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0572发布日期:2019-07-06 12:00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镜,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



背景技术:

眼镜,用于辅视调整人的视觉,具体涉及辅助调整人的近视、远视,还有些用于强光环境下避免眼睛的不舒服。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处于电焊工作环境、强日照环境、强光照射环境中,遮光眼镜属于必不可少的劳保用品。

公开于2016年8月17日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5485122U记载了一种可以调节透光度的偏光眼镜,包含镜框,镜框包含安装部分,安装部分包含夹持凹槽,夹持凹槽构成了镜片安装的周边结构,镜框上包含两层偏光镜,两层偏光镜分别为第一偏光镜和第二偏光镜,第一偏光镜和第二偏光镜中至少有一个为可以转动的镜片,第一偏光镜和第二偏光镜的相对转动能改变眼镜的偏光情况。该技术方案采用偏光镜,而光在透过偏光镜后不再是全振幅的自然光,但是人是生活在自然中的,为了眼镜的健康,不宜长期佩戴此种类型的眼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以从另一种技术路线的角度解决强光环境下如何减弱人的眼睛所接收的光通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包括遮光镜片、眼镜架;所述遮光镜片上设有多个透光通道,该些透光通道用于使多角度的环境光能够透过。

优选的,所述透光通道为通孔。

优选的,所述透光通道为透光材料体。

优选的,所述遮光镜片包括透光镜片和分别贴合于透光镜片两侧设置的第一遮光膜、第二遮光膜,第一遮光膜上设有第一透光孔,第二遮光膜上设有第二透光孔,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错位并形成所述透光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光膜为硬质遮光材料制成,第一遮光膜嵌设于透光镜片一侧并能够相对于透光镜片转动。

优选的,所述遮光镜片的厚度为4 mm~6mm,所述透光通道直径为2mm~4mm。

优选的,所述透光通道包括中心透光通道和围绕中心透光通道设置的外围透光通道,外围透光通道与中心透光通道设有夹角,所述夹角的顶点在所述眼镜架的镜脚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遮光镜片的厚度为5mm所述透光通道直径为3.5mm,所述透光通道的数量为13个,所述外围透光通道有1层,在对应于每一层透光通道中,该些透光通道均匀分布,且连接该层所有的透光通道时能够形成正六边形;或者,所述透光通道的数量为19个,所述外围透光通道有2层,在对应于每一层透光通道中,该些透光通道均匀分布,且连接该层所有的透光通道时能够形成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眼镜架包括镜脚,在镜脚的尾端套装有脚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带透光通道的遮光镜片能够减弱光通量,其并未改变光的振幅,可以长期佩戴;眼睛能够经该些透光通道观察到多角度的环境光,视角盲区少,不会形成过大的死角。

假使这些透光通道是平行设置的,其仅在直视时效果好,为了使其无视角盲区,透光通道需要大量设置,但这时就会造成其光通量增大,不能达到设计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的遮光镜片的后视透视图。

图3为沿图2的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的遮光镜片的立体图,其凹弧面一侧靠近所述眼镜架的镜脚一侧,即靠近佩戴者的眼睛。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的结构图。

图6为沿图5的C-C剖面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部放大图。

图中,1-眼镜架,2-遮光镜片,201-第二遮光膜,2011-第二透光孔,202-透光镜片,2021-防磨凹槽,203-第一遮光膜,2031-第一透光孔,204-环形片,21-中心透光通道,22-外围透光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一种能够减弱光通量的眼镜,包括眼镜架1和安装在眼镜架1上的两块镜片,两块镜片中至少有一块镜片是遮光镜片2,眼镜架1为现有技术。

遮光镜片2上设有多个透光通道,该些透光通道用于使多角度的环境光能够透过,多角度的环境光指外界的光经自然摆放的物体散射后的形成的多角度散乱光源。

作为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遮光镜片2为不透光材料制作而成,透光通道为通孔。通孔的方向设置为:外界的环境光经不同通孔后,向佩戴者的眼睛处汇聚。

作为第二种可选实施方式,遮光镜片2为不透光材料制作而成,在遮光镜片2上开设多个通孔,通孔的方向设置为:外界的环境光经不同的通孔后,向佩戴者的眼睛处汇聚,然后在通孔中填充透光材料形成的透光材料体。

作为第三种可选实施方式,参见图5-7,遮光镜片2包括透光镜片202和分别贴合于透光镜片202两侧粘接设置的第一遮光膜203、第二遮光膜201,第一遮光膜203上设有第一透光孔2031,第二遮光膜201上设有第二透光孔2011,第一透光孔2031与第二透光孔2011错位并形成透光通道,这类似于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通孔型透光通道在遮光镜片2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的开窗。作为改进,第一遮光膜203为硬质遮光材料制成,第一遮光膜203嵌设于透光镜片202一侧并能够相对于透光镜片202转动。具体的可以在透光镜片202一侧设置圆形凹槽,并在圆形凹槽的槽底设置直径小于圆形凹槽的防磨凹槽2021,防磨凹槽2021优选为圆柱形孔,并与圆形凹槽共轴。第一遮光膜203采用圆形片,第一遮光膜203放置在圆形凹槽内,然后在第一遮光膜203外方、在透光镜片202上粘接固定环形片204,这样通过环形片204上的中心孔就能够转动第一遮光膜203。还可以在圆形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沿周向方向形成的开口,在第一遮光膜203上设置手柄,手柄通过开口伸出于眼镜架1的镜框外,这样通过拨动手柄就能够转动第一遮光膜203。

前述透光材料优选为PC材料,不透光材料一般为可以是本身不透光,也可以掺杂有不透光的杂质形成的材料。

本实施例以第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作出说明,遮光镜片的厚度为4 mm~6mm,透光通道直径为2mm~4mm。透光通道包括中心透光通道21和围绕中心透光通道21设置的外围透光通道22,外围透光通道22与中心透光通道22设有夹角,夹角的顶点在佩戴时的眼睛一侧,即眼镜架1的镜脚一侧。透光通道的直径、角度、数量具有关联性,其与遮光镜片的透光面积相关。

优选的,遮光镜片2的厚度为5mm,中心透光通道21和外围透光通道22的直径均为3.5mm,透光通道的数量为13~19个,透光通道的数量为13个时,外围透光通道为1层,在对应于该层透光通道中,该些透光通道均匀分布,且连接该层所有的透光通道时能够形成正六边形,对应于图2,外围透光通道22为最外层的通孔,有12个。或者,如图2中,透光通道的数量为19个,外围透光通道有2层,内层外围透光通道有6个,分别分布在正六边形的顶点上,外层外围透光通道有12个,分别分布在正六边形的顶点或正六边形的边的中点上;总的来说,就是在对应于每一层透光通道中,该些透光通道均匀分布,且连接该层所有的透光通道时能够形成正六边形。

优选的,眼镜架1包括镜脚,在镜脚的尾端套装有脚套,脚套采用橡胶制成,用于防滑,脚套上设有与镜脚紧配合的安装洞,安装洞仅有一个开口,由于橡胶具有弹性,所以安装洞能够套在镜脚上。

佩戴本实用新型的眼镜,使用者的眼睛能够看到较宽的视角,视角盲区少,不会形成过大的死角。透光通道周围的遮光材料用于减弱光通量,其并未改变光的振幅,可以长期佩戴。

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