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面灯条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2169发布日期:2018-08-21 17:36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曲面灯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电视不仅往超薄以及超窄边框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更加好的视觉感受,也逐步从平面往曲面发展。为保证超薄侧入光液晶电视亮度均匀性,灯条与导光板的对位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曲面电视,对灯条的曲率控制要求更加高,稍微偏移即产生暗影、漏光等问题。

现有技术主要依靠导热胶的粘性去保障灯条与散热片曲率一致。一方面,若散热片的曲率与灯条的曲率有偏差的时候,贴附后存在较大的反弹应力,可能存在开胶风险;另外一方面,机器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背胶失效现象。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后续批量质量事故。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面灯条固定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导热胶连接曲面灯条与散热片,容易导致开胶或背胶失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曲面灯条固定结构,其中,包括:散热片、曲面灯条、第一导光板垫块及第二导光板垫块;所述散热片上设置有第一散热片定位孔及第二散热片定位孔,所述第一散热片定位孔与第二散热片定位孔形状不同;所述曲面灯条上设置有第一灯条定位孔及第二灯条定位孔,所述第一灯条定位孔与第一散热片定位孔相适配,第二灯条定位孔与第二散热片定位孔相适配;所述第一导光板垫块依次穿过第一灯条定位孔及第一散热片定位孔;所述第二导光板垫块依次穿过第二灯条定位孔及第二散热片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面向曲面灯条一侧设置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端开口,曲面灯条由该开口进入安装槽,安装槽的宽度足以容纳曲面灯条。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片的上端延伸有限位楞,所述限位楞用于限位曲面灯条。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楞铝挤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灯条定位孔与第一散热片定位孔为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光板垫块包括:第一垫块本体及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垫块本体呈凸字型,所述第一定位柱由第一垫块本体的凸出块体垂直延伸而成,且第一定位柱呈圆柱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灯条定位孔与第二散热片定位孔为椭圆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光板垫块包括:第二垫块本体及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垫块本体呈凸字型,所述第二定位柱由第二垫块本体的凸出块体垂直延伸而成,且第二定位柱呈椭圆柱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片定位孔设置有一个,且该第一散热片定位孔位于散热片上端中部;所述第二散热片定位孔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散热片定位孔均匀分布在第一散热片定位孔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曲面灯条设置有两个,两个曲面灯条以散热片垂直中心面为中心镜像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灯条固定结构,由于在散热片上开设形状不同的第一散热片定位孔及第二散热片定位孔,而在曲面灯条上开设分别与第一散热片定位孔及第二散热片定位孔适配的第一灯条定位孔及第二灯条定位孔,而后利用第一导光板垫块及第二导光板垫块将曲面灯条固定在散热片上。使得散热片与曲面灯条可通过导光板垫块固定,从而不再依赖导热胶,有效解决了因使用导热胶容易产生开胶或背胶失效的问题。同时,因第一散热片定位孔与第二散热片定位孔形状不同,使得曲面灯条与散热片的对位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曲面灯条固定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曲面灯条固定结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垫块及第二导光板垫块相对于曲面灯条的位置分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曲面灯条固定结构较佳实施例中散热片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曲面灯条固定结构较佳实施例中散热片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7是图5中局部C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曲面灯条固定结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导光板垫块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曲面灯条固定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面灯条200固定结构,包括:依次排布的散热片100、曲面灯条200及导光板垫块300,而导光板垫块300又分为第一导光板垫块310及第二导光板垫块320两种,以分别适配散热片100上的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如图6所示,及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如图7所示(同时,二者分别适配的还有曲面灯条200上的第一灯条定位孔及第二灯条定位孔)。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100包括散热片本体110及定位安装片120,所述定位安装片120包括:连接部121及贴合固定部,连接部121与贴合固定部连接形成L型结构,所述连接部121用于连接散热片本体110,所述贴合固定部用于贴合并连接曲面灯条200,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及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皆开设于贴合固定部。贴合固定部122、连接部121及散热片本体110合围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面向曲面灯条200一侧设置,且上端开口,曲面灯条200由该开口进入安装槽,安装槽的宽度足以容纳曲面灯条200。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贴合固定部122延伸形成有一限位楞123,所述限位楞123与连接部121平行,且限位楞123、贴合固定部122与连接部121合围形成一矩形开口分槽,除矩形开口分槽外的安装槽部分为安装入口分槽。所述曲面灯条200由安装入口分槽进入后,被推动至矩形开口分槽内,而后由第一导光板垫块310及第二导光板垫块320推动向贴合固定部122移动,直至曲面灯条200贴合于贴合固定部122,至此,曲面灯条200被限位楞123、连接部121、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及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完全限位。优选所述限位楞123铝挤成型。

如图6及图7所示,较佳地是,所述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为圆形,而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为椭圆形,以降低加工难度。此外,优选第一灯条定位孔与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形状尺寸相同,而位置相适配;第二灯条定位孔与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形状尺寸相同,而位置相适配,以进一步地降低加工难度及安装复杂性。当然,第一灯条定位孔也可以采用与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不同的形状,比如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采用圆形,而第一灯条定位孔采用菱形,这种情况下要求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一灯条定位孔任意一个对角线的长度,避免第一导光板垫块310无法安装。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与第二灯条定位孔同理,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做过多限定。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光板垫块310包括:第一垫块本体及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垫块本体呈凸字型,所述第一定位柱由第一垫块本体的凸出块体垂直延伸而成。第一定位柱的形状前后两端分别适配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及第一灯条定位孔。优选第一定位柱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卡持于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及第一灯条定位孔内。

同理,所述第二导光板垫块320包括:第二垫块本体及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二垫块本体呈凸字型,所述第二定位柱由第二垫块本体的凸出块体垂直延伸而成。第二定位柱的形状前后两端分别适配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及第二灯条定位孔。优选第二定位柱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卡持于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及第二灯条定位孔内,以提高曲面灯条200的固定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设置有一个,且该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位于散热片100上端中部(即贴合固定部122中部);所述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二散热片定位孔122b均匀分布在第一散热片定位孔122a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地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曲面灯条200设置有两个,两个曲面灯条200以散热片100垂直中心面为中心镜像对称。将曲面灯条200设置为两个可以降低其加工难度,提高耐用性,而将该两个曲面灯条200镜像对称设置,则可以提高应用该曲面灯条200固定结构的显示装置的亮度均匀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