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4159发布日期:2019-04-13 00:4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已被大量地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中。但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因此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设置背光模组来提供其所需要的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效果。

通常,背光模组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组的视觉效果,背光模组依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两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中led的分区可以与液晶玻璃的分区一一对应,因此,局部调光效果较好,使得显示面板的画面动态对比度也较高。

然而,应用在小尺寸液晶显示器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由于led的间距较小,使得分区之间的led之间会出现光线干扰,导致亮度均一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直下式背光模组亮度均一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包括多个光源分区;

多个第一光源,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排布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且所述凸起结构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光源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所述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以及第二凸起结构;

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遮蔽层以及第一反射层,所述第一遮蔽层位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层位于所述第一遮蔽层远离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侧,位于同一所述光源分区内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与同一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电连接;

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包括第二反射层。

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至少一侧的侧板;

所述侧板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光源。

可选的,还包括: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第一光源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网点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导光板具有第一侧以及第二侧;

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第一侧和/或第二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光源分区内的每个所述第一光源的距离均相等。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

至少一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和/或,至少一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光源电连接。

可选的,每行所述第一光源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为所述行方向;

每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其中,

奇数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端,偶数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端;

或,偶数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一端,奇数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端。

可选的,每列所述第一光源具有第三端以及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指向所述第四端的方向为所述列方向;

每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其中,

奇数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三端,偶数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四端;

或,偶数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三端,奇数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四端。

可选的,沿所述行方向,所有所述第二光源均位于每行所述第一光源的同一侧;

和/或,沿所述列方向,所有所述第二光源均位于每列所述第一光源的同一侧。

可选的,对于同一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沿远离所述第二光源的方向,所述第一遮蔽层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递减。

可选的,对于同一列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沿远离所述第二光源的方向,所述第一遮蔽层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递减。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

至少一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光源,且该两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位于该行所述第一光源的两侧,

和/或,

至少一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光源,且该两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位于该列所述第一光源的两侧。

可选的,对于同一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沿由所述第二光源指向中心位置的方向,所述第一遮蔽层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递减。

可选的,对于同一列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沿由所述第二光源指向中心位置的方向,所述第一遮蔽层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递减。

可选的,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所述凸起结构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厚度。

可选的,所有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均相等。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任意一项上述的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第一光源、凸起结构,其中,基板包括多个光源分区,多个第一光源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排布设置在基板的一侧,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凸起结构与第一光源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且凸起结构在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光源在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具体的,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以及第二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遮蔽层以及第一反射层,位于同一光源分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与同一个第一控制开关电连接,第二凸起结构包括第二反射层。可见,本背光模组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控制一个光源分区,实现了局部调光,并且,通过第一反射层以及第二反射层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进行反射,消除了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避免了亮度均一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led之间的光线干扰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图,该背光模组包括:基板10、多个第一光源11以及凸起结构12,其中,凸起结构12包括第一凸起结构12a以及第二凸起结构12b。

其中,请参阅图1,基板10包括多个光源分区101。多个第一光源11沿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排布设置在基板1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x和所述第二方向y交叉,图1以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垂直为例,对背光模组的结构进行介绍,但,视具体的设计,第一方向x可以与第二方向y不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凸起结构12与所述第一光源11设置在所述基板10的同一侧,且所述凸起结构12在所述基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光源11在所述基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其中,凸起结构12可以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光源11之间,还可以设置在多个第一光源11之间。如图1中,凸起结构12a设置在4个第一光源11之间。

具体的,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2a包括第一控制开关121、第一遮蔽层122以及第一反射层123,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2b包括第二反射层124。其中,所述第一遮蔽层122位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21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层123位于所述第一遮蔽层122远离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21的一侧,位于同一所述光源分区内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光源11与同一个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21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光源分区101中的第一光源11以及凸起结构12的数量,例如,光源分区101可以为图1所示,每个光源分区101均包括四个第一光源11,且不同的光源分区101的形状均相同,多个光源分区101沿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均匀排布。其中,第一凸起结构12a可以设置在位于同一光源分区101内的第一光源11之间,第二凸起结构12b可以设置在不同光源分区101内的相邻几个第一光源11之间,当然,第一凸起结构以及第二凸起结构还可以为其他设置方式,只需保证凸起结构12在所述基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光源11在所述基板1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即可。

除此,还可以如图3所示,每个光源分区101包括两个第一光源11,不同的光源分区101的形状相同,但不同的光源分区101的延伸方向不同,例如,光源分区101a沿第一方向x延伸布置,光源分区101b沿第二方向y延伸布置。

当然,除上述设置方式外,不同光源分区101内的第一光源11的数量也可以不相同,如图4所示,光源分区101c中包括四个第一光源11,光源分区101d中包括两个第一光源11,光源分区101e中包括六个第一光源11。

然而无论光源分区如何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同一光源分区101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11与同一个第一控制开关121电连接,以使第一控制开关121能够独立控制该光源分区101内的第一光源11的开启和关断,实现显示面板的局部调光。例如,需要控制图4中光源分区101c以及光源分区101e进行局部显示,此时,通过控制与光源分区101c中的第一光源11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开关121以及与光源分区101e中的第一光源11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开关121导通,控制显示面板中的其他光源分区对应的第一开关关断,以点亮光源分区101c以及光源分区101e。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2a包括第一控制开关121、第一遮蔽层122以及第一反射层123,所述第二凸起结构12b包括第二反射层124。其中,第一反射层123以及第二反射层124均位于第一凸起结构12a以及第二凸起结构12b远离基板的一侧,用于通过第一反射层123以及第二反射层124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反射后的光线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进而消除了多个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避免了亮度均一性差的问题。

并且,本实施将所述第一遮蔽层122位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21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层123位于所述第一遮蔽层122远离所述第一控制开关121的一侧。通过在第一凸起结构12a中设置第一遮蔽层122,以使第一遮蔽层122对第一控制开关121进行遮蔽,防止第一光源11在点亮时,会有光线照射到第一控制开关121上,以使第一控制开关121由于光照导致第一控制开关121的开关状态发生变化。即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凸起结构12a中设置第一遮蔽层122,避免光线对第一控制开关121的开关状态造成不良影响。

除此,如图5-图7所示,图5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led之间的光线干扰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其中,图5中光线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交汇,形成暗影。图6为解决图5中暗影的问题,将直下式led之间的距离缩短,以使在同样的混光距离的情况下,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不会产生暗影。但发明人发现,图6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直下式led的数量会增多,导致显示面板的成本增加,除此,由于直下式led之间的间距变小,在间距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做到有效的多光源分区。而为了设置光源分区,又会出现光源分区之间的光线串扰较大,导致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变差的问题。

正因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可以在增大相邻第一光源的设置距离的前提下,提供足够的间距,通过第一控制开关进行分区控制。并通过设置了第一凸起结构以及第二凸起结构,利用第一反射层以及第二反射层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反射后的光线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进而消除了多个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

具体的,假设图7中的显示面板中,设置有m*n个直下式led,那么,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设置第一凸起结构与光源分区内的每个所述第一光源的距离均相等,以每个光源分区为4个第一光源为例,本背光模组中,在n列第一光源的不变的前提下,每行可以减少(m+1)/2个第一光源。可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提供的背光模组能够减少第一光源的使用数量。

当然,结合光源分区中共用第一凸起结构的第一光源的数量的不同,本背光模组中所需使用的第一光源的数量也不同。例如,假设每行第一光源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光源与一个第一凸起结构中的第一控制开关相连,则,本背光模组中每行第一光源的数量可以为图7中每行直下式led的数量的一半,如m/2或m/2+1。除此,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需求,设置背光模组中第一光源的数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基板10至少一侧的侧板13。其中,所述侧板13朝向所述基板10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光源14。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侧板13朝向基板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14,该第二光源14为侧入式光源。当控制第二光源14点亮时,第二光源14的光线经过第一凸起结构的第一反射层以及第二凸起结构的第二反射层反射后,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进一步辅助消除多个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其中,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可以是miniled。其中,miniled不同于普通的led,其通常是指晶粒尺寸在100微米的led,具有异性切割特征,能为显示面板提供更精细的hdr分区,并且相较于oled更加省电。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15。其中,所述导光板15位于所述第一光源11远离所述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个网点结构16,沿所述第一方向x,所述导光板15具有第一侧15a以及第二侧15b。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导光板15的第一侧15a和/或第二侧15b。

需要说明是,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5用于传导第二光源14发出的光线,通过在导光板15中设置网点结构16,以使第二光源14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的射出出光面。并且,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二光源14的设置位置,选择网点结构16的形状以及光线反射方向,例如,当第二光源14设置在导光板15的一侧时,网点结构16可以为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形状,且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位于导光板15所在的平面,另一条直角边垂直于导光板15所在的平面,斜边朝向导光板15设置有第二光源15的一侧。这样能够便于第二光源14发出的光线经过导光板15,反射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

除此,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当第二光源14设置在导光板15的两侧时,如在导光板15的第一侧15a以及第二侧15b均设置有第二光源14,此时网点结构16可以为图中所述的等腰三角形形状。其中,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位于导光板15所在的平面,一条腰朝向导光板15的第一侧15a,另一条腰朝向导光板15的第二侧15b。这样能够便于位于导光板15的第一侧15a的第二光源14发出的光线经过网点结构16的一条腰反射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位于导光板15的第一侧15b的第二光源14发出的光线经过网点结构16的另一条腰反射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进而消除多个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均一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提供了第二光源14与第一光源11的相对位置。具体的,为了举例清楚,在本实施例中设定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设定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

其中,至少一行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14,和/或,至少一列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14。即本实施例中,每行第一光源11或每列第一光源11只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光源14。

除此,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17,所述第二控制开关17与所述第二光源14电连接。通过第二控制开关17控制与其电连接的第二光源14的开启和关断。

具体的,如图11-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三种第二光源14与第一光源11的详细位置,如下:

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每行所述第一光源11具有第一端a以及第二端b,所述第一端a指向所述第二端b的方向为所述行方向x。

每行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14,其中,奇数行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一端a,偶数行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二端b。

或,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偶数行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一端a,奇数行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二端b。

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每列所述第一光源11具有第三端c以及第四端d,所述第三端c指向所述第四端d的方向为所述列方向y。

每列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第二光源14,其中,奇数列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三端c,偶数列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四端d。

或,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偶数列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三端c,奇数列所述第一光源11对应的所述第二光源14位于所述第四端d。

结合图11-14,不难发现,相邻两行或两列第一光源11的同一端中,只有一行或一列第一光源的该端设置有一个第二光源14,那么本实施例可以在该相邻两个第一光源之间的位置设置第二控制开关,以使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光源14相邻,便于第二控制开关与第二光源14之间的布线,以使第二控制开关与第二光源14电连接。

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沿所述行方向x,所有所述第二光源14均位于每行所述第一光源11的同一侧;和/或,如图15所示,沿所述列方向y,所有所述第二光源14均位于每列所述第一光源11的同一侧。

当第二光源14位于每行第一光源11或每列第一光源11的同一侧时,可以设置第二控制开关17也位于每行第一光源11或每列第一光源11的同一侧,便于第二控制开关17与第二光源14之间的布线以及第二控制开关17对第二光源14进行统一控制,例如,位于同一侧的第二光源14可以与同一个第二控制开关17电连接,此时可以通过控制该第二控制开关17闭合,以使多个第二光源14同时发光。除此,还可以每个第二光源14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控制开关17,以使第二光源14能够进行独立控制。

进一步的,继续参考图9,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对于同一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2a,沿远离所述第二光源14的方向x,所述第一遮蔽层1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的厚度递减。

或,对于同一列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2a,沿远离所述第二光源14的方向,所述第一遮蔽层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的厚度递减。

发明人考虑到由于本实施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每行第一光源11只对应设置一个第二光源14,因此沿着远离该第二光源14的方向上,第二光源的发光强度越来越弱,因此,沿着图9中远离所述第二光源14的方向x,本实施例调整第一遮蔽层11的厚度,使第一遮蔽层1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的厚度递减,进而使得在第二光源的光强较大的区域,避免光强透过第一遮蔽层照射在第一控制开关121上,使得第一控制开关121失效。

在上述每行第一光源设置有一个第二光源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至少一行第一光源设置有两个第二光源。具体的,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俯视图,设定所述第一方向x为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y为列方向。

其中,至少一行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光源,且该两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位于该行所述第一光源的两侧,

和/或,

至少一列所述第一光源对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光源,且该两个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位于该列所述第一光源的两侧。

举例说明,图中第一行、第二行以及第四行的第一光源11均对应设置两个第二光源14a以及14b。图中第二列以及第三列的第一光源11均对应设置有两个第二光源14c以及14d。当然,还可以为每行第一光源11均对应设置两个第二光源14以及每列第一光源11均对应设置两个第二光源14。

本实施例通过在至少一行第一光源设置两个第二光源,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亮度,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远离第二光源的位置出现光强相对较弱的现象。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为了进一步避免由于光强不同导致对第一控制开关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对位于同一行的第一遮蔽层的厚度进行了限定。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又一剖面图,对于同一行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沿由所述第二光源指向中心位置m的方向(x1以及x2),所述第一遮蔽层122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的厚度递减,即h1>h2>h3。其中,所述中心位置m距离同一行第一光源11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光源14的距离相等,即中心位置m为第二光源14a与第二光源14b之间连线的中点处。

同理,对于同一列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沿由所述第二光源指向中心位置的方向,所述第一遮蔽层1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递减,所述中心位置m距离同一列第一光源11对应设置的两个第二光源14的距离相等。

由于本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光源14指向中心位置m的方向,所述第一遮蔽层1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递减,因此保证沿所述第二光源14指向中心位置m的方向上,第一屏蔽层11的屏蔽强度逐步递减,进而使得在靠近第二光源的区域(光强较大),避免光强透过第一遮蔽层照射在第一控制开关121上,进而保证第一控制开关121正常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沿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z,所述凸起结构12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光源11的厚度,以使相邻第一光源11发出的光线能够途径凸起结构12中的第一反射层123以及第二反射层124,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进行反射,以使经过反射后的光线指向显示面板的出光面,进而消除了多个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避免了亮度均一性差的问题。

除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中,设定所有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均相等。由于凸起结构在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上的厚度均相同,可以使得经过凸起结构反射到出光面的光线强度一致,进而保证显示面板的均一性更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8所示,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面板以及任意一项上述的背光模组。其工作原理请参见上述背光模组的实施例,在此不重复叙述。

综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基板、第一光源、凸起结构,其中,基板包括多个光源分区,多个第一光源沿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排布设置在基板的一侧,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凸起结构与第一光源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且凸起结构在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光源在基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具体的,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结构以及第二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包括第一控制开关、第一遮蔽层以及第一反射层,位于同一光源分区内的至少一个第一光源与同一个第一控制开关电连接,第二凸起结构包括第二反射层。可见,本背光模组通过第一控制开关控制一个光源分区,实现了局部调光,并且,通过第一反射层以及第二反射层对相邻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进行反射,消除了第一光源之间的光线干扰,避免了亮度均一性差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