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153发布日期:2019-01-13 16:1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器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手机等的移动终端装置普遍要求轻薄化构造,因此对既定外形尺寸下的马达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薄型化的马达难以普遍满足各种性能要求。其中明显的问题之一是,马达设计越薄,往往驱使镜头移动的驱动力也显得越发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薄型化的缘故,磁石和线圈在空间上的有效作用面积受到遏制,不能发挥出强大的电磁力,再搭配较大尺寸的镜头,往往使得驱动力不足,而且对磁石组件的保护不够,造成大量的磁场外漏,进而导致磁场力大大降低,以至于驱使镜头移动的驱动力不足。

由此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透镜驱动马达存在漏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镜驱动马达漏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外壳、透镜支撑体、线圈和磁石组件,线圈绕设在透镜支撑体上并设置在外壳内,磁石组件设置在外壳与透镜支撑体之间,其中,外壳对应磁石组件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外壳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进一步地,外壳是一体结构的且通过挤压成型改变厚度的大小。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基壳;附加结构,附加结构设置在基壳对应磁石组件的位置上,以增加该处外壳的厚度。

进一步地,外壳是SPCC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外壳的周壁的厚度在对应磁石组件的部分的厚度H1大于外壳的周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H2。

进一步地,厚度H2与厚度H1的比值大于0.6小于1。

进一步地,厚度H1大于等于0.2毫米小于等于0.25毫米。

进一步地,厚度H1等于0.2毫米。

进一步地,厚度H2大于等于0.15毫米小于等于0.2毫米。

进一步地,厚度H2等于0.15毫米。

进一步地,磁石组件包括四个子磁石,四个子磁石分别设置在外壳的角部上,外壳的周壁的角部的厚度大于外壳的周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进一步地,透镜支撑体的顶部端面具有限位凸部,限位凸部朝向外壳一侧的表面为撞击面。

进一步地,限位凸部为多个,多个限位凸部彼此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限位凸部的厚度大于等于0.07毫米小于等于0.1毫米。

进一步地,限位凸部的厚度等于0.07毫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相机,包括上述的透镜驱动马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装置,包括上述的相机。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装置包括手机、携带信息终端和笔记本电脑中的至少一种。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外壳、透镜支撑体、线圈和磁石组件,线圈绕设在透镜支撑体上并设置在外壳内,磁石组件设置在外壳与透镜支撑体之间,其中,外壳对应磁石组件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外壳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这样,通过增加外壳对应磁石组件的部分的厚度,以对磁石组件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有利于保证较强的磁场强度,进而保证马达具有足够的驱动力,使得在很小的电流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能耗,另外,由于磁场强度得到有效地提升,因而可以将磁场组件设计的更加轻薄,进而能够设计出更加轻薄的透镜驱动马达,提高美观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外壳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透镜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上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下弹簧与底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底座、下弹簧与透镜支撑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与磁石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透镜驱动马达的爆炸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外壳;11、角部;12、外壳翻边;20、透镜支撑体;25、限位棱条;26、抗冲击棱;28、限位凸部;29、载体凹口部;30、线圈;40、磁石组件;50、上弹簧;60、下弹簧;70、底座;71、中心避让开口;72、防尘环;81、缺口部;82、凸起部;84、凸起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镜驱动马达漏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马达、相机及移动终端装置。其中,相机具有下述的透镜驱动马达,移动终端装置具有该相机。

可选地,移动终端装置包括手机、携带信息终端和笔记本电脑中的至少一种。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透镜驱动马达包括外壳10、透镜支撑体20、线圈30和磁石组件40,线圈30绕设在透镜支撑体20上并设置在外壳10内,磁石组件40设置在外壳10与透镜支撑体20之间,其中,外壳10对应磁石组件40的部分的厚度大于外壳1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这样,通过增加外壳10对应磁石组件40的部分的厚度,以对磁石组件40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有利于保证较强的磁场强度,进而保证马达具有足够的驱动力,使得在很小的电流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能耗,另外,由于磁场强度得到有效地提升,因而可以将磁场组件设计的更加轻薄,进而能够设计出更加轻薄的透镜驱动马达,提高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10是一体结构的且通过挤压成型改变厚度的大小。采用一体结构的外壳10的结构强度较大,且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够对内部磁场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另外通过挤压成型改变厚度的大小,操作方便简单,成本较低,且可靠性好。

在该实施例中,外壳10由一种材料制成。这样能够降低外壳10制作的难度,同时也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优选地,外壳10是SPCC材料制成的。SPCC材料具有抗漏磁的作用,也可以防静电,对磁石组件40具有很好地保护作用,有利于提高磁石组件40与线圈30之间的磁场强度,增加马达的驱动力,且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外壳10不仅限于SPCC材料制成的,只要能够满足SPCC材料的性能,对防漏磁性能起到积极作用,都可作为本实用新型外壳10所选用的材质对象之列。

可选地,外壳10的周壁的厚度在对应磁石组件40的部分的厚度H1大于外壳10的周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H2。这样,能够对磁石组件40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有利于保证较强的磁场强度,进而保证马达具有足够的驱动力,使得在很小的电流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能耗。

可选地,厚度H2与厚度H1的比值大于0.6小于1。这样能够保证外壳10具有较好的强度,而且能够对磁石组件4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磁场外漏,同时保证透镜驱动马达具有轻薄的特点。

可选地,厚度H1大于等于0.2毫米小于等于0.25毫米。这样,能够对磁石组件40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有利于保证较强的磁场强度,进而保证马达具有足够的驱动力,使得在很小的电流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能耗。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马达的结构特征,在不影响马达整体结构尺寸的前提下,对外壳10的周壁的角部的厚度H1可作进一步改造的可能,通过加大厚度H1,对增强马达的抗漏磁效果,进一步加大马达推力效果最为直接显著,同时又能满足马达轻薄化设计要求。

优选地,厚度H1等于0.2毫米。这样,能够保证外壳10对磁石组件40起到最好的保护作用,抗漏磁的效果最好,磁场强度最佳。

可选地,厚度H2大于等于0.15毫米小于等于0.2毫米。这样,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保证外壳10的厚度与重量处于较小的范围,有利于减小外壳10的大小,进而使得透镜驱动马达较为轻薄。

需要说明的是,马达在既定紧凑有限空间范围内,变更或加大厚度H2的尺寸较为困难,涉及的影响面相对较大。如果为了得到较好的防漏磁效果,一旦厚度H2改变,将使得外壳10内部的所有相关部件尺寸做出相应调整变动,为此改造所付出的成本较大。由于线圈30和磁石组件40尺寸内缩变动,其综合结果也并不一定有利于包含马达推力性能在内的综合性能提升,也不利于标准化马达产品的实现。在现有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厚度H2尺寸保持不变,改造加大厚度H1的尺寸是最合理和具有可行性的。当然,在满足各项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将厚度H1和厚度H2做成相同尺寸厚度也并非不可。本实用新型是基于提升现有马达功能而做出的技术性改进,推力性能将比之前得到大幅提升。优选地,厚度H2等于0.15毫米。这样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保证外壳10的厚度与重量处于最优的范围,有利于减小外壳10的大小,进而使得透镜驱动马达的轻薄程度最优,提高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磁石组件40对应的外壳10厚度越厚,磁力线逃逸越少,能更有效地制止漏磁的不良状况,即在同等电流条件下,磁石组件40所产生的磁场强度则会越高,对提升马达驱动力越明显。通过提高驱动力,可承载驱动较大重量镜头,提供高像素透镜驱动马达,实现透镜驱动马达低电流、小型化的构造设计。外壳10在选取材料时,选用的厚度为0.2毫米,将外壳10的周壁的厚度在对应磁石组件40的部分的厚度H1改造成0.2mm以上,其余区域部分外壳10厚度加工成0.15mm,具体实现方式为:外壳10加工厂家通过模具将0.2mm的料带进行挤压,可挤压成如0.15mm等的厚度。这样,与原有驱动力相比,可提升25%的驱动力。

如图7所示,磁石组件40包括四个子磁石,四个子磁石分别设置在外壳10的角部上,外壳10的周壁的角部的厚度大于外壳10的周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四个子磁石用于与线圈30作用,以产生磁场,为马达提供驱动力,另外,外壳10的周壁的角部的厚度大于外壳10的周壁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可以对子磁石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使得子磁石保持较强的磁场,进而保证马达具有足够的驱动力,使得在很小的电流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能耗。

在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透镜支撑体20的顶部端面具有限位凸部28,限位凸部28朝向外壳10一侧的表面为撞击面。由于透镜支撑体20与外壳10之间设置有限位凸部28,因而对透镜支撑体20与外壳10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另外,通过限位凸部28与透镜支撑体20接触,增加了接触面积,能够减少由于冲击造成的损坏,对透镜支撑体20、外壳1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具体来说,马达在通电情况下,透镜支撑体20在Z轴光轴方向上驱动,通过限位凸部28与外壳10的顶面内侧面相顶触而对马达实现限位。这种限位构造,改善了现有透镜支撑体20的撞击位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避免由于反复撞击所带来的撞击面产生粉尘碎屑的可能,对最终镜头的成像效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通过限位凸部28与透镜支撑体20顶触加以限位,由于顶触面较大,增大了限位面积,控制粉尘碎屑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由于反复限位撞击给马达带来的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壳10的四个角部11具有外壳翻边12,外壳翻边12与载体凹口部29嵌套设置,加以驱动限位,现有技术中的外壳10对透镜支撑体20进行限位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因而冲击试验后容易产生粉尘碎屑,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外壳10与透镜支撑体20的撞击位置进行结构改进,即改为限位凸部28与外壳10撞击,撞击面积大大增加。

另外,上述嵌套设置结构,具有Z轴光轴方向驱动的上限位实施限位功能,同时对驱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X、Y轴方向扭动加以左右扭动限位,以保证马达光轴驱动的良好性。向线圈30通上一定电流后,透镜支撑体20向Z轴光轴方向驱动,驱动到一定行程,载体凹口部29底部就会与外壳翻边12的顶端面相顶触实现驱动上限位的限位。但外壳翻边12面较薄,容易嵌入到载体凹口部29的底部,相互间多次撞击易产生黏连。故在载体凹口部29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凸起结构84,凸起结构84虽防止了黏连,但由于撞击面变得较小,因而驱动过程中反复的撞击易产生粉尘碎屑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凸部28来对马达光轴方向驱动上限位的限位方式加以改良,有效改善了粉尘碎屑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外壳翻边12与载体凹口部29的嵌套配置方式对X、Y轴方向实施驱动扭动限位功能。

如图3所示,限位凸部28为多个,多个限位凸部28彼此间隔设置。采用多个支撑部且间隔设置,能够分散外壳10与透镜支撑体20之间的作用力,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有效地避免外壳10与透镜支撑体20因撞击造成损坏,对透镜支撑体20和外壳1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可选地,限位凸部28的厚度大于等于0.07毫米小于等于0.1毫米。这样,增加了限位凸部28与透镜支撑体20之间的接触面积,能够减少由于冲击造成的损坏,对透镜支撑体20和外壳1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可以避免影响透镜驱动马达的厚度,以保证透镜驱动马达具有轻薄的特点。

优选地,限位凸部28的厚度等于0.07毫米。这样,能够对透镜支撑体20、外壳10以及透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使得透镜驱动马达的轻薄程度最优。

本实用新型中的透镜驱动马达还包括位于透镜支撑体20上方的上弹簧50和位于透镜支撑体20下方的下弹簧60,上弹簧50的顶角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胶孔。上弹簧50用于支撑透镜支撑体20的上端面,下弹簧60用于支撑透镜支撑体20的下端面,由于上弹簧50的顶角处设置有至少一个胶孔,因而能够通过注胶的方式以将上弹簧50与透镜支撑体20固定连接,以提高透镜驱动马达的抗冲击的能力,提高稳定性,而且,将胶注入胶孔中能够防止外溢,避免影响其它结构的性能。

如图5和图6所示,透镜驱动马达还包括底座70,外壳10设置在底座70上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透镜支撑体20、线圈30和磁石组件40均位于容置空间内,其中,外壳10与底座70通过嵌合结构装配在一起。底座70用于支撑透镜支撑体20、线圈30和磁石组件40,在底座70与外壳10的共同作用下,为透镜支撑体20、线圈30和磁石组件40提供容置空间,同时能够起到保护内部组件的作用;另外,外壳10与底座70通过嵌合结构装配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装配效果好,可靠性与稳定性强。

在图5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底座70具有中心避让开口71和防尘环72,防尘环72沿中心避让开口71的周向延伸。透镜支撑体20具有容置腔,防尘环72伸入透镜支撑体20的容置腔内且与容置腔无接触性错位结合,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尘作用。

如图5至图7所示,嵌合结构包括缺口部81和凸起部82,缺口部81设置在外壳10上,凸起部82设置在底座70的外周上并能够嵌合在缺口部81内。凸起部82与缺口部81结构简单,能够满足嵌合的要求,且装配效果好,可靠性与稳定性强。

在图7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缺口部81位于外壳10的顶角处。这样可以避免对其他部件造成不利的影响,有利于提高透镜驱动马达的使用性能。

如图3、和图6所示,透镜支撑体20具有绕线区域,绕线区域内设置有用于止挡线圈30的限位棱条25;绕线区域内还设置有抗冲击棱26,线圈30绕设在绕线区域内以覆盖抗冲击棱26。由于设置有限位棱条25,因而能够对线圈30起到很好的限位保护作用,另外,由于设置有抗冲击棱26,绕线后的线圈30与透镜支撑体20之间的抗冲击力会大大加强,因而即便在外力的作用下,线圈30也不会脱落于透镜支撑体20,提升了透镜驱动马达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透镜支撑体20的下端面具有多个定位柱,下弹簧60具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柱与多个定位孔配合设置。透镜支撑体20与下弹簧60之间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连接,有利于增加装配的可靠性,同时可以提高装配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磁石组件40与外壳10之间相贴合时,能够增加透镜驱动马达的紧凑感,有利于减小透镜驱动马达的体积;当磁石组件40与外壳10之间具有缝隙时,便于在缝隙内注胶粘合固定,能够增加磁石组件40与外壳10之间的粘固性。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外壳10不是一体结构的。

在该实施例中,外壳10包括基壳和附加结构,附加结构设置在基壳对应磁石组件40的位置上,以增加该处外壳10的厚度。通过在基壳对应磁石组件40的位置上设置附加结构,以增加该处外壳10的厚度,能够对该处的磁石组件40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有利于保证较强的磁场强度,进而保证马达具有足够的驱动力。

这样,降低了基壳的加工难度,但增加了装配复杂度,且外壳10的质量不易降低。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增加外壳对应磁石组件的部分的厚度,以对磁石组件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地避免磁场外漏,有利于保证较强的磁场强度,进而保证马达具有足够的驱动力;

2、由于磁场强度得到有效地提升,因而可以将磁场组件设计的更加轻薄,进而能够设计出更加轻薄的透镜驱动马达,提高美观性;

3、由于磁场强度增加,因而能够在很小的电流作用下能够产生较大的驱动力,有利于降低能耗;

4、限位凸部能够增加透镜支撑体的抗冲击能力,对透镜支撑体、外壳以及透镜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5、结构简单,容易组装。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