√”形;碰锁装置的摆动范围受限位装置的限制。

所述的轴套在轴杆上可上下直线滑动和转动。

所述的稳住装置由吸磁体或弹性卡件组成。

所述的轴杆上还套装有弹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通过采用碰锁装置实现后端盖轮填补块与后端盖轮之间的灵活连接,同时锁紧可靠,有效避免后端盖轮填补块从开口退出坠落造成损坏。轴杆上套装的弹簧和轴套,使后端盖轮填补块的填补姿态可控,变位和对位精确,保证电力光缆敷设机正常稳定工作。由吸磁体或弹性卡件形成的稳住装置,使后端盖轮填补块在完全打开时也不可随意摆动,更进一步保证了机器操作的便捷性、可靠性,提高了作业效率。该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的整体结构既简单又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极大降低了工作人员高空操作的难度和安全风险以及电力光缆施工的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电力光缆敷设机整机的工作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后端盖轮填补块的运行轨迹不可控,对准困难,操作精准度差、难度大;后端盖轮填补块与后端盖轮无连接,导致后端盖轮填补块从开口退出易坠落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的主视图。

图2是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的左视图。

图3是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的右视图。

图4是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的仰视图。

图5是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已完成填补且可以运行的示意图。

图6是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的碰锁装置解锁后下滑打开的示意图。

图7是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的碰锁装置解锁下滑打开后再翻转完全打开的示意图。

图中:1、后端盖轮,2、碰锁装置,3、连接件或滑轮支架,4、后端盖轮填补块,5、弹簧,6、轴套,7、轴杆,8、稳住装置,9、碰锁卡口,10、限位挡板,11、螺栓,12、限位装置;

2-1、锁头,2-2、拨控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该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它由碰锁装置2,连接件或滑轮支架3,后端盖轮填补块4,弹簧5、轴套6、轴杆7、稳住装置8、碰锁卡口9、限位挡板10、螺栓11、限位装置12构成;碰锁装置2、轴杆7、稳住装置8、限位装置10安装在后端盖轮1上;轴杆7上套装有轴套6,碰锁装置2通过螺栓11安装在后端盖轮1上,碰锁装置2靠内侧一端为锁头2-1、靠外侧一端为拨控头2-2,后端盖轮填补块4的前面通过连接件或滑轮支架3及轴套6和轴杆7与后端盖轮1连接,后端盖轮填补块4的背面装有限位挡板10;连接件或滑轮支架3上制作有与碰锁装置2锁头2-1相对应的碰锁卡口9。

所述的碰锁装置2以螺栓11为圆心摆动实现卡锁和解锁。

所述的碰锁装置2的形状呈“v”形或对勾“√”形;碰锁装置2的摆动范围受限位装置12的限制。

所述的轴套6在轴杆7上可上下直线滑动和转动。

所述的稳住装置8由吸磁体或弹性卡件形成。

所述的轴杆7上还套装有弹簧5(参见图1~7)。

本发明申请人的设计思路是:发明名称为《一种架空光缆线路施工机具》,中国专利号为200910063697.6的电力光缆敷设机,是本发明申请人所研发并获得专利权的产品,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后端盖轮填补块4存在填补缺陷:一是后端盖轮填补块4与后端盖轮1没有相关连接,一旦后端盖轮填补块4从开口退出就会坠落甚至损坏;二是后端盖轮填补块4的运行轨迹不可控,与后端盖轮1的开口对准有较大困难,填补时操作精准度差、难度大,影响了电力光缆敷设机的正常工作和施工安全。因此,本发明申请人对后端盖轮1开口的填补方式进行重新设计改进,研发出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使后端盖轮填补块4与后端盖轮1之间实现灵活连接、姿态可控、变位对位精确、关锁可靠、操控便捷。有效提升电力光缆敷设机整机性能,使电力光缆敷设机作业更高效、更安全、更快捷、敷设光缆质量更好。

以下是对本发明中各机件作用的说明:

后端盖轮1用于安装轴杆7、碰锁装置2、稳住装置8、限位装置12;碰锁装置2的作用是通过锁头2-1、拨控头2-2与碰锁卡口9配合,以锁住本发明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的开口填补总成。连接件或滑轮支架3用于将后端盖轮填补块4与轴套6连接、以及为碰锁装置2安装碰锁卡口9,(当连接件或滑轮支架3为滑轮支架时就安装滑轮,是连接件时就不安装滑轮)。

后端盖轮填补块4用于填补后端盖轮1的开口;轴杆7和轴套6的作用是使本发明的填补总成与后端盖轮1活动连接;碰锁卡口9的作用是与碰锁装置2一起锁住本发明的填补总成;限位挡板10的作用是确保后端盖轮填补块4在后端盖轮1的开口内不被位移,并且使后端盖轮填补块4与后端盖轮1共同形成完整的轮边。弹簧5的作用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填补总成完全填补好后端盖轮1的开口,并且经过碰锁装置2锁住后有一个长期的压紧力使其更稳定以及解锁时打开顺利。稳住装置8的作用是当本发明的填补总成完全打开后,通过吸磁体吸住或通过弹性卡件卡住不让其自由摆动。(稳住装置8的自由摆动会严重影响机器的正常操作,在实际使用中已经出现过这种严重情况。)。

该电力光缆敷设机后端盖轮开口的填补总成的工作过程如下(“机器”指:电力光缆敷设机):

机器开始作业前,先将碰锁装置2的外侧拨控头2-2按箭头方向拨动使其解锁,本发明的填补总成在弹簧5的作用下弹开,然后滑至轴杆7底部(参见图6),再向外翻转离开后端盖轮1的开口使稳住装置8吸住或卡住本发明的填补总成而保持开启状态(参见图7),这时光缆、钢丝吊线或电力线就可通过后端盖轮1的开口进入机器,然后将本发明的填补总成与稳住装置8脱离后再向内翻转至连接件或滑轮支架3落在后端盖轮1的轮面上,并使后端盖轮填补块4对准后端盖轮1的开口(参见图6),随后向内推动本发明的填补总成,使后端盖轮填补块4准确进入后端盖轮1的开口直到被碰锁装置2的锁头2-1和碰锁卡口9锁住;此时既锁住了后端盖轮填补块4的状态,又将光缆、钢丝吊线或电力线关锁在机器里面,这时机器即可开始正常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举例说明不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后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具体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变形,以及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而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