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行器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4904发布日期:2018-11-30 19:07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环行器芯。



背景技术:

磁环广泛应用于光环行器、光隔离器(含自由空间隔离器和偏振无关隔离器)等光通讯器件。

光环行器的结构原理基本上是由法拉第旋转器和两侧的两个偏振棱镜组成,偏振光通过法拉第旋转器时,在外磁场作用下,其偏振面可旋转45°,只要将两个偏振棱镜的光轴相互设置成适当的角度,就可使相通光路插入损耗很低而不相通光路隔离度很大;也可以利用单模光纤在外界磁场作用下,产生法拉弟旋转效应的特性构成光环行器,偏振棱镜的光轴方向,需要跟磁环外部的波片方向,以及双折射晶体位移片的方向,严格对准。

光环行器是一种三端口的非互易磁性器件,在光网络中用于信号的上、下载。

目前市场上的磁环的稳定性差,且因为没有统一的基准边和基准面,因此在xyz轴方向都会有偏差,对人工要求很高,也影响光器件的性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环行器芯,不仅结构设计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环行器芯,包括U型磁环,所述U型磁环在其厚度方向具有安装通槽,基材卡入所述安装通槽的开口处,所述安装通槽的内侧面与基材的上侧面之间安装有至少一个磁旋光片,所述U型磁环的前侧面与基材的上侧面之间安装有前玻片,所述U型磁环的后侧面与基材的上侧面之间安装有后玻片,所述基材的上侧面上还安装有双折射晶体。

进一步的,所述双折射晶体设置在后玻片的后方。

进一步的,所述基材呈长条状。

进一步的,所述磁旋光片的下侧面贴合在基材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磁旋光片的右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边对准基材的上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边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磁旋光片的下侧面与基材的上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

进一步的,所述双折射晶体的下侧面贴合基材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双折射晶体的右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边对准基材的上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边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双折射晶体的下侧面与基材的上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

进一步的,所述前玻片的下侧面贴合在基材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前玻片的后侧面贴合在U型磁环的前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前玻片的中部对准安装通槽;所述后玻片的下侧面贴合在基材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后玻片的前侧面贴合在U型磁环的后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后玻片的中部对准安装通槽。

进一步的,所述前玻片的两端经粘胶与U型磁环相连接,所述后玻片的两端经粘胶与U型磁环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定位准确,易于安装,高效便捷,提高光环行器的性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U型磁环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基材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1-U型磁环,2-安装通槽,3-基材,301-基准面,302-基准边,4-磁旋光片,5-前玻片,6-后玻片,7-双折射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4所示,一种光环行器芯,包括U型磁环1,所述U型磁环1在其厚度方向具有安装通槽2,基材3卡入所述安装通槽2的开口处,所述安装通槽2的内侧面与基材3的上侧面之间安装有至少一个磁旋光片4,所述U型磁环1的前侧面与基材3的上侧面之间安装有前玻片5,所述U型磁环1的后侧面与基材3的上侧面之间安装有后玻片6,所述基材3的上侧面上还安装有双折射晶体7;所述磁旋光片4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三个,并不局限于此;所述磁旋光片4套入安装通槽2的内侧面与基材3的上侧面之间,所述磁旋光片4由基材3的上侧面唯一确定,实现精确定位;所述前玻片5、磁旋光片4、后玻片6以及双折射晶体7从前往后的设置方向为光轴的方向,光轴的方向与所述安装通槽2的轴向相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折射晶体7设置在后玻片6的后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基材3呈长条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基材3的上侧面为基准面301,所述基材3的上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边为基准边302,所述基准边302与光轴相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磁旋光片4的下侧面贴合在基材3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磁旋光片4的右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边对准基材3的上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边进行定位,从而所述磁旋光片4的轴向和径向即xyz三维的方向都得以精确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磁旋光片4的下侧面与基材3的上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所述安装通槽2的形状可以与磁旋光片4相适应,所述磁旋光片4的上部可以有直角,而所述所述安装通槽2的上部可以为直角或圆角,以磁旋光片4能够刚好进入安装通槽2为准;所述磁旋光片4与U型磁环1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粘胶,不但使得所述磁旋光片4定位准确,而且两者的连接牢固,所述磁旋光片4被光轴贯穿的面为通关面,因此也不存在通光面进胶的问题,易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折射晶体7的下侧面贴合基材3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双折射晶体7的右侧面与下侧面之间的边对准基材3的上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边进行定位,从而所述磁旋光片4的轴向和径向即xyz三维的方向都得以精确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双折射晶体7的下侧面与基材3的上侧面之间设置有粘胶,所述双折射晶体7被光轴贯穿的面为通关面,因此也不存在通光面进胶的问题,易于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前玻片5的下侧面贴合在基材3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前玻片5的后侧面贴合在U型磁环1的前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前玻片5的中部对准安装通槽2;所述后玻片6的下侧面贴合在基材3的上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后玻片6的前侧面贴合在U型磁环1的后侧面进行定位,所述后玻片6的中部对准安装通槽2,从而实现所述前玻片5与后玻片6的准确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前玻片5的两端经粘胶与U型磁环1相连接,所述后玻片6的两端经粘胶与U型磁环1相连接,所述前玻片5与后玻片6被光轴贯穿的面均为通光面,从而避免出现所述前玻片5与后玻片6的通光面进胶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U型磁环1的外部的圆弧部位能充分与外部的玻璃管和金属管结合,U型磁环1的外径要比圆形磁环的外径小,进而影响了外玻璃管的大小,因此使用U型磁环1还能减小光环行器的尺寸;另外,U型磁环1的空间利用率最高,在较小的空间内,获得足够高的磁场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通槽2的左侧面与基材3的左侧面相贴合,所述安装通槽2的右侧面与基材3的右侧面相贴合,实现所述U型磁环1的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磁旋光片4、双折射晶体7、前玻片5、后玻片6均利用基材3进行定位,所述U型磁环1、磁旋光片4、双折射晶体7、前玻片5、后玻片6在光轴上的前后位置确定,但所述U型磁环1、磁旋光片4、双折射晶体7、前玻片5、后玻片6在光轴上前后间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