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Lens激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7646发布日期:2018-12-14 22:41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T-Lens激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T-Lens激光设备。



背景技术:

激光设备是用于切割或焊接用的一种设备,但现有的低价激光设备存在着不能精确的进行校准,且安全性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Lens激光设备,其能够提高安全性,且能够更准确的对激光器进行准直调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T-Lens激光设备,其包括激光器套筒、激光光源、光学透镜、定位孔、柱面镜、金属铜片、第一矩形槽、第一固定孔、方向定位槽、第二矩形槽、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第四固定孔、顶盖、把手,套筒上设有定位孔,激光光源、光学透镜、柱面镜、金属铜片、顶盖、把手都与套筒相连,激光光源一端与光学透镜一端相连,激光光源位于定位孔一侧,光学透镜位于柱面镜一侧,柱面镜一端与金属铜片一端相连,金属铜片位于光学透镜一侧,金属铜片一端与顶盖一端相连,顶盖位于把手一侧,柱面镜位于第一矩形槽一侧,顶盖上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固定孔、方向定位槽、第二矩形槽、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第四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位于第二固定孔一侧,第三固定孔位于第四固定孔一侧,第一矩形槽位于第二矩形槽一侧,方向定位槽位于柱面镜一侧。

优选地,所述光学透镜上设有薄膜。

优选地,所述把手使用螺旋纹结构。

优选地,所述套筒外侧使用磨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安全性,且能够更准确的对激光器进行准直调整,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T-Lens激光设备包括激光器套筒1、激光光源2、光学透镜3、定位孔4、柱面镜5、金属铜片6、第一矩形槽7、第一固定孔8、方向定位槽9、第二矩形槽20、第二固定孔21、第三固定孔22、第四固定孔23、顶盖50、把手51,套筒1上设有定位孔4,激光光源2、光学透镜3、柱面镜5、金属铜片6、顶盖50、把手51都与套筒1相连,激光光源2一端与光学透镜3一端相连,激光光源2位于定位孔4一侧,光学透镜3位于柱面镜5一侧,柱面镜5一端与金属铜片6一端相连,金属铜片6位于光学透镜3一侧,金属铜片6一端与顶盖50一端相连,顶盖50位于把手51一侧,柱面镜5位于第一矩形槽7一侧,顶盖50上设有第一矩形槽7、第一固定孔8、方向定位槽9、第二矩形槽20、第二固定孔21、第三固定孔22、第四固定孔23,第一固定孔8位于第二固定孔2一侧,第三固定孔22位于第四固定孔23一侧,第一矩形槽7位于第二矩形槽20一侧,方向定位槽9位于柱面镜5一侧。

光学透镜3上设有薄膜101,提高了滤光性。

把手51使用螺旋纹结构,提高摩擦力,从而提高了安全性。

套筒1外侧使用磨砂结构,提升了使用手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套筒用于固定激光光源、光学透镜、柱面镜、金属铜片、顶盖、把手的位置,激光光源用于发光,光学透镜、柱面镜用于透光,定位、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第三固定孔、第四固定孔用于与外接设备相连从而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位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的稳定性,金属铜片用于散热,从而提高了安全性,第一矩形槽用于让经过光学透镜、柱面镜的激光光源穿透至外接设备处,第二矩形槽用于与外接设备相连,把手用于握住,从而便于与外接设备相连,在使用时由激光光源发光,透过光学透镜、柱面镜、薄膜、第一矩形槽抵达外接设备,如果外接设备接收到激光光源则准直完成,如果外接设备没有接收到激光光源则继续进行准直调整,从而更准确的对激光器进行准直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安全性,且能够更准确的对激光器进行准直调整,结构简单,成本低。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