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用胶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452发布日期:2019-04-13 00:4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学影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牙科用胶片。



背景技术:

胶片就是银盐感光胶片,也叫菲林。由pc/pp/pet/pvc料制作而成。现在一般是指胶卷,也可以指印刷制版中的底片。菲林都是黑色的,菲林的边角一般有一个英文的符号,是菲林的编号,标明该菲林是c、m、y、k中的哪一张,是cmyk的其中一个(或专色号),表示这张菲林是什么色输出的,如果没有,可以看挂网的角度,来辨别是什么色。旁边的阶梯状的色条是用来进行网点密度校对的。色条除了能看网点密度是否正常,还能看cmyk,色条在左角是c,色条在左上角是m,在右上角是y,在右下角是k,所以只要根据色条印刷厂就知道cmyk了。也就是说为了方便检验菲林显影的浓度,菲林片的角上有颜色编号。而至于印多少颜色根据每张菲林片的网线来定的。胶片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在医学牙科中,胶片常用来对牙龈部位确认,方便对牙部知道。

现有的胶片在使用时会受到外部环境中的干扰,导致胶片内部结构产生损坏,不利于保证胶片内部结构的稳定,且胶片在曝光时,图像的成像率低,图像成型效果不明显,影响胶片成型后的效果,不方便医生直观的观看,影响胶片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牙科用胶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的一种牙科用胶片,制备工艺成熟,爆珠稳定性好,耐热性好,安全无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牙科用胶片,所述胶片原材料组成的重量百分比配比为:

抗静电剂4%-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8%、纳米氧化硅5%-10%、三醋酸纤维素15%-30%、感光乳化剂20%-40%、纳米氧化铝10%-15%、聚乙烯醇2%-5%。

优选的:感光乳化剂的内部成分包括明胶、银盐和溴化钾,按其重量百分比为:明胶30%-50%、银盐40%-50%、溴化钾10%-20%。

优选的:三醋酸纤维素中醋酸含量为52.33%-55.95%。

优选的:抗静电剂包含烷基磺酸钠、烷基磺酸和磷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其整备的方法具体如下:

s1、取材:选取烷基磺酸钠、烷基磺酸和磷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搅拌制成抗静电剂,按其重量百分比依次称取明胶、银盐和溴化钾并对其混合搅拌制成感光乳化剂,依次按其重量百分比称取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备用;

s2、烘干:将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依次放置在120℃以上的烘干箱中烘干2-4小时;

s3、混合: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对其加热温度控制在80℃-120℃后,利用真空脱除气泡,控制转速在80-120rpm下搅拌1.5-2小时,对反应釜内部的材料充分搅拌,将纳米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再将感光乳化剂和抗静电剂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过滤反应釜中气泡,制得胶料;

s4、放膜:冷却模具,将胶料加入模具中,利用液压杆对模具下压成型,控制液压杆压膜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控制液压杆液压平整性;

s5、脱模:加热完成,直接将两端模具取下脱模,即得胶片。

优选的:液压杆下压的高度为1-1.5mm。

优选的:模具预热的时间为4-6分钟。

优选的:液压杆在液压时对下压部位预热1分钟。

优选的:在生产过程中配置2套以上的模具,轮流使用,且模具为铝膜。

优选的:胶片应放置在避免阳光直射,温度为20℃-23℃,湿度为28%-30%的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以感光乳化剂中明胶、银盐和溴化钾,提高胶片的分辩力、衍射效率及对激光的灵敏度形态比,提高胶片的透光率,使胶片胶片清洗,方便观看。

2、本发明通过纳米氧化硅可提高胶片的致密性、光洁度和耐磨性能。

3、本发明以纳米氧化铝是高度分散的纳米级三氧化二铝用作助流剂,具有耐高温的惰性,孔隙率高、耐热性强,成型性好,使图像成型效果更佳明显。

4、本发明用抗静电剂可消除胶片表面产生静电,避免胶片表面受外界影响给内部结构产生改变,保证胶片内部结构稳定,延长胶片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有益效果: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制备技术成熟、稳定性好、耐热性好、具有透光率高、雾度低、亮度高、不泛黄、附着力好、平整度好、和紫外线照射、挺度佳、抗烧裂、不易破损,提高胶片使用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抗静电剂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纳米氧化硅5%、三醋酸纤维素15%、感光乳化剂20%、纳米氧化铝10%、聚乙烯醇2%。

制备方法为:选取烷基磺酸钠、烷基磺酸和磷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搅拌制成抗静电剂,按其重量百分比依次称取明胶、银盐和溴化钾并对其混合搅拌制成感光乳化剂,依次按其重量百分比称取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备用;将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依次放置在120℃以上的烘干箱中烘干2-4小时;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对其加热温度控制在80℃-120℃后,利用真空脱除气泡,控制转速在80-120rpm下搅拌1.5-2小时,对反应釜内部的材料充分搅拌,将纳米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再将感光乳化剂和抗静电剂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过滤反应釜中气泡,制得胶料;冷却模具,将胶料加入模具中,利用液压杆对模具下压成型,控制液压杆压膜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控制液压杆液压平整性;液压杆下压的高度为1-1.5mm,模具预热的时间为4-6分钟,液压杆在液压时对下压部位预热1分钟;加热完成,直接将两端模具取下脱模,即得胶片。

实施例2:

抗静电剂8%、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8%、纳米氧化硅10%、三醋酸纤维素30%、感光乳化剂40%、纳米氧化铝15%、聚乙烯醇5%。

制备方法为:选取烷基磺酸钠、烷基磺酸和磷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搅拌制成抗静电剂,按其重量百分比依次称取明胶、银盐和溴化钾并对其混合搅拌制成感光乳化剂,依次按其重量百分比称取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备用;将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依次放置在120℃以上的烘干箱中烘干2-4小时;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对其加热温度控制在80℃-120℃后,利用真空脱除气泡,控制转速在80-120rpm下搅拌1.5-2小时,对反应釜内部的材料充分搅拌,将纳米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再将感光乳化剂和抗静电剂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过滤反应釜中气泡,制得胶料;冷却模具,将胶料加入模具中,利用液压杆对模具下压成型,控制液压杆压膜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控制液压杆液压平整性;液压杆下压的高度为1-1.5mm,模具预热的时间为4-6分钟,液压杆在液压时对下压部位预热1分钟;加热完成,直接将两端模具取下脱模,即得胶片。

实施例3:

抗静电剂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6%、纳米氧化硅7%、三醋酸纤维素19%、感光乳化剂22%、纳米氧化铝14%、聚乙烯醇3%。

制备方法为:选取烷基磺酸钠、烷基磺酸和磷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搅拌制成抗静电剂,按其重量百分比依次称取明胶、银盐和溴化钾并对其混合搅拌制成感光乳化剂,依次按其重量百分比称取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备用;将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依次放置在120℃以上的烘干箱中烘干2-4小时;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对其加热温度控制在80℃-120℃后,利用真空脱除气泡,控制转速在80-120rpm下搅拌1.5-2小时,对反应釜内部的材料充分搅拌,将纳米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再将感光乳化剂和抗静电剂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过滤反应釜中气泡,制得胶料;冷却模具,将胶料加入模具中,利用液压杆对模具下压成型,控制液压杆压膜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控制液压杆液压平整性;液压杆下压的高度为1-1.5mm,模具预热的时间为4-6分钟,液压杆在液压时对下压部位预热1分钟;加热完成,直接将两端模具取下脱模,即得胶片。

实施例4:

抗静电剂7%、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7%、纳米氧化硅9%、三醋酸纤维素28%、感光乳化剂35%、纳米氧化铝12%、聚乙烯醇4%。

制备方法为:选取烷基磺酸钠、烷基磺酸和磷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搅拌制成抗静电剂,按其重量百分比依次称取明胶、银盐和溴化钾并对其混合搅拌制成感光乳化剂,依次按其重量百分比称取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备用;将抗静电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氧化硅、三醋酸纤维素、感光乳化剂、纳米氧化铝和聚乙烯醇依次放置在120℃以上的烘干箱中烘干2-4小时;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三醋酸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分散均匀,对其加热温度控制在80℃-120℃后,利用真空脱除气泡,控制转速在80-120rpm下搅拌1.5-2小时,对反应釜内部的材料充分搅拌,将纳米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再将感光乳化剂和抗静电剂加入反应釜中,以转速在50-80rpm下搅拌1小时左右,过滤反应釜中气泡,制得胶料;冷却模具,将胶料加入模具中,利用液压杆对模具下压成型,控制液压杆压膜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控制液压杆液压平整性;液压杆下压的高度为1-1.5mm,模具预热的时间为4-6分钟,液压杆在液压时对下压部位预热1分钟;加热完成,直接将两端模具取下脱模,即得胶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