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次反射的小型可调式投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5458发布日期:2018-08-31 23:06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投影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基于二次反射的小型可调式投影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仪,又称投影机,是一种可以将图像或视频投射到幕布上的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BD、游戏机、DV等相连接播放相应的视频信号。LCD液晶投影仪是投影仪的一种类型,LCD投影仪具有色彩还原较好、分辨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携带起来也非常方便,目前是投影仪市场上的主流产品。

目前,基于单片LCD液晶技术的投影装置,一般包括了光源组件(比如光源、反光杯等),入射导光组件(一般为凸透镜、聚光透镜、反光杯和光锥、以及入射菲涅尔透镜等),液晶屏,出射菲涅尔透镜,以及镜头。部分投影机,在水平方向,在出射菲涅尔透镜与镜头之间,设置了一个与光轴中心呈45度的反射镜。但这类投影装置的光学和光路设计,都只在一个水平面上进行光路改变,其形态单一,功能简单。

申请号CN201720481960.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投影仪的光路结构,从其公开的结构上看,该专利利用在投影仪外部增加两片反光镜改变了光的传播路径,使光的投影位置与光源位置在垂直方向上有高度差,实现了在光路垂直方向上的改变,同时延长了光线的传播距离,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充分投影出清晰的图像;但是其反光镜是在投影仪外部固定设置,所以导致其光路、光程也是固定的,这就限制了其不能在一些不同的环境下使用,也限制了其对投影图像调整的功能,同时外部固定设置的反光镜占用空间大,也不能灵活的进行移动;究其本质,只是一个外置于现成的投影机之外的一个辅助近距离放大装置,起根本目的是为了在比较狭小的空间放大投影图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专利中反光镜固定设置导致光路与光程固定,难以运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及难以调整投影图像的问题,尤其为了解决怎样在投影仪内部利用小面积的反射镜,改变投影机本身的物理形态和整机结构堆叠以改变和调整投影的光程与光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二次反射的小型可调式投影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二次反射的小型可调式投影装置,包括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光源机构的投影仪壳体,投影仪壳体左侧或右侧设置有镜头,投影仪壳体左侧内壁上竖直设置有两根导向槽,导向槽上设置 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通过升降装置与导向槽配合,升降支架上倾斜的设置有角度可调的反光镜a,升降支架下方固定倾斜的设置有反光镜b。

进一步地,升降支架包括与两侧导向槽一一对应的半圆形支撑架,半圆形支撑架弧边处设置有半圆形滑槽,半圆形滑槽内圈设置有半圆形齿条,两侧半圆形支撑架之间上下分别设置有连杆b与连杆a,反光镜a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杆b与连杆a上,连杆a两端铰接在半圆形支撑架圆心处,连杆a一端连接用于调整反光镜a倾斜角度的旋转调节动力机构,连杆b穿过两侧半圆形滑槽,连杆b两端套设有与半圆形齿条配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竖直在导向槽内部的丝杆,导向槽内在丝杆上套设有滑块,滑块通过连接杆与升降支架中的半圆形支撑架连接,丝杆底部末端连接升降调节动力机构。

进一步地,光源机构包括光源,光源左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导光体、入射菲涅尔透镜、LCD液晶屏以及出射菲涅尔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降支架可以带动反光镜a进行升降,从而调整反光镜a与反光镜b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光程长短的调整,从而利用控制光程的长短来进行投影图像大小以及投影质量的调整,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a的倾斜角度来改变光路以调整成像角度,从而消除如梯形现象等成像问题,并且将反光镜a与反光镜b整合到投影仪内部,改变了投影机的镜头和光源处于一个水平高度的限制,大大减小了整个二次投影装置的体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场地中和创造出更多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2.利用升降支架,不仅可以对反光镜a的高度进行调整,而且可以对反光镜a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不仅实现了通过调整反光镜a与反光镜b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光程,从而对投影图像进行调整,而且实现反光镜a的倾斜角度在0°到180°范围内任意调整,从而实现调整光路,解决了某些由光路引起的成像问题,同时满足不同场合下的投影需求。

3.丝杆滑块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功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并且其位移精度高,可以精确的对投影成像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半圆支撑架处的局部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投影仪壳体,2-半圆形支撑架,3-半圆形滑槽,4-半圆形齿条,5-齿轮,7-镜头,8-光源机构,8.1-出射菲涅尔透镜,8.2-LCD液晶屏,8.3-入射菲涅尔透镜,8.4-光源,8.5-导光体,9-升降调节动力机构,10-反光镜b,11-反光镜a,12-升降装置,12.1-导向槽,12.2-连接杆, 12.3-滑块,12.4-丝杆,13-连杆b,14-旋转调节动力机构,15-连杆a。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基于二次反射的小型可调式投影装置,包括内部底端右侧设置有光源机构8的投影仪壳体1,投影仪壳体1左侧或右侧设置有镜头7,投影仪壳体1左侧内壁上竖直设置有两根导向槽12.1,导向槽12.1上设置有升降支架,升降支架通过升降装置12与导向槽12.1配合,升降支架上倾斜的设置有角度可调的反光镜a11,升降支架下方固定倾斜的设置有反光镜b10。

工作原理:光源机构8、反光镜b10、反光镜a11以及镜头7沿光路依次设置,光源机构8发射出光线,光线通过反光镜b10进行第一次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光镜b10上方,反光镜b10上方的反光镜a11再对光线进行第二次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反光镜a11右侧,使光线通过镜头7进行成像,同时利用升降支架调整反光镜a11与反光镜b10之间的距离与角度可以调整光线的光程与光路。

降支架可以带动反光镜a进行升降,从而调整反光镜a与反光镜b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光程长短的调整,从而利用控制光程的长短来进行投影图像大小以及投影质量的调整,同时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镜a的倾斜角度来改变光路以调整成像角度,从而消除如梯形现象等成像问题,并且将反光镜a与反光镜b整合到投影仪内部,改变了投影机的镜头和光源处于一个水平高度的限制,大大减小了整个二次投影装置的体积,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场地中和创造出更多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升降支架包括与两侧导向槽12.1一一对应的半圆形支撑架2,半圆形支撑架2弧边处设置有半圆形滑槽3,半圆形滑槽3内圈设置有半圆形齿条4,两侧半圆形支撑架2之间上下分别设置有连杆b13与连杆a15,反光镜a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杆b13与连杆a15上,连杆a15两端铰接在半圆形支撑架2圆心处,连杆a15一端连接用于调整反光镜a11倾斜角度的旋转调节动力机构14,连杆b13穿过两侧半圆形滑槽3,连杆b13两端套设有与半圆形齿条4配合的齿轮5。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利用升降支架,不仅可以对反光镜a的高度进行调整,而且可以对反光镜a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不仅实现了通过调整反光镜a与反光镜b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光程,从而对投影图像进行调整,而且实现反光镜a的倾斜角度在0°到180°范围内任意调整,从而实现调整光路,解决了某些由光路引起的成像问题,同时满足不同场合下的投影需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升降装置12包括设置竖直在导向槽12.1内部的丝杆12.4,导向槽12.1内在丝杆12.4上套设有滑块12.3,滑块12.3通过连接杆12.2与升降支架中的半圆形支撑架2连接,丝杆12.4底部末端连接升降调节动力机构9。

以上改进优点在于:丝杆滑块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功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并且其位移精度高,可以精确的对投影成像进行调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光源机构8包括光源8.4,光源8.4左侧从右向左依次设置有导光体8.5、入射菲涅尔透镜8.3、LCD液晶屏8.2以及出射菲涅尔透镜8.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是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将镜头7设置在投影仪壳体1左侧,再通过调整反光镜a11的倾斜角度,使反光镜a11的倾斜方向与反光镜b10的倾斜方向相同,同时将反光镜a11的下表面设置为镜面,这样可以将光源机构8发出的光线反射到投影仪壳体1左侧,再通过左侧的镜头7进行投影成像。

将镜头设置在投影仪壳体左侧,通过调整反光镜a的倾斜角度使其与反光镜b的倾斜方向相同,从而实现在投影装置左侧进行投影成像,满足了不同方向的投影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