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提高复制平面光栅衍射效率的膜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9705发布日期:2019-04-02 23:42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提高复制平面光栅衍射效率的膜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栅复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够提高一级衍射效率且衍射效率稳定性的膜层。



背景技术:

光栅作为精密测量的一种工具,可用于位移测量、转角测量、光学三违测量、温度测量等,由于它本身具有的优点,已在精密仪器、坐标测量、精确定位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衍射光栅,通常简称为“光栅”,一种由密集、等间距平行刻线构成的非常重要的光学器件。光栅在光学系统中起分光作用的关键元件,通常被称作科学分析仪器的心脏,其精度要求极高,性能稳定、分辨率高、角色散高、而且随波长的变化极小所以在各种科学分析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利用多缝衍射和干涉作用,将射到光栅上的光束按波长的不同进行色散,再经成像镜聚焦而形成光谱。衍射光栅通过把衍射光的能量集中到某一个设定的级次和波长上,使得在这个级次和波长上的衍射效率最大,它的杂散光和鬼线强度都很低,这对提高科学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和检出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衍射光栅的精度要求极高,很难制造,因此需要在原刻光栅(光栅母板)的基础上复制光栅。复制属精密技术,工艺原理是利用真空镀膜法在原刻光栅(光栅母板)上镀一薄层硅油和一层铝膜,用胶粘剂将它牢固地粘接在复制基板的基板玻璃上,再用分离工具将两片玻璃分开,基板玻璃上便得到了和原刻光栅有相同条纹数的光栅膜层,即为复制光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一级衍射效率且衍射效率稳定的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能够提高复制平面光栅衍射效率的膜层,包括夹在光栅母板和复制基板之间的硅油膜和铝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油膜上覆盖有三氧化二铝厚膜,所述的三氧化二铝厚膜上覆盖有氟化镁膜,所述的氟化镁膜上覆盖有铝膜,所述的铝膜上覆盖三氧化二铝薄膜。

所述硅油膜的厚度为6nm~9nm,所述三氧化二铝厚膜的厚度为12nm~14nm,所述氟化镁膜的厚度为15nm~20nm,所述铝膜的厚度为80nm~100nm,所述三氧化二铝薄膜的厚度为5nm~7nm。

所述的膜层能够使得复制平面光栅在闪耀波长250nm处的一级衍射效率>70%。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光栅母板和复制基板之间设置五个膜层,且调整不同膜层的厚度,使得复制出来的平面衍射光栅在闪耀波长250nm处一级衍射效率>70%,且一年内250nm处一级衍射效率无明显下降,衍射效率稳定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膜层夹在光栅母板和复制基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光栅母板;2—硅油膜;3—三氧化二铝厚膜;4—氟化镁膜;5—铝膜;6—三氧化二铝薄膜;7—复制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能够提高复制平面光栅衍射效率的膜层,包括夹在光栅母板1和复制基板7之间的硅油膜2和铝膜5,在厚度为6nm~9nm的硅油膜2上覆盖有厚度为12nm~14nm的三氧化二铝厚膜3,在三氧化二铝厚膜3上覆盖有厚度为15nm~20nm的氟化镁膜4,在氟化镁膜4上覆盖有厚度为80nm~100nm的铝膜5,在铝膜5上覆盖厚度为5nm~7nm的三氧化二铝薄膜6。上述膜层中,硅油膜2的作用是使光栅母板1与镀有其它膜层的复制基板7顺利分离,其它各膜层相互配合能够使得复制平面光栅在闪耀波长250nm处的一级衍射效率>70%,且一年内250nm处一级衍射效率无明显下降。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光栅母板和复制基板之间设置五个膜层,且调整不同膜层的厚度,使得复制出来的平面衍射光栅在闪耀波长250nm处一级衍射效率>70%,且一年内250nm处一级衍射效率无明显下降,衍射效率稳定性大大提高。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