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56折射率防蓝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0206发布日期:2019-04-02 23:45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一种1.56折射率防蓝光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56折射率防蓝光镜片,适用眼镜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通信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人类进入了“屏时代”,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工作、生活、娱乐,这一切都是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显示屏来显示的。然而,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健康却与我们渐行渐远。电视、电脑、手机 LED屏幕等人造光源发出的可见光中都含有大量的380-410nm频率的短波蓝光,长期的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从而引起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科疾病。

针对蓝光对人的危害,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防蓝光的镜片,但是传统的防蓝光镜片一般都是在镜片基片的外层镀上各种功能的膜层,而忽视了镜片基片的内侧,从而极易造成镜片的损坏。还有一些防蓝光镜片则采取在基片的两侧镀上相同层数的膜层,这样不仅增加了镜片的厚度,而且提高了镜片的生产成本。

另外,传统的防蓝光镜片在防蓝光的同时,忽略了室外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因此造成传统的防蓝光镜片在室外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1.56折射率防蓝光镜片,在具有良好的防蓝光的基础上,可以对紫外线进行良好的抵抗,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56折射率防蓝光镜片,包括基片、设置在基片外侧的外膜层和设置在基片内侧的内膜层,其中,

所述外膜层从基片向外依次包括加硬膜、抗UV膜、抗蓝光膜、减反膜、抗电波膜、抗菌膜和抗污膜;

所述内膜层从基片向外依次包括加硬膜、抗菌膜和抗污膜;

所述抗UV膜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氧化铈膜层、第一氧化锌膜层、氧化钛膜层、第二氧化锌膜层、氧化锆膜层和第三氧化锌膜层,

所述第一氧化锌膜层、 第二氧化锌膜层和第三氧化锌膜层三者的厚度之和为600nm。

进一步,所述加硬膜为氧化硅膜层。

进一步,所述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3~5μm。

进一步,所述减反膜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氧化锆膜层、二氧化钛膜层、三氧化二钛膜层和第二氧化锆膜层。

进一步,所述减反膜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氟化镁膜层、氧化锆膜层和三氧化二铝膜层。

进一步,所述抗电波膜为EMI抗电波膜层。

进一步,所述抗菌膜为纳米银膜层。

进一步,所述纳米银膜层中纳米银的粒径为25~30nm。

进一步,所述抗污膜的厚度为50~100n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有抗UV膜,而第一氧化锌膜层、 第二氧化锌膜层和第三氧化锌膜层三者的厚度之和为600nm,可以将照射到镜片外侧的紫外线完全吸收,提高镜片佩戴的舒适性,降低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由于基片的内膜层和外膜层中均设置有加硬膜、抗菌膜和抗污膜,减少了基片内膜层的厚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加硬膜可以同时增加基片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强度,抗菌膜可以增加镜片的抗菌性能,增加佩戴镜片时的安全性能,而抗污膜能够增加镜片的防油污和防水的性能,减少其清洗的次数,延长镜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1.56折射率防蓝光镜片的结构图;

图中:1.基片,2.加硬膜,3.抗UV膜,4.抗蓝光膜,5.减反膜,6.抗电波膜,7.抗菌膜,8.抗污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1.56折射率防蓝光镜片,包括基片1、设置在基片外侧的外膜层和设置在基片1内侧的内膜层,其中,

所述外膜层从基片向外依次包括加硬膜2、抗UV膜3、抗蓝光膜4、减反膜5、抗电波膜6、抗菌膜7和抗污膜8;

所述内膜层从基片向外依次包括加硬膜2、抗菌膜7和抗污膜8;

所述抗UV膜3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氧化铈膜层、第一氧化锌膜层、氧化钛膜层、第二氧化锌膜层、氧化锆膜层和第三氧化锌膜层,

所述第一氧化锌膜层、 第二氧化锌膜层和第三氧化锌膜层三者的厚度之和为600nm。

所述加硬膜2为氧化硅膜层。

加硬膜2可以增加镜片的耐磨性能,降低镜片表面产生划痕的几率,延长镜片的使用寿命。

所述氧化硅膜层的厚度为3~5μm。

该厚度下的氧化硅膜层不仅能够对镜片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而且不会影响镜片的透光质量。

所述减反膜5从内向外依次包括第一氧化锆膜层、二氧化钛膜层、三氧化二钛膜层和第二氧化锆膜层。

通过L/M/H/L的膜系,且采用了高折射率的氧化锆,尽可能的减少了光能在镜片表面的反射损失,提高了成像强度和分辨率。

所述减反膜5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氟化镁膜层、氧化锆膜层和三氧化二铝膜层。

通过三层减反膜5的设置,可以使镜片的反射率小于0.5%。

所述抗电波膜6为EMI抗电波膜层。

EMI抗电波膜层可以增加镜片抗电波的功能,提高镜片佩戴的舒适性。

所述抗菌膜7为纳米银膜层。

纳米银膜层可以增加镜片的抗菌性能,提高镜片佩戴的安全性能。

所述纳米银膜层中纳米银的粒径为25~30nm。

纳米银的粒径一般在25~50nm之间,而粒径越小,则杀菌性能越强,25~30nm粒径的纳米银膜层可以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安全性能更高。

所述抗污膜8的厚度为50~100nm。

该厚度下的抗污膜8不会影响照片的透光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设置有抗UV膜,而第一氧化锌膜层、 第二氧化锌膜层和第三氧化锌膜层三者的厚度之和为600nm,可以将照射到镜片外侧的紫外线完全吸收,提高镜片佩戴的舒适性,降低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由于基片的内膜层和外膜层中均设置有加硬膜、抗菌膜和抗污膜,减少了基片内膜层的厚度,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加硬膜可以同时增加基片内表面和外表面的强度,抗菌膜可以增加镜片的抗菌性能,增加佩戴镜片时的安全性能,而抗污膜能够增加镜片的防油污和防水的性能,减少其清洗的次数,延长镜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