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曝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8439发布日期:2019-05-28 17:49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曝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印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续曝光装置。



背景技术:

需曝光的材料是在特定的基材上印上一层油墨,基材一般为纸材或塑料片材,印刷的油墨是感光油墨,在特点波长的光源照射下会发生固化化学反应,油墨可以牢固的固定印刷基材上。光线穿过菲林遮光底片在感光油墨上形成所需的图形,完成曝光。

传统的曝光装置都是间歇曝光,工作件与菲林相对位置紧贴,针对片张表面的油墨进行曝光,每次曝光前需要做以下动作:1、曝光基材传送到曝光位置,套准位置,停住保持在位置上;2、抽真空,让曝光基材和菲林遮光底片紧密贴合,两者之间没有空气;3、快门打开一次,让UV灯灯光穿过菲林在需曝光基材上形成特定图案的照射;4、真空解除,传送走曝光基材,传送下一个基材并重复整个环节。

传统的曝光装置是固定的,基材无法连续传送,极大影响曝光速度,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曝光装置,通过采用不停转动的菲林遮光底片和连续传送的基材,以解决上述问题,其具有曝光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曝光装置,包括机架,透光的滚筒,设置在滚筒中心的同心轴,以及固定在同心轴上的发光装置,所述同心轴的两端穿过滚筒并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滚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曝光图案,所述滚筒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其做高速转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曝光的基材与滚筒外表面通过张力贴紧,基材的通过传输装置使其随着滚筒转动一起运动,基材与滚筒贴合无间隙,用张力代替传统的抽真空,省去了抽真空的步骤,提高曝光效率;同心轴上的发光装置对基材连续曝光,无需反复开关快门,达到不停机连续曝光基材的效果,曝光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的,所述曝光图案为柔性的菲林遮光底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曝光图案采用柔性的菲林遮光底片,其可以弯曲覆盖在滚筒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框,所述菲林遮光底片通过固定框固定在滚筒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框,达到将菲林遮光底片固定在滚筒外表面的效果,菲林遮光底片上预先完成曝光图案,提高后续基材曝光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滚动轴承、齿轮和驱动电机,所述齿轮固定在滚筒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和齿轮啮合,所述滚动轴承固定在齿轮的中心,所述同心轴穿过滚动轴承内圈并与滚动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心轴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在机架上,驱动电机带动滚筒高速转动,同心轴固定,相应的,同心轴上的发光装置固定,其不随滚筒转动而转动或发生晃动,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减少无用光源干扰的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设置在发光装置外侧,其可减少散射光源的干扰,使光源直射穿过滚筒表面并对基材进行曝光。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包括LED灯和凸透镜,所述LED灯固定设置在同心轴上,所述凸透镜设置在LED灯和滚筒之间,所述LED灯发出的光透过凸透镜垂直穿过滚筒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ED灯为点光源,配合凸透镜,凸透镜将LED散发出来的光这射成所需的线性光源,免去使用UV等以及反射罩等辅助光学器材产生的光源污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可发射线型光源的卤素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卤素灯,其直接发射线性光源,在保护罩的作用下,控制光线的照射方向,免去使用UV等以及反射罩等辅助光学器材产生的光源污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滚筒设置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滚筒设置为两个,基材呈“S”形缠绕在两个滚筒之间并进行绷紧,可对基材的两面进行同步曝光,曝光效率较高,提高生产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转动的滚筒,需要曝光的基材通过张力紧贴在滚筒表面并随着滚筒转动而运动,无需抽放真空装置对其进行抽放真空,节约成本,提高曝光速度;

(2)通过设置LED灯和与其适配的凸透镜,达到对基材进行连续曝光的效果,无需曝光快门,并且基材传送速度恒定,无需停住,曝光速度快,提高了生产效率。

(3)本实用新型使得光线与工作面垂直,可控制曝光的时间,以及减少散射造成的图形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曝光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滚筒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滚筒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机架;2、滚筒;3、同心轴;4、曝光图案;5、固定框;6、滚动轴承;7、齿轮;8、驱动电机;9、保护罩;10、LED灯;11、凸透镜;12、卤素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连续曝光装置,包括机架1,一个透光的滚筒2,设置在滚筒2中心的同心轴3(如图3所示),以及固定在同心轴3上的发光装置,同心轴3的两端穿过滚筒2并固定在机架1上;滚筒2的一端设置有驱动其做高速转动的驱动装置,其包括滚动轴承6、齿轮7和驱动电机8,齿轮7固定在滚筒2的一端,驱动电机8的转轴和齿轮7啮合,滚动轴承6固定在齿轮7的中心,同心轴3穿过滚动轴承6内圈并与滚动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需曝光的基材由传送装置传送(图中未示出)并通过张力紧贴在滚筒2表现,基材传送速度和滚筒2表面的线速度相同,滚筒2内部的发光装置可对基材进行连续曝光,曝光速度较快,生产效率较高。

滚筒2的外表面设置有曝光图案4,曝光图案4为柔性的菲林遮光底片,菲林遮光底片弯曲覆盖在滚筒2的外表面。滚筒2外表面设置有固定框5,菲林遮光底片通过固定框5固定在滚筒2外表面。菲林遮光底片通过固定框5固定在滚筒2表面,方便不同菲林遮光底片的更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如图2和图3所示,发光装置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减少无用光源干扰的保护罩9。发光装置包括LED灯10和凸透镜11,LED灯10固定设置在同心轴3上,凸透镜11设置在LED灯10和滚筒2之间,LED灯10发出的光透过凸透镜11垂直穿过滚筒2表面并对滚筒2表面的基材进行曝光。

实施例一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连续曝光装置的构造简单,无需曝光快门和抽放真空装置,提高曝光的速度;并且需要曝光的基材传送速度恒定,曝光后无需停住,可实现连续曝光,极大地提高了曝光速度以及生产效率。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连续曝光装置,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光装置包括可发射线型光源的卤素灯12,卤素灯12固定设置在同心轴3上,其发射的光直射穿过滚筒2表面并对滚筒2表面的基材进行曝光。

实施例二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卤素灯12,其替代传统的UV灯和反射罩,可避免产生光源污染,提高曝光基材的合格率。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一种连续曝光装置,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滚筒2设置为两个,两个滚筒2并列设置在机架1上,需曝光的基材依次通过两个滚筒2并利用张力紧贴滚筒2。

实施例三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设置两个滚筒2,需曝光的基材依次通过滚筒2,滚筒2分别设置在基材的两面,两个滚筒2可对基材的两面进行同步曝光,提高曝光速度和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