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外置微距镜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334发布日期:2019-01-22 20:55阅读:1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外置微距镜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手机外置微距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智能手机轻便便携,照相功能越来越强大,使用手机拍照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受限于手机自身空间限制,手机镜头通常为固定的焦距和视角,限制了手机拍照的应用。

针对手机镜头为固定焦距和视角的问题。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手机外挂镜头。用以增加手机拍照的应用场合。例如手机外置微距镜头,用来减小手机最近对焦距离,适合拍摄花,昆虫,等静物。手机镜头最近对焦距离通常在60mm-70mm,接上微距镜头之后,最近对焦距离可减小到10-20mm。

这类微距镜头虽然光学系统简单,通常是2到3片镜片。但是体积不够小,且存在畸变,边缘不清晰,不能匹配入瞳直径ENPD大于2.2mm的的手机镜头。针对现有的微距镜头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个尺寸小,成像清晰,照度均匀,低畸变,适配手机入瞳直径达到2.5mm,并且成本低廉的手机外置微距镜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外置微距镜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外置微距镜头,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配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为负的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正的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型透镜,并且凹面朝向像侧。所述微距镜头采用负正正结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所述第一透镜第一面为凹面,用于减小第一透镜外径尺寸。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距镜头视场角2ω=78度,出射角2β=78度。在手机镜头焦距为4mm时,接上所述微距镜头焦距变为3.6mm。最佳对焦距离2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距镜头有如下特征:

-12<f1<-9

-1<f1/f2-3<-1.5;

f1是所述第一透镜焦距,其中f2-3是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折射率Nd和阿贝数Vd满足如下关系:1.5<Nd<1.8,40<Vd<6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微距镜头将手机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从60到70mm减小到15到25mm,并且光学系统总长<12mm所述第一透镜外径小于9.8mm。光学系统结构简单,可匹配入瞳直径达2.5mm的手机镜头,畸变小于2%,保证成像不变形,系统横向色差得到很好的矫正,保证成像色彩纯正。系统场曲也控制得很好,保证拍照全画面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学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场曲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畸变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的横向色差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MTF曲线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MTF曲线图;

图中: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手机外置微距镜头,包括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配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透镜为负的光焦度的双凹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正的光焦度的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正的光焦度的弯月型透镜,并且凹面朝向像侧。所述微距镜头采用负正正结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所述第一透镜第一面为凹面,用于减小第一透镜外径尺寸。

所述微距镜头视场角2ω=78度,出射角2β=78度。在手机镜头焦距为4mm时,接上所述微距镜头焦距变为3.6mm。最佳对焦距离2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微距镜头有如下特征:

-12<f1<-9

-1<f1/f2-3<-1.5;

其中:f1是所述第一透镜焦距,其中f2-3是所述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的组合焦距。

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折射率Nd和阿贝数Vd满足如下关系:1.5<Nd<1.8,40<Vd<65。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实施例一:

在手机镜头焦距为4mm,相对孔径F/#为1.8时,手机镜头入瞳直径ENPD为2.2mm。加上所述微距镜头时,光学系统总体规格如下:

光学系统总焦距EFL=3.6mm

相对孔径:F/#=1.88

光学系统总长度:L=11.2mm。

实施例二:

在手机镜头焦距为4mm,相对孔径F/#为1.6时,手机镜头入瞳直径ENPD为2.5mm。加上所述微距镜头时,光学系统总体规格如下:

光学系统总焦距EFL=3.6mm

相对孔径:F/#=1.67

光学系统总长度:L=11.2mm

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系统横向色差如图2所示,最大色差在2um以内。

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系统场曲如图3所示,最大值在0.02mm以内。

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光学畸变如图4所示,光学畸变控制在2%以内。

图5为实施例一的MTF曲线图,所述微距镜头接在手机镜头且所述微距镜头入瞳直径ENPD为2.2mm时,可以看出全视场内150lp/mm均在0.2以上。

图6为实施例二的MTF曲线图,所述微距镜头接在手机镜头且所述微距镜头入瞳直径ENPD为2.5mm时,可以看出视场内150lp/mm几乎都在0.2以上。

可以看出,按照手机Sensor离焦距离±0.2mm所述微距镜头对焦距离在15mm到25mm成像清晰,低畸变。

所述微距镜头将手机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从60到70mm减小到15到25mm,并且光学系统总长<12mm所述第一透镜外径小于9.8mm。光学系统结构简单,可匹配入瞳直径达2.5mm的手机镜头,畸变小于2%,保证成像不变形,系统横向色差得到很好的矫正,保证成像色彩纯正。系统场曲也控制得很好,保证拍照全画面清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