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3220发布日期:2018-10-12 23:2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耗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鼓盒。



背景技术:

在图像成形设备,如静电复印机或数码复印机及一体打印机,设置有用于对形成与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将碳粉敷设于静电潜像上,进行显影。通常,这种显影装置主要是由含有感光鼓的感光部件单元和显影辊的显影单元组成。在成像设备,例如激光打印机中,保持显影辊的显影盒安装到保持感光鼓的鼓组件,鼓组件具有显影盒收纳部。感光鼓放置在显影盒收纳部的一侧处并且面对显影盒收纳部。同时,显影辊设置于显影盒的一个端部从而其用向表面的一个部分暴露于外部。

当将显影盒安装到鼓组件时,显影盒放置于显影盒收纳部上方从而显影辊接触感光鼓。当与显影盒的设置显影辊的一侧相反的另一个端部向下 (朝向显影盒收纳部)挤压时,显影盒收纳在显影盒收纳部中,从而完成显影盒到鼓组件的安装。当从鼓组件拆卸显影盒时,显影盒的另一个端部被提起,从而显影盒被从显影盒收纳部拉出,因此从鼓组件上拆卸显影盒。

当打印的时候,显影盒和鼓组件同时安装到打印机内,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消电,从而实现打印。其中,充电、曝光、清洁、消电主要是在鼓组件上实现。清洁阶段,鼓组件是通过清洁辊对感光鼓的接触,使感光鼓上的多余碳粉经清洁辊摩擦后清除到废粉仓中。通常,清洁辊结构就是铁轴外面加一层海绵层。清洁辊与感光鼓接触,通常摩擦力需要大,特别是清洁辊两个端部,这样才能保证对感光鼓清洁干净,但是这样的后果是容易导致感光鼓磨损。

在转印阶段,鼓组件是通过转印辊对感光鼓的接触,使通过感光鼓上的显影碳粉转印到打印纸上。通常,转印辊结构就是铁轴外面加一层海绵层。转印辊与感光鼓接触摩擦力大,特别是转印辊两个端部,这样才能保证感光鼓上显影碳粉有效转印到打印纸上,但是这样的后果是容易导致感光鼓磨损,特别是感光鼓的两个端部位置,影响感光鼓打印寿命,进而影响鼓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提高感光鼓使用寿命的鼓盒。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鼓盒,包括:框架,框架具有废粉仓;感光鼓,感光鼓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框架的两端壁之间;转印辊,转印辊与感光鼓轴线平行且相互抵接地设置在框架上;清洁辊,清洁辊与感光鼓轴线平行相互保持间隙地设置在废粉仓开口处;转印辊包括轴芯和轴套,轴套套在轴芯上,轴套与轴芯之间具有第一凹槽;清洁辊包括铁轴和套筒,套筒套在铁轴上,套筒与铁轴之间具有第二凹槽。

由此可见,轴套与轴芯之间具有第一凹槽,套筒与铁轴之间具有第二凹槽,利用清洁辊和转印辊的凹槽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感光鼓的压力,并且减少对感光鼓的摩擦力,提高感光鼓的寿命。并且,鼓盒的结构简单,不影响产品的打印效果,提高鼓盒的寿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凹槽呈圆环状地开设在轴芯的外壁上或轴套的内壁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凹槽呈圆环状地开设在铁轴的外壁上或套筒的内壁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分别邻接轴套的两端。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分别邻接套筒的两端。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凹槽在轴芯轴向上的长度小于30毫米,第二凹槽在铁轴轴向上的长度小于30毫米。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当第一凹槽呈圆环状地开设在轴芯的外壁上时,第一凹槽在轴芯径向上的最小直径为4毫米;当第一凹槽呈圆环状地开设在轴套的内壁上时,第一凹槽在轴芯径向上的最大直径为6毫米;当第二凹槽呈圆环状地开设在铁轴的外壁上时,第二凹槽在铁轴径向上的最小直径为4毫米;当第二凹槽呈圆环状地开设在套筒的内壁上时,第二凹槽在铁轴径向上的最大直径为6毫米。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轴套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一斜角。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套筒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二斜角。

由此可见,轴套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一斜角,套筒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二斜角,利用轴套和套筒的斜角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感光鼓两端的压力,并且减少对感光鼓两端的摩擦力,提高感光鼓的寿命。并且,鼓盒的结构简单,不影响产品的打印效果,提高鼓盒的寿命。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斜角在轴套轴向上的长度小于20毫米,第一斜角在轴套径向上的高度小于5毫米;第二斜角在套筒轴向上的长度小于20毫米,第二斜角在套筒径向上的高度小于5毫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一实施例中转印辊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一实施例中轴芯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一实施例中清洁辊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一实施例中套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二实施例中铁轴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二实施例中轴套的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三实施例中轴套的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三实施例中套筒的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四实施例中套筒的结构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鼓盒第四实施例中轴套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鼓盒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鼓盒1由上框架21和下框架22组合而成,上框架21具有一个容纳部211,显影剂盒(未标示)可拆卸地安装在容纳部211中,鼓盒1的下框架22中设置有废粉仓221、感光鼓3、转印辊5和清洁辊4。感光鼓3可绕旋转轴线旋转地支承于下框架22的两端壁之间,转印辊5与感光鼓3轴线平行且相互抵接地设置在下框架22上,清洁辊4与感光鼓3轴线平行相互保持间隙地设置在废粉仓221开口处。

参见图3至图6,转印辊5包括轴芯51和轴套52,轴套52套在轴芯51上,轴套52与轴芯51之间具有第一凹槽511,第一凹槽511呈圆环状地开设在轴芯51的外壁上。本实施例第一凹槽5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511分别邻接轴套52的两端。并且,第一凹槽511在轴芯51径向上的最小直径为4毫米,第一凹槽511在轴芯5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30毫米,优选地,第一凹槽511在轴芯5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

清洁辊4包括铁轴41和套筒42,套筒42套在铁轴41上,套筒42与铁轴41之间具有第二凹槽421,第二凹槽421呈圆环状地开设在套筒42的内壁上。本实施例第二凹槽4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421分别邻接套筒42的两端。并且,第二凹槽421在铁轴41径向上的最大直径为6毫米,第二凹槽421在铁轴4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30毫米,优选地,第二凹槽421在铁轴4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

当将显影剂盒安装到鼓盒1时,显影剂盒安装在容纳部211中,并使显影剂盒的显影辊接触感光鼓3。如需从鼓盒1中拆卸显影剂盒时,显影剂盒被提起,从而显影剂盒被从容纳部211中拉出。当打印机开始工作时,显影剂盒的显影辊与感光鼓3接触,在感光鼓3经过打印信号的曝光后,显影辊上的碳粉在显影辊导电橡胶层与出粉刀接触摩擦产生的静电和显影偏压共同影响作用下转移到感光鼓3上,然后经过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清洁、消电实现打印过程。其中,充电、曝光、清洁、转印主要是在鼓盒1上实现。

清洁阶段,鼓盒1是通过清洁辊4对感光鼓3的接触摩擦,使感光鼓3上的多余碳粉经清洁辊4摩擦后清除到废粉仓221中。由于清洁辊4具有第二凹槽421结构,感光鼓3与清洁辊4接触的受压压力减少,并且摩擦力减少,但是清洁辊4与感光鼓3的接触端仍然是过盈配合,可以有效地清洁感光鼓3上的多余的碳粉。

转印阶段,鼓盒1是通过转印辊5对感光鼓3的接触,使通过感光鼓3上的显影碳粉转印到打印纸上。由于转印辊5具有第一凹槽511结构,感光鼓3与转印辊5接触的受压压力减少,因此摩擦力减少,可以有效地保证显影碳粉转印到打印纸上同时不磨损感光鼓3。

本实施例鼓盒1利用清洁辊4和转印辊5的凹槽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感光鼓3的压力,并且减少对感光鼓3的摩擦力,提高感光鼓3的寿命。并且,鼓盒1的结构简单,不影响产品的打印效果,提高鼓盒1的寿命。

鼓盒第二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二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鼓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7和图8,第二凹槽411呈圆环状地开设在清洁辊4的铁轴41的外壁上,本实施例第二凹槽4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凹槽411分别邻接套筒42的两端。并且,第二凹槽411在铁轴41径向上的最小直径为4毫米,第二凹槽411在铁轴4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30毫米,优选地,第二凹槽411在铁轴4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第一凹槽521呈圆环状地开设在转印辊5的轴套52的内壁上,本实施例第一凹槽5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凹槽521分别邻接轴套52的两端。并且,第一凹槽521在轴芯51径向上的最大直径为6毫米,第一凹槽521在轴芯5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30毫米,优选地,第一凹槽521在轴芯51轴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10毫米。

本实施例鼓盒1利用清洁辊4和转印辊5的凹槽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感光鼓3的压力,并且减少对感光鼓3的摩擦力,提高感光鼓3的寿命。并且,鼓盒1的结构简单,不影响产品的打印效果,提高鼓盒1的寿命。

鼓盒第三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鼓盒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鼓盒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9,转印辊5的轴套52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一斜角522,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20毫米,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径向上的高度小于5毫米。优选地,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10毫米,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径向上的高度在1毫米至4毫米之间。本实施例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轴向上的长度为3.4毫米,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径向上的高度为1.4毫米。

参见图10,清洁辊4的套筒42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二斜角422,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20毫米,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径向上的高度小于5毫米。优选地,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10毫米,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径向上的高度在1毫米至4毫米之间。本实施例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轴向上的长度为3.4毫米,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径向上的高度为1.4毫米。

本实施例鼓盒1利用轴套52和套筒42的斜角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感光鼓3两端的压力,并且减少对感光鼓3两端的摩擦力,提高感光鼓3的寿命。并且,鼓盒1的结构简单,不影响产品的打印效果,提高鼓盒1的寿命。

鼓盒第四实施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鼓盒第四实施例的说明,以下仅对与鼓盒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参见图11,清洁辊4的套筒42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二斜角422,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20毫米,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径向上的高度小于5毫米。优选地,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10毫米,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径向上的高度在1毫米至4毫米之间。本实施例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轴向上的长度为3.4毫米,第二斜角422在套筒42径向上的高度为1.4毫米。

参见图12,转印辊5的轴套52外壁的两端具有第一斜角522,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20毫米,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径向上的高度小于5毫米。优选地,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轴向上的长度小于10毫米,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径向上的高度在1毫米至4毫米之间。本实施例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轴向上的长度为3.4毫米,第一斜角522在轴套52径向上的高度为1.4毫米。

本实施例鼓盒1利用轴套52和套筒42的斜角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感光鼓3两端的压力,并且减少对感光鼓3两端的摩擦力,提高感光鼓3的寿命。并且,鼓盒1的结构简单,不影响产品的打印效果,提高鼓盒1的寿命。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