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滤镜镜头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4480发布日期:2019-01-13 16:1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双滤镜镜头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滤镜镜头座装置。



背景技术:

IR-CUT双滤镜是指在摄像头镜头组里内置了一组滤镜,当镜头外的红外感应点侦测到光线的强弱变化后,内置的IR-CUT由马达切换滤镜能够根据外部光线的强弱随之自动切换,使图像达到最佳效果。也就是说,在白天或黑夜下,双滤光片能够自动切换滤镜,因此不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下,都能得到最佳成像效果。

但是,现有抚摩中的镜头座在镜片被马达回切换时,当托盘运动到末端时,易卡住托盘,从而导致无法切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滤镜镜头座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滤镜镜头座装置,包括:镜头座、托盘和马达,所述托盘上安装有滤光片,所述马达驱动所述托盘运动,所述托盘和马达均设置于所述镜头座中,所述镜头座内形成有限位阻挡部,所述限位阻挡部位于所述托盘的运动路径上。

优选地,所述双滤镜镜头座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地设置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所述托盘的一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活动地套在所述输出轴上且位于所述弹簧所形成的螺旋间隙中。

优选地,所述托盘的另一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二导向部,所述镜头座中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部与所述导向杆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阻挡部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双滤镜镜头座装置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与所述镜头座扣合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托盘和马达的容纳空间。

当马达转动而驱动托盘沿直线滑动时,可通过限位阻挡部对托盘起限位作用,从而提高产线良率并消除产品到终端客户的质量问题,有可能防止镜片托盘超出马达的行程,解决了由于超行程导致镜片行驶到马达起始端时而卡死、导致不切换或是不良品流出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镜头座的主视图;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一;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二;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中附图标记:1、镜头座;2、托盘;3、马达;4、滤光片;5、限位阻挡部;6、弹簧;7、输出轴;8、第一导向部;9、第二导向部;10、导向杆;11、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滤镜镜头座装置,用于安装固定摄像机镜头和IR CUT(滤光片切换器),特别适用于所有安防监控摄像机。

该双滤镜镜头座装置包括:镜头座1、托盘2和马达3,所述托盘2上安装有滤光片4,所述马达3驱动所述托盘2运动,所述托盘2和马达3均设置于所述镜头座1中,所述镜头座1内形成有限位阻挡部5,所述限位阻挡部5位于所述托盘2的运动路径上。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部份是马达,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外部的电路控制板驱使马达切换,白天工作用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避免了白天的彩色失真,CMOS还原出真实彩色;当夜间光线不足时,利用马达移开红外截止滤光片,使CMOS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线,避免了在夜间杂光干扰红外光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低照性能,避免了在夜间杂光干扰红外问题,于是在白天与夜晚都能取得最佳成像视觉效果。

在上述切换过程中,当马达转动而驱动托盘沿直线滑动时,可通过限位阻挡部5对托盘起限位作用,以防止镜片托盘超出马达的行程,导致镜片托盘行驶到马达起始端而被卡死,导致不切换或是不良品流出等现象,加以此限位阻挡部解决了此问题从而提高产线良率并消除产品到终端客户的质量问题。

优选地,所述双滤镜镜头座装置还包括弹簧6,所述弹簧6固定地设置于所述马达3的输出轴7上,所述托盘2的一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一导向部8,所述第一导向部8活动地套在所述输出轴7上且位于所述弹簧6所形成的螺旋间隙中。在马达转动的过程中,弹簧6所形成的螺旋间隙起到螺旋导向的作用,从而使托盘滑动,进行切换。

优选地,所述托盘2的另一侧突出地形成有第二导向部9,所述镜头座1中设置有导向杆10,所述第二导向部9与所述导向杆10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阻挡部5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8相对应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双滤镜镜头座装置还包括上盖11,所述上盖11与所述镜头座1扣合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托盘2和马达3的容纳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