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0140发布日期:2018-09-14 22:4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处理盒,具体地涉及一种处理盒的驱动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成像设备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例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具有上述设备的组合功能的多功能外设(MFP) 都属于成像设备。

具体地讲,成像设备按照下面的过程形成期望的图像。首先,充电单元将感光单元表面充电到预定电势。激光扫描器将激光束投射到感光单元的表面上,以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将显影剂供应给静电潜像而获得可视图像。接着,在感光单元上显影的可视显影剂图像直接或者通过中间转印介质转印到打印介质上,然后经过定影辊定影到打印介质上。

在上述过程期间,成像设备的处理盒通过将显影剂供应给感光单元而在感光单元的表面上形成可视图像。通常,处理盒分为一体盒和分体盒,一体盒被构造成包括显影剂粉仓、充电单元、显影单元、清洁单元和感光单元;分体盒则不包括感光单元和充电单元。且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的主体上。

通常,处理盒通过装配在盒体一端的驱动组件接受成像设备的驱动力而工作。美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US20080152388A1公开了一种处理盒,其驱动组件采用圆球式万向节结构,这种驱动结构存在有如下不足:圆球开万向节容易从齿轮中脱出,特别是在运输过程当中,此现象更易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组件在运输中容易脱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处理盒,可拆卸安装到成像设备,所述处理盒包括盒体、容纳在盒体中的碳粉、显影辊和送粉辊,所述盒体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系,所述齿轮系包括中间传动齿轮、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所述中间传动齿轮上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头和第一弹性元件,所述驱动头包括轴部分和头部分,所述头部分包括2个凸起,所述凸起包括内外2个表面,所述2个表面均为坡面。

优选地,所述2个凸起分别通过递减的弧面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2个凸起包包括一个啮合面,所述啮合面为其中一个凸起与另一个凸起递减的弧面形成,所述啮合面的角度≤90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设置有第二弹性元件,所述中间传动齿轮上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凸台上,所述驱动头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中间传动齿轮上。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剖面图。

图6A-图6D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驱动组件的安装状态变化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驱动组件工作状态图。

图8A-图8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的驱动组件分离状态变化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间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100,其包括盒体1,容纳在盒体1当中的碳粉、送粉辊和显影辊,盒体的一端设置有齿轮系,齿轮系包括中间传动齿轮2、分别与中间传动齿轮啮合的显影辊齿轮和送粉辊齿轮。

中间传动齿轮2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10,驱动组件10包括驱动头11、第一弹性元件12和卡环14。驱动头11包括轴部分和头部分,其中轴部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卡环14的凹陷。可选地,轴部分上还设置有销15。头部分包括2个凸起,2个凸起分别通过递减的弧面连接在一起,凸起包括内表面112和外表面111,2个表面均为坡面。其中一个凸起与另一个凸起递减的弧面形成有一个啮合面113,啮合面的角度≤90度。

如图6A至图6C所示,装机时,在力F的作用下,成像设备驱动头20先与处理盒驱动头11的外表面112接触(图6B),由于外表面112为坡面,成像设备驱动头20将对处理盒驱动头11产生一个下压力F1,在下压力F1的作用下,驱动头11将往下运动;在成像设备驱动头20的顶端经过处理盒驱动头11的最上端后,成像设备驱动头20将沿内表面111继续运动,此时在第一弹性元件的反作用力F2的作用下,处理盒驱动头11将往上运动(图6D)。

如图7所示,为装机到位及正常工作时的状态图,此时成像设备驱动头20与处理盒驱动头11啮合,具体地与处理盒驱动头的啮合面113啮合,传递动力至处理盒驱动头11,继而带动中间传动齿轮、显影辊齿轮及送粉辊齿轮转动。

如图8A至图8B所示,在从成像设备中拿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100时,在作用力F’的作用下,成像设备驱动头20先与处理盒驱动头11的内表面112接触,两者将产生一往下的分力F1,分力F1带动处理盒驱动头11往下运动,从而将处理盒从成像设备中拆出。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元件13。第二弹性元件13为扭簧,其用于将驱动头11可转动地固定在齿轮2的预定位置。第二弹性元件13主要用于防止从成像设备中拆卸处理盒时,成像设备驱动头与处理盒驱动头卡死。具体地,齿轮2上设置有2凸台3,凸台3用于安装第二弹性元件及接收来自驱动头11的驱动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处理盒,通过将处理盒的驱动头设置为上下伸缩,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组件在运输中容易脱出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