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智能平板、导光组件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0619发布日期:2019-05-03 19:1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交互智能平板、导光组件及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导光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子设备中都会设置导光结构,通过导光结构将光线导出,以起到显示提示的效果。然而现有的导光结构安装不稳定,导致导光结构易活动,进而导致导光结构导光效果的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更加稳定的交互智能平板、导光组件及其安装结构。

一种导光组件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一侧壁开设有用于穿设导光柱第一端的导光台的导光孔,所述导光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光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安装结构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卡设所述导光柱第二端的卡台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与所述卡台的尺寸相匹配。

上述导光组件的安装结构在使用时,由于安装结构的一侧壁开设有导光孔,且导光孔的尺寸与导光柱第一端的导光台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导光台穿设于导光孔内时,使得导光台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导光孔内。通过导光孔不仅限制了导光柱第一端的移动,同时通过导光孔能够使得导光柱的光线有效导出,起到显示提示的效果。进一步地,安装结构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尺寸与导光柱第二端的卡台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卡台卡设于安装孔内时,使得卡台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安装孔内。通过安装孔能够限制导光柱的第二端,进一步避免了安装在安装结构上的导光柱的活动,使得导光柱能够更加稳定地由导光孔导出光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边框及固定架,所述导光孔开设于所述边框的一侧壁上,所述边框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边框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光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安装孔相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边框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定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上形成至少两个有定位柱,所述边框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内。

一种导光组件,包括:

导光柱,具有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所述导光柱的第一端形成有导光台,第二端上形成有卡台;及

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一侧壁开设有导光孔,所述导光孔的尺寸与所述导光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导光台穿设于所述导光孔内;所述安装结构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尺寸与所述卡台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卡台卡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上述导光组件在使用时,安装结构的一侧壁开设有导光孔,且导光孔的尺寸与导光柱第一端的导光台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导光台穿设于导光孔内时,使得导光台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导光孔内。通过导光孔不仅限制了导光柱第一端的移动,同时通过导光孔能够使得导光柱的光线有效导出,起到显示提示的效果。进一步地,安装结构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尺寸与导光柱第二端的卡台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卡台卡设于安装孔内时,使得卡台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安装孔内。通过安装孔能够限制导光柱的第二端,进一步避免了安装在安装结构上的导光柱的活动,使得导光柱能够更加稳定地由导光孔导出光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边框及固定架,所述导光孔开设于所述边框的一侧壁上,所述边框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所述边框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安装孔开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导光孔、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安装孔相对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台形成于所述导光柱第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导光台穿设于所述导光孔内,所述导光柱第一端的端面抵接于所述边框的内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台与所述导光柱呈角度设置,所述导光柱相对于所述边框倾斜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柱的第二端上还形成有抵接台,所述抵接台的尺寸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尺寸,所述抵接台抵接于所述固定架朝向所述边框的表面上。

一种交互智能平板,包括:

如上所述导光组件;及

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柱第二端的端面上。

上述交互智能平板在使用时,安装结构的一侧壁开设有导光孔,且导光孔的尺寸与导光柱第一端的导光台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导光台穿设于导光孔内时,使得导光台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导光孔内。通过导光孔不仅限制了导光柱第一端的移动。同时发光源设置于导光柱第二端的端面上,光线能够通过导光柱由导光孔有效导出,起到显示提示的效果。进一步地,安装结构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尺寸与导光柱第二端的卡台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卡台卡设于安装孔内时,使得卡台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安装孔内。通过安装孔能够限制导光柱的第二端,进一步避免了安装在安装结构上的导光柱的活动,使得导光柱能够更加稳定地由导光孔导出光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交互智能平板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导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导光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交互智能平板,20、导光组件,100、导光柱,110、导光台,120、卡台,200、安装结构,210、导光孔,220、安装孔,230、边框,232、第一通孔,234、定位孔,236、第一固定孔,240、固定架,242、定位柱,244、第二固定孔,246、第二通孔,248、支撑柱,249、第一连接孔,300、发光源,310、电路板,400、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交互智能平板10,用于办公、教学等场所,方便操作人员演示或操作,且能够避免导光柱活动,进而提高交互智能平板10的导光效果。具体地,交互智能平板10包括导光组件20。

导光组件20包括导光柱100及安装结构200。导光柱100具有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导光柱100的第一端形成有导光台110,第二端上形成有卡台120。安装结构200的一侧壁开设有导光孔210,导光孔210的尺寸与导光台110的尺寸相匹配,导光台110穿设于导光孔210内。安装结构200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220,安装孔220的尺寸与卡台120的尺寸相匹配,导光柱100的卡台120卡设于安装孔220内。

上述导光组件20在使用时,安装结构200的一侧壁开设有导光孔210,且导光孔210的尺寸与导光柱100第一端的导光台110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导光台110穿设于导光孔210内时,使得导光台110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导光孔210内。通过导光孔210不仅限制了导光柱100第一端的移动,同时通过导光孔210能够使得导光柱100的光线有效导出,起到显示提示的效果。进一步地,安装结构200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安装孔220,且安装孔220的尺寸与导光柱100第二端的卡台120的尺寸相匹配。因此,当卡台120卡设于安装孔220内时,使得卡台120能够稳定地设置在安装孔220内。通过安装孔220能够限制导光柱100的第二端,进一步避免了安装在安装结构200上的导光柱100的活动,使得导光柱100能够更加稳定地由导光孔210导出光线。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一实施例中,安装结构200包括边框230及固定架240,导光孔210开设于边框230的一侧壁上,边框230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32,固定架240安装于边框230开设有第一通孔232处,安装孔220开设于固定架240上,导光孔210、第一通孔232及安装孔220相对应连通。

使用时,导光柱100第一端的导光台110穿设于边框230的导光孔210内,第二端穿过第一通孔232,并穿设于安装孔220内,以使导光柱100的第一端有效设置在边框230上,第二端有效设置在固定架240上。同时,由于导光柱100具有一定的长度,通过将导光柱100的第二端通过卡台120卡设于固定架240上,能够有效降低边框230的厚度尺寸,进而节约边框230的成本。

一实施例中,固定架240与边框230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配合定位。通过定位柱与定位孔的配合,能够使得固定架240稳定地安装在边框230上,同时,在安装的过程中能够使得安装孔220与第一通孔232有效对应连通,方便导光柱100上卡台120的卡设。

具体地,固定架240上形成至少两个有定位柱242,边框230上开设有与定位孔相匹配的定位孔234,定位柱242穿设于定位孔234内。通过至少两个定位柱242能够有效避免定位在边框230上的固定架240晃动,影响定位的稳定性。同时定位孔234开设于边框230上能够有效简化边框230的加工工艺。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固定架240上开设定位孔,边框230上形成有定位柱,只要能够使得固定架240有效定位在边框230上即可。

一实施例中,安装结构200还包括紧固件,边框230上开设有第一固定孔236,固定架240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244,第一固定孔236与第二固定孔244相对应连通。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固定孔236与第二固定孔244内,以使固定架240固定在边框230上。具体地,边框230上的定位孔234与第一固定孔236并列设置,定位柱242与第二固定孔244并列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导光台110形成于导光柱100第一端的端面上,导光台110穿设于导光孔210内,导光柱100第一端的端面抵接于边框230的内壁上。通过导光柱100第一端的端面抵接于边框230的内壁上,能够避免导光柱100穿过导光孔210,影响导光柱100设置的稳定性。

具体地,导光台110与导光柱100呈角度设置,以使导光柱100相对于边框230倾斜设置。由于导光柱100安装在摄像头的一侧,且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相对于边框230倾斜设置,因此为了配合安装导光柱100的安装空间,将导光柱100相对于边框230倾斜设置,有效降低其他零部件的调整成本。

一实施例中,导光柱100的第二端上还形成有抵接台130,抵接台130的尺寸大于安装孔220的尺寸,抵接台130抵接于固定架240朝向边框230的表面上。通过抵接台130能够限制导光柱100的第二端向固定架240远离边框230的方向移动。

当导光台110穿设于导光孔210内,导光柱100第一端的端面抵接于边框230的内壁上,同时,抵接台130抵接于固定架240朝向边框230的表面上,进而能够有效限制导光柱100沿导光柱100的轴线方向移动,使得导光柱100稳定地设置在安装结构200上。

一实施例中,固定架240上还开设有第二通孔246,第二通孔246与安装孔220相连通。卡台120设置于导光柱100第二端的侧壁上。导光柱100的第二端能够穿过第二通孔246,进而使得导光柱100第二端的侧壁上的卡台120穿设于安装孔220内,使得卡台120卡设于安装孔220内。通过安装孔220与卡台120的配合能够有效避免导光柱100的转动。

具体地,抵接台130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246与安装孔220形成的通孔的尺寸,使得抵接台130能够有效抵接在固定架240朝向边框230的表面上。

请再次参阅图1,交互智能平板10还包括发光源300,发光源300设置于导光柱100第二端的端面上。通过发光源300能够有效点亮导光柱100,进而使得光线通过导光柱100由导光孔210有效导出。具体地,发光源300为发光二极管。

一实施例中,交互智能平板10还包括电路板310,发光源300设置于电路板310上。通过电路板310能够有效控制发光源300的点亮与熄灭。具体地,固定架240背向于边框230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支撑柱248,电路板310安装于支撑柱248上,且发光源300朝向固定架240设置,以使发光源300能够对应于导光柱100。同时通过支撑柱248能够有效支撑电路板310,避免电路板310上的电子元器件被固定架240碰坏。

具体地,支撑柱248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49(如图2所示),电路板310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249相对应连通。通过紧固钉穿设于第一连接孔249与第二连接孔内,进而将电路板310有效固定在支撑柱248上。

一实施例中,交互智能平板10还包括面板400,面板400设置于边框230背向于固定架240的一侧,同时覆盖导光孔210,使得交互智能平板10更加整洁平整。同时,通过面板400能够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导光孔210进入到边框230内,进而影响导光柱100的清洁,影响导光柱100的导光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