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护套的眼镜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6966发布日期:2019-07-17 05:5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防护套的眼镜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防护套的眼镜框。



背景技术:

眼镜框是眼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到支撑镜面的作用。

目前,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为CN206848606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眼镜框,包括框体、铰接部、连接部与定位部,所述框体两端分别设置有框头,所述框头连接有桩头,所述桩头包括与眼镜镜脚铰接的铰接部以及与框头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脚以及与第一连接脚相连接的第二连接脚,所述框头设置有定位部,所述第一连接脚、第二连接脚以及定位部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框体存在一定的缺陷,一些不是经常使用的墨镜或是3D眼镜,不使用时需要收纳于眼镜盒内,但当在户外使用而没有可以收纳的眼镜盒时,若将眼镜放在口袋中携带,框体对镜面无任何防护结构,就容易造成镜面磨损的问题,从而缩短眼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护套的眼镜框,将眼镜收起并携带时可保护镜面不被磨损,延长眼镜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防护套的眼镜框,包括框体、镜腿与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固定于所述框体的上部位置,所述镜腿连接于框体的两端;所述保护套包括防护布与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保护套的两内侧壁上,所述防护布绕设在转动轴上;所述防护布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框体底部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保护套设置于框体的上部位置,镜腿连接于框体两端,使用保护套时不影响眼镜的佩戴;保护套两内侧壁上设有转动连接的转动轴,防护布绕设于转动轴,使防护布可随转动轴转动而实现拉伸和卷缩;防护布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框体底部的内侧壁,当防护布拉伸至框体底部时可由连接件固定,避免防护布在携带过程中又卷缩回转动轴,从而对镜面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被磨损,由此延长眼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其中一端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轴靠近端部的位置,另一端固定于保护套一侧的内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轴上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转动轴固定,另一端与保护套一侧的内侧壁固定,以此使转动轴上的防护布在拉伸后,因转动轴受到扭簧的扭力作用发生反向转动,而使防护布自动卷缩回转动轴上,使防护布的使用更为便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两端位置均套设有扭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轴两端位置均设置扭簧,使转动轴两侧形成平衡,从而使防护布在转动轴上的拉伸与卷缩更稳定地实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的结构为:所述框体底部内侧的位置设有第二魔术公贴,所述防护布拉伸的一端设有第二魔术母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框体与防护布的连接件设置为魔术贴;在框体内侧的底部位置处设置第二魔术公贴,第二魔术公贴与防护布拉伸的一端设置的第二魔术母贴粘合即可实现防护布与框体底部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框体内侧壁上部的两端位置设有卡槽,所述保护套底部两端向下延伸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两端向下延伸有带凸块的连接板,且凸块与卡槽对应,使凸块可卡接于卡槽中,从框体内侧起到固定效果的同时结构也较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外侧两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底部朝向框体的方向固定有卡块,框体外侧壁上部两端开有容置所述卡块的插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护套外侧两端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与保护套一体成型而无需另外固定,结构简单;支撑杆底部的卡块可与框体外侧壁上部两端的插接槽卡接,从而在框体外侧将保护套固定;由框体内侧与外侧的双重固定效果使保护套的连接结构更稳定,当保护套固定于框体上部时不易脱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的中部位置缩径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第一魔术公贴,所述防护布上与所述转动轴上的凹槽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魔术母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中部缩径形成的凹槽中固定第一魔术公贴,使结构更合理;在防护布上与转动轴连接的位置设有第一魔术母贴与第一魔术公贴相粘合,使防护布不易从转动轴上滑落;需要取下防护布时只需解开第一魔术母贴与第一魔术公贴,使防护布既可连接在转动轴上,又可方便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套朝向框体外侧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保护套开口处的上部位置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朝框体外侧设置开口,在开口处铰接挡板,通过挡板可保护保护套内的装置;当需要维护转动轴或替换防护布时,打开挡板时即可通过开口完成操作,使保护套的结构更合理更具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框体的上部设置保护套,通过拉伸保护套中的防护布并将其固定于框体底部,即可在收起眼镜并放置于口袋中经携带时保护眼镜的镜面不被磨损,从而延长眼镜的使用寿命;

2.在防护布上与保护套内的转动轴连接的位置设有的第一魔术母贴与转动轴中部缩径形成的凹槽中固定的第一魔术公贴相粘合,使防护布既可连接在转动轴上,不易从转动轴上滑落,又可方便拆卸;

3.保护套朝框体外侧设置开口,且开口处铰接有挡板,使挡板即可被打开进行维护转动轴或替换防护布的操作,挡板盖合时又可保护保护套内的装置,使保护套的结构更合理更具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防护布与转动轴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框体;11、卡槽;12、第二魔术公贴;13、插接槽;2、镜腿;3、保护套;31、连接板;32、凸块;33、挡板;34、支撑杆;35、卡块;4、防护布;41、第一魔术母贴;42、第二魔术母贴;5、转动轴;51、第一魔术公贴;52、凹槽;6、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带防护套的眼镜框,如图1所示,包括框体1、镜腿2与保护套3。保护套3设置于框体1的上部位置,镜腿2连接于框体1的两端位置,将镜腿2所在框体1的一侧指定为内侧。

如图1所示,保护套3朝向框体1外侧开有开口,开口处连接有挡板33,挡板33与保护套3开口处的上部位置铰接,由此可打开挡板33观察保护套3内部。

如图1、2所示,保护套3外侧两端且位于挡板33两侧的位置处均连接有支撑杆34,支撑杆34底部朝向框体1的方向固定有卡块35,框体1外侧壁上部两端与卡块35对应的位置处开有插接槽13,卡块35插接于插接槽13中,使保护套3可与框体1外侧固定。通过框体1的外侧壁及内侧壁上部与保护套3的连接结构,使保护套3更稳固地固定在框体1上部。

如图3、4所示,框体1内侧壁的上部两端位置均开有卡槽11,保护套3底部两端向下延伸有连接板31,连接板31上固定有与卡槽11对应的凸块32,凸块32卡接于卡槽11中,可将保护套3固定于框体1内侧的上部位置。由此通过框体1内侧壁及外侧壁上部位置的连接结构将保护套3固定,将卡块35从插接槽13中取出,再将凸块32从卡槽11中取出即可将保护套3拆卸下来。

如图5、6所示,保护套3包括防护布4与转动轴5,防护布4为不会磨损镜面的无纺布;转动轴5位于保护套3内部,且转动轴5与保护套3的两内侧壁转动连接;防护布4绕设在转动轴5上。转动轴5的中部位置缩径形成凹槽52,凹槽52中固定有第一魔术公贴51,防护布4与转动轴5上的凹槽52对应的位置固定有第一魔术母贴41,第一魔术母贴41与第一魔术公贴51粘合即可将防护布4固定于转动轴5上,并使更换防护布4的操作更便捷。

如图5所示,转动轴5两端均套设有扭簧6,扭簧6的一端固定于转动轴5靠近端部的位置上,另一端固定于保护套3的内侧壁上。当向下拉动防护布4时,扭簧6可扭转,使防护布4顺利拉下;通过扭簧6的恢复力即可使转动轴5反向转动,从而使防护布4向上卷缩,并重新绕设于转动轴5。

如图3、5所示,防护布4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框体1底部的内侧壁。框体1底部的内侧位置处固定有第二魔术公贴12,防护布4拉伸的一端与框体1底部内侧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第二魔术母贴42,第二魔术公贴12与第二魔术母贴42粘合使防护布4拉伸至框体1内侧底部位置时可被固定,在保护镜面时使防护布4不易受扭簧6的恢复力而被动收起。连接件可以是魔术贴等可用于固定防护布4与框体1的任何连接部件。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在佩戴眼镜时,防护布4卷缩在转动轴5上,收起于保护套3中;通过将凸块32卡接于框体1内侧上部的卡槽11,再将卡块35插接于插接槽13中,可使保护套3稳定地固定于框体1的上部位置而不易掉落;当需要取下保护套3时,将凸块32从卡槽11中取出、再将卡块35从插接槽13中取出,即可将保护套3拆卸下来,操作简单快捷。

当在户外或其它需摘下眼镜的情况时,人手将防护布4向下拉伸,在扭簧6的扭力作用下,转动轴5转动辅助防护布4从保护套3中拉出,将防护布4拉伸的一端固定的第二魔术母贴42与框体1底部内侧固定的第二魔术公贴12相粘合,此时即可将防护布4覆盖于镜面,从而在将眼镜放置于口袋中携带时不会磨损镜面,由此延长眼镜的使用寿命;当解开第二魔术公贴12与第二魔术母贴42时,转动轴5即可在扭簧6的恢复力作用下反向转动,使防护布4重新卷缩于转动轴5上。

另一方面,防护布4与转动轴5之间采用第一魔术母贴41与第一魔术公贴51粘合,将防护布4固定于转动轴5上,当需要更换防护布4时,打开挡板33,拉伸卷缩的防护布4,解开第一魔术母贴41与第一魔术公贴51,即可将防护布4取下,以更换新的防护布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