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184发布日期:2018-11-07 20:34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属于医疗辅助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中普遍运用各种透视技术对各种病情进行观察和确认,与此同时,检查中往往会生成各种医用胶片。医用胶片是一种在医疗领域用于准确显示人体内部器官、骨骼和软组织的病灶及变异的工具,它为临床医疗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医用胶片最佳的使用环境温度在18-24℃,湿度在50-60%RH,将它从包装内取出或者装入时,应避免胶片的折叠、重力挤压、胶片间摩擦所造成的人为的伪影和静电。

然而,病人在住院的时候对于拍的CT片子都是装在塑料袋子里随手放置,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放置所以会造成折压,对于折压后的CT片子就会使医护人员产生误区,从而影响判断;再者医护人员再继续治疗时需要对照CT片子现场再次分析,需要能够随手拿到CT片子,所以放置的不合理也会影响判断的时间,从而延误治疗。

病人住院期间,尤其是ICU重症监护的病人,会有很多住院前及住院期间拍摄的CT片、X光片等,这些医用胶片均需要得到妥善收纳,以免发生折压,以及方便医疗人员进行集中管理。

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观片装置是在办公桌上安装一个灯箱来阅读CT片,这样灯箱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办公空间;还有,医生在看CT片时,一般需要对多张CT片进行对比,但是灯箱只有一个,需要频繁更换CT片,操作麻烦,且不利于观察对比,影响诊断效率和效果,灯箱有限,只能有一个医生逐个观察多个CT片,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特别适用于病人住院期间对医用胶片的集中管理。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不仅方便医疗人员对医用胶片进行集中管理,便于医护人员随时取用,而且可防止医用胶片发生折压,同时提供高度可调节的阅片灯箱便于随时观片,提高观片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包括底板和竖板,所述竖板垂直设置在底板的一侧边、与底板形成L型板体;

所述竖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收纳箱,所述第一收纳箱位于底板的上方并与底板之间保持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设置有第二收纳箱,所述第二收纳箱抽拉式设置、沿着底板抽拉出容置空间;

所述第一收纳箱的顶面开口并内设有用于容置医用胶片的第一存放区,所述第二收纳箱的顶面开口并内设有用于容置医用胶片的第二存放区;

所述第一收纳箱的顶面和第二收纳箱的顶面均架设有若干根挂杆,所述挂杆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胶片的固定夹;

所述竖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一灯箱和挂钩,所述第一灯箱用于阅片,所述挂钩用于架放挂杆;所述第一灯箱通过滑动件与竖板滑动相连,当第一灯箱滑移行程量后、第一灯箱通过锁定件固定于竖板上;所述第一灯箱的上侧设置有胶片夹,所述挂钩成排分布在第一灯箱的下方,每排挂钩至少为两个;所述滑动件包括依次匹配相连的滑件和竖轨,所述滑件设置在第一灯箱上,所述竖轨设置在竖板上并竖直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收纳箱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灯箱,所述第二灯箱的顶端通过铰接件与第一收纳箱转动相连,通过转动第二灯箱,第二灯箱与第一收纳箱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处于0-90度范围内变化;

所述第二灯箱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胶片固定夹,第二灯箱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二灯箱相连,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收纳箱的外侧面相连;

当夹角为0度时,第二灯箱悬挂分布于第一收纳箱的外侧面,并通过胶片固定夹夹持胶片用于垂直立面阅片;

当夹角为90度时,第二灯箱与第一收纳箱的外侧面相垂直分布,并通过胶片固定夹夹持胶片和支撑杆提供支撑用于水平平面阅片;

当夹角为0-90度之间时,第二灯箱通过胶片固定夹夹持胶片和支撑杆提供支撑用于倾斜斜面阅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杆的顶面设置有手提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杆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粘贴标签用的粘贴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挂杆的底面设置有若干排固定夹,每排固定夹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收纳箱的顶面边缘和第二收纳箱的顶面边缘均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所述挂杆的两端分别落入相对侧分布的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移动用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二收纳箱的底面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沿着滑轨滑移而使第二收纳箱抽拉出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顶面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收纳箱的底面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沿着滑槽滚动而使第二收纳箱抽拉出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收纳箱的顶面与竖板的顶端相齐平,所述竖板的顶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盖合于第一收纳箱的顶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底板和竖板的设置形成L型板体,在L型板体的内侧设置上下结构的第一收纳箱和第二收纳箱,其中第二收纳箱抽拉式设置,在第一收纳箱的顶面和第二收纳箱的顶面均架设有若干根挂杆,通过将胶片夹持在挂杆下,从而使得收纳装置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可集中存放大量的医用胶片,方便在病人住院期间对医用胶片进行集中管理,便于医护人员随时取用,可防止医用胶片发生折压;同时通过在竖板的外侧面设置灯箱,从而提供高度可调节的阅片灯箱,便于随时观片,以及提高观片效率。

上述内容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中挂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医用胶片收纳阅片装置,包括底板1和竖板2,所述竖板2垂直设置在底板1的一侧边、与底板1形成L型板体;所述底板1的底面设置有移动用万向轮11,便于进行整个收纳装置的移动。

所述竖板2的侧面设置有第一收纳箱3,所述第一收纳箱3位于底板1的上方并与底板1之间保持容置空间10;所述容置空间10设置有第二收纳箱4,所述第二收纳箱4抽拉式设置、沿着底板1抽拉出容置空间10;所述底板1的顶面设置有滑轨12,所述第二收纳箱4的底面设置有滑块40,所述滑块40沿着滑轨12滑移而使第二收纳箱4抽拉出容置空间10。通过滑轨和滑块的设置,实现第二收纳箱4的抽拉式设置。当然,第二收纳箱4的抽拉式设置也可以是以下设置方式,所述底板1的顶面设置有滑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收纳箱4的底面安装有滚轮(图中未示出),所述滚轮沿着滑槽滚动而使第二收纳箱4抽拉出容置空间10。

所述第一收纳箱3的顶面开口并内设有用于容置医用胶片的第一存放区31,所述第二收纳箱4的顶面开口并内设有用于容置医用胶片的第二存放区41;所述第一收纳箱3的顶面和第二收纳箱4的顶面均架设有若干根挂杆5,所述挂杆5的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胶片的固定夹51。

所述竖板1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一灯箱6和挂钩7,所述第一灯箱6用于阅片,所述挂钩7用于架放挂杆5;所述第一灯箱6通过滑动件61与竖板1滑动相连,当第一灯箱6滑移行程量后、第一灯箱6通过锁定件62固定于竖板1上;所述第一灯箱6的上侧设置有胶片夹63,所述挂钩7成排分布在第一灯箱6的下方,每排挂钩7至少为两个;所述滑动件61包括依次匹配相连的滑件611和竖轨612,所述滑件611设置在第一灯箱6上,所述竖轨612设置在竖板1上并竖直分布。

所述第一收纳箱3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二灯箱8,所述第二灯箱8的顶端通过铰接件81与第一收纳箱3转动相连,通过转动第二灯箱8,第二灯箱8与第一收纳箱3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处于0-90度范围内变化;所述第二灯箱8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胶片固定夹82,第二灯箱9的内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杆83;所述支撑杆83的一端与第二灯箱8相连,支撑杆83的另一端与第一收纳箱3的外侧面相连。在第一灯箱6的基础上,通过可调式的第二灯箱8的设置,提供两个灯箱,便于不同医生的分开观片使用,也便于两张胶片对比观片使用。

当夹角为0度时,第二灯箱8悬挂分布于第一收纳箱3的外侧面,并通过胶片固定夹82夹持胶片用于垂直立面阅片。

当夹角为90度时,第二灯箱8与第一收纳箱3的外侧面相垂直分布,并通过胶片固定夹82夹持胶片和支撑杆83提供支撑用于水平平面阅片,如图1所示。

当夹角为0-90度之间时,第二灯箱8通过胶片固定夹82夹持胶片和支撑杆83提供支撑用于倾斜斜面阅片。

如图2所示,所述挂杆5的顶面设置有手提环52,便于将挂杆5从第一收纳箱3或第二收纳箱4中取出和放入。所述挂杆5的顶面设置有用于粘贴标签用的粘贴区53,便于进行病人信息的标记。所述挂杆5的底面设置有若干排固定夹51,每排固定夹51均为两个,使得一根挂杆5能牢固的挂上一个病人的好几张医用胶片。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收纳箱3的顶面边缘和第二收纳箱4的顶面边缘均设置有等间距分布的凹槽50挂杆5的两端分别落入相对侧分布的凹槽50得挂杆5不发生移位。

所述第一收纳箱3的顶面与竖板2的顶端相齐平,所述竖板2的顶端铰接有盖板9所述盖板9于盖合于第一收纳箱3的顶面;所述盖板9透明塑料板,便于观察第一收纳箱3的胶片存放量和对其进行防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