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装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1006发布日期:2019-01-22 18:5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装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装纤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将光钎的纤芯装入到光纤连接器的陶瓷插芯中的设备。



背景技术:

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又称陶瓷插针体。光纤连接器插头中精密对中的圆柱体,中心有一微孔,用作固定光纤的纤芯。它是一种由纳米氧化锆(zro2)材料经一系列配方、加工而成的高精度特种陶瓷元件。所制成的连接器是可拆卸、分类的光纤活动连接器,使光通道的连接、转换调度更加灵活,可供光纤通系统的调试与维护;使用的时候为了将一条段开的光钎线连接起来,通常需要通过适配器将装有光钎纤芯的陶瓷插芯对接起来。使得光钎纤芯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实现光钎端面物理接触。

目前,在对将光钎的纤芯装入到光纤连接器的陶瓷插芯的加工步骤,是通过人工先将光钎的外皮剥掉,露出光钎纤芯,然后再根据陶瓷插芯的长度裁剪出合适的光钎纤芯长度,同时陶瓷插芯经过加热后,人工在往陶瓷插芯中加入胶水,最后再将光钎纤芯装入到陶瓷插芯内,从而完成整个装光钎纤芯的过程,上述传统的光钎纤芯装纤工序,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同时加工效率低,耗费时间长。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传统光钎纤芯装纤工序纯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加工效率,耗费时间长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装纤设备,包括工作台、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放纤机构、剥纤机构、穿纤机构、插芯上料机构、分度转盘机构、点胶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插芯上料机构、点胶机构、穿纤机构和下料机构依次按加工工序依次围绕分度转盘机构设置,所述放纤机构和剥纤机构设置在穿纤机构的一侧。

所述放纤机构包括放纤装置和第一送纤装置,所述第一送纤装置设置在放纤装置的出料端,所述放纤装置包括第三支撑板、放纤辊轮和第三电机,所述放纤辊轮安装在第三支撑板上,所述第三电机可驱动放纤辊轮放出光钎线。

所述第一送纤装置包括第一送纤辊、摇摆杆、第一电机、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感应器,所述第一送纤辊安装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电机可驱动第一送纤辊转动输送光钎线,所述摇摆杆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送纤辊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感应器分别设置在摇摆杆的两侧的下方。

所述剥纤机构包括第四支撑板、剥纤钳、调节剥纤钳前后和上下位置的第四调节装置、调节剥纤钳的钳口大小的钳口调节装置和纤皮下料斗,所述剥纤钳通过第四调节装置安装在第四支撑板上,所述钳口调节装置设置在剥纤钳上方,所述纤皮下料斗设置在剥纤钳的下方。

所述穿纤机构包括第二送纤装置、穿纤装置和切纤装置,所述第二送纤装置设置在穿纤装置的上方,用于将剥纤后的纤芯输送到穿纤装置中,所述切纤装置设置在穿纤装置的下方,用于切断纤芯。

所述穿纤装置包括穿纤轮、第八电机、导向管和第八安装架,所述第八电机可驱动穿纤轮做向下送纤芯运动,所述导向管通过第八安装架分别安装在两穿纤轮的中间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切纤装置包括切刀、切刀座、第九气缸和连杆滑块机构,所述切刀座安装在穿纤装置的下方,所述切刀设置在切刀座内,所述切刀座上下设置有纤芯过孔,所述第九气缸通过连杆滑块机构驱动切刀在切刀座内将纤芯切断。

所述插芯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上料插芯加热装置、上料软管和上料装置,所述上料插芯加热装置的进料口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上料插芯加热装置的进料口通过上料软管与上料装置相连接。

所述分度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插芯治具、分割器和第十电机,所述插芯治具呈圆形阵列分别在转盘上,所述第十电机通过分割器驱动转盘旋转。

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插芯装纤后的插芯放置板,驱动插芯放置板前后运动的插芯放置板驱动装置、下料机械手和插芯治具打开装置,所述插芯放置板设置在下料机械手的下方,所述插芯治具打开装置设置在分度转盘机构的底部,且与下料机械手的取料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采用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装纤设备对陶瓷插芯进行装纤芯,装纤芯时,首先放纤机构与将光钎线放出,经过剥纤机构将光钎线的外皮进行剥除,这样只剩下光钎纤芯,光纤纤芯在穿纤机构的作用下传入到陶瓷插芯中,而陶瓷插芯是在插芯上料机构中进行上料,插芯上料机构将陶瓷插芯输送到分度转盘机构的插芯治具中,然后分度转盘机构将陶瓷插芯旋转到点胶机构处,点胶机构将胶水加入到陶瓷插芯中,这样当装有胶水的陶瓷插芯旋转到穿纤机构下方时,光钎纤芯在穿纤机构的作用下插入到陶瓷插芯内,并通过陶瓷插芯的胶水进行固定,而光钎纤芯还经过穿纤机构的切纤装置将光钎纤芯切断,最后装有光钎纤芯的陶瓷插芯通过下料机构进行下料。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提高陶瓷插芯与光钎纤芯的组装效率,提高监控品质,减少不良品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批量化,大规模的光纤连接器生产,提高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光纤连接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放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放纤机构的第一送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剥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剥纤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穿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穿纤机构的穿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插芯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插芯上料机构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插芯治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插芯治具的另一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分度转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点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穿纤装置中导向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光纤连接器陶瓷插芯装纤设备,包括工作台1、安装在工作台上的放纤机构2、剥纤机构3、穿纤机构4、插芯上料机构5、分度转盘机构6、点胶机构7和下料机构8,所述插芯上料机构5、点胶机构7、穿纤机构4和下料机构8依次按加工工序依次围绕分度转盘机构6设置,所述放纤机构2和剥纤机构3设置在穿纤机构4的一侧。

如图2所示的,所述放纤机构2包括放纤装置21和第一送纤装置22,所述第一送纤装置22设置在放纤装置21的出料端,所述放纤装置21包括第三支撑板211、放纤辊轮212和第三电机213,所述放纤辊轮212安装在第三支撑板211上,所述第三电机213可驱动放纤辊轮212放出光钎线。

如图3所示的,所述第一送纤装置22包括第一送纤辊221、摇摆杆222、第一电机223、第一支撑板224和第一感应器225,所述第一送纤辊221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24上,所述第一电机223可驱动第一送纤辊221转动输送光钎线,所述摇摆杆222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送纤辊221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感应器225分别设置在摇摆杆222的两侧的下方。其中该摇摆杆222设置有两根,一根是倾斜向左设置,一根是倾斜向右设置,而第一感应器225同样设置有两个,分别设置两根摇摆杆222的下方;当左侧的第一感应器225感应到倾斜向左的摇摆杆222时,会驱动第三电机213转动带动放纤辊轮212放出光钎线;当右侧的第一感应器225感应到倾斜向右的摇摆杆222时,会驱动第一电机223驱动第一送纤辊221转动输送光钎线。

如图3所示的,所述第一送纤辊221包括第一上纤辊2211和第一下纤辊2212,所述第一上纤辊2211通过第一上下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一下纤辊2212的上方,所述第一上纤辊2211与第一电机223相连接。其中该第一上下调节装置包括开设在第一支撑板224上的调节槽221a,该调节槽221a设置在第一下纤辊2212的上方,该调节槽221a内设置有移动滑块221b,移动滑块221b的上端连接在调节螺杆221c的下端,调节螺杆221c的上端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24的顶部,而第一上纤辊2211安装在该移动滑块221b上,通过旋转调节螺杆221c来实现调节第一上纤辊2211与第一下纤辊2212之间的距离。避免第一上纤辊2211与第一下纤辊2212之间摩檫力过小时无法带动光纤移动,过大时损伤光纤。

如图4所示的,所述剥纤机构3包括第四支撑板31、剥纤钳32、调节剥纤钳32前后和上下位置的第四调节装置33、调节剥纤钳32的钳口大小的钳口调节装置34和纤皮下料斗35,所述剥纤钳32通过第四调节装置33安装在第四支撑板31上,所述钳口调节装置34设置在剥纤钳32上方,所述纤皮下料斗35设置在剥纤钳32的下方。

如图5所示的,所述第四调节装置33包括前后调节组件和上下调节组件,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安装在前后调节组件上,所述前后调节组件包括前固定板3311、前移动板3312和前后调节手柄3313,所述前固定板3311安装在第四支撑板31上,所述前移动板3312可滑动的安装在前固定板3311上,所述前后调节手柄3313安装在前移动板3312上,所述前后调节手柄3313通过丝杆调节的方式与前固定板3311相配合来驱动前移动板3312做前后移动。

如图5所示的,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包括上固定板3321、上移动板3322和上下调节手柄3323,所述上固定板3321安装在前移动板3312上,所述上移动板3322可滑动的安装在上固定板3321上,所述上下调节手柄3323安装在上移动板3322上,所述上下调节手柄3323通过丝杆调节的方式与上固定板3321相配合来驱动上移动板3322做上下移动。

当需要对剥纤钳32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分别通过前后调节组件和上下调节组件来对剥纤钳32的前后和上下位置的调节。

如图5所示的,所述钳口调节装置34包括第六固定板341和调节块,所述第六固定板341上开设有第一调节槽3411和第二调节槽3412,所述第一调节槽3411设置在第二调节槽3412的上方,所述调节块包括第一调节块3421、第二调节块3422和第三调节块3423,所述第一调节块3421、第二调节块3422设置在第一调节槽3411中,所述第三调节块3423设置在第二调节槽3412中,所述剥纤钳32包括前把手和后把手,所述剥纤钳32的前把手可转动的安装在第六固定板341上,且位于第二调节槽3412的下方,所述第一调节块3421用于对剥纤钳32的后把手的定位,所述第二调节块3422和第三调节块3423用于对剥纤钳32的前把手的定位。

如图6所示的,其中剥纤机构3还包括两个感应器44用于控制第二送纤装置41的送纤动作,可以有效避免穿纤机构4与剥纤机构3之间光纤过长时光纤跑位,过短时光纤被拉断。

如图4所示的,剥纤机构3还包括光钎擦拭装置36,所述光钎擦拭装置36包括擦拭盒和无尘布,光钎纤芯通过无尘布的擦拭对其进行清洗。

如图6所示的,所述穿纤机构4包括第二送纤装置41、穿纤装置42和切纤装置43,所述第二送纤装置41设置在穿纤装置42的上方,用于将剥纤后的纤芯输送到穿纤装置42中,所述切纤装置43设置在穿纤装置42的下方,用于切断纤芯。

如图6所示的,第二送纤装置41包括包括第七上纤辊411、第七下纤辊412和第七电机413,所述第七上纤辊411通过第七上下调节装置安装在第七下纤辊412的上方,所述第七上纤辊411与第七电机413相连接。其中该第七上下调节装置与第一上下纤辊411中的第一上下调节装置的作用相同,都可以避免第七上纤辊411与第七下纤辊412之间摩檫力过小时无法带动光纤移动,过大时损伤光纤。

如图7所示的,所述穿纤装置42包括穿纤轮421、第八电机、导向管423和第八安装架424,所述第八电机可驱动穿纤轮421做向下送纤芯运动,所述导向管423通过第八安装架424分别安装在两穿纤轮421的中间的上方和下方。如图15所示的,该导向管423内设置有用于对光钎纤芯进行导向的穿纤导向孔,该穿纤导向孔的上端设置有倒圆角,使得光纤顺利通过的同时,定位更精准,该穿纤轮421同样包括左穿纤轮和右穿纤轮,其中该左穿纤轮通过弹簧来调节左穿纤轮和右穿纤轮之间的距离,使得他们之间的之间摩檫力适中,保证穿纤长度更精确。

如图7所示的,所述切纤装置43包括切刀431、切刀座432、第九气缸433和连杆滑块机构434,所述切刀座432安装在穿纤装置42的下方,所述切刀431设置在切刀座432内,所述切刀座432上下设置有纤芯过孔,所述第九气缸433通过连杆滑块机构434驱动切刀341在切刀座432内将纤芯切断。

切纤装置43的底部设置有穿纤停止感应器,用于感应光钎纤芯是否有装入到陶瓷插芯中,避免穿纤过长时浪费,过短时还未穿出。

如图8所示的,所述插芯上料机构5包括振动盘51、上料插芯加热装置52、上料软管53和上料装置54,所述上料插芯加热装置52的进料口与振动盘51的出料口相连接,所述上料插芯加热装置52的进料口通过上料软管53与上料装置54相连接。其中更为优选的上料软管53为竖直不锈钢管,落料更顺畅一点。

该上料插芯加热装置52内置有ptc加热片可以对陶瓷插芯进行加热。

如图12所示的,所述分度转盘机构6包括转盘61、插芯治具62、分割器63和第十电机64,所述插芯治具62呈圆形阵列分别在转盘61上,所述第十电机64通过分割器63驱动转盘61旋转。

如图10和11所示的,所述插芯治具62包括弹簧621、压块622和治具座623,所述治具座623上设置有插芯放置通孔,所述压块622通过弹簧621安装在治具座623内,所述压块622可将插芯压紧在插芯放置通孔内,该弹簧621为扭簧或普通弹簧。

如图9所示的,所述上料装置54包括上料座541、上料气缸542和推杆543,所述上料座541上设置有下料通孔,所述下料通孔可与插芯放置通孔相对应,所述上料气缸542可驱动推杆543推动治具座623内的压块622向内压,从而使得插芯可放入到插芯放置通孔内。

如图13所示的,所述点胶机构7包括机架71、点胶头72和升降装置73,所述点胶头72通过升降装置73安装在机架71上,所述升降装置73可驱动点胶头72在机架71上做升降运动。

如图14所示的,所述下料机构8包括插芯装纤后的插芯放置板81,驱动插芯放置板81前后运动的插芯放置板驱动装置82、下料机械手83和插芯治具打开装置84,所述插芯放置板81设置在下料机械手83的下方,所述插芯治具打开装置84设置在分度转盘机构61的底部,且与下料机械手83的取料位置相对应。

如图14所示的,所述插芯治具打开装置84包括打开气缸841和打开推杆842,所述打开气缸841驱动打开推杆842做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装纤芯时,首先第三电机213驱动放纤辊轮212将光钎线放出,光钎线依次经过一左侧摇摆杆222、第一送纤辊221和右侧摇摆杆222后进入到剥纤钳32中,在第二送纤装置41的作用下带动光钎线再剥纤钳32中进行的外皮剥除,这样只剩下光钎纤芯,光纤纤芯同样在第二送纤装置41的作用下来到穿纤装置42中,在穿纤辊421的作用下继续向下插入到陶瓷插芯中,当光钎纤芯插入到陶瓷插芯中后在切纤装置43的作用下将其切断。

而在光钎线在输送的过程中,陶瓷插芯同步在上料,陶瓷插芯是在插芯上料机构5中进行上料,首先通过振动盘51将陶瓷插芯排列好,然后输送到上料插芯加热装置52中进行加热,加热后,在通过上料软管输53送到上料装置54中,上料装置54将陶瓷插芯输送到分度转盘机构6的插芯治具62中,然后分度转盘机构6将陶瓷插芯旋转到点胶机构7处,点胶机构7将胶水加入到陶瓷插芯中,这样当装有胶水的陶瓷插芯旋转到穿纤机构4下方时,光钎纤芯在穿纤机构4的作用下插入到陶瓷插芯内,并通过陶瓷插芯的胶水进行固定,而光钎纤芯还经过穿纤机构4的切纤装置43将光钎纤芯切断,最后装有光钎纤芯的陶瓷插芯通过下料机构8进行下料。本发明采用自动化操作,减少操作人员的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提高陶瓷插芯与光钎纤芯的组装效率,提高监控品质,减少不良品的产生,提高生产效率;适用于批量化,大规模的光纤连接器生产,提高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光纤连接器需求。

以上所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