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结构及手持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323发布日期:2019-06-11 22:2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结构及手持拍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图像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结构及手持拍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户外摄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因此手持拍摄设备也越来越普及。

现如今手持拍摄设备对体积小型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技术中,手持拍摄设备的背镜与基础镜通常通过卡接结构与弹片配合连接。弹片自身为环片状结构,设置在背镜与基础镜的相对面之间并同时向背镜与基础镜提供沿光轴方向的分离作用力,使卡接结构保持卡紧状态。

然而,由于弹片的弹力与其面积成正比,因此导致背镜与基础镜之间的连接端面的面积的减小受到限制,进而阻碍手持拍摄设备的体积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结构及手持拍摄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结构,具有光轴,包括背镜以及基础镜;

所述背镜具有第一连接端、多个弹性拨珠以及多个卡接件,所述第一连接端呈环状且具有第一端面,多个所述卡接件沿所述光轴的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多个所述弹性拨珠沿所述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内且能够在弹力作用下沿所述光轴方向由所述第一端面凸出;

所述基础镜具有第二连接端、多个拨珠孔以及多个卡接配合部,所述第二连接端呈环状且具有第二端面,多个所述卡接配合部沿所述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端上且与所述卡接件一一相对,多个所述拨珠孔沿所述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且与所述弹性拨珠一一相对;

当所述弹性拨珠与所述拨珠孔抵接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配合部卡接。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环绕所述第一端面且沿所述光轴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一凸缘具有朝向所述光轴的第一凸缘内壁,所述卡接件由所述第一凸缘内壁向所述光轴凸出;

所述第二连接端背离所述光轴的一侧为第二外壁,所述卡接配合部为卡接槽,所述卡接槽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壁上,所述卡接槽具有槽口,所述槽口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外壁能够被所述第一凸缘内壁覆盖,所述卡接件能够由所述槽口伸入所述卡接槽并沿所述周向相对于所述卡接槽转动;

当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槽口相对时,所述弹性拨珠与所述拨珠孔相互错开,当所述背镜与所述基础镜发生周向相对转动并使所述弹性拨珠与所述拨珠孔抵接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槽完成卡接。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卡接槽包括伸入段以及延伸段,所述伸入段与所述延伸段构成L形,所述槽口位于所述伸入段上,所述伸入段由所述槽口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所述延伸段沿与所述光轴垂直的平面延伸,或所述延伸段沿与所述光轴倾斜的平面朝远离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延伸。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延伸段与垂直于所述光轴的平面的夹角为0~7°。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在所述周向上所述延伸段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0~30°。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卡接槽与所述卡接件之间留有0.5~1.5mm的间隙。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凸缘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凸缘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凸缘内壁的螺纹孔,所述卡接件为螺钉,所述螺钉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背镜还具有插销组件,所述插销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且能够伸出/缩回所述第一端面;

所述基础镜上具有插销孔,所述插销孔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

当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槽口相对时,所述插销组件与所述插销孔相互错开,当所述背镜与所述基础镜发生周向相对转动并使所述弹性拨珠与所述拨珠孔抵接时,所述插销组件与所述插销孔相对。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还具有第一外壁,所述第一端面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外壁上设置有沿所述光轴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安装孔相连通的拨动槽;

所述插销组件包括弹簧、主体、拨片以及固定板,所述弹簧以及所述主体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固定板封闭所述安装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穿孔,所述弹簧对所述主体施加穿出所述穿孔的弹力,所述拨片由所述第一外壁经所述拨动槽伸入所述安装孔内且与所述主体连接,

所述拨片能够沿所述拨动槽移动并带动所述主体克服弹力缩回所述安装孔内。

可选地,上述的连接结构中,所述背镜具有密封圈,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被所述第一端面环绕且沿所述光轴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端面,所述第二凸缘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凸缘的第二凸缘外壁,所述第二凸缘外壁上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所述第二连接端朝向所述光轴的一侧为第二内壁,当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接配合件卡接时,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凸缘外壁相对,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第二凸缘外壁之间的间隙。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拍摄设备,包括所述的连接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结构及手持拍摄设备通过采用弹性拨珠与拨珠孔提供分离作用力使卡接件与卡接配合件卡紧,对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端面的面积需求较小,因此可以使体积进一步地小型化。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背镜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背镜的剖视立体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础镜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背镜与基础镜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背镜与基础镜的装配截面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延伸段沿与光轴倾斜的平面朝远离第二端面200的方向延伸的基础镜的侧视图;

图7为插销组件的爆炸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背镜、10-第一连接端、100-第一端面、100a-安装孔、102-第一凸缘、102a-第一凸缘内壁、102b-螺纹孔、104-第一外壁、104a-拨动槽、106-第二凸缘、106a-第二凸缘外壁、106b-密封槽、12-弹性拨珠、14-卡接件/螺钉、16-插销组件、160-弹簧、162-主体、164-拨片、166-固定板、18-密封圈;

2-基础镜、20-第二连接端、200-第二端面、202-第二外壁、204-第二内壁、22-拨珠孔、24-卡接配合部/卡接槽、240-槽口、242-伸入段、244-延伸段、26-插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持拍摄设备,如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背镜1以及基础镜2,并且具有光轴a。在本实施例中,基础镜2与手持拍摄设备的主体连接在一起,通常不可更换,而背镜1用于调节焦距或其它用途,因此根据需求不同可能随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背镜1。因此背镜1与基础镜2之间需要设置便于快速拆卸的结构。

具体地,背镜1具有第一连接端10、多个弹性拨珠12以及多个卡接件14,第一连接端10呈环状且具有第一端面100,多个卡接件12沿光轴a的周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0上,多个弹性拨珠12沿周向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0内且能够在弹力作用下沿光轴a方向由第一端面100凸出。

基础镜2具有第二连接端20、多个拨珠孔22以及多个卡接配合部24,第二连接端20也呈环状且具有第二端面200,多个卡接配合部24沿周向设置在第二连接端20上且与卡接件14一一相对,卡接配合部24的作用是与卡接件14卡接配合,并防止背镜1与基础镜2沿光轴方向相互分离。多个拨珠孔22沿周向设置在第二端面200上且与弹性拨珠12一一相对。拨珠孔22的作用是与弹性拨珠配合抵接,一方面,拨珠孔22与弹性拨珠12的配合能够限制背镜1在径向上的各种运动,另一方面,拨珠孔22与弹性拨珠12配合抵接时能够同时对背镜1以及基础镜2施加使二者相互分离的作用力。

由于卡接配合的局限性,卡接件14与卡接配合件24之间不能严丝合缝,而是必须留有一些余量。然而,这些余量虽然能够使卡接件14与卡接配合件24之间的卡接过程更加便捷,但在卡接完成后,由于该余量的存在,背镜1与基础镜2之间却会出现晃动、位移等情况,严重时甚至可能使卡接结构自行解体。而这些情况对于手持拍摄设备的拍摄效果以及安全性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而拨珠孔22与弹性拨珠12的配合能够起到定位以及消除余量的作用,使卡接件14与卡接配合件24之间真正地时刻卡接在一起,从而避免晃动、位移等情况的发生。

并且,由于弹性拨珠12涩会旨在第一连接端10内,而其弹力可以通过提高在光轴a方向上的压缩量来保证,因此对第一端面100的面积依赖较小,从而使第一端面100的面积更小。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拨珠12与拨珠孔22的配合可以使第一端面100与第二端面200之间形成一条0.1~0.3mm的缝隙,缝隙的具体宽度由卡接件14与卡接配合件24之间的余量确定。

在相关技术中,存在多种卡接结构,例如卡爪与卡口配合卡接。然而,这种卡接结构虽然卡接过程较为方便,但是却不利于快速拆卸。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端10还具有第一凸缘102,第一凸缘102环绕第一端面100且沿光轴a方向凸出于第一端面100,第一凸缘102具有朝向光轴a的第一凸缘内壁102a,卡接件14由第一凸缘内壁102a向光轴a凸出。

与此同时,以第二连接端20背离光轴a的一侧为第二外壁202,卡接配合部24为卡接槽,卡接槽24(为了便于理解,下面沿用卡接配合部的附图标记)设置在第二外壁202上,卡接槽24具有槽口240,槽口240延伸至第二端面200。当背镜1与基础镜2组装时,第二外壁202能够被第一凸缘内壁102a覆盖,卡接件14能够由槽口240伸入卡接槽24并沿周向相对于卡接槽24转动,当卡接件14相对于卡接槽24沿周向转动一定角度后,卡接件14与卡接槽24能够实现卡接,即阻止背镜1与基础镜2沿光轴a的分离。

并且,本实施例中弹性拨珠12与拨珠孔22的设置位置有所考量。当卡接件14与槽口240相对时,弹性拨珠12与拨珠孔22相互错开,此时卡接件14与卡接槽24无法实现卡接。而当背镜1与基础镜2发生周向相对转动并使弹性拨珠12与拨珠孔22抵接时,卡接件14与卡接槽24完成卡接。弹性拨珠12与拨珠孔22抵接时会出现咔哒感,增强用户安装体验。拨珠孔22的形状可以为顶角为90°的锥形孔,以便于弹性拨珠12进出。

卡接槽24可以包括伸入段242以及延伸段244两部分,伸入段242与延伸段244构成L形,槽口240位于伸入段242上。其中,伸入段242由槽口242沿光轴a方向延伸,用于连接件14伸入,而延伸段244沿与光轴a垂直的平面延伸(参见图3),或者延伸段244也可以沿与光轴a倾斜的平面朝远离第二端面200的方向延伸(参见图6)。延伸段244用于与卡接件14完成卡接配合。具体地,延伸段244与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的夹角在0~7°范围之内,如果延伸段244的倾斜角度过大则可能削弱卡接效果。

在周向上延伸段244所对应的圆心角保持在10~30°较为适宜,这样背镜1与基础镜2在周向上的相对转动角度也处于10~30°范围内,既可以使卡接件14与延伸段244之间形成一段较长的卡接区域,同时也不会导致转动幅度过大。而为了使卡接件14在卡接槽24的内部能够顺畅的移动,卡接槽24与卡接件14的尺寸不能太过接近,二者之间可以留有0.5~1.5mm的间隙。

在本实施例中,卡接件14可以为与第一凸缘内壁102a一体设置的卡接块、卡接柱等结构,但这种结构会增加产品制造难度。为了简化制造工艺,可以采用螺钉作为卡接件14,在第一凸缘102上设置有贯穿第一凸缘102并延伸至第一凸缘内壁102a的螺纹孔102b,将螺钉14(为了便于理解,下文沿用卡接件的附图标记)由螺纹孔的另一侧旋进螺纹孔102b使二者螺纹连接,螺钉14继续旋转前进并直至螺钉14由第一凸缘内壁102a凸出。该结构中螺纹孔102b的开设过程以及螺钉14的安装过程均非常简便。

如图1、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背镜1与基础镜2的装配可靠性,还可以在背镜1上设置插销组件16。插销组件16设置在第一连接端10上且能够伸出或者缩回第一端面100。参见图3,在基础镜2上具有插销孔26,插销孔26设置在第二端面200上。

当卡接件14与槽口240相对时,与弹性拨珠12以及拨珠孔22相同,插销组件16与插销孔26也相互错开,而当背镜1与基础镜2发生周向相对转动并使弹性拨珠12与拨珠孔22抵接时,插销组件16与插销孔26也同时相对,之后插销组件16可以插入到插销孔26内,从而阻止背镜1与基础镜2在周向上继续发生转动。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端10还具有第一外壁104,为了安装插销组件16,在第一端面100上具有安装孔100a,同时在第一外壁104上设置有沿光轴a方向延伸并与安装孔100a相连通的拨动槽104a。

如图7所示,插销组件16包括弹簧160、主体162、拨片164以及固定板166,弹簧160以及主体162均设置在安装孔100a内,固定板166封闭安装孔100a,可以在固定板166上设置螺丝孔166a,通过螺丝将固定板166与第一连接端10固定连接。或者也可以采用粘接或其它方式连接固定板166与第一连接端10。在固定板166上还设有穿孔166b供主体162穿过,弹簧160则对主体162施加穿出穿孔166b的弹力。当穿孔166b与插销孔26对准时,主体162能够在弹力的作用下直接伸入插销孔26内。

拨片164由第一外壁104经拨动槽104a伸入安装孔100a内并与主体162连接。拨片164的作用是沿拨动槽104a移动并带动主体162克服弹力缩回安装孔100a内。操作人员可以由第一外壁104一侧操作拨片164,从而控制主体162由插销孔26内拔出。

由于手持拍摄设备通常被应用于户外环境,有时因天气或其它原因会导致工况比较恶劣,为了提高适用性,背镜1与基础镜2可能均具有较高的防水密封性能。然而由于背镜1与基础镜2采用卡接配合的组装方式,因此二者之间的密封效果较差,水汽可能由二者的间隙进入并附着在镜片上,造成拍摄效果的下降。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提高背镜1与基础镜2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还在背镜1上设置了密封圈18,同时第一连接端10具有第二凸缘106,第二凸缘106被第一端面100环绕且也沿光轴a方向凸出于第一端面100,第二凸缘106具有朝向第一凸缘102的第二凸缘外壁106a,第二凸缘外壁106a上设置有密封槽106b,密封圈18设置在密封槽106b内。

以第二连接端20朝向光轴a的一侧为第二内壁204,当卡接件14与卡接配合件24卡接时,第二内壁204与第二凸缘外壁106a也相对,密封圈18密封第二内壁204与第二凸缘外壁106a之间的间隙,从而有效阻止水汽进入。密封圈18的压缩量可以设置为10%~20%。

由于背镜1与基础镜2在卡接安装时会产生沿光轴a方向的相对运动,此时密封圈18会同时受到密封槽106b的卡接力以及第二内壁204的摩擦力。为了防止密封圈18被第二内壁204带离密封槽106b,密封槽106b的底部直径可以稍大于密封圈18的内径8%~10%,从而使密封圈18被密封槽106b稍稍撑开,以增加二者的相互作用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背镜与基础镜的连接结构及手持拍摄设备可以使体积进一步地小型化。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