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23428发布日期:2019-01-05 10:0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3d显示面板的制造工艺中,为了提高印刷机的印刷品质,防止配向膜印刷过程中出现边缘漏印和印刷位置偏移等问题发生,需要对配向膜的印刷位置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对印刷机参数或机构进行调整。

图1是现有的测量配向膜位置的原理示意图。请参考图1,图1中包括基板101以及位于基板101上的面板形成区,配向膜102形成于面板形成区内,在基板101的四个顶点附近分别设置一个标准框(mark)103,通过使用ccd测量标准框103的中心点与每个配向膜102的每个长边之间的距离l以及与配向膜102的每个短边之间的距离w,进而确定配向膜102的印刷精度。但由于ccd的视野区远小于标准框103的中心点到配向膜102的长边或短边的距离,因此,上述测量方法在测量时,需要反复移动ccd的视野区,不仅效率低,频繁移动ccd容易导致ccd设备机构的老化,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在频繁移动ccd设备时,还会造成一定的振动,振动增加了配向膜102与颗粒物的接触,导致液晶盒内的异物增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以提高检测效率,延缓检测设备老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所述显示面板母版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

所述检测方法包括:

在每个所述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以及配向膜;

检测所述配向膜的边沿上每个检测点到所述围绕框的边框的垂直距离,其中,所述边框与所述检测点所在的边沿对应;

比较每个所述垂直距离与预设距离的大小,当每个所述垂直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距离时,所述配向膜的位置精度满足配向膜位置精度要求;其中,所述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检测设备在同一视野区域内的检测距离。

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显示区域中形成围绕框以及配向膜,包括:

在每个所述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所述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同;

在所述显示区域形成配向膜。

进一步地,在每个所述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所述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同,包括:

使用激光打码的方式,在每个所述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所述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同。

进一步地,使用激光打码的方式,在每个所述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所述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同,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区域的形状,控制激光打码的路径,以使所述围绕框的围绕区域的形状与所述显示区域的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在所述显示区域形成配向膜,包括:

采用涂布印刷方式,在所述围绕框的围绕区域形成配向膜。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距离为l,其中l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0.2mm。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对位标识。

进一步地,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对位标识,包括:

采用激光打码方式,在所述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对位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标识包括“十”字形、“x”字形以及“y”字形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垂直距离与所述预设距离的大小,当所述垂直距离大于所述预设距离时,调整配向膜印刷设备的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通过在显示区域设置围绕框,并以围绕框的边框为准,检测围绕框的边框上任意一点到配向膜的对应的边沿的垂直距离,通过判断垂直距离与预设距离之间的大小,即可检测出配向膜的位置精度,在检测垂直距离过程中,无需频繁切换和移动检测设备的视野区,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还可以延缓检测设备的老化,减轻检测设备的振动,降低配向膜与杂质颗粒物的接触几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测量配向膜位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母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向膜和围绕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和配向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母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请参考图2和图3,该显示面板母版包括至少一个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201以及围绕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202。

其中,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是常规的lcd或oled显示面板,也可以是2d/3d可切换模组(3dswitchcell)中的显示面板。

2d/3d可切换模组可以采用光屏障式3d技术,即将现在的液晶面板改进为液晶光栅,一般是在液晶面板的上下基板上形成条纹状电极条,进行3d显示时,给液晶光栅加电,由于上下基板条纹状电极之间的电光材料(如液晶分子)发生扭曲,光线无法通过,从而使液晶光栅形成明暗交错的条纹,此时,观看者的左右眼分别看到所显示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经过大脑的合成形成3d图像。2d/3d可切换模组也可以采用柱透镜3d显示技术和液晶的旋转性来实现2d与3d的转换,它是在两片带有透明电极玻璃的其中一片加上一层柱状透镜,然后填充液晶,通过外接电压控制液晶的旋转,从而实现2d与3d的转换。2d/3d可切换模组也可以采用渐变式折射率透镜(grinlens)技术,即2d/3d可切换模组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及设置于上基板与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含有液晶分子,在外部加电时,上下基板之间形成电场,不同位置的液晶分子分别受到不同强度的电场力的作用,不同的液晶分子在空间中渐变排列,使其折射率同样产生过渡渐变,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之后发生折射,形成渐变式折射率透镜(grinlens),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层之后改变原来的方向前进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左右像素产生的画面分别进入人的左右眼,形成3d显示。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是上述3d显示中采用光屏障式3d技术的上下基板;也可以是采用柱透镜3d显示技术的两片带有透明电极玻璃的其中一片里面加上一层柱状透镜后形成的显示面板,也可以是不加柱状透镜的另一片带有透明电极玻璃;也可以是采用渐变式折射率透镜(grinlens)技术中的上下基板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在每个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以及配向膜。

具体地,围绕框211可以设置于显示区域201的边沿,即,围绕框211设置于显示区域201与周边区域的分界线处。配向膜221涂布于显示区域201,即,配向膜221涂布于整个显示区域201。可以理解的是,在理想的、不考虑制备工艺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可以设置配向膜221的覆盖区域、显示区域201以及围绕框211的围绕区域的面积大小相同,在实际制备过程中,由于存在系统误差,配向膜221的边沿、显示区域201的边沿以及围绕框211的边框会相互错开。或者,在形成围绕框211和配向膜221时,可以使二者存在一定的距离,在满足围绕框211的边框线和配向膜221的边框线能够出现在检测设备的同一视野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避免围绕框211和配向膜221重合,避免配向膜211的边框线覆盖围绕框211的边框线导致的围绕框211不清晰的问题。图3以实际制备工艺制备形成的显示区域201、围绕框211以及配向膜221三者相互错开为例进行说明,这样设置图3的目的是为了清楚地同时示意出这三者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这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非这三者的实际的大小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区域201对应形成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用于图像和文字等的显示。

步骤20、检测配向膜的边沿上每个检测点到围绕框的边框的垂直距离,其中,边框与检测点所在的边沿对应。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向膜和围绕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请参考图2-图4,配向膜221包括配向膜第一边沿321和配向膜第二边沿322,围绕框211包括围绕框第一边框311和围绕框第二边框312,步骤20中的“对应”应该理解为,配向膜第一边沿321与围绕框第一边框311为对应关系,配向膜第二边沿322与围绕框第二边框312为对应关系。在检测垂直距离时,对于配向膜第一边沿321上的点,垂直距离只能是配向膜第一边沿321上的点到围绕框第一边框311的距离,而不能是配向膜第一边沿321上的点到配向膜第二边沿322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中均是以矩形的显示区域201为例进行配向膜221即围绕框211的设置,但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区域201还可以是诸如圆形等其他形状,此时,相应地,需要根据显示区域201的形状对应设置配向膜201的涂布区域和围绕框211的形状。

步骤30、比较每个垂直距离与预设距离的大小,当每个垂直距离均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时,配向膜的位置精度满足配向膜位置精度要求;其中,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检测设备在同一视野区域内的检测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区域201的边沿形成围绕框211时,其中一种可以采用的方式是,采用激光打码等各种高精度的方式,使围绕框211的形状与显示区域201的边沿尽可能地重合。但是在涂布配向膜221时,受限于目前的工艺水平,配向膜221的边沿与显示区域201的边沿往往存在较大程度的误差,甚至还会出现显示区域201内的一定区域内未能成功涂布配向膜221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使用。为此,通过设定围绕框211的边框与配向膜221的边沿之间的预设距离,并比较检测到的垂直距离与预设距离的大小关系,当垂直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表明围绕框211的边框与配向膜221的边沿的贴合度高,表明实际涂布的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能够满足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需要。

进一步地,通过分析满足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预设距离与检测设备之间的显示视野之间的关系,发明人创造性地发现,满足显示面板的显示需求的预设距离通常小于检测设备(此处以ccd设备为例)的同一视野内所表示的实际区域的大小。因此,在检测垂直距离时,如果垂直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在检测设备的同一视野内,可以同时显示围绕框211的边框以及配向膜221的边沿,因此,在检测过程中,无需频繁切换和调整检测设备的视野范围,即可检测出垂直距离,不仅提高了检测速度,还有利于保证检测设备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如果围绕框211的边框与配向膜221的边沿不能同时出现在检测设备的同一视野中,则表明配向膜221的边沿严重偏离了围绕框211的边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无法检测出垂直距离,也可以判定配向膜221为不合格。

检测设备(如ccd)通过对焦可以形成一个视野范围,焦距不同,视野范围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合适的对焦,可以使围绕框211的边框与配向膜221的边沿可以同时位于ccd的一个视野范围,并且,该视野范围小于或等于ccd的最大视野范围。通常而言,配向膜221为矩形,具有4个边角;相应的,围绕框211也为矩形,也具有4个边角。当配向膜221上的一个边角与对应的围绕框211上的一个边角位于同一个视野范围时,基于边角由两条边形成,则配向膜211的两个边和对应的围绕框211的两个边必然在同一视野范围,此时,通过一次ccd对焦,即可检测配向膜211的两个相邻的边上的点与对应的围绕框211的两个边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一次性检测,减少ccd设备的移动频率,避免在检测过程中ccd设备频繁移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仍以图4为例,图4中的围绕框第一边沿311上包括无穷多个点,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可以按照一定的间隔选择围绕框第一边框311上的部分点作为检测点,并检测这些点到配向膜第一边沿321的垂直距离。可以理解的是,选择的检测点越多,检测工作量越大,得到的结果越精确,越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出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母版中配向膜位置精度的检测方法,通过在显示区域设置围绕框,并以围绕框的边框为准,检测围绕框的边框上任意一点到配向膜的对应的边沿的垂直距离,通过判断垂直距离与预设距离之间的大小,即可检测出配向膜的位置精度,在检测垂直距离过程中,无需频繁切换和移动检测设备的视野区,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效率,还可以延缓检测设备的老化,减轻检测设备的振动,降低配向膜与杂质颗粒物的接触几率。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和配向膜的流程图。可选地,请参考图2、图3和图5,步骤10,在每个显示区域中形成围绕框以及配向膜,包括:

步骤11、在每个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显示区域相同.

具体地,根据不同的需要,每张显示面板母版上可以形成一个或多个显示面板,当显示面板母版上的显示面板数目不同时,显示区域201的大小也不同,因此,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具体形状和尺寸相应地形成围绕框211。

步骤12、在显示区域形成配向膜。

可选地,配向膜221可以形成于围绕框211之后。如果配向膜221可以形成于围绕框211之前,在形成围绕框211时,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从环境中落到到配向膜上的杂质颗粒等增多,影响配向膜211的质量。因此,将配向膜221设置成形成于围绕框211之后,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配向膜。

可选地,步骤12,在每个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同,包括:使用激光打码的方式,在每个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显示区域相同。

具体地,激光打码具有作业效率高和准直性强等优点,可以根据显示区域201快速确定围绕框211的边框。由于围绕框211的围绕区域与显示区域201相同,因此,围绕框211的边框与显示区域201的边沿重合。可选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形成围绕框211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打码。

可选地,使用激光打码的方式,在每个显示区域形成围绕框,围绕框的围绕区域与显示区域相同,包括:根据显示区域的形状,控制激光打码的路径,以使围绕框的围绕区域的形状与显示区域的形状相同。

具体地,在形成围绕框211时,可以以显示区域201为基准,通过准确控制激光的打码路径,可以使围绕框211的边框与显示区域201的边沿重合,进而得到围绕框211的围绕区域与显示区域201的形状相同。由于围绕框211的边框与显示区域201的边沿重合,通过检测围绕框211的边框上的点与配向膜221的相对应的边沿之间的垂直距离,就可以确定实际涂布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进而确定配向膜221是否合格。

可选地,在显示区域形成配向膜,包括:采用涂布印刷方式,在围绕框的围绕区域形成配向膜。具体地,在形成配向膜时,可以采用任何现有的或将来可能出现的技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预设距离为l,其中l的取值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0.2mm。可选地,在实际涂布配向膜221时,配向膜221可能位于围绕框211的内部,也可能超出围绕框211的边框,因此,在检测垂直距离时,需要同时考虑配向膜221的边沿位于围绕框211的内部以及超出围绕框211的边框的情况。进一步地,为方便区别上述两种情况,可以将配向膜221的边沿位于围绕框211的边框内部时,围绕框211的边框上的点与到配向膜221的边沿的距离标记为正,同时将配向膜221的边沿超出围绕框211的边框时,围绕框211的边框上的点与到配向膜221的边沿的距离标记为负。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设置规则,以便于在检测围绕框211和配向膜221之间的垂直距离时区别围绕框211与配向膜221的位置关系,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对于某一具体的显示面板,预设距离可以为具体的设定值,例如0.15mm,此时,以围绕框211的边框为准,只有配向膜221的边沿位于以围绕框211的边框为中心在围绕框211两侧的0.15mm的范围内,才表明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满足要求,配向膜221才不会对显示面板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可选地,预设距离l的取值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取值范围;如果预设距离的取值越小,则得到的合格的配向膜221的精度越高。

进一步地,如果采用ccd设备检测垂直距离,由于ccd设备的同一视野范围内对应的实际尺寸为6.5mm*8.7mm,因此,如果将围绕框211的某一条边框放置于ccd设备的显示屏的视野的中央区域,如果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相对较高时,配向膜221的边沿也会出现在视野里的围绕框211的边框的两侧,或者围绕框211的边框与配向膜221的边沿重合,通过检测垂直距离,就可以确定配向膜221是否合格。如果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特别低,配向膜221的边沿可能会超出现当前视野的范围,此时可以直接判断配向膜221为不合格。

可选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在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对位标识。可选地,对位标识203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母版的周边区域,示例性地,请参考图2,可以在周边区域202设置四个对位标识203,对位标识203分别位于显示面板母版的四个拐角区域附近。通过设置对位标识203,可以确保检测设备等能够识别显示面板母版,并根据对位标识203准确确定出每个显示区域203在显示面板母版上对应的位置,进而确定围绕框211的位置和配向膜221的涂布位置,以及检测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

可选地,在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对位标识,包括:采用激光打码方式,在周边区域形成至少一个对位标识。可选地,如果采用激光打码的方式形成对位标识203,可以首先形成对位标识203,并根据对位标识203的位置确定显示区域201的位置,进而确定围绕框211的位置,并继续采用激光打码的方式形成围绕框211。

可选地,对位标识包括“十”字形、“x”字形以及“y”字形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在方便设备识别显示面板母版的情况下,本实施例对对位标识203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制。示例性地,对位标识203还可以是圆形或矩形等。

可选地,检测方法还包括:比较垂直距离与预设距离的大小,当垂直距离大于预设距离时,调整配向膜印刷设备的参数。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垂直距离大于预设距离,说明配向膜221的位置精度低,此时,需要调整配向膜印刷设备的参数,以提高配向膜221的印刷精度。在调整配向膜印刷设备的参数时,可以根据检测到的垂直距离的数值以及正负确定配向膜印刷设备的参数调整量。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