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角度变换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0818发布日期:2018-10-16 20:33阅读:6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可视角度变换膜,专门应用现代日常生活所有接触到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信息化技术显示器,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自从有了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地铁上,飞机上,排队时甚至工作间隙等碎片时间都变得有滋有味,但这样安全吗?也许屏幕上的内容已经被被人尽收眼底!目前信息安全已经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现在银行、旅馆等商业领域中防窥屏显示器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信息保护的显示技术领域,兼顾信息防护和信息共享的条件下,在不同场合下人们对液晶显示装置显示信息时视角宽度的要求不同。现有的宽窄视角显示器件无法同时满足两种视角特性,通过防窥膜加载与否来实现宽窄视角显示具有机械性,无法实现智能切换效果。在满足光学显示膜光电特性的同时,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按照使用场合和使用者需要调节视角宽窄从而实现防窥功能的视角切换产品。

现有中国专利CN206096691U、CN205405002U、CN103605237B、CN204790254U等专利技术都有披露视角可切换产品在液晶显示中的应用,但可实现视角智能切换效果的单一超薄膜产品还未呈现于液晶显示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角度变换膜,既具有显示膜的应用结构特性,又可以实现显示状态在宽视角(分享态)与窄视角(防窥态)之间的切换,具有高透光率、低电压驱动的特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视角切换膜,所述视角切换膜的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离型保护膜层100、第一防吸附层101、第一PET层102、第一氧化铟锡导电层103、液晶功能层104、第二氧化铟锡导电层105、第二PET层106、第二防吸附层107、第二离型保护膜层108。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PET层102和第二层PET层106,两侧表面分别有第一防吸附层101、第一氧化铟锡导电层103和第二防吸附层107、第二氧化铟锡导电层105。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吸附层101和第二防吸附层107内表面有间歇凸起或凹陷,可防止与显示器中其他膜材产生吸附致使显示画面出现水波纹现象。

优选地,所述的液晶功能层由正性向列型液晶和丙烯酸酯单体经紫外光聚合而成,通过施加外部电场,可连续调整显示画面的可视视角和透光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PET层、第二PET层、第一层防吸附层、第二层防吸附层、第一氧化铟锡导电层、第二氧化铟锡导电层、液晶功能层的折射率均为1.35-1.6。

优选地,所述的可视角度变换膜在不通电状态下显示器为宽视角,膜可见光透过率为88%以上,雾度为70%以上;在通电状态下显示器为窄视角,膜可见光透过率为91%以上,雾度为3%以下,通过加电与不加电调节可实现宽窄视角的切换显示。

优选地,所述的视角智能切换膜的驱动电压AC 0~36V,膜厚度为100~300μm。

所述的视角智能切换膜的驱动电压AC 0~36V,膜厚度为100~300μm,宽视角态透光率可达89%以上,窄视角态透光率可达91%以上,具有良好的显示特性,专门应用现代日常生活所有接触到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信息化技术显示器,比如智能新、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显示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应用于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信息化技术产品的智能防窥、宽窄视角可切换技术的全球领先的解决方案。该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完美解决了现代日常生活所有接触到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信息化技术显示器的人机互动过程中信息泄露的安全隐患,通过智能防窥,宽窄视角的自由切换,实现信息共享和保护的双重目的。该技术是通过内嵌式智能防窥━可视角度变换膜产品来实现对液晶面板显示器智能宽窄视角切换。与传统防窥膜相比,内嵌式智能防窥━可视角度变换膜产品避免了多次裁剪和反复拿取的弊端,而且可保证显示器原有的高色域和高饱和度等特点,其自身也实现了薄膜化和低能耗,这有助于超薄、超长待机可移动电子信息化显示器的快速发展。该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独有新技术能起到非常好的防窥效果,填补了全球内显示防窥领域的空白,完美解决了产品规模化的稳定生产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可视角度变换膜的剖面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可视角度变换膜的通电模式结构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可视角度变换膜的断电模式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离型保护膜层;101、第一PET层;102、第一防吸附层;103、第一氧化铟锡导电层;104、液晶功能层;105、第二氧化铟锡导电层;106、第二防吸附层;107、第二PET层;108、第二离型保护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可视角度变换膜剖面结构图。如图1所示,所述视角智能切换膜包括:第一离型保护膜层100、第一防吸附层101、第一PET层102、第一氧化铟锡导电层103、液晶功能层104、第二氧化铟锡导电层105、第二PET层106、第二防吸附层107、第二离型保护膜层108。第一防吸附层101设置于第一离型保护膜层100之下,第一PET层102设置于第一防吸附层101之下,第一氧化铟锡导电层103设置于第一PET层102之下,功能液晶层104设置于第一氧化铟锡导电层103之下;功能液晶层104包括液晶微滴,所述的液晶功能层由正性向列型液晶和丙烯酸酯单体经365nm UV聚合而成,第二氧化铟锡导电层105设置于液晶功能层104之下;第二PET层106设置第二氧化铟锡导电层105之下;第二防吸附层107设置于第二离型保护膜层108之下。

可视角度变换膜是安装在显示器的显示模组中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之间,位于背光模组中最顶层。在不加电时,可视角度变换膜下方不同方向的光线通过其内部功能液晶层的扩散,变为整个均匀扩散的面光源,随后进入到显示模组;加电条件下,可视角度变换膜对下方不同方向的光线不会产生干扰,下方光线按照原有发射矢量进入到显示模组。可视角度变换膜的通电状态和断电状态的工作结构原理图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可视角度变换膜,应用于手机显示,其厚度为120微米,工作电压为AC10-12V,通电状态下,其可见光透过率可达92%以上,雾度达2.5%以下;断电状态下,其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9%以上,雾度达70%以上。

可视角度变换膜,应用于移动笔记本显示,其厚度为200微米,工作电压为AC12-15V,通电状态下,其可见光透过率可达91%以上,雾度达3.5%以下;断电状态下,其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9%以上,雾度达75%以上。

可视角度变换膜,应用于台式机显示器上,其厚度为250微米,工作电压为AC24-36V,通电状态下,其可见光透过率可达91%以上,雾度达4%以下;断电状态下,其可见光透过率可达89%以上,雾度达80%以上。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视角度变换膜,其折射率具有可调整性,和显示背光模组中其它光学显示膜具有匹配性,具有良好的光学显示特性,专门应用现代日常生活所有接触到的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信息化技术显示器,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的显示器。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