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的眼镜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2398发布日期:2019-01-18 23:02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的眼镜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视力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的眼镜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视力健康困扰着很多人,中国是世界上近视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是儿童近视最多的国家。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迅速普及,儿童近视的趋势越发明显。有数据显示,现在的小学生,二三年级带眼镜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导致近视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时间的看手机视频、玩游戏机、阅读网络文章等。我们长时间看近距离的物体时,睫状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状态,从而使睫状肌表面形成更高的褶皱,放松与晶状体相连的悬韧带,使晶状体较长时间处于厚度较厚、屈光度较大的状态,如果近距离看物体的时间过长,睫状肌会产生痉挛,这种状态如果长时间不能缓解,即形成“假性近视”,这个阶段如果不注意矫正,人的眼球会发生器质性、不可逆的真性近视病变(眼轴变长)。

形成真性近视配戴近视镜后,如果维持原来不健康的用眼习惯,戴着眼镜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时,眼球会进一步拉长,眼镜度数会逐年增加,形成深度近视后,极易发生黄斑变性、青光眼等失明性病变。

目前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保护视力的仪器,如护眼支架、书桌、按摩手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注意使用者的生理特点、自制能力和具体应用场景,所以这些方法通常无法长期坚持使用,因此效果不佳。

形成真性近视后眼轴拉长,现阶段也无法进行逆转性治疗,较好解决患者近视问题的激光修复,其实质也是揭开角膜切割基质层,以改变光线进行眼球的屈光度,其治疗过程相当痛苦,且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眼轴拉长、眼压增高的问题,患者如不改变原来的用眼习惯,其发生青光眼、黄斑变性的机率会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当前青少年电子类产品成瘾、作业繁重、室外活动时间少等社会现状,依据眼球成像、凸透镜屈光原理,提供一种系统用于矫正假性近视、防治近视的眼镜及方法。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的眼镜,包括镜框、左镜脚、右镜脚、镜片、鼻托、热敏传感器和镭射激光灯,所述的镜片安装于镜框上,所述的左镜脚和右镜脚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镜框两侧,所述的镜框右侧前端设置有热敏传感器、左侧前端设置有镭射激光灯,所述的镜片为0.5d-1.0d低屈光度的凸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镜脚和右镜脚内部分别都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信号编辑器和蓝牙芯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镜脚和右镜脚侧边设置有充电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镜框中部对称设置有鼻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的方法,所述镜片,采用0.5d-1.0d低屈光度的凸透镜,用于对观察近处物体时的大角度对发散光进行屈光处理,使大发散角度的光线变成小角度的发散光线;

所述热敏传感器,用于监测使用者配戴本发明所述的眼镜的时间段,其信号通过信号编辑器的编辑;通过蓝牙传输至手机、平板后,与手机、平板内置的游戏、阅读监控程序进行启动时间对比,超出时限向监护人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监护人通知游戏、阅读人,配戴视力保护镜;

所述镭射激光灯,用于针对少年、儿童自制能力不强,不能自觉及时配戴视力保护镜的特点,设置的兴趣增加装置;

所述充电口,用于连接电源给蓄电池充电,保证眼镜上各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

所述蓝牙芯片,用于将信号编辑器信息传输至到手机、平板。

预防近视、矫正假性近视方法的原理:

当人眼看较远的物体时,物体表面的反射光以近似于平行的较小角度进入眼球,晶状体的折射屈光作用,使入射光聚焦在距晶状体较近处;当人眼看近处的物体时,物体表面各点的反射光以较大的发散角度进入眼球,晶状体的折射屈光作用,使入射光聚焦在距晶状体较远处;为了使聚焦点准确的落在眼球后部视网膜上视神经细胞最密集的位置-黄斑,睫状肌通过拉伸或放松睫状肌与晶状体之间的悬韧带调节晶状体的厚度和屈光度,从而改变光线的折射角度,使聚焦点前移或后移,从而使聚焦点准确的落在眼球后部的黄斑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采用低屈光度的凸透镜对发散光进行屈光处理,即配戴0.5d-1.0d屈光度的凸透镜,使大发散角度的光线变成较小角度的发散光线,改变屈光度的发散光,可以在离晶状体稍近处聚焦,不会对睫状肌、晶状体带来过度的调节压力,眼球不需要进行轴向延长的适应性调整,从而达到减轻用眼疲劳、保护视力、矫正假性近视的目的。

2、采用热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眼镜配戴时间段,与手机监测程序进行实时对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近视形成流程图解。

图3是0.5d-1.0d屈光度凸透镜预防近视方法流程图解。

图4是0.5d-1.0d屈光度凸透镜矫正假性近视方法流程图解。

图5是监护人保护少年、儿童视力的工作流程。

图中:1-镜框,2-左镜脚,3-右镜脚,4-镜片,5-鼻托,6-镭射激光灯,7-热敏传感器,8-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5示,本发明的结构为:一种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的眼镜,包括镜框、左镜脚、右镜脚、镜片、鼻托、热敏传感器和镭射激光灯,所述的镜片安装于镜框上,所述的左镜脚和右镜脚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镜框两侧,所述的镜框右侧前端设置有热敏传感器、左侧前端设置有镭射激光灯,所述的镜片为0.5d-1.0d低屈光度的凸透镜。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左镜脚和右镜脚内部分别都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信号编辑器和蓝牙芯片。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左镜脚和右镜脚侧边设置有充电口。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镜框中部对称设置有鼻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防止近视、矫正假性近视的方法,采用0.5d-1.0d低屈光度的凸透镜,用于对观察近处物体时的大角度对发散光进行屈光处理,使大发散角度的光线变成小角度的发散光线;

所述热敏传感器,用于监测使用者配戴本发明所述的眼镜的时间段,其信号通过信号编辑器的编辑;通过蓝牙传输至手机、平板后,与手机、平板内置的游戏、阅读监控程序进行启动时间对比,超出时限向监护人发出报警信息,提醒监护人通知游戏、阅读人,配戴视力保护镜;

所述镭射激光灯,用于针对少年、儿童自制能力不强,不能自觉及时配戴视力保护镜的特点,设置的兴趣增加装置;

所述充电口,用于连接电源给蓄电池充电,保证眼镜上各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

所述蓝牙芯片,用于将信号编辑器信息传输至到手机、平板。

具体使用时,首先应由监护人督促被监护人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针对当前青少年儿童作业繁重、室外活动时间少、无法阻止其长时间使用电子类产品的现状,培养其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配戴视力保护镜;在青少年儿童无自制能力,无法形成该习惯时,适时提醒,保护其视力。

为保持本发明所述的眼镜上各电子元件的正常使用,需要间隔一段时间通过充电口8给右镜脚3内部的蓄电池充电。

使用者在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时,配戴此眼镜可以改变物体发散光的发散角,可以在离晶状体稍近处聚焦,缓解对睫状肌、晶状体的调节压力,眼球将不再进行轴向延长的适应性调整;当使用者为儿童时,家长可通过手机软件远程监控小孩的眼镜配戴情况,并作出适当提醒,从而减轻用眼疲劳,有效保护视力,降低近视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与其他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