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医用皮肤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9774发布日期:2019-04-16 23:52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医用皮肤放大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医用皮肤放大镜。



背景技术:

皮肤镜通过使用油浸、光照和光学放大观察到包括表皮下部、表真皮连接及乳头层真皮等肉眼不可见皮肤结构的器件,其通过与照相机、录像机等等电子影像设备等连接可实现电子显微放大、图像存储和共享,是目前皮肤疾病筛选和诊断的有效工具。

与电子成像设备连接或本身具有电子成像、图片存储功能的皮肤镜,其所成图像为是通过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电子图像。由于通过成像元件和影像处理芯片的转换,成像质量缺乏层次感,易产生颜色失真,直观与即视感差。且与电子成像设备联接,或集成电子成像技术,致使其使用和操作繁琐、不灵便,不适于随时取用。另外,为观察到清晰的皮肤结构图像,皮肤镜需配合浸润液使用,从而实现对深层皮肤的观察。浸润式皮肤镜,其浸润液直接接触皮肤,容易造成皮损部位的感染。

目前手持式皮肤镜,多以低倍率放大为主,其放大透镜为单一材料的透镜,无像差平衡,尤其易产生色差,其观察效果并不理想;而10倍以上的皮肤镜,或为电子放大,或光学镜头复杂而致结构不能简化、轻便,装配和制造成本都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医用皮肤放大镜,无须浸润液即看清晰观察病损部位,不存在感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医用皮肤放大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均设有窗口片,所述外壳内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窗口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孔边缘安装有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照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镜头支持结构,所述镜头支持结构用于放置放大透镜和偏光组件,所述偏光组件用于实现在白光照明下的交叉偏振。

所述偏光组件包括平片偏光片和环形多孔偏光片,所述的平片偏光片的吸光轴和环形多孔偏光片的吸光轴相互垂直。

所述镜头支持结构中间为贯通孔,沿光轴方向内壁为两层台阶结构,其中,第一层台阶用于支持所述平片偏光片,第二层台阶用于支持和定位所述放大透镜;所述镜头支持结构的外壁分为两段,沿观察方向分别为镜筒和安装槽,其中安装槽用于放置所述照明光源;所述镜头支持结构的底部,通孔外边缘的台阶上对称设置了用于安装所述环形多孔偏光片的垂直定位柱。

所述第一层台阶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对所述平片偏光片进行定位。

所述安装槽为环形阵列分布。

所述放大透镜为胶合透镜。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偏光组件实现交叉偏振技术,从而无须浸润液即看清晰观察病损部位,不存在感染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PWC算法进行的光学设计和优化产生的胶合透镜,其成像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整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光源电路板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镜头支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手持式医用皮肤放大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均设有窗口片,所述外壳内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窗口片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通孔边缘安装有照明光源,所述照明光源照射方向的一侧设置有镜头支持结构,所述镜头支持结构用于放置放大透镜和偏光组件,所述偏光组件用于实现在白光照明下的交叉偏振。利用交叉偏振光技术,无须浸润液即看清晰观察病损部位,不存在感染的问题。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透镜为通过PWC算法进行的光学设计和优化产生的胶合透镜,由此可见,采用单一双胶合透镜做为光学放大镜,使用了环保级冕玻璃和火石玻璃,通过光学设计优化镜头结构,实现良好的成像质量,其安装方便,不存在安装误差引起的使用效果变差。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该手持医用皮肤放大镜为一体式结构,由单一键1控制,实现设备开、关机,实现自然光和交叉偏振光模式的切换。具体包括:外壳、光学组件、照明光源、电路板和电池。

其中,外壳分上壳2和下壳5,按键1设置在上壳2,上壳2和下壳5分别装有窗口镜片7。光学组件包括胶合透镜8、平片偏光片9和环形多孔偏光片10,其装配在镜头支持结构6上。

该手持医用皮肤放大镜的照明光源为可见光LED光源11,以阵列的形式排布在电路板4的前端的通孔边缘(见图3)。对应环形多孔偏光片10的不同部位的LED光源11,由按键1控制亮灭,以实现自然光照明模式和交叉偏振片光照明模式的切换。所述电路板4为一体结构,集照明光源和电路板于一体,前部分的通孔边缘分布着LED阵列,后部分为主电路区,供电电池3放置在电池槽中。电路板的尾端装置USB插头13。

如图4所示,镜头支持结构6的中间为贯通孔,沿光轴方向内壁为两层台阶结构。第一层台阶用于支持平片偏光片9,台阶上对称设置了两个平片偏光片定位柱14用于进行定位。第二层台阶用于支持和定位胶合透镜8。镜头支持结构6的外壁,分为两段,沿观察方向分别为镜筒15和LED槽17,其中LED槽17为环形阵列分布,胶合透镜8沿观察方向推入镜筒15。沿观察方向,镜头支持结构6底部,通孔外边缘的台阶上对称设置了环形多孔偏光片10的垂直定位柱,环形多孔偏光片10安装在此台阶上。平片偏光片9的吸光轴和环形多孔偏光片10的吸光轴垂直,分别平行于定位柱和垂直定位柱的连线。

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采用偏光组件实现交叉偏振技术,从而无须浸润液即看清晰观察病损部位,不存在感染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属于掌上型皮肤镜,光机电集成度高,结构小巧、轻便,能够随身携带,而其一键式的控制,实现了无难度操作,到手即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