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五倍增倍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5878发布日期:2019-06-26 00:44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紧凑型五倍增倍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紧凑型五倍增倍镜。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五倍增倍镜结构有以下不足:一、为满足放大率五倍,其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的匹配数值较大,故光路径较长,以致镜身较长;二、物镜外轮廓、镜框有效孔径尺寸较大,故物镜组件直径较大,以致镜身显笨重,不便于携带和使用;三、弹道调节组件安装在镜身,相对凸出,镜身体积也会较大,产品看起来会比较笨重和影响外观;四、镜身内筒的直径较大,容易造成棱镜筒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凑型五倍增倍镜,可在保持相同放大倍率情况下减小镜身的体积和长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凑型五倍增倍镜,包括镜身,所述镜身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物镜组件和目镜组件,所述物镜组件的焦距为109mm~114mm,所述目镜组件的焦距为20mm~23mm,所述物镜组件的有效孔径为15mm,所述镜身靠近所述物镜组件的部分插设有棱镜筒,所述棱镜筒的前端内部设置有附加镜,所述棱镜筒后端内部设有棱镜组件,在所述棱镜筒的插入方向上,所述棱镜筒前端的直径较后端的直径小,所述棱镜筒的后端采用球形结构,所述球形结构与所述镜身的内壁球面配合接触,所述镜身的侧壁位于所述棱镜筒的前端设置有弹道调节组件,所述弹道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棱镜筒俯仰摆动和左右摆动的角度,所述镜身位于棱镜筒的后端顶侧有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的底端与所述棱镜筒的后端上表面相抵接,所述镜身底侧内壁与所述棱镜筒的后端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球头压圈,所述球头压圈与所述镜身底侧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物镜组件为双胶合透镜。

进一步,所述目镜组件为双胶合透镜与凸透镜的组合。

进一步,所述弹道调节组件包括位于镜身顶端的纵向调节螺钉以及位于镜身一侧端的横向调节螺钉,所述纵向调节螺钉和横向调节螺钉的底端均与棱镜筒的前端相抵接,所述弹道调节组件还包括分别压缩设置于所述棱镜筒的前端面和镜身、的内壁之间的纵向弹簧和横向弹簧,所述纵向弹簧设置于镜身的底端,所述横向弹簧设置于镜身的另一侧端。

进一步,所述纵向弹簧与所述纵向调节螺钉位于同一纵向方向,所述横向弹簧与所述横向调节螺钉位于同一横向方向。

进一步,所述纵向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棱镜筒外表面和镜身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弹簧的两端均分别与棱镜筒外表面和镜身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镜身底端通过底座固定于枪杆上端,所述底座设置于镜身底端的中部,所述镜身底端位于底座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螺钉,所述第一调节螺钉通过限位结构与底座的前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底座前端的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螺钉一端的调节块,所述调节块卡设在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

进一步,所述镜身的底端另一侧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推杆,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镜身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推杆的一端的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与限位结构抵接,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螺钉和所述推杆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镜身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焦距为109mm~114mm的物镜组件和焦距为20mm~23mm的目镜组件,可在保证视场不变,有效地控制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为五的放大倍率前提下,缩短了光路径,使镜身长度减小,同时物镜组件采用15mm的有效孔径,可使物镜腔即镜框孔径尺寸减小;将附加镜设置在棱镜筒的前端内部,从而可使位于镜筒安装目镜组件的目镜腔处的长度相应地减短;并将弹道调节组件作用于棱镜筒后端,也可进一步缩小镜身长度;镜身的重量和体积也同时减小,故可便于携带并实现可轻便地转换瞄准镜,最后可实现镜身整体长度比传统的结构设计减少约四分之一,同时在镜身位于棱镜筒设置限位螺钉和球头压圈可防止棱镜筒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镜身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紧凑型五倍增倍镜,包括镜身1,镜身1大体呈圆筒状结构,其两端设置有物镜腔和目镜腔,物镜腔和目镜腔之间通过直径较小的光孔连通,所述镜身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物镜组件2和目镜组件3,物镜组件2安装在物镜腔内,目镜组件3安装在目镜腔内,所述物镜组件2的焦距为109mm~114mm,所述目镜组件3的焦距为20mm~23mm,控制出瞳距离为59mm-64mm,从而在保证视场不变,有效地控制物镜焦距与目镜焦距之比为五的放大倍率前提下,缩短了光路径,所述棱镜筒4的前端内部还设置有附加镜5,从而可使位于镜筒安装目镜组件3的目镜腔处的长度相应地减短,此外所述物镜组件2的有效孔径为15mm,可使物镜腔即镜框孔径尺寸减小,同时可减轻镜身1的重量;所述镜身1靠近所述物镜组件2的部分插设有棱镜筒4,所述棱镜筒4后端内部设有棱镜组件6,在所述棱镜筒4的插入方向上,所述棱镜筒4前端的直径较后端的直径小,所述棱镜筒4的后端采用球形结构,所述球形结构与所述镜的内壁球面配合接触,所述镜身1的侧壁位于所述棱镜筒4的前端设置有弹道调节组件,所述弹道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棱镜筒4俯仰摆动和左右摆动的角度,将弹道调节组件作用于棱镜组件6后端,由于棱镜筒4前端直径较小,故弹道调节组件可以更多的探入到镜身1内,从而可使镜身1筒的径向宽度相应地减小;最后可实现镜身1长度比传统的结构设计减少约四分之一,本实施例可实现镜身1长度为94mm。

还包括限位螺钉9和球头压圈10,所述限位螺钉9插设在所述镜身1的顶侧,所述限位螺钉9的底端与所述棱镜筒4的后端上表面相抵接,所述球头压圈10固定在镜身1底侧内壁与所述棱镜筒4的后端下表面之间,所述球头压圈10与镜身1底侧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棱镜筒4时,可旋转限位螺钉9,使限位螺钉9相对于镜身1向上移动,直至棱镜筒4可从物镜腔塞入镜身1内,稳定棱镜筒4后,便再次旋转限位螺钉9,使限位螺钉9相对于镜身1向下移动,直至限位螺钉9得底端与棱镜筒4后端的上表面低接,配合球头压圈10,可使棱镜组件6卡设在限位螺钉9和球头压圈10之间,从而可防止棱镜筒4滑出镜身1外。

优选地,为了矫正近轴球差、矫正色差,所述物镜组件2采用双胶合透镜;所述目镜组件3采用双胶合透镜与凸透镜的组合。

本实施例的瞄准镜,在保证其光学性能和视场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瞄准镜镜身1过长过重的问题,并实现快捷和轻便地转换。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所述弹道调节组件包括位于镜身1顶端的纵向调节螺钉7以及位于镜身1一侧端的横向调节螺钉71,所述纵向调节螺钉7和横向调节螺钉71的底端均与棱镜筒4的前端相抵接,所述弹道调节组件还包括分别压缩设置于所述棱镜筒4的前端面和镜身1的内壁之间的纵向弹簧8和横向弹簧81,所述纵向弹簧8设置于镜身1的底端,所述横向弹簧81设置于镜身1的另一侧端。

为了提高棱镜筒4俯仰和左右摆动的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纵向弹簧8与所述纵向调节螺钉7位于同一纵向方向,所述横向弹簧81与所述横向调节螺钉71位于同一横向方向。

所述纵向弹簧8的两端均分别与棱镜筒4外表面和镜身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横向弹簧81的两端均分别与棱镜筒4外表面和镜身1的内壁固定连接,使所述纵向弹簧8和横向弹簧81直接与镜身1内壁固定连接,可避免开孔从而提高镜身1的密封性,有效地保持了镜身1内部的干燥性。

所述纵向调节螺钉7的底端和所述横向调节螺钉71的底端均与所述棱镜筒4外表面相抵接;当旋转纵向调节螺钉7正转或反转时,可使其向上或向下移动,配合镜身1底端的纵向弹簧8,从而可上下摆动棱镜组件6的位置对棱镜筒4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当旋转纵向调节螺钉7正转或反转时,可使纵向调节螺钉7相对镜身1向左或向右移动,配合镜身1另一侧端的横向弹簧81,从而可左右摆动棱镜筒4的位置对棱镜组件6的左右位置进行调整。

参考图3,为了调节弹道的直线方向,则需调整镜身1与枪支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镜身1底端通过底座11固定于枪杆上端,所述底座11设置于镜身1底端的中部,所述镜身1底端位于底座11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通过限位结构13与底座11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结构13包括设置于底座11前端的第一凸块131和第二凸块132以及设置于第一调节螺钉12一端的调节块133,所述调节块133卡设在所述第一凸块131和所述第二凸块132之间,由于第一凸块131和第二凸块132夹着调节块133,故当第一调节螺钉12静止时,即使存在外力的作用,由于底座11和第一调节螺钉12之间固定连接着,故镜身1被底座11的前端限制,则镜身1所以不会发生移动的情况,其位置也不会发生偏移。

还包括复位弹簧15和推杆14,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端与镜身1底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5的另一端与推杆14的一端的固定连接,所述推杆14的另一端与限位结构13抵接,所述限位结构13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2和所述推杆14之间;通过转动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2,可调节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2与镜身1螺纹连接的距离,从而可缩短或增大镜身1右侧与限位结构13之间距离,当镜身1右侧和限位结构13距离缩小时,会使推杆14相对于底座11往左移动,从而对复位弹簧15进行压缩,而复位弹簧15会在恢复原长过程中推动镜身1左侧往左推动,从而实现镜身1相对于底座11往左移动;当镜身1右侧和限位结构13距离增大时,则瞄准本体的右侧会压缩复位弹簧15,而复位弹簧15会在恢复原长过程中推动推杆14相对于底座11往右移动,从而实现镜身1相对于底座11往右移动。

为了更好对底座11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底座11与所述第一凸块131和所述第二凸块13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2与调节块133也为一体成型结构。

参考图3和图4,所述镜身1后端与底座11后端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5的一端与镜身1底端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钉12与镜身1底端的右侧螺纹连接,所述限位结构13位于第一调节螺钉12的左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底座11固定在枪杆上,通过旋转第一调节螺钉12,则可使镜身1相对于底座11进行左右的微转动,其具体的调节原理为:当对第一调节螺钉12进行正向或反向转动时,可调节第一调节螺钉12与镜身1底端的之间螺纹连接的距离,从而可缩短或增大镜身1右侧与限位结构13之间距离,由于调节块133卡设在第一凸块131和第二凸块132之间,故调节块133相对于底座11始终保持不动,故当缩小镜身1右侧与底座11之间的距离时,由于复位弹簧15的弹力作用,会推动镜身1往左偏移,实现镜身1相对于底座11往左侧转动,当增大镜身1右侧与底座11之间的距离时,由于复位弹簧15的弹力作用,会拉动镜身1往右偏移,实现镜身1相对于底座11往右侧转动;即利用第一调节螺钉12的推动和复位弹簧15形变的作用,可对瞄准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镜身1的直线弹道进行左右的微调节。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