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0878发布日期:2019-01-15 23:4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显影剂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容纳更多色调剂量且降低成本的显影剂盒,及采用该显影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办公场所,多是使用一套图像形成装置(MFP: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以作为公用办公设备,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动作:原稿供给装置用于摆放或输送原稿,扫描单元通过曝光来获取原稿的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并发送至图像形成单元,图像形成单元通过显影装置使光学模拟图像信号在感光部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再利用转印部使静电潜像形成色调剂图像后转印到由供纸装置输出的介质上,最后由定影单元对介质进行定影后排出到排纸部。

现有技术中,为了容易地将显影材料放入显影装置中,存在通过将显影剂盒化,并将其插入到图像形成装置的本体中从而自动供给显影剂的机构,参见专利CN204256377U。在这种结构下,需要将显影剂盒和调色剂盒一同捆绑,并分别设置独立的空间,导致体积增大且需要两个盒的成本。

此外,盒大多由使用者更换,所以为了提高作业性优选从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安装。但是,从降低噪音的观点出发,本体的驱动单元多设置在本体的后侧(背面)。因此,盒至少需要从正面到后侧的大小,但是显影剂的量相对于盒的大小而言是非常少的,而且与该调色剂捆绑在一起的调色剂盒内的调色剂的量为了降低本体成本,大多也量很少。目前,虽然有将显影剂盒和调色剂盒一体化的结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使其中的调色剂和显影剂不会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容纳更多色调剂量且降低成本的显影剂盒,及采用该显影剂盒的图像形成装置。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显影剂盒,对显影器供给显影剂和色调剂,具备:

墨盒主体,具有分别容纳所述色调剂和所述显影剂的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设置有通过密封部件封闭的连接口,且所述第一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室的容积;

供给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室内将所述显影剂供给至所述显影器的输送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室内对所述色调剂进行搅拌的搅拌器;及

打开部,在所述第二室内的所述显影剂输送完毕后,打开所述密封部件使所述第一室内的所述色调剂进入所述第二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原稿供给装置,输送待转印的原稿;

扫描单元,扫描所述原稿以获取光学模拟图像信号;

图像形成单元,将所述光学模拟图像信号转换至感光部上后利用显影器形成色调剂图像;

转印部,将形成在所述感光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后输出;

显影剂盒,对所述显影器供给显影剂和色调剂,具备:

墨盒主体,具有分别容纳所述色调剂和所述显影剂的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二室之间设置有通过密封部件封闭的连接口,且所述第一室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室的容积;

供给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室内将所述显影剂供给至所述显影器的输送件,和安装在所述第一室内对所述色调剂进行搅拌的搅拌器;及

打开部,在所述第二室内的所述显影剂输送完毕后,打开所述密封部件使所述第一室内的所述色调剂进入所述第二室。

本实用新型能够将盛装显影剂的显影剂盒和盛装色调剂的色调剂盒一体化,在提供更多色调剂量的情况下,还能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部的放大结构图;

图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剂盒的斜视图;

图4是从背面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显影剂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的驱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各图中同一地方以同一符号标注。定义与介质相关的“输送方向”为从供纸盒通过各辊朝向排纸托盘的方向,即将供纸盒端作为“上游侧”,排纸托盘端作为“下游侧”。“上方”和“下方”是指如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正常放置于地面时候的“上”和“下”方向。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部的放大结构图。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00是例如复印机、打印机、作为复合机的MFP等。以下的说明中,以复印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是也能够适用于打印机或MFP等。

复印机100在中央部设置图像形成部10。图像形成部10具备能够旋转的感光鼓11。在感光鼓11的周围,沿感光鼓11的旋转方向T,设置带电充电器12、曝光单元13、显影器14、转印辊15、鼓清洁器16、及除电灯17。

带电充电器12使感光鼓11的表面带有特定的电位。曝光单元13对感光鼓11照射激光束LB以进行曝光,在感光鼓11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器14收纳由载体和碳粉构成的两成分显影剂,对感光鼓11的表面供给显影剂,对感光鼓11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转印辊15对纸张S赋予特定的电位,将感光鼓11上的碳粉像转印至纸张S上。鼓清洁器16将附着于感光鼓11的表面的残留碳粉等去除后进行回收。除电灯17去除感光鼓11的残留电荷。

在显影器14的上方,配置有收纳碳粉及显影剂的显影剂盒18,如果消耗了显影器14内的碳粉及显影剂,那么从显影剂盒18对显影器14补给碳粉及显影剂。显影剂盒18能够更换。显影剂盒18以下简称为墨盒。

另一方面,在复印机100的上部设置有扫描仪20。扫描仪20读取放置在原稿载置台21上的原稿。扫描仪20具备:对放置在原稿载置台21上的原稿照射光的光源22、将从原稿反射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23、及接收从反射镜23反射的光的受光元件24。另外,在原稿载置台21的上部,设有盖25、及操作面板26。操作面板26具有触摸面板形式的显示部27及操作部28。

在复印机100的下部,配置有供纸盒31。供纸盒31内的纸张S(记录媒介)被捡拾辊32、对齐辊33、输送辊34输送至上方,通过定影辊35及排纸辊36排出至排纸托盘37。

定影辊35对通过转印辊15转印了碳粉像的纸张S进行加热及加压,在纸张S上将碳粉像进行定影。

另外,在定影辊35的下游,设置有反转输送路38。反转输送路38用于在进行两面印刷时将纸张S反转后引导至转印辊15的方向。

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显影剂盒18,该显影剂盒18包括一个分别盛装显影剂和色调剂的墨盒主体,将墨盒主体内的显影剂和色调剂供给显影器的供给部,实现显影剂室和色调剂室相通的打开部。

该墨盒主体的外部形状与现有技术的一致,但内部结构不同,其具有分别容纳色调剂和显影剂的第一室181和第二室182,第一室181和第二室182之间设置有壁602,在壁602上设置有通过密封部件74封闭的连接口603,且第一室181的容积大于第二室182的容积。

供给部包括安装在第二室182内将显影剂输出至显影器的输送件50,和安装在第一室181内对色调剂进行搅拌的搅拌器60。

本实施方式将搅拌器60安装在第一室181内而不是安装在第二室182内,从而可减少第二室182的体积,而增加了第一室181的体积,实现第一室181内色调剂容量多于第二室182内显影剂容量的效果。第一室181和第二室182可以是左右相邻的设置结构,设置在中间壁602上的连接口603可以是长方形的结构,封闭部件74沿长度方向将连接口603封住;封闭部件74的固定方式可以是胶粘的方式,以方便拆下。

打开部在第二室182内显影剂输送完毕后,打开密封部件74使第一室181内的色调剂进入第二室182。

通过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将盛装显影剂的显影剂盒和盛装色调剂的色调剂盒一体化,合理分配两个室的空间,并在提供更多色调剂量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墨盒18输出内部显影剂和色调剂的方式如下:在第二室182的底部,形成有用于将墨盒18内的碳粉和显影剂排出至显影器14的排出口51,排出口51的端部能够移动地设置有用于将排出口51开闭的闸门52。

其中,输送件50的结构为:在第二室182底部的排出口51相对的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将第二室182内的碳粉和显影剂输送至排出口51的棒状的螺杆50。螺杆50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撑于第二室182中。

具体的密封部件74可以为聚酯材料制成的柔性薄膜,该柔性薄膜通过粘接的方式将第一室181与第二室182之间的连接口603封闭。在使用时可以通过露出在墨盒18外的柔性薄膜的夹持端,手动将其拉出,以打开封闭的连接口603。

此外,也可以在墨盒18安装入安装位后,由相应的打开部自动打开,而自动打开的结构可以参见再先专利CN204256377U中的实施方式,这里不在重复。

另外,在第一室181和第二室182的侧面分别设置有向内部填充显影剂和色调剂的填充口,填充口通过盖密封。

如图5所示,其中螺杆50和搅拌器60的驱动方式说明如下:驱动装置80通过第1连接部件53(如电机驱动轴)驱动螺杆50向一个方向转动,实现第二室内显影剂的输出;在与搅拌器60的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第2连接部件81,第2连接部件81可以是另一个电机的驱动轴,以在需要搅拌器60转动时由驱动装置80控制与轴部件61连接,驱动搅拌器60转动。

此外,第2连接部件81也可以设置在第1连接部件53上,但两者不同步运动,只在需要搅拌器60工作时,才由驱动装置80控制与第1连接部件53联动或卡合,来与轴部件61端部的搅拌器齿轮63啮合,以驱动搅拌器60工作。

填充显影剂和碳粉时,通过密封部件74将第一室181与第二室182之间的连接口603进行封闭,以使得碳粉与显影剂不能混合。在该状态下,如果将墨盒18插入复印机100的主体中,那么通过驱动装置80使螺杆50的旋转,第二室182内的显影剂被输送至排出口51。这时,闸门52打开,显影剂从排出口51供给至显影器14。

向显影器14供给了显影剂后,如果需要向第二室182内补充碳粉,则可以通过手动将密封部件74由连接口603处抽出,使第一室181内的碳粉由连接口603处进入第二室182,在该过程中,驱动装置80驱动螺杆50向反方向旋转,此时第1连接件53与第2连接部件81连接,驱动搅拌器60转动,搅拌器60转动后会将碳粉由连接口603处刮送入第二室182。在补充完毕后,可以控制螺杆50再次正转,以按前述方式将第二室182内的碳粉补充给显影器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体的第一室181结构可以为空心的圆筒形状,搅拌器60包括沿第一室181内部长度方向设置的圆棒状的轴部件61,在轴部件61的外周部设置有组合了多个细的棒状部件所构成的板状的桁架结构部。轴部件61能够旋转地支撑于设置在第一室18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面上。在轴部件61的长度方向一端部(第一室181外),设置搅拌器齿轮63。该搅拌器齿轮63与驱动装置80连接,以在需要时由控制单元通过驱动装置80控制转动。整个搅拌器60的径向截面直径小于第一室181的径向截面直径。构成板块的材料可以采用聚酯材料制成,以在提供足够强度的情况下,减少占用体积,从而容纳更多的色调剂。

为方便将第一室181内的色调剂送入第二室182内,在搅拌器60的外圆周轴向上设置向搅拌器60旋转方向倾斜的弹性刮片601,弹性刮片601的伸出端与第一室181的内侧壁接触。弹性刮片601可由聚酯材料制成,其通过一侧边固定在搅拌器60的桁架结构部上,并随搅拌器60的转动而将第一室181内的色调剂进行刮送,在提高输送量和搅拌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避免第一室181的内壁上粘附色调剂。

虽然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例子而提出的,并非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组合、及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其变形都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要旨中,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本实用新型及其均等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