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和镜头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559发布日期:2019-10-19 04:0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和镜头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和镜头组。



背景技术:

手机摄像头是手机的重要部分,消费者在使用手机时对手机摄像头的自动对焦、光学防抖等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手机的美观和方便携带,也需要手机摄像头的尺寸越来越小。液态镜头主要通过向容纳该液体的腔室施加电压而改变液体之体的界面的曲率变化,液态镜头可实现超近距离的对焦,在进行光学防抖补偿的时候不会造成光学解析度的下降,而且重量轻,适合小型化成像装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于手机摄像头上。对手机镜头的驱动一般采用音圈马达驱动,使用音圈马达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在使用音圈马达控制液态镜头时要控制永久磁钢的磁场对音圈马达外界的磁感扰,和通电线圈导体之间产生的磁干扰,才能使得音圈马达对液态镜头的控制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液态镜头的控制效果精准,生产成本低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及设置有该马达的镜头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包括:座体用于固定安装沿光轴分布,且对应设置的第一镜头和液态镜头;载体可朝向或远离所述液态镜头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座体内;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动子,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定子,所述定子驱动所述动子沿光轴上下移动和/ 或绕所述光轴偏转移动;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液态镜头上,在所述载体移动时与所述载体作用,为所述载体提供恢复初始位置的复位力;所述动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线圈和若干个第二线圈;所述定子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铁,和与所述第二线圈对应设置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线圈通电时,产生偏离光轴方向偏转的力,使得所述载体产生偏离光轴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圈通电时,产生平行于光轴的力,使得所述载体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所述载体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一复位件相对所述液态镜头移动,调整液态镜头的曲率。

所述第一复位件为设置在所述液态镜头的活动板上的支架,所述活动板移动时,所述液态镜头的曲率发生变化,所述液态镜头具有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趋势,该趋势作用在所述载体上,为所述载体提供复位力。

所述支架沿所述液态镜头的径向向外凸出所述液态镜头设置,且在所述液态镜头的周向上均布分布。

所述载体上具有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的连接部。

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座体内的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与所述载体连接,为所述载体提供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偏压力。

所述载体上具有朝向所述液态镜头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上间隔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上端面连接,为所述载体提供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偏压力。

所述座体具有设置所述载体、所述第一镜头、所述驱动组件的容纳腔,和供所述第一镜头和载体伸出所述容纳腔的腔开口,所述第一镜头在所述容纳腔外与所述载体、所述液态镜头连接。

所述座体包括下盖,和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的上盖,所述第一镜头固定设置在所述下盖上

所述上盖内具有容纳腔,所述上盖为金属磁轭。

所述第一线圈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光轴设置,所述第二线圈的宽度方形平行于光轴设置,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分别具有四个;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沿光轴方向的两侧磁性相反,所述第一线圈中沿光轴方向的其中一半位于所述第一磁铁的N极感应范围内,其中另一半位于所述第一磁铁的S 极感应范围内;所述第二线圈中沿光轴方向的其中一半位于所述第二磁铁的N 极感应范围内,其中另一半位于所述第二磁铁的S极感应范围内。收到偏转信号时,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线圈中通入与其他第一线圈不同方向或大小的电流,所述第一线圈受力驱动所述载体绕光轴移动,以补偿抖动导致的图像偏移;收到自动对焦信号时,各所述第二线圈中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所述第二线圈受力驱动所述载体沿所述光轴方向上下移动,实现自动对焦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镜头组,包括,上述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第一镜头,固定设置在所述座体内,所述载体位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外侧;液态镜头,包括,镜头本体,与所述第一镜头固定连接,活动板,与第一复位件连接,第一复位件的远离所述镜头本体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镜头,与所述载体抵接,所述活动板移动可调整液态镜头的曲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包括座体、载体、驱动组件和第一复位件;座体用于固定安装沿光轴分布,且对应设置的第一镜头和液态镜头;载体可朝向或远离所述液态镜头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座体内;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上的动子,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定子,所述定子驱动所述动子沿光轴上下移动和/或绕所述光轴偏转移动;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液态镜头上,在所述载体移动时与所述载体作用,为所述载体提供恢复初始位置的复位力;所述动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线圈和若干个第二线圈;所述定子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铁,和与所述第二线圈对应设置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线圈通电时,产生偏离光轴方向偏转的力,使得所述载体产生偏离光轴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圈通电时,产生平行于光轴的力,使得所述载体在光轴方向上移动;所述载体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一复位件相对所述液态镜头移动,调整液态镜头的曲率。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在收到自动对焦信号时,所述第二组圈通电,产生平行于光轴的力,使得所述载体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调整液态镜头的曲率,实现自动对焦;在收到防抖信号时,所述第一组线圈通电,产生偏离光轴方向偏转的力,所述载体产生偏离光轴方向的移动,导致液态镜头的光轴发生偏离第一镜头的光轴的移动,图像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偏移,实现光学防抖;在同时收到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信号时,所述第一组线圈和所述第二组圈中通电,所述载体沿光轴上下移动和绕所述光轴移动,导致液态镜头的光轴发生偏离第一镜头的光轴的移动和相对第一镜头的移动,实现图像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偏移和对焦,同时实现光学防抖和自动对焦。

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液态镜头上,而不是设置在载体上,可以减少组装马达时与载体连接的零部件的数量,使得马达内部的结构更加的简单,方便组装,且节约成本。第一复位件为所述载体提供恢复至初始位置复位力,节约所述载体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时间,使得马达的调节功能更加的灵敏,且减少由驱动组件为所述载体提供复位力时的功耗。所述动子包括两组线圈,所述定子包括两组磁铁,相对于驱动组件包括一组线圈和一组磁铁,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调节更加的灵敏和快速,马达对液态镜头的控制效果更好;而且,若干个第一线圈和若干个第二线圈为间隔设置在载体上,因此,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磁干扰会相对较小,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为固定件,静止不动,能够减少因磁铁运动而造成的对座体内部的磁干扰,和对座体外部的零部件的磁干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具有对液态镜头的控制效果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所述支架沿所述液态镜头的径向向外凸出所述液态镜头设置,可以使得连接部带动支架移动时,活动板调节液态镜头中的液体的形变均匀,液态镜头的曲率调节更加的精确。

3.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即所述载体悬挂在支架上,载体在移动时会立即作用在液态镜头上,使得载体移动调节液态镜头的曲率更加灵敏。

4.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第二复位件的设置,为所述载体提供恢复至初始位置偏压力,节约所述载体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时间,使得镜头组的调节功能更加的灵敏;不需要动子驱动定子使载体恢复至初始位置,节约功耗。

5.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所述载体、所述第一镜头和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上盖的容纳腔内,上盖为金属磁轭,可以避免驱动组件的磁感应影响到座体外部的零部件,如将镜头组安装在手机上时,影响到手机其他零部件,和设置两个镜头组之间的相互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镜头组的分解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的动子和定子对应设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上盖;112-通孔;12-下盖;13-安装架;2-第一镜头;3-液态镜头;31-支架;4-载体;41-连接部;42-上端面;5-第二复位件;61-第一线圈;62-第二线圈;63-第一磁铁;64-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参阅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座体,支架 31,载体4、驱动组件和第二复位件5。

所述座体用于固定安装沿光轴分布,且对应设置的第一镜头2和液态镜头 3。其包括下盖12,和与所述下盖12固定连接的上盖11,所述上盖11内具有设置所述载体4、所述第一镜头2和所述驱动组件的容纳腔,和供所述第一镜头2和载体4伸出所述容纳腔的腔开口,本实施例中,腔开口为适应液态镜头 3、第一镜头2和载体4形状的通孔112。为了防止驱动组件中的磁感应外漏影响到座体外部的其他部件,如手机上的其他部件或是双镜头组中的另一镜头组,所述上盖11为防止漏磁的金属磁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镜头2和所述载体4伸出所述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外侧与所述液态镜头3连接。

液态镜头3包括镜头本体,活动板和设置在镜头本体内的液体,支架31 与活动板固定连接,镜头本体安装在第一镜头2上,活动板相对镜头本体移动,可以调节液体的形状,进而调整液态镜头3的曲率,液态镜头3的焦距随之发生变化。支架31凸出所述液态镜头3的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1沿所述液态镜头3的径向向外凸出所述液态镜头3设置,且所述支架31在所述液态镜头3的周向上均布分布。

所述载体4为位于所述第一镜头2的外侧的环状结构,载体4上具有与支架31固定连接的连接部41,载体4在所述座体内可朝向或远离所述液态镜头3 移动的设置。

支架31作为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液态镜头3的活动板上,在所述载体 4移动时与所述载体4抵接,第一复位件受力移动,使得所述活动板移动,所述液态镜头3的曲率发生变化,所述液态镜头3具有恢复至初始状态的趋势,该趋势作用在所述载体4上,为所述载体4提供复位力。

第二复位件5固定设置在所述座体内,所述复位件与所述载体4连接,为所述载体4提供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偏压力。所述载体4上具有朝向所述液态镜头3的上端面42,所述上端面42上间隔设置有所述连接部41,所述复位件与所述上端面42连接,为所述载体4提供恢复至初始位置的偏压力。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为复位弹簧,具有内圈和外圈,内圈与所述上端面42连接,外圈与上盖11固定连接。因为,将外圈与上盖11固定连接时不方便安装,在上盖11 内设置有与容纳腔形状适配的安装架13,复位弹簧的外圈固定在安装架13上,再将安装架13固定设置在下盖12上。

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载体4上的动子,和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定子,所述定子驱动所述动子沿光轴上下移动和/或绕所述光轴移动。所述动子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第一线圈61和若干个第二线圈62;所述定子包括与所述第一线圈61对应设置的第一磁铁63,和与所述第二线圈62对应设置的第二磁铁64。所述第一线圈6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光轴设置,所述第二线圈62的宽度方形平行于光轴设置,且所述第一线圈61和所述第二线圈62分别具有四个;所述第一磁铁63和所述第二磁铁64分别与所述第一线圈61和所述第二线圈62对应设置,也各具有四个,所述第一磁铁63和所述第二磁铁64沿光轴方向的两侧磁性相反,所述第一线圈61中沿光轴方向的其中一半位于所述第一磁铁 63的N极感应范围内,其中另一半位于所述第一磁铁63的S极感应范围内;所述第二线圈62中沿光轴方向的其中一半位于所述第二磁铁64的N极感应范围内,其中另一半位于所述第二磁铁64的S极感应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中,第一磁铁63和第二磁铁64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个磁铁,也可以是两个不同的磁铁组成的。且四个第一线圈61中相对的两个可以串联,也可以各个所述第一线圈61独立控制,对于各第二线圈62也可以串联,或是独立控制。

本实施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在收到自动对焦信号时,所述第二组圈通电,产生平行于光轴的力,使得所述载体4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调整液态镜头 3的曲率,实现自动对焦;在收到防抖信号时,所述第一组线圈通电,产生偏离光轴方向偏转的力,所述载体4产生偏离光轴方向的移动,导致液态镜头3 的光轴发生偏离第一镜头2的光轴的移动,图像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偏移,实现光学防抖;在同时收到自动对焦和光学防抖信号时,所述第一组线圈和所述第二组圈中通电,所述载体4沿光轴上下移动和绕所述光轴移动,导致液态镜头 3的光轴发生偏离第一镜头2的光轴的移动和相对第一镜头2的移动,实现图像在图像传感器上的偏移和对焦,同时实现光学防抖和自动对焦。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线圈61固定设置在所述载体4上,具有四个,在所述载体4上均布分布,相应的第一磁铁63设置有四个,与所述第一线圈 61对应设置;第二线圈62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载体4的相对两侧,相应的第二磁铁64也设置有两个,与所述第二线圈62对应设置。当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线圈61通入方向不同的电流时,可以产生平行于光轴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可以驱动载体4产生偏离光轴方向的移动,即在两个正交方向的四个偏转线圈分别通入方向不同的电流,可以驱动载体4在偏离光轴的任意方向移动,以精确的实现防抖功能。而向第二线圈62通入方向和大小相同的电流时,第二线圈62产生平行于光轴方向的力,载体4挤压液态镜头3实现自动对焦。

第二线圈62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当然也可以为三个,五个,六个等,第一线圈61的设置数量至少为三个,但是第二线圈62和第一线圈61设置的数量过多会导致座体内的结构复杂,不方便安装的缺点。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第一复位件还可以是设置在液态镜头3的活动板上的弹簧,载体4与弹簧固定连接,载体4处于初始位置时,弹簧处于初始位置。

第一复位件设置在所述液态镜头3上,而不是设置在载体4上,可以减少组装马达时与载体4连接的零部件的数量,使得马达内部的结构更加的简单,方便组装,且节约成本。第一复位件为所述载体4提供恢复至初始位置复位力,节约所述载体4恢复至初始位置的时间,使得马达的调节功能更加的灵敏,且减少由驱动组件为所述载体4提供复位力时的功耗。所述动子包括两组线圈,所述定子包括两组磁铁,相对于驱动组件包括一组线圈和一组磁铁,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调节更加的灵敏和快速,马达对液态镜头3的控制效果更好;而且,若干个第一线圈61和若干个第二线圈62为间隔设置在载体4上,因此,第一线圈61和第二线圈62之间的磁干扰会相对较小,且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磁铁63和第二磁铁64为固定件,静止不动,能够减少因磁铁运动而造成的对座体内部的磁干扰,和对座体外部的零部件的磁干扰。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具有对液态镜头3的控制效果好的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镜头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驱动液态镜头的马达、第一镜头2、液态镜头3。

第一镜头2固定安装在下盖12上,位于容纳腔内,为光学镜头,载体4 套设在第一镜头2的外侧。

液态镜头3包括镜头本体,活动板和设置在镜头本体内的液体,活动板相对镜头本体移动,可以调节液体的形状,进而调整液态镜头3的曲率。镜头本体固定安装在第一镜头2上,第一镜头2固定安装在下盖12上,即液态镜头3 通过第一镜头2安装在座体上。第一镜头2和液态镜头3沿光轴分布,且对应设置,第一镜头2和液态镜头3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即第一镜头2和液态镜头3之间的焦距是固定的,以方便调节液态镜头3和第一镜头2之间的焦距,提高焦距调节的精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态镜头3的活动板与支架31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支架安装在活动板上,支架31的远离所述镜头本体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镜头2,与所述载体4抵接,所述活动板移动可调整液态镜头3的曲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