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8206发布日期:2019-03-30 08:55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计LCD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



背景技术:

在现有背光源中,常常用铁壳作为整个背光源的主体,将多层的光学结构放置在铁壳内,形成一个完整的背光源结构,以达到强度高,厚度薄的要求。

在铁壳的加工工艺中,通常需要对铁壳的边缘进行注塑加工处理,通过对铁壳的边缘进行注塑后,铁壳边缘的厚度可以自由控制,方便后续的遮光密封设计的要求。

但是,随着目前高屏占比的LCD显示要求,背光源也需要做成相应的显示结构,以满足整体屏幕的发光要求。在高屏占比的整个屏幕中,因为还需要放置一部分前置摄像头和听筒,但是又需要兼顾高屏占比的要求,所以目前通常只是把需要预留放置硬件设备的位置留出,其他位置通常做成显示面板。所以,整个显示面板并不是一个完整平面,在其边缘会有容纳硬件设备的缺口,一般将容纳硬件的不规则边缘称为异形结构,这些异形结构都是发生在屏幕的边缘,即异形结构都是发生在具体LCD显示和背光源边缘的,具体的异形结构根据需要放置的硬件设备的大小以及摆放位置有关。

在背光源中,以为需要对整个液晶屏幕进行光源的提供,所以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液晶屏幕进行对应的设计。因为铁壳是决定整个背光源的形状,即背光源的外形也需要有对应的异形结构,以满足硬件放置的要求。

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对异形边缘进行注塑后,因为异形结构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些非直线形状的,或者是曲率较大的位置,因为注塑后整体的形状弯曲,容易发生脱胶的情况,注塑胶脱胶会引发遮光失败,甚至会使得整个背光源成为次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在在具有异形结构的铁壳中,出现注塑胶注塑后容易脱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包括有壳体,还包括壳壁,所述的壳壁沿壳体边缘设置,所述的壳体的边缘具有异形结构,还包括有拉胶通孔,所述的拉胶通孔设置在壳体边缘。通过增加一个拉胶通孔,在整体注塑的时候,因为拉胶通孔的存在,通孔内也会有注塑胶的存在,因为注塑胶是一体成型的,所以在成型后,正常需要注塑的位置上具有注塑胶,拉胶通孔内也有注塑胶,当正常的注塑胶因为受力发生变形准备发生脱离时,拉胶通孔内的注塑胶会与拉胶通孔的内部形成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的拉胶通孔设置在异形结构的壳体和壳壁的连接处。将拉胶通孔设置在该位置,可以在成型的时候,注塑胶体通过拉胶通孔内部在外部有一小部分溢出,溢出的注塑胶提供部分拉力,在内部的正常的注塑胶受力时,提供一个拉力,防止脱胶的事故发生,整体使得注塑胶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的拉胶通孔具有多个,且沿壳体和壳壁的连接处相距2~6mm排列。拉胶通孔多个能够保证大段的异形结构上的注塑胶也能够保证不脱胶,在设置距离上,过远容易在拉胶通孔之间发生小部分的脱胶事故,过近则不容易加工,在该范围内,能够同时满足拉胶效果和加工难度的要求。

优选的,所述的壳壁的高度为0.5~1mm。在壳壁的高度上,过高的壳壁容易突出,影响整体背光源的厚度,过低则不容易打出通孔,难以加工。在该范围内,能够保证加工的便利性以及不影响背光源整体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的异形结构的壳壁及拉胶通孔上均有一体成型的注塑胶。一体成型的注塑胶能够保证拉胶通孔的效果。

本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防脱胶效果显著。因为注塑胶在注塑过程中,注塑胶会进入通孔并且外部也有小部分的胶体结构,所以在通孔结构的作用下,整体的胶体具有一个固定的效果,防止脱胶。

2.加工简单。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按照正常的工艺在异形结构的壳壁与壳体连接处打孔即可,因为壳壁的高度相对较高,打孔操作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的异形结构第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的异形结构第二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边缘注塑的背光源铁壳的异形结构第三立体图。

附图说明:1为壳体,2为壳壁,3为异形结构,4为拉胶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所示,壳体1的外轮廓为类矩形结构,其中的上边具有异形结构3,本实施例中的异形结构3为圆弧形状,围绕着壳体1的边缘设置有壳壁2,壳壁2的高度为为0.8mm。在异形结构3上,设置有4个拉胶通孔4,4个拉胶通孔4均设置在壳体1和壳壁2的连接处,如附图2~4所示。拉胶通孔4间相距3mm,拉胶通孔4因为是从壳体1和壳壁2的连接处进行穿透,所以在壳体1的底部能够看到部分通孔的结构,并且从铁壳内往外看,也能够看到部分通孔的结构。

在对铁壳进行注塑时,注塑的主要是在铁壳的壳壁2的内侧上进行注塑,在进行注塑时,在异形结构3上有拉胶通孔4的存在,注塑胶会一同填满注塑通孔,因为在注塑过程中,铁壳外部仍然有模具进行包裹,注塑胶在注塑过程中,会通过通孔,在铁壳外部会与铁壳的轮廓重合,即在拉胶通孔4外部会有注塑胶填满整个拉胶通孔4。

在正常使用时,当内部的注塑胶受力时,固定在拉胶通孔4内的注塑胶,会收到壳体1与注塑胶结构之间的卡合力,以及本身拉胶通孔4带来的摩擦力,所以固定非常牢固,不易发生脱胶的情况。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拉胶通孔的孔型为圆形结构。圆形的在注塑中能够更加方便进胶以及使得注塑胶能够更容易填满整个拉胶通孔,减少因为拉胶通孔的结构复杂导致注塑时注塑胶不能把整个拉胶通孔填充完整,造成不良事故的发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