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3262发布日期:2018-10-19 21:44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采集与图像处理技术在各种行业中的应用都非常广泛,特别是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越来越多的摄像机已经开始代替人眼完成那些繁琐的工作,所以机器视觉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它不但可以为工厂降低雇佣成本,而且准确度也大大提高,而图像采集装置在机器视觉系统中又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系统中的图像采集方案决定了整套系统的优劣。图像采集装置中的光源一般分为条形光源、环形光源、同轴光源、线性光源及红外紫外光源等,而相机一般按感光器件分为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相机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相机,按扫描方式分为线阵相机和面阵相机。

然而,很大一部分机器视觉系统生产厂商都是采用单一角度相机的采集方案,这种方案只能采集单一的图像效果,这种采集方案就无法捕捉到所有的特征信息,会造成系统的漏检及误判;现有市面解决方案中,多属于单个工位检测或两个检测工位在转盘同一等分位置,这样,会造成灰尘滤除效果不佳、侧视角度缺失,并且使得整体设备尺寸偏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本使用新型的其他技术方案还能够起到更全面地对液晶屏进行检测的效果,以提高检测品质。

一种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包括支架、转盘、多个定位治具及成像相机组件;

多个定位治具间隔设置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盘用于带动各所述定位治具分别相对所述支架转动,每个所述定位治具上均设置有第一定位区及第二定位区,所述第一定位区与所述第二定位区之间设置有间隔;

所述成像相机组件包括第一成像相机模组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所述第一成像相机模组及所述第二成像相机模组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上;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定位治具中,所述第一成像相机模组用于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定位治具的所述第一定位区上,所述第二成像相机模组用于位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定位治具的所述第二定位区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像相机模组包括主相机及四个侧位相机,四个所述侧位相机用于分别围绕所述第一定位区设置,所述主相机位于四个所述侧位相机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区具有矩形结构,四个所述侧位相机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定位区的四个侧边,且所述第一定位区所在平面与所述侧位相机的镜头的延伸方向形成锐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相机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区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一定位区所在平面与所述主相机的镜头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侧位相机到所述主相机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光源模组及第二光源模组,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及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围绕所述第一成像相机模组设置,所述第二光源模组围绕所述第二成像相机模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模组包括四个侧光源灯,四个所述侧光源灯用于围绕所述第一定位区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所述第一成像相机模组及所述第二成像相机模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设置四个所述定位治具,四个所述定位治具等间距设置于所述转盘的径向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成像相机模组与所述第一定位区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成像相机模组与所述第二定位区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通过设置支架、转盘、多个定位治具及成像相机组件。转盘同时带动多个定位治具旋转,使得每个定位治具上的第一定位区及第二定位区依次分别运动到成像相机组件的第一成像相机模组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操作,提高对液晶屏的检测效率及检测品质,并通过将第一成像相机模组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错开设置,来减小装置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包括支架(图未示)、转盘100、多个定位治具200及成像相机组件300。多个定位治具200均设置于转盘100上,成像相机组件300安装于支架上,转盘100用于驱动多个定位治具200依次经过成像相机组件300,成像相机组件300用于对放置在各个定位治具200上的待检测的液晶屏进行图像采集操作。

请参阅图1及图2,多个定位治具200间隔设置于转盘100上,转盘100用于带动各定位治具200分别相对支架转动,每个定位治具2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第一定位区210与第二定位区220之间设置有间隔;每个定位治具200上的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均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液晶屏,且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能够对待检测的液晶屏进行定位,防止转盘100带动定位治具200旋转时,放置在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上的待检测的液晶屏发生滑动,影响成像相机组件300对待检测的液晶屏的图像采集操作。

请参阅图1及图2,成像相机组件300包括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分别固定于支架上;如此,转盘100带动各个定位治具200旋转时,每个定位治具200将依次经过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分别对每个待检测的液晶屏拍照。

请参阅图1及图2,在相邻的两个定位治具200中,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用于位于其中一个定位治具200的第一定位区210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用于位于相邻的另一个定位治具200的第二定位区220上。这样,在转盘100带动各定位治具200分别相对支架转动的同时,放置在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上的待检测的液晶屏也会随定位治具200转动,各个定位治依次通过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对放置在每个定位治具200第一定位区210上的待检测的液晶屏进行图像采集操作;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对放置在每个定位治具200第二定位区220上的待检测的液晶屏进行图像采集操作。

下面将对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工作人员会将两个待检测的液晶屏放置在位于工作人员面前的定位治具200的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上,转盘100再次开始带动各个定位治具200旋转,两个待检测的液晶屏也随之旋转,转盘100再次停止,此时这个定位治具200的第一定位区210位于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的正下方,即放置在第一定位区210内的待检测的液晶屏位于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的拍摄范围内,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对放置在第一定位区210内的待检测的液晶屏进行图像采集操作,随后转盘100又开始带动定位治具200旋转,当下一次转盘100停止时,放置两块待检测的液晶屏的定位治具200运动到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所在位置,且此时定位治具200的第二定位区220位于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的正下方,即放置在第二定位区220内的待检测的液晶屏位于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的拍摄范围内,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对放置在第二定位区220内的待检测的液晶屏进行图像采集操作,至此,通过首次放置在定位治具200的两个待检测的液晶屏全部完成图像采集操作,成像相机组件300根据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采集到的图像信息判断两个液晶屏是否存在缺陷。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和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相对两个相邻的所述定位治具采用错位设置的技术方式,可以理解,由于一个定位治具上的两个定位区的上方的空间无法实现两个成像相机模组的安装,即一个定位治具的上方无法同时安装两个成像相机模组,这是由于定位治具的上方的空间较小,而两个成像相机模组所需要的空间较大,但是,通过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和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相对两个相邻的所述定位治具采用错位设置的技术方式,即,一个定位治具的两个定位区的上方空间全部用作一个成像相机模组的安装,且相邻两个定位治具上的两个成像相机模组又能够错位地对两个定位治具上定位区进行错位检测,如此,既能够完美地解决空间问题,且又能够实现双工位同时检测操作,且互不干扰,也不会出现液晶屏的漏检问题。

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和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分别位于相邻的检测工位上,分别对每个定位治具200上的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上的液晶屏进行图像采集操作,由此使得成像相机组件300在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在间隔较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地采集液晶屏的图像,亦即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和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间隔设置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的整体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启动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后,转盘100开始带动各定位治具200分别相对支架转动,转盘100每转过一定角度会停止一次,每当转盘100停止转动,工作人员会将此刻位于工作人员面前的定位治具200上的经过检测的液晶屏取出,并将新的待检测的液晶屏放置在定位治具200上的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上,由此提高液晶屏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的检测效果,减少液晶屏上缺陷漏检的问题,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包括主相机311及四个侧位相机312,四个侧位相机312用于分别围绕第一定位区210设置,主相机311位于四个侧位相机312之间,第一定位区210具有矩形结构,四个侧位相机312一一对应第一定位区210的四个侧边,且第一定位区210所在平面与侧位相机312的镜头的延伸方向形成锐角,主相机311位于第一定位区210的正上方,且第一定位区210所在平面与主相机311的镜头的延伸方向相垂直,每一侧位相机312到主相机311之间的距离相等。通过主相机311与四个侧位相机312共同对液晶屏进行图像采集操作,能够获得更多不同角度的液晶屏的图像,由此将液晶屏上较为隐秘的缺陷检测出来,从而提高对液晶屏的检测效果,避免发生漏检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还包括第一光源模组330及第二光源模组340,第一光源模组330及第二光源模组340分别固定于支架上,且第一光源模组330围绕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设置,第二光源模组340围绕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设置,第一光源模组330包括四个侧光源灯,四个侧光源灯用于围绕第一定位区210设置。四个侧光源灯能够为主相机311以及四个侧位相机312提供稳定的光照环境,使得采集得到的每个图像更加清晰,进一步提高图像采集的精度。同理,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亦能够采用上述结构来获取清晰稳定的图像,来保证对液晶屏检测的效果,以更全面地对液晶屏进行检测。

进一步的,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还包括控制模组,控制模组分别与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电连接,且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与第一定位区21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与第二定位区220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采集得到的液晶屏的图像差异不会太大,并进一步的压缩整机尺寸,提高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设置四个定位治具200,四个定位治具200等间距设置于转盘100的径向位置处。即每间隔90°个有一个定位治具200,如此转盘100最多能够同时运载8个液晶屏,并对其进行检测操作,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并能够提高液晶屏的检测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上述液晶屏双工位检测装置10通过设置支架、转盘100、多个定位治具200及成像相机组件300。转盘100同时带动多个定位治具200旋转,使得每个定位治具200上的第一定位区210及第二定位区220依次分别运动到成像相机组件300的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所在位置进行图像采集操作,提高对液晶屏的检测效率及检测品质,并通过将第一成像相机模组310及第二成像相机模组320错开设置,来减小装置的体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