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机荧光轮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0247发布日期:2019-05-07 22:0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投影机荧光轮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影机荧光轮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激光投影机以其高可靠性、高寿命、高亮度等特点已逐步取代使用卤素灯、LED等传统光源的投影机,广泛应用于家庭、商业、教育、广告等各种场景。但受制于半导体激光工艺问题,红色和绿色激光光源还不能完美满足使用需求,业界普遍采用高密度蓝光激光光源激发荧光粉产生显示所需的红绿光的方案。但随着产品应用范围扩张,激光投影设备的亮度需求也越来越高,荧光粉作为激光投影机的关键组成部分也随着亮度极具提高,过高的温度将使荧光粉效率降低甚至失效,限制投影机画面亮度。即便是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动态荧光轮方案在超高密度光源下也面临严峻的散热挑战,由此荧光粉散热问题成为激光投影机亮度提升的关键瓶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超高亮度投影机的荧光粉散热差,导致荧光粉效率降低甚至失效,限制投影机画面亮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影机荧光轮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投影机荧光轮散热装置,包括投影机光源模组,所述投影机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模组壳体和设置在光源模组壳体内的荧光轮,所述投影机荧光轮散热装置还包括导热板、导热鳍片和涡轮离心风扇,所述导热板与光源模组壳体相连形成密闭腔体,以及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的出风通道和回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之间通过循环通道连通,所述涡轮离心风扇设置在出风通道和循环通道的连接处,所述导热鳍片连接在导热板上且分布在循环通道内,且导热鳍片之间设有气流通道。

投影机工作时,光源模组壳体内的荧光轮以高速匀速旋转,光源激发点相对于荧光轮位置保持不变,激光激发荧光粉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对流使密闭腔体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高温气体从出风通道轴向吸入涡轮离心风扇,从涡轮离心风扇径向吹出进入循环通道内,高温气体从导热鳍片的间隙内通过,高温气体与导热鳍片发生热交换温度降低,热量经过导热鳍片传导到导热板进行散热,实现密闭腔体内的气体与外界热交换。通过导热鳍片后的低温气体从回风通道回流至密闭腔体内,继续换热循环。使腔内气体循环流动,通过散热装置与外界热交换,从而降低模组腔内温度,从而降低荧光轮温度,解决现有的超高亮度投影机的荧光粉散热差,导致荧光粉效率降低甚至失效,限制投影机画面亮度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的顶部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鳍片。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传递到导热板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管传导至散热鳍片,实现腔内气体与外界热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为均匀设置的铜片。铜的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鳍片为均匀分布的铜片。铜的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由铜制成。铜的散热效果好。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管由铜制成。铜的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在投影机光源模组上引入了导热板和涡轮离心风扇,形成密闭腔体和气体的循环流动通道,使密闭腔体内气体从出风通道轴向吸入涡轮离心风扇,从涡轮离心风扇径向吹出进入循环通道内,高温气体从导热鳍片的间隙内通过,高温气体与导热鳍片发生热交换温度降低,热量经过导热鳍片传导到导热板进行散热,实现密闭腔体内的气体与外界热交换。通过导热鳍片后的低温气体从回风通道回流至密闭腔体内,继续换热循环。使腔内气体循环流动,通过散热装置与外界热交换,从而降低模组腔内温度,从而降低荧光轮温度,解决现有的超高亮度投影机的荧光粉散热差,导致荧光粉效率降低甚至失效,限制投影机画面亮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101-光源模组壳体,102-出风通道,103-回风通道,201-导热板,202-散热鳍片,203-导热管,204-导热鳍片,30-涡轮离心风扇,40-荧光轮,41-激发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投影机荧光轮散热装置,包括投影机光源模组,所述投影机光源模组包括光源模组壳体101和设置在光源模组壳体101内的荧光轮40,所述投影机荧光轮40散热装置还包括导热板201、导热鳍片204和涡轮离心风扇30,如图3所示,所述导热板201与光源模组壳体101相连形成密闭腔体,以及与所述密闭腔体连通的出风通道102和回风通道103,所述出风通道102和回风通道103之间通过循环通道连通,所述涡轮离心风扇30设置在出风通道102和循环通道的连接处,所述导热鳍片204连接在导热板201上且分布在循环通道内,且导热鳍片204之间设有气流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投影机工作时,光源模组壳体101内的荧光轮40以高速匀速旋转,光源激发点41相对于荧光轮40位置保持不变,激光激发荧光粉产生的热量通过热对流使密闭腔体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高温气体从出风通道102轴向吸入涡轮离心风扇30,从涡轮离心风扇30径向吹出进入循环通道内,高温气体从导热鳍片204的间隙内通过,高温气体与导热鳍片204发生热交换温度降低,热量经过导热鳍片204传导到导热板201进行散热,实现密闭腔体内的气体与外界热交换。通过导热鳍片204后的低温气体从回风通道103回流至密闭腔体内,继续换热循环。使腔内气体循环流动,通过散热装置与外界热交换,从而降低模组腔内温度,从而降低荧光轮40温度,解决现有的超高亮度投影机的荧光粉散热差,导致荧光粉效率降低甚至失效,限制投影机画面亮度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导热鳍片204为均匀分布的铜片。铜的散热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201由铜制成。铜的散热效果好。

实施例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导热板201的顶部设有导热管203,所述导热管203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鳍片202。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传递到导热板201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管203传导至散热鳍片202,实现腔内气体与外界热交换。本实施例中的散热鳍片202为均匀设置的铜片。铜的散热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203由铜制成。铜的散热效果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