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3375发布日期:2019-08-21 01:4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遮光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遮光罩,用于光学观测设备,如摄影摄像、观测设备使用。
背景技术
::目前,该类设备所用的遮光罩设计为防止从前方、侧方而来的小入射角的光线在镜头内全反射而造成的晕影、光斑造成的成像不清晰或干扰正常观测。当光学设备需要透过一层透明的材料进行观测时,如在飞机、车辆、楼房内通过窗户的玻璃向外观测时,后方的室内光源在窗户玻璃上的折射、反射光会干扰观测的效果。由于现有遮光罩覆盖的可视角度较小,无法完全遮挡此类由后方光线在遮光罩的前方产生的影像。另外,现有遮光罩为硬质的金属或塑料制成,当遮光罩前方的玻璃表面不平,或当观测设备的观测角度与玻璃不垂直时,现有遮光罩也无法避免玻璃上的倒影被观测设备取入。技术实现要素::为克服现有遮光罩在观测设备在通过透明材料观测时,无法遮挡后方光线在透明材料上形成的影像而影响观测结果,以及当透明材料不平整或观测设备需要倾斜使用时,硬质遮光罩会和透明材料之间产生缝隙而影响遮光效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遮光罩。该遮光罩包括遮光罩本体和与光学设备的连接部(下文称“连接部”)。其中遮光罩本体用于遮挡光线,连接部形成与其他设备较易连接的接口。其中,遮光罩本体由不透光的柔性材料构成,其前缘的最小尺寸不小于250mm以形成足够大的遮光区域,遮光罩本体的内壁由多个不连续的斜面或曲面组成以减弱内壁的反射光,遮光罩本体和连接部相连接的部分沿径向有一定宽度以方便连接光学设备,遮光罩本体的前缘的厚度沿径向逐渐变薄以利用材料的柔性适配不平滑或不是平面的表面。使用时将遮光罩本体的前缘抵住上述透明材料,即可形成一个足够大的阴影区域,避免了环境光对观测结果的干扰。优选地,遮光罩本体由橡胶或硅胶制成,连接部由金属制成以提高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进一步地,遮光罩和连接部上有消光措施,如喷砂处理、消光涂料、消光纹路、植绒等,进一步减弱这些零件表面的反射光。进一步地,连接部为可拆卸的,由两个可以互相连接的金属环构成,并且遮光罩本体上有供连接部安装的安装槽。进一步地,连接部和遮光罩本体上有可以相互配合的形状结构,方便在使用安装过程中定位并减少意外的相对滑动。进一步地,连接部的边缘不是光滑的,设置有锯齿或波浪形的形状,在安装时增大摩擦力,方便安装。进一步地,遮光罩本体可以制作为可折叠的,通过其折叠变化可以变化可视角度并方便收纳。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介绍的遮光罩使用时与观测设备相连接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件组装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部件分解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内环的放大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内环的放大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外环的放大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外环的放大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未折叠时的侧视剖面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半折叠时的侧视剖面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完全折叠时的侧视剖面图1观测设备观测时所透过的透明材料2观测设备100遮光罩本体101遮光罩本体上的消光结构102遮光罩本体与观测设备的连接部连接的部分103遮光罩本体内侧设置的连接部安装槽104遮光罩本体上设置的压型105遮光罩本体的最前缘106遮光罩本体的消光结构的平面或曲面的连接部分107遮光罩本体上额外消光措施200连接部210内环211内环第一螺纹212内环第二螺纹220外环221外环螺纹230连接部消光措施240连接部配合104的定位压型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介绍的遮光罩的主要使用场景,其中1为观测设备观测时所透过的透明材料,2为观测设备,100为遮光罩本体,200为遮光罩的连接部。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包括遮光罩本体100和连接部200。其中遮光罩本体100由不透光的柔性材料制成,如硅胶或橡胶。遮光罩本体100的一端设有连接部200用以和使用时的观测设备连接,另一端为在使用中与透明材料接触的面。其中与透明材料接触的面的一端,遮光罩前缘外侧边缘任意两点穿过该面中点的连线长度不小于250mm,如圆形,该长度指其直径;方形,该长度指其短边边长;椭圆形,该长度指其短直径。由于遮光罩本体100的两端大小不同,其内侧总体为一斜面,遮光罩本体内侧的斜面所形成的可视角度300为40°~125°,该可视角度定义为由连接部200尾端的中点向两侧所能观察的不产生由本遮光罩产生的遮挡所能形成的最大角度。且,遮光罩本体100内侧的斜面不是一连续斜面,斜面上设有消光结构101,如台阶或由多个不同角度的面或曲面构成以达到减弱内壁表面反光的目的。连接部2的内侧任意两端穿过中点的连线不大于120mm,如圆形,该长度指其直径;方形,该长度指其短边边长;椭圆形,该长度指其短直径。连接部200的外侧设有螺纹201用于和观测设备带有的螺纹相连接。同时,在遮光罩本体100与观测设备的连接部200连接的部分102沿径向有一定宽度,这样可以利用柔性材料的延展性适配更多的观测设备。遮光罩本体100的最前缘105沿径向的厚度逐渐变薄,以增强其贴付不平滑的表面的能力。在使用该遮光罩时,将连接部200的螺纹201拧入观测设备前缘所设有的螺纹,若观测设备前缘的螺纹与螺纹201不能配合,则将该遮光罩的连接部200一侧撑开并将观测设备前缘套入其中。观测时,将遮光罩另一端抵住透明面,即可形成在透明面上形成一阴影的范围,该阴影的范围略大于观测设备的视角范围,从而避免透明面上的反光被观测设备取入,对观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图3-10示出了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实用新型的与观测设备的连接部2为金属制成以提高使用寿命及可靠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由内环210和外环220两金属环组成,内环上设有第一螺纹211并可与外环的螺纹221相配合,内环上另外设有第二螺纹212。遮光罩本体100上设有可配合内环与外环安装的安装槽103,并且内环螺纹211的长度不短于于外环螺纹221的长度。当然,也会有第二螺纹的直径和第一螺纹直径相同,从而第二螺纹看起来是第一螺纹的延伸。使用时,将内环210置于遮光罩本体100朝向被观测物一侧,外环220置于另一侧,将内环与外环配合拧紧,即可将连接部200固定于遮光罩本体100上,同时,内环上的第二螺纹212或内环上的第一螺纹211比外环螺纹221的长度长出的部分用于与观测设备前端的螺纹配合安装。另外,为了提高该遮光罩的使用效果,在内、外环表面和边缘可以设有消光措施230,如喷砂处理、涂有亚光油性涂料、植绒或刻画纹路。为使用方便,可以在遮光罩本体100上设置压型104,同时在连接部200上设置一能与之配合的压型240在安装和使用时使两者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连接部200的边缘不平滑,如设有凹槽、为齿形、锯齿形或波浪形使得安装方便。图11-13示出了第三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为进一步地提高该遮光罩的消光效果,在遮光罩本体100内侧设置额外的消光措施107如喷砂处理或刻画纹路。在遮光罩本体100上所述消光结构101的平面或曲面的连接部分106处,其厚度变薄为0.5-2mm,厚度的变化使该部位可以折叠,从而减小该遮光罩所占用的体积。该厚度定义为未折叠状态下连接部分106处两侧最近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该厚度的变化可以存在于该遮光罩上的全部或部分的折弯处。图13所示的为所有边都被折叠的遮光罩,其体积减小,便于携带和存放。图12所示的为部分折叠的遮光罩,其在使用中可使用折叠的层数的变化调节遮光罩的可视角度或适应不同的使用空间场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