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热剥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75128发布日期:2019-03-08 23:39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光纤热剥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纤热剥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纤径光纤的剥除主要采用手工冷剥除,手工剥除操作流程繁琐、费时费力,市场也有少量大纤径光纤的剥除光纤涂覆层的工具,但是上述剥除工具容易损伤光纤的纤芯,影响光纤的正常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光纤热剥钳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热剥钳装置;

包括压盖、底座、两个夹持盖板和刀片组件;

压盖和两个夹持盖板分别铰接在底座上,两个夹持盖板处于压盖两侧,压盖和两个夹持盖板与底座之间设有放置光纤的剥线通道;

刀片组件包括上刀片和下刀片,上刀片固定连接在压盖上,上刀片开有第一v形槽,下刀片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下刀片与上刀片的位置对应,下刀槽开有第二v形槽,上刀片的第一v形槽和下刀槽的第二v形槽共同组成契合光纤纤芯的切割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将光纤放置在本光纤热剥钳装置的剥线通道内,通过左夹持盖板和右夹持盖板将光纤与底座固定,按压压盖,光纤的涂覆层被下刀片与上刀片配合切割,光纤的纤芯处于切割孔中,移除光纤的涂覆层,避免切割过程中损伤光纤的纤芯。

本光纤热剥钳装置的压盖侧壁开有与上刀片配合的槽口,槽口延伸至盖板下端面,上刀片上开有若干第一通孔,若干第一螺栓分别贯穿上刀片的第一通孔且与压盖侧壁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一通孔孔径大于第一螺栓的螺杆直径;

压盖上端面开有至少一个微调螺纹孔,所述微调螺纹孔与压盖侧壁的槽口相通,所述微调螺纹孔与微调螺栓配合,微调螺栓的下端伸入压盖侧壁的槽口且抵靠在上刀片的上端面上。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用中可以根据各类不同光纤,调整微调螺栓伸出槽口的距离,达到改变切割孔孔径的目的,适应不同尺寸的光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光纤热剥钳装置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光纤热剥钳装置实施例刀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

本光纤热剥钳装置包括压盖1、底座4、两个夹持盖板和刀片组件。

压盖1和两个夹持盖板通过销轴分别铰接在底座4上,两个夹持盖板处于压盖1两侧,两个夹持盖板分别是左夹持盖板21和右夹持盖板22,压盖1左侧壁下部开有与上刀片31配合的槽口11,槽口11延伸至盖板下端面,压盖1和两个夹持盖板与底座4之间设有放置光纤的剥线通道。

刀片组件包括上刀片31和下刀片32,上刀片31下端面为刃口,上刀片31的刃口开有第一v形槽,上刀片31上开有两个第一通孔31a,两个第一螺栓34分别贯穿上刀片31的第一通孔31a且与压盖1侧壁螺纹配合,第一通孔31a孔径略大于第一螺栓34的螺杆直径,使上刀片31可以具有在上下方向移动的微小间隙。

下刀片32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座4上,下刀片32与上刀片31的位置对应,下刀片32上端面为刃口,下刀片32的刃口开有第二v形槽,上刀片31的第一v形槽和下刀槽的第二v形槽共同组成契合光纤纤芯的切割孔33。

压盖1上端面开有两个微调螺纹孔(图中未示出),两个微调螺纹孔与压盖1侧壁的槽口11相通,两个微调螺纹孔分别与两个微调螺栓12配合,微调螺栓12的下端伸入压盖1侧壁的槽口11且抵靠在上刀片31的上端面上。

使用时,将光纤放置在本光纤热剥钳装置的剥线通道内,通过左夹持盖板21和右夹持盖板22将光纤与底座4固定,按压压盖1,光纤的涂覆层被下刀片32与上刀片31配合切割,光纤的纤芯处于切割孔33中,手动拉动切割后的光纤,光纤的涂覆层被移除,由于切割孔33的存在避免切割过程中损伤光纤的纤芯。

使用中可以根据各类不同光纤,调整微调螺栓12伸出槽口11的距离,适应不同尺寸的光纤。

本光纤热剥钳装置使用时可以在底座4及左夹持盖板21或右夹持盖板22上加设电加热机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光纤热剥钳装置;包括压盖、底座、两个夹持盖板和刀片组件;压盖和两个夹持盖板分别铰接在底座上,两个夹持盖板处于压盖两侧,压盖和两个夹持盖板与底座之间设有放置光纤的剥线通道;刀片组件包括上刀片和下刀片,上刀片固定连接在压盖上,上刀片开有第一V形槽,下刀片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下刀片与上刀片的位置对应,下刀槽开有第二V形槽,上刀片的第一V形槽和下刀槽的第二V形槽共同组成契合光纤纤芯的切割孔。将光纤放置在本光纤热剥钳装置的剥线通道内,通过左夹持盖板和右夹持盖板将光纤与底座固定,按压压盖,光纤的涂覆层被下刀片与上刀片配合切割,光纤的纤芯处于切割孔中,避免切割过程中损伤光纤的纤芯。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吴超;杨炳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吉隆光纤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4
技术公布日:2019.03.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