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5306发布日期:2019-04-05 19:22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可转动眼镜脚的眼镜。



背景技术:

眼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患有近视或远视的人群可以通过佩戴眼镜进行纠正视力。通常眼镜包括镜架与眼镜脚,眼镜脚铰接在镜架上,镜架用于固定安装镜片,而眼镜脚用于架设在耳朵上,进而保持镜架佩戴过程中的位置固定。

目前,市场上的申请号为20162002226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固定眼镜脚的眼镜,它包括镜框、眼镜脚,镜框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眼镜脚的安装块,安装块上设置有开口槽,眼镜脚安装在开口槽内用于旋转的转动轴及插块等,这种结构虽然能够较为稳定为眼镜脚提供旋转,但是在眼镜脚张开或者收拢的时候较难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容易出现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镜,眼镜脚在张开或者收拢的状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眼镜,包括用于安装镜片的镜架主体,所述镜架主体两侧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铰接设置有眼镜脚,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与眼镜脚端部抵触的弹性部件,所述眼镜脚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部件接触的部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弧形面和第二平面,所述弹性部件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平面及第二平面抵触形成的抵触面,当第一平面与抵触面抵触时,眼镜脚为张开状态,当第二平面与抵触面抵触时,眼镜脚为收拢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弹性部件自身具有一定弹性,弹性部件的抵触面结构可以卡接在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上,这样眼镜脚在使用的时候以及收拢的时候均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不易出现翻转。弹性部件的稳定回弹结构配合上眼镜脚上弧形面的结构能够让眼镜脚受到人为的翻动的时候,眼镜脚能够发生稳定的转动,保证不同状态的顺利切换,眼镜也能够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部件包括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通过圆弧段连接,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设置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由金属质弹簧或金属质簧片或橡胶弹簧制成。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金属制成的弹性部件具有高回弹性,而且弹力稳定。在眼镜脚发生旋转之后,第二端面受到圆弧段驱动能够让第二端面保持稳定的回复力,进而第二端面上的抵触面能够与第一平面或者第二平面形成卡接力,确保眼镜脚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眼镜脚上设置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槽壁与弹性部件的一端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避让槽能够让眼镜脚与第二端面形成相互卡接结构,提升结构的紧凑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与眼镜脚铰接的凸起部,所述弹性部件上设置有供凸起部贯穿的镂空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结构能够为眼镜脚的铰接提供位置,同时凸起部贯穿的结构能够提高弹性部件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使用过程中弹性部件出现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镜架主体上两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固定块上设置有凸棱,连接块上设置有与凸棱卡接的卡槽,在连接块上设置用于连接固定块的紧固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眼镜脚内壁设置有卡接在镜架主体顶部或者底部的嵌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棱的结构能够与卡槽形成卡接结构,卡接结构较为稳定,不易出现相对滑动。而连接块可以相对于镜架主体形成转动,同时配合上眼镜脚上的嵌槽,使得两个眼镜脚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收纳到镜架主体顶部和底部,提高收纳的稳定性,同时起到保护眼镜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眼镜脚张开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连接块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中眼镜脚端部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眼镜脚合拢状态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镜架主体;2、连接块;21、凸起部;22、卡槽;3、眼镜脚;31、第一平面;32、弧形面;33、第二平面;34、避让槽;35、嵌槽;4、弹性部件;41、第一端面;42、第二端面;43、弹性体;44、镂空部;5、固定块;51、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眼镜,包括用于安装镜片的镜架主体1,镜架主体1包括两个镜片和连接在两个镜片之间的连接架。镜架主体1两侧设置有一个固定块5,每个固定块5上转动设置有连接块2,每一个连接块2上铰接设置有一个眼镜脚3。

如图2、图3所示,所述连接块2上设置有与眼镜脚3端部抵触的弹性部件4,眼镜脚3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部件4接触的部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31、弧形面32和第二平面33,弹性部件4上设置有可与第一平面31及第二平面33抵触形成的抵触面,当第一平面31与抵触面抵触时,眼镜脚3为张开状态,当第二平面33与抵触面抵触时,眼镜脚3为收拢状态。弹性部件4包括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 第一端面41与第二端面42之间设置弹性体43,弹性体43由金属质弹簧或金属质簧片或橡胶弹簧制成。在连接块2上设置有用于与眼镜脚3铰接的凸起部21,在弹性部件4上设置有供凸起部21贯穿的镂空部44,凸起部21通过镂空部44贯穿第一端面41和第二端面42,这样弹性部件4能够卡接在凸起部21上,使得弹性部件4保持结构稳定。

如图2与图3所示,在眼镜脚3上设置避让槽34,避让槽34槽壁与弹性部件4的一端贴合。眼镜脚3在转动过程中与弹性部件4接触的部分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平面31、弧形面32和第二平面33,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3与抵触面均为平面。当第一平面31与抵触面接触时,眼镜脚3为张开状态,当第二平面33与抵触面接触时,眼镜脚3为收拢状态。抵触面抵接在第一平面31与第二平面33上时候,通过弹性部件4的弹力能够使第一平面31于抵触面及第二平面33与抵触面形成相对固定的结构,因此,当需要对眼镜脚3的位置进行切换的时候,需要手动的掰动,日常状态下其能够保持自身的状态稳定。

镜架主体1上两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块5,固定块5 转动连接在连接块2上,连接块2上设置圆柱状的槽体, 固定块5上设置有柱状体,在柱状体上设置有凸棱51,连接块2上设置有与凸棱51卡接的卡槽22,在连接块2上设置用于连接固定块5的紧固件。当柱状体插入连接块2上的槽体后,凸棱51卡接在卡槽22内,通过紧固件把固定块5与连接块2进行连接。当眼镜脚转动一定角度后,凸棱51卡接在相邻的卡槽22内,具有定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配合柱状体转动,在连接块2的一侧设置轴向方向的开裂部,使柱状体转动时,连接块2保持一定的弹性。

如图1与图4所示,眼镜脚3内壁设置有卡接在镜架主体1顶部或者底部的嵌槽35,人们可以通过旋转连接块2将眼镜脚3和转动至镜架主体1的上下两侧,这样人们可以通过翻转镜架主体1即可让眼镜脚3的嵌槽35卡入到镜架主体1上,这样眼镜能够在不使用时,保持较小的占用空间且收纳稳定,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将眼镜脚3打开,然后旋转连接块2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作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