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8408发布日期:2019-03-27 10:3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光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



背景技术:

调光膜,指的是指通过通电或者断电的方式,来使自身变得透明或者不透明的一种膜结构。调光膜一般都是粘贴在透明玻璃上使用的,当调光膜为透明状态时,调光膜与透明玻璃一起成为展示窗口,供消费者透过展示窗口查看室内摆放的商品;当调光膜为非透明状态时,可以用调光膜来阻挡视线,将橱窗内外隔绝开来,同时,为了方便对商品的宣传,人们利用投影设备在非透明状态下的调光膜上投影,商品做广告宣传。

现有的调光膜结构,一般如专利文件ZL201720976001,公开的可调光投影成像膜,包括电控的调光膜基层和透明的投影膜面层,投影成像膜具有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状态。通过在透明投影膜面层上设置电控调光膜基层,通过控制装置使得投影膜在透明和不透明之间的转换,使得薄膜具有显示投影画面和不显示投影画面两种状态,实现了背景透明可视和投影显示内容可视的双重性能,可调光投影成像膜可满足商业展示环境中对透明透光、投影成像自动随需求切换的展示需求。

然而,这种调光膜结构中的调光膜基层与电控器件连接,其在工作时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但是,因为调光膜结构的限制,使得现在的调光膜并没有有效的散热结构,极易使调光膜将热量集聚起来并传递到粘贴着调光膜的玻璃上。因为玻璃上一般不会完全覆盖调光膜,这就使得安装了调光膜的玻璃部分和未安装调光膜的玻璃部分产生温度差,经过热胀冷缩,极易造成玻璃破碎的严重后果,使调光膜结构的应用存在安全隐患。

此外,因为调光膜是柔性的,在将其粘贴到玻璃上的时候,必须一寸寸抚平,避免在调光膜和玻璃之间存在气泡,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到人们查看橱窗内的商品或者是观看调光膜上投影的广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

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包括调光膜基层和投影膜面层,所述调光膜基层和投影膜面层之间通过高分子粘合膜进行粘结,所述调光膜基层上设置有散热框;调光膜基层包括两层透明导电ITO薄膜层,两层透明导电ITO薄膜层之间包覆高分子液晶混合层,投影膜面层采用PE与玻珠纤维球按照质量比3:1共混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框对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进行散热,能够避免调光膜基层热量集聚,进而有效防止安装智能调光膜结构的玻璃受热不均产生破碎的情况。通过PE与玻珠纤维球按照质量比为3:1共混制成的投影膜面层,能够在增加膜层表面的光线反射能力外,还能够增加面层的透明度,使调光膜基层为非透明状态时,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能够更好地成像。

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调光膜基层调节成非透明的,然后在投影膜面层上通过投影设备进行广告投影,又能在需要的时候,将调光膜基层调节成透明的,使消费者能够透过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查看展示出来的商品。

进一步,所述高分子粘合膜采用包含PE或PET的薄膜。

含有PE和PET的粘合膜,具有较好的粘连性和透明性,能够满足本实用新型的需要。

进一步,所述调光膜基层和投影膜面层的外侧面上均覆盖有高分子粘合膜。

调光膜基层的外侧面指的是远离投影膜面层的一面,投影膜面层的外侧面是指远离调光膜的一面,在这两个层的外侧上覆盖高分子粘合膜,能够将整个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通过两侧面的高分子粘合膜粘结在两个玻璃之间,形成夹层,这样的设置不仅有利于保护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避免直接接触破坏,还能够使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内工作,隔绝雨水、大风等外界干扰,使其工作得更加稳定。

进一步,还包括与调光膜基层电性连接的一个继电器以及用来控制继电器的微控制器。

通过控制继电器来控制调光膜基层的通断电,进而控制调光膜基层是透明状态还是不透明状态。通过微控制器来智能控制继电器的通断,进而控制调光膜基层的通断电。

进一步,所述微控制器为单片机。

单片机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的微控制器,选用单片机不仅功能稳定,而且价格便宜,适于推广。

进一步,所述调光膜基层上设有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红外线传感器,微控制器根据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调光膜基层周围是否有人控制继电器通电或者断电。

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检测出调光膜基层周围是否有人,当检测到周围有人时,根据预先设置在微控制器中的现有程序,使微控制器控制继电器通电或者断电,进而使与继电器连接的调光膜基层通电或者断电,使调光膜基层变透明或者变不透明,具体的变化,可以根据用于广告投影的调光膜结构的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进一步,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靠近散热框的位置。

红外线传感器同散热框一样,设置在调光膜基层的外缘上,不会遮挡调光膜基层,不影响调光膜基层的透明度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实施例中左竖管与上管和横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管1、下管2、左竖管3、右竖管4、横管5、支撑柱6、支撑套7、波纹管8、水箱9、水泵10、斜片11、连接膜12。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包括调光膜基层和投影膜面层,调光膜基层和投影膜面层之间通过高分子粘合膜进行粘结,调光膜基层上设置有散热框;调光膜基层包括两层透明导电ITO薄膜层,两层透明导电ITO薄膜层之间包覆高分子液晶混合层,投影膜面层采用PE与玻珠纤维球按照质量比3:1共混制成,两层透明导电ITO薄膜层均通过继电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微控制器采用通用的单片机AT80C51或者STM32,或者其他常用的具有控制功能的单片机。

单片机通过预先写入的现有程序来控制继电器通电或者断电,进而来控制两层透明导电ITO薄膜层的通断电,进而控制调光膜基层是透明状态还是不透明状态。

在调光膜基层上靠近散热框的位置上安装有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红外线传感器,微控制器根据红外线传感器检测调光膜基层周围是否有人控制继电器通电或者断电。本实施例中,将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用作商场上靠近街道位置的橱窗,当检测到周围有人时,根据预先设置在微控制器中的现有程序,微控制器控制继电器通电,进而使调光膜基层变透明,使整个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变透明,方便过往行人能够透过智能调光膜结构查看橱窗里面的商品。当红外线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周围没有人时,微控制器控制继电器断电,使调光膜基层变得不透明,使整个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变得不透明,方便使用投影仪直接在投影膜面层上投影广告,方便远处的未在调光膜结构附近的行人能够看到。这样,调光膜结构不仅起到透明橱窗的作用,还起到了投影幕布的作用。

调光膜基层和投影膜面层的外侧面上均覆盖有高分子粘合膜。调光膜基层的外侧面指的是远离投影膜面层的一面,投影膜面层的外侧面是指远离调光膜的一面,在这两个层的外侧上覆盖高分子粘合膜,能够将整个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通过两侧面的高分子粘合膜粘结在两个玻璃之间,形成夹层,这样的设置不仅有利于保护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避免直接接触破坏,还能够使用于广告投影的智能调光膜结构在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内工作,隔绝雨水、大风等外界干扰,使其工作得更加稳定。其中,高分子粘合膜采用包含PE或PET成分的薄膜。

散热框包括刚性的上管1和下管2,还包括连接在上管1和下管2之间的柔性的左竖管3和右竖管4;上管1和下管2相对设置;左竖管3和右竖管4相对设置;上管1、下管2、左竖管3和右竖管4一起形成一个矩形框架结构。左竖管3、上管1、右竖管4和下管2均为可用来进行水循环且依次连通的中空结构。在左竖管3和右竖管4之间连通有三个横管5。左竖管3与上管1、下管2和各个横管5的连通处均安装有单向阀。

上管1和下管2为刚性结构,左竖管3和右竖管4为柔性结构,这使得散热框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反而因为上管1和下管2的刚性结构,使得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在未粘贴在玻璃上的时候,以上管1或者下管2其中一个为轴进行卷绕,将整个智能调光膜卷起来,这样方便存放。而在将智能调光膜结构粘贴到玻璃上时,则将上管1或者下管2中未作为轴的一个向下展开固定,然后再逐渐向上展开,能够使智能调光膜结构的上端和下端被绷紧展开,避免粘贴过程中产生气泡。

如图2所示,单向阀,包括安装在焊接在左竖管3管壁上两个朝着水流方向倾斜的斜片11以及连接在两个斜面之间的连接膜12。如,左竖管3与上管1的连通处设置的单向阀,水的流向为从左竖管3进入到上管1,该单向阀中的两个斜片11分别焊接在左竖管3的管壁上,且两个斜片11相对设置,两个斜片11逐渐靠拢,且两个斜片11之间粘接了连接膜12,连接膜12为柔软的塑料膜。

当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以上管1为轴卷绕起来的时候,即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还未被使用时,各个单向阀中的连接膜12使左竖管3与各个与之连接的管子并不连通,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空气进入到还未使用的散热框内,不利于收缩智能调光膜结构,不利于后面向散热框中快速填充水。当展开智能调光膜结构,将智能调光膜结构粘贴在玻璃上时,上管1充当了类似刮板的作用;首先固定住下管2,然后将上管1缠绕成的卷轴向上推,使卷轴压着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并使其逐渐展开,在智能调光膜结构在展开的过程中,上管1逐渐向各个管子与左竖管3连接处上的单向阀施加压力,压迫各个单向阀上的连接膜12并使其破裂,使单向阀的两个斜片11之间形成能够供水流过的单向通道。

通过单向阀可以限制水流的方向,使水流按照一定方向进行循环,有利于通过循环带走更多热量进行降温。具体地散热框中的水流方向为左竖管3到上管1和各个横管5,再流入到右竖管4,最后流入到下管2,进行一个完整的水循环。

下管2的底面连接有用来向散热框送水的进口管以及用来对散热框排水的出口管,进口管和出口管均可伸缩,本实施例中采用波纹管8。进口管和出口管连接有装满水的水箱9;水箱9上设有用来向进口管输水的水泵10。

水从进口管流进散热框,从出口管中流出散热框,使散热框中的水能够循环带走热量,使散热效果更好。进口管和出口管选择波纹管8,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进口管和出口管的长度。水泵10将水箱9内装满的水输送到进口管中,同时在整个散热框中形成一个循环的动力,使水在散热框中循环流动。

水箱9和下管2之间卡接有两个用来支撑散热框的支撑套7,每个支撑套7分别对应包裹进口管和出口管。支撑套7为一个侧面开口的圆柱结构,这个沿着周向的开口用来将进口管或者出口管包裹住。水箱9和下管2之间卡接有用来支撑散热框的支撑柱6,支撑柱6位于下管2的中间位置,两个支撑套7分别位于支撑柱6两侧,且两个支撑套7相对于支撑柱6彼此位置对此。

用支撑套7和支撑柱6支撑散热框,使散热框的重量不会对智能调光膜结构造成任何影响,支撑套7不仅起到了支撑作用,还因为包裹进口管和出口管,起到了保护进口管和出口管的作用。将支撑柱6设置在下管2的中间位置,将支撑套7设置在支撑柱6对称的两侧位置上,能够起到使散热框受力平衡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支撑套7和支撑柱6也都为可伸缩结构,能够根据智能调光膜结构的具体安装高度,来伸长或者缩短支撑套7、支撑柱6以及波纹管8的长度,这样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安装环境。

上管1和下管2为刚性结构,左竖管3和右竖管4为柔性结构,这使得散热框的设置不会影响到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反而因为上管1和下管2的刚性结构,使得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在未粘贴在玻璃上的时候,以上管1或者下管2其中一个为轴进行卷绕,将整个智能调光膜卷起来,这样方便存放。而在将智能调光膜结构粘贴到玻璃上时,则将上管1或者下管2中未作为轴的一个向下展开固定,然后再逐渐向上展开,能够使智能调光膜结构的上端和下端被绷紧展开,避免粘贴过程中产生气泡。

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框对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进行水冷散热,能够避免调光膜基层热量集聚,进而有效防止安装智能调光膜结构的玻璃受热不均产生破碎的情况。

利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调光膜基层调节成非透明的,然后在投影膜面层上通过投影设备进行广告投影,又能在需要的时候,将调光膜基层调节成透明的,使消费者能够透过整个智能调光膜结构查看展示出来的商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适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