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0408发布日期:2019-04-13 01:0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投影仪的投影效果,需要确保其散热效果。目前市场上的投影仪中的散热系统要么是采用导热体与散热器结合的方式将投影仪主体的热量通过导热体传输到散热器,达到散热的目的;另一种就是在导热体与散热器结合的方式上增加散热风扇,但散热风扇一般设置在散热器处,从散热器表面对散热器进行散热。

上述中的导热体与散热器结合的方式的散热效果并不好,增加散热风扇的方式不仅会增加投影仪的体积,且只是对散热器进行散热,对导热体以及投影仪主体无法进行散热,散热风扇的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仪,该散热装置能够在不增加投影仪的体积的情况下,取得更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投影仪,包括主体及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散热器,所述导热体包括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以及第三导热体,所述第一导热体、所述第二导热体和所述第三导热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体和所述第二导热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散热器套设在所述第三导热体上,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体内;所述导热体用于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器;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均用于加快所述导热体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一端,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体与所述第二导热体的接触面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风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包括多个叶片和轮毂,所述多个叶片均匀分布于轮毂上,所述轮毂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的周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热体包括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体与所述第三导热体的接触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体的厚度与所述主体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导热体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热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热体设置成管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导热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应用于投影仪上,所述投影仪包括主体,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散热器,所述导热体包括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以及第三导热体,所述第一导热体、所述第二导热体和所述第三导热体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体和所述第二导热体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散热器套设在所述第三导热体上,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体内;所述导热体用于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器;所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均用于加快所述导热体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热体包括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处,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装置及投影仪,该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散热器,导热体包括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以及第三导热体,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和第三导热体依次连接,第一散热体和第二散热体设置在主体上,散热器套设在第三导热体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均设置在第一导热体内;导热体用于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散热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均用于加快导热体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散热器。

可见,将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设置在第一导热体内,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产生的风会从第一导热体流经第二导热体,并从第三导热体流向散热器,投影仪产生的热量除了导热体本身的热传递功能传输至散热器,还会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产生的风的带动下从导热体传输至散热器,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产生的风本来就有冷却的效果,使得投影仪的散热效果更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仪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仪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导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投影仪;10-主体;20-散热装置;21-导热体;211-第一导热体;2111-第一进风口;2112-第一出风口;2113-第一风道;212-第二导热体;2121-第二出风口;213-第三导热体;2131-出风孔;22-第一风扇;23-第二风扇;231-叶片;232-轮毂;24-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影仪1的示意图,该投影仪1包括主体10及散热装置20,所述散热装置20包括导热体21、第一风扇22、第二风扇23和散热器24,所述导热体21包括第一导热体211、第二导热体212以及第三导热体213,所述第一导热体211、所述第二导热体212和所述第三导热体213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导热体211和所述第二导热体212设置在所述主体10上,所述散热器24套设在所述第三导热体213上,所述第一风扇22和所述第二风扇23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体21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体211、第二导热体212以及第三导热体213可以设置成一体成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21用于将主体10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器24;所述第一风扇22和所述第二风扇23均用于加快所述导热体21将主体10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所述散热器24。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导热体211包括第一进风口2111、第一出风口2112和第一风道2113,所述第一风扇22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2113内且靠近所述第一进风口2111处,所述第二风扇23设置在所述第二风道内且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2112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风口2111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2113的一端,所述第一出风口211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热体211与所述第二导热体212的接触面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风道2113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体211的第一风道2113为所述第一导热体211从所述第一进风口2111的一面开设的凹槽,且在所述凹槽的靠近槽底的槽壁上开设一通孔(即所述第一出风口2112),且所述第一导热体211和所述第二导热体212共用所述槽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体211可以设置为长方体形状,也可以设置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进风口2111可以设置为圆形,也可以设置为矩形;所述第一出风口2112可以设置为矩形。

所述第二导热体212包括第二出风口2121,所述第二出风口2121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热体212与所述第三导热体213的接触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体212设置成空心状,即所述第二导热体212还包括空腔,且通过第一出风口2112将所述空腔与所述第一导热体211的第一风道2113连通,使得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产生的风通过第一出风口2112由第一风道2113流向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出风口2121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三导热体213的横截面的形状进行设置。

所述第三导热体213设置成管状。所述第三导热体213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孔2131。

所述第三导热体213可由多根管状体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导热体213由两根管状体组成,所述两根管状体的一端与第二导热体212连接,所述第二出风口2121设置在所述两根管状体的一端与第二导热体212的连接处,所述两根管状体的一端与第二导热体212的连接处设置在第一导热体211与第二导热体212的接触面的对立面上,即两根管状体的一端通过第二出风口2121与第二导热体212的空腔连通,使得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产生的风通过第一出风口2112由第一风道2113流向空腔,再通过第二出风口2121由空腔流向两根管状体(即第三导热体213),最后通过两根管状体上的多个出风孔2131以及两根管状体的另一端流向散热器24或投影仪1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24为铝合金材质的散热片组成,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产生的风最终通过第三导热体213的管壁上设置的多个出风孔2131从散热器24的内部向外扩散,由于散热片之间会存在间隙,从多个出风孔2131流出的风通过散热片之间存在的间隙扩散至散热器24的外部,多个出风孔2131流出的风在从散热片之间的间隙扩散的过程中,还会将散热片上的热量带走,加快散热器24的散热速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体211、第二导热体212和第三导热体213组成的导热体21的材质可以采用导热性能极佳的金属铜。

所述第一风扇22和所述第二风扇23均包括多个叶片231和轮毂232,所述多个叶片231均匀分布于轮毂232上,所述轮毂232设置在所述第一风道2113的周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均采用风轮结构,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的叶片231沿第一风道2113的径向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在电机的驱动下使得空气流动进而产生风,其中,第一风扇22设置在第一进风口2111处可以将外界的冷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2111吸入到第一风道2113内,通过第一风扇22可以在第一进风口2111处产生朝远离第一进风口2111方向流动的冷风(即向第一出风口2112流动),由于冷风会随着流动风速慢慢降低,故在靠近第一出风口2112处设置第二风扇23,通过第二风扇23可以提高冷风的风速,使得冷风有足够的动力向第二导热体212和第三导热体213流动,且冷风的风速与越大,对投影仪1的散热效果越好。

第一风道2113内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风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道2113内设置两个风扇(即第一风扇22和第二风扇23)。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风道2113的第一出风口2112处设置有第二风扇23可以使得第一风扇22产生的冷风保持高速的风速流向第二导热体212和第三导热体213,使得散热装置20的散热效果更好。

所述第一导热体211的厚度与所述主体10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导热体21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导热体212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热体212的厚度小于第一导热体211的厚度可以减轻导热体21的重量,也可以减小导热体21在投影仪1中的占用空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装置及投影仪,该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和散热器,导热体包括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以及第三导热体,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体和第三导热体依次连接,第一散热体和第二散热体设置在主体上,散热器套设在第三导热体上,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均设置在第一导热体内;导热体用于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散热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均用于加快导热体将主体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散热器。

可见,将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设置在第一导热体内,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产生的风会从第一导热体流经第二导热体,并从第三导热体流向散热器,投影仪产生的热量除了导热体本身的热传递功能传输至散热器,还会在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产生的风的带动下从导热体传输至散热器,且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产生的风本来就有冷却的效果,使得投影仪的散热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