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4194发布日期:2020-04-14 19:4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眼镜铰链的制作方法

描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个眼镜铰链。

所讨论的眼镜铰链有利地用于任何类型的眼镜框架,无论是运动型还是优雅型,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材质,例如醋酸纤维。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铰链涉及眼镜或眼镜生产行业,更具体地涉及眼镜部件领域。



背景技术:

在眼镜领域,长期以来已知铰链用于铰接两条腿和支撑镜片的眼镜框架的一个前部。

传统上,每个铰链由两个铰接元件构成,它们相互枢转,分别地,第一铰接元件被固定在眼镜腿上,第二元件被固定在眼镜前部,或者更确切地说,在本领域已知术语中称为“鼻子”的部分上。

在功能上,上述铰链允许腿在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关闭位置中铰链被收拢到眼镜的前部,打开位置中假定了一个大致与前部成直角的位置。

此外,特别是,已知的所谓“弹性”铰链,通过克服由用于将腿拉回到上述打开位置的弹性屈服弹簧装置施加的对比力来将腿移动到超过打开的位置。

根据这种类型实现的弹性铰链,为了使眼镜更易佩戴,腿可以被移动到一个超过上述打开的位置然后再释放,因此佩戴眼镜时在用户的头部施加一个轻微的压力。

更具体地说,在这些铰链中,第一铰接元件通常是公头的,通常与腿连接,并且包括一个形成一个或多个纵向腔的盒体,其中至少部分容纳一个可滑动的弹性托架,该弹性架负责超程打开,因此即铰链弹性。此外,弹性托架配有一个孔眼形状的头部,这样的设计旨在通过一个销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二铰接元件上,托架头部是母头的,并且一般由两个平行的肩部获得,通常通过一个共同的底座被固定到眼镜的鼻子上,并设置有用于插入销的孔。

弹性铰链的解决方案不同,其中,母元件被固定到腿上,而公元件被固定到眼镜的鼻子上。这种铰链是例如具有球形弹簧或活塞弹簧机制的弹性铰链,提供一个第一母铰接件,固定到腿上并且包含一个弹簧,该弹簧分别推动靠在固定于鼻子上的公铰接元件的突起凸轮上的球或活塞头部。

此外,已知的还有一种包括一个金属芯的铰链,该芯用于嵌入到构成腿的塑料材料中。芯由一个通过一体成型(it1361251)或者焊接固定铰链的一个铰接元件的放大板和一条固定在该板上(ud2011a000080)或与板一体成型并且板沿其延伸部分插入腿中的腿组成。

铰链的铰接元件可以通过例如焊接到眼镜框架上被固定,可以固定到一个设计用于嵌入框架一条腿的塑料基质内的芯上,或者可以设置一些底切元件或一些具有从铰接元件向下突起并且适于嵌入框架的塑料基质中的附件。

消费者感兴趣的是通过一些技术元素被置于相当隐蔽的位置的铰链,并且只有在实现铰接功能时才被看到。

特别是在眼镜领域,需要将眼镜框架与能够通过读取设备传输某些信息的识别装置相关联,例如特别是关于框架的真实性的信息。更清楚的是,在眼镜行业中,特别需要制造具有识别装置的眼镜,以便能够区分真品和假冒产品。

例如,韩国专利kr100893185中描述的一种眼镜,镜架上有一个带盖子可封闭的基座,基座内部装有一个识别装置,例如rfid类型的识别装置,并且可以由外部读取装置读取。

该识别装置的目的在于,提供眼镜的识别码、有关价格、型号名称、生产日期、材料、经销商等的信息。

日本专利jp2007011013、日本专利jp2006227936、美国专利us2013/0169924和美国专利us2009/0303429也公布了将识别装置集成在镜架中的类似解决方案。

所有这些眼镜解决方案的缺点在于,识别装置的基座位于特别的可见位置上,影响了眼镜的美观性。

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已知专利,例如wo2017108981a1,提出了一种眼镜,其框架包括一个与框架关联的装饰插入物和一个位于框架和该装饰插入物之间的识别装置((例如一个rfid类型的标签)。识别装置适于由外部读取装置读取,以便从假冒产品中识别真品。

优化地,眼镜提供了一个基座,用于接收在腿上或鼻子上实现的识别装置。识别装置在视觉上被装饰插入物遮盖。根据本专利的指示,识别装置也可以被插入到一个装饰插入物中。

因此,在该国际专利中,装饰插入物用于隐藏识别装置,能够在不损害眼镜本身的美观方面的情况下容易且正确地读取识别装置。

然而,该专利描述的眼镜具有需要装饰插入物的缺点,因此必然会限制眼镜必须包括一个用于修饰框架的元件,以便隐藏眼镜框架中的标签。更清楚的是,眼镜的这个实例设想将识别装置隐藏在装饰插入物的后面,因此会强烈地要求采用一个装饰插入物,从而限制了识别装置应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目的正是为了消除上述技术缺陷,并且提供一种可以放置一个识别装置的眼镜铰链。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识别装置单不会对视力造成不利影响的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非常简单的与上述识别装置集成在一起的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操作上完全可靠的腿。

这些目的和其他目的都可以通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的眼镜铰链实现,它包括一个与眼镜框架的第一部件机械相联的第一铰接元件和一个与眼镜框架的第二部件机械相联的第二铰接元件,并且第二铰接元件被通过铰链销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一铰接元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眼镜铰链的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在第一和第二铰接元件之间成形的铰接元件中形成的第一基座;一个容纳在第一基座内的识别装置;以及用于将识别装置保持在第一基座中的接合装置。

附图说明

根据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点及其优点大致体现在了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并附图以便参考,这些图纸表示了某些纯粹用于示例并且没有界定的实现形式,其中:

-图1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一实例的一个母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2展示了图1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3展示了图1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纵剖面图;

-图4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二实例的一个母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5展示了图4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6展示了图4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平面图;

-图7展示了图4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沿图6中vii-vii线的纵剖视图;

-图8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三实例的一个母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9以下面的透视图展示了图8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10展示了图8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平面图;

-图11展示了图8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沿图10中xi-xi线的纵剖视图;

-图12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四实例的一个母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13以一个不同的透视图展示了图12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14展示了图12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平面图;

-图15展示了图12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沿图14中xv-xv线的纵剖视图;

-图16以一个不同的透视图展示了图12中不带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17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五实例的一个母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18展示了图17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19展示了图17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平面图;

-图20展示了图17中母铰接元件的一个沿图19中xx-xx线的纵剖视图;

-图21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六实例的一个透视图;-图22展示了图21中铰链的母铰接元件;

-图23展示了图22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24以一个平面图展示了图21中不带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

-图25展示了图21中不带识别装置的母铰接元件的一个沿图24中xxv-xxv线的纵剖视图;

-图26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七实例的一个透视图;

-图27以下面的一个不同的透视图展示了图26中带识别装置的铰链;

-图28以某些部分透明的方式显示图26中的铰链,以便更好地突出识别装置;

-图29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八实例的一个母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30展示了图29中的母铰接元件,删除一些部分以便更好地突出其他部分;

-图31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九实例的一个公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32展示了图31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公铰接元件;

-图33展示了图31中公铰接元件的一个平面图;

-图34展示了图31中公铰接元件的一个局部剖开的纵向视图;

-图35以透视图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十实例中的图31所示类型公铰接元件的一个拉杆;

-图36展示了图35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公铰接元件;

-图37展示了图35中公铰接元件的一个侧面图;

-图38展示了没有识别装置的图37的侧视图;

-图39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十一实例的一个公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40展示了图39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公铰接元件;

-图41展示了图40中公铰接元件的一个纵剖面图;

-图42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十二实例的一个公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43展示了图42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公铰接元件;

-图44展示了图42中公铰接元件的一个平面图;

-图45展示了图42中公铰接元件的一个局部剖开的纵向视图;

-图46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第十三实例的一个公铰接元件的一个透视图;

-图47展示了图46中带有一个从第一基座抽出的识别装置的公铰接元件;

-图48展示了图46中公铰接元件的一个局部纵剖面图;

-图49展示了图48的一个放大细节;

-图50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的第十四实例的一个公铰接元件的透视图,并且用透明的方式展示了眼镜框架的腿的一部分;

-图51展示了图50的一个放大细节;

-图52展示了图中细节的一个纵剖面图;

-图53以透视图展示了根据涉及识别装置的实用新型实现的铰链实例的一个细节,包括一个标签和一个保护体;

-图54展示了图53的识别装置,并且带有可以从保护体的第二基座取出的标签;

-图55展示了图53的识别装置的一个侧视图;

-图56展示了图53中识别装置的一个沿图55中lvi-lvi线的透视剖视图;

-图57展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第十三实例的一个变型的母铰接元件;

-图58展示了图57的母铰接元件,其中识别装置由其保护体隔开,保护体又由形成在铰接芯上的第一基座隔开;

-图59以不同的视角展示了图58的一个放大细节,该细节相对于从其保护体分离的识别装置;

-图60展示了图47所示解决方案的一个变型,其中第一基座具有一个变薄的横向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完整地展示了一个按照本实用新型实现的眼镜铰链1。

按照本实用新型,铰链1的目的在于实现各种眼镜框架,即包括传统型的又包括运动型的,并且被用于相互连接到对应于眼镜框架鼻子3的一个杆2上。

后者可以由金属材料、塑料材料(例如醋酸盐)制成,或者由用于此目的的其他合适材料制成。该框架将在下文中向行业的技术人员简要说明其设计原理。

更详细地说,框架通常由一个用于支撑一对中间由一个桥连接的镜片的前部和通过弹性铰链1枢转固定到前部侧面的一对腿2构成,更精确地说,是将弹性铰链固定到朝向眼镜后部的两个侧面部分,在行业内的技术术语中称为鼻子3。

铰链1以完全传统的方式包括两个铰接元件4和5,其中第一铰接元件4与眼镜框架的第一部件2、3机械关联,第二铰接元件5与眼镜框架的第二部件3、2机械关联。

更详细地说,框架的一个部件由一条腿2组成,另一个部件由框架的鼻子3构成。一个铰接元件是公型的,并且与眼镜框架的一个部件机械关联,而另一个铰接元件是母型的,并且与眼镜框架的另一个部件机械关联。

腿2和鼻子3仅在图21的一个小部分中被示出,它们都是是本行业技术人员公知的部件,即,众所周知的用于将铰接元件固定到框架的上述部件上的装置。

例如,在挠性铰链的情况下,由4表示的公型铰接元件与一条腿2连接,而母型第二铰接元件5与鼻子3连接,并且通常还可以反转铰接元件4和5相对于两个框架部件2和3的位置,而不会因此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铰接元件4和5都优选地由金属制成并且借助一个铰链销6(例如螺钉)彼此相互枢转。

公型铰接元件(附图中用4表示)至少包括一个设有第一孔眼14的头部13,而母型铰接元件(附图中用5表示)由一个优化的是金属体构成,形状像叉子,具有至少两个不对称的平行肩部23,第一铰接元件4的头部13插入其间。

每个肩部23设有一个第二孔眼24,该孔眼与另一个肩部23的第二孔眼以及头部13的第一孔眼14对齐。

铰链销6被轴向地放置在三个对齐的孔眼中,能够允许两个铰接元件4和5的相对旋转。

在附图所示的实例中,铰链1由铰接元件4和5获得,它们是最初由相应的腿2和鼻子3隔开的元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在腿2上和鼻子3上获得至少它们的某些部件。

因此,第一和第二铰接元件4和5被根据诸如焊接等传统技术刚性地固定在彼此分别靠近镜架腿和鼻子的位置上,这是本行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因此在下文中没有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铰链包括至少第一基座50(在上述第一和第二铰接元件4和5之间形成的至少一个所选铰接元件中获得)和至少一个识别装置100(被容纳在第一基座中)。另外,还提供一个用于将识别装置保持在第一基座50中的接合装置。

识别装置可以是一个本身已知的类型,由识别芯片构成,例如特别是nfc或rfid等类型的标签,可以发出一个能够被铰链和眼镜外部的读取装置接收和读取的信号,不过在这里未示出,因为这是传统类型并且是本行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在附图的示例中,仅展示了带有识别装置的成形铰接部件的铰链,技术人员能够以完全传统的方式用另一个铰接元件完成该铰链。

在下文中,将示出接合装置的各种实例,可包括通过介入联锁或弹性屈服装置将识别装置或固定到适当的位置,可以直接固定也可以插入一个用于覆盖识别装置的保护体。

例如,根据图53-56的实例,接合装置包括一个保护体52,其上设有一个第二基座53用于容纳识别装置100。有利的是,保护体52具有一个例如大致为圆柱形的形状,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屈服元件,例如一个翼54,能够拦截第二基座53中的识别装置100以便将其保持在其中,同时在将保护装置100插入第二基座53期间产生弹性变形。

有利的是,第二基座53设有一个开口55,该开口由可弹性屈服的翼54部分界定。优化的是,提供两个可弹性屈服的翼,它们从第二基座53的开口55的两个相对侧开始形成。这些翼将开口55的尺寸减小到一个小于识别装置的阻碍的尺寸。以这种方式,在识别装置100插入第二座53期间,拦截该识别装置100的翼54首先弹性伸展,以便允许该装置100在第二基座53内通过,然后返回到它们的部分遮挡开口55的原始位置,以便将识别装置100保持在该第二基座53内。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将可以预见到接合装置的许多变型实例,用于将识别装置100保持在同一识别装置100所提供的保护体52的第二基座53内。

从接合装置设置一个保护体52并且将识别装置100容纳在其内部的时刻起,第一基座50必须形成能够容纳上述保护体52的形状。接合装置可以提供一个将识别装置100的保护体52装载到第一基座50内部的强制介入联锁固定。有利的是,例如,保护体52由塑料制成,比如abs或聚碳酸酯;由于识别装置100采用比保护体52更硬的材料(通常在更刚性的印刷电路上)获得,因此识别装置也可以被介入式的插入到塑料保护体52中。同时,接合装置也可以包括将保护装置52介入式地插入到在一个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铰链铰接件4、5上的第一基座50中。

例如,保护体52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在强制介入联锁地插入到一个尺寸略比保护体52小的同源第一基座50中期间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接合装置通过介入联锁将保护体52保持在第一基座50中。

另外,接合装置还可以具有一层胶层,用于将识别装置100直接保持在第一基座50中或者将保护体52保持在这个第一基座50中。

有利的是,保护体52具有一个大致为圆柱形的形状,其上的第二基座在圆柱体轴线上横向形成。

保护体52的圆柱形状允许通过一个简单的旋转铣削钻头建立一个易于获得孔形式的第一基座50。

根据图1-3所示的第一实例、图4-7所示的第二实例、图8-11所示的第三实例、图12-16所示的第四实例、图17-20所示的第五实例、图21-25所示的第六实例、图26-28所示的第七实例、图29-30所示的第八实例,连接识别装置100的成形铰接元件是一个母型铰接件5,具有一个底座56,在其上形成上述第一基座50。

根据所有上述实例,上述两个或多个肩部23从底座56开始突起,它们具有彼此相对、平行的第二孔眼24,第一铰接元件4的头部13被容纳在它们之间。

根据附图1-3中所示的铰链的第一实例,成形的铰接元件5(特别是底座56)配有一个顶部可见表面57,其上形成第一基座50,有利的形状是圆柱形,如上所述,用于接收容纳在保护体52的第二基座53内的识别装置100。在这种情况下,接合装置优化地将保护体52以强制介入联锁的形式插入到第一个基座53中。

特别是,第一基座50设有至少一个狭缝(图1-3的示例未示出,但是基本上类似于图60的示例),该狭缝延伸到底座56边缘,并且优化地具有比第一基座50的宽度更小的宽度。

有利的是,母型成形铰接元件5的底座56配有一个固定到芯59上的下表面58,用于嵌入到框架的一条腿2的塑料材料中。更详细地说,芯59包括一个固定有铰接元件5的放大板59'和一个固定在扩大板59'一端的细长杆59',用于将其强制地纵向插入到腿的塑料基质内。

有利的是,第一基座50为通孔形式,由一个由扩大板59'组成的底部封闭,在其上有利地支撑接合装置的上述保护体52,用于固定识别装置100。另外,第一基座50可以以盲孔形式实现,并且保护体5被放置在所述盲孔的底部。

在图4-7中所示的铰链的第二实例中,母型成形铰接元件5被固定到框架(无论是腿还是鼻子)上,通过可以插入底座56上形成的通孔60的螺丝(也可以用销或铆钉在相同位置上代替)实现。后者示出了一个用于插入保护体52的第一基座50,类似于前面的例子。另外,通过将底座56的下表面58焊接到框架的相应部件,可以将母型成形铰接元件5固定到框架上。

根据在附图8-11和12-16中分别示出的铰链的第三和第四实例,从母型成形铰接元件5的底座56的下表面58开始,发展至少一个底切元件61(更优化的是两个彼此并排的底切元件61),用于接合到眼镜框架的一个部件的塑料基质内。

根据这些实例,第一基座50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底切元件61中形成。在这个基座50中,如在先前实施例的示例中那样,识别装置100通过保护体52固定。

具体而言,根据第三实例,第一基座50在至少一个底切元件61内以更有利的圆孔形式形成。该孔从所述底切元件的下端朝底座56延伸,部分影响这个底座56的厚度(见图11)。有利的是,存在两个底切元件61,第一基座50具有一个从两个底切元件61中心获得的跨越它们的孔,并且更有利的是,具有一个仅部分影响每个底切元件61的一个面的铣削。

另外,根据第四实例,第一基座50在至少一个底切元件61内以更有利的圆孔形式形成,该孔沿着底切元件61的发展方向横向延伸,大致平行于底座56,优化的是,完全穿过这个底切元件61的厚度(见图16)。有利的是,存在两个底切元件61,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基座50也具有一个从两个底切元件61中心获得的跨越它们的孔,并且更有利的是,具有一个仅部分影响每个底切元件61的一个面的铣削。根据该实例,在保护体52中形成的第二基座53被有利地纵向而不是横向设置在保护体52的发展方向上。更优化的是,保护体具有一个圆柱形状,不过它也可以采用平行六面体或其他形式,而不会因此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附图17-20中所示的第五实例,第一基座50在铰链的母型成形铰接件5的可见上表面57上形成,不过这次这个第一基座50由一个盖62封闭。

有利的是,根据附图17-20的示例,盖62将可以有一个固定在铰接元件5底座56的可见上表面57上的周边边缘62',例如通过一层胶实现,并且识别装置100将可以被容纳在第一基座50的底部。另外,可以在第一基座50的底部上形成一个凹槽,并且盖62可以至少部分插入第一基座50中,并且有利地相对于基座成形。

有利的是,根据附图17-20中所示的第五实例的附图,接合装置不再包括一个包裹识别装置100的保护体52,而是被直接放置在第一基座50中并由盖62封闭在其中。

根据附图21-25中所示的铰链1的第六实例和图26-28中所示的第七实例,第一基座50在底座56的厚度中形成。更详细地说,根据第六实例,在与下表面58正交的底座56厚度中形成,从上表面57朝向下表面58开始并且以在端部开口的轨道的形式在与底座56厚度限定的一个前侧上实现。此轨道具有两个基本垂直的侧槽63,其中接合识别装置100的侧面。同样在后一种情况下,接合装置不再包括一个包裹识别装置100的保护体52,而是被直接放置在第一基座50中,同时与第一基座50横向槽63中的侧面接合。

相反,根据铰链1的第七实例,第一基座50在平行于自身的底座56的厚度中形成,从下表面58的一个末端边缘(沿着铰链的纵向延展方向)朝向肩部23开始,并且以前面开口的轨道形式在下表面58上实现。类似于前面的例子,此轨道具有两个基本水平的侧槽63,其中接合识别装置100的侧面。同样在后一种情况下,接合装置不再包括一个包裹识别装置100的保护体52,而是被直接放置在第一基座50中,同时与第一基座50横向槽63中的侧面接合。

根据附图21-25中所示的铰链1的第六实例,母型铰接元件5被有利地通过焊接固定到玻璃框架的相关部件上,例如直接焊接在鼻子3上或者焊接在嵌入到一条腿2中的一个芯59上。

另外,根据图26-28所示的第七实例,母型铰接元件5通过底切元件61固定。

在图29和30所示的第八实例中,第一基座50以与第七实例类似的方式在对应于其下表面的底座56中形成。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母型成形铰接元件5通过焊接固定到嵌入到一条腿2中的一个芯59上,因此,第一基座50不在下表面58上打开,而是由芯59的扩大板59’关闭。

根据从第九到第十三的铰链实例,示出了弹性或挠性铰链的公型铰接元件4。

换句话说,这些铰链1是弹性类型的,即允许杆2超程打开,弹性的回弹性使得眼镜佩戴舒适并确保用户头部贴合且安全使用。

在功能上,弹性铰链1可以一个关闭位置和一个打开位置上移动,在关闭位置上腿2被收拢在眼镜前部,在打开位置上腿2呈现一个与眼镜前部基本成直角的位置以及一个腿2被迫超过上述打开位置的超程位置。

根据图31-49所示的这些实例,公型铰接元件4包括一个在其内部界定出一个纵向腔7的盒体70和一个沿其发展轴x至少部分容纳在纵向腔7内的弹性托架8。

更详细地说,盒体70沿腿2的展开方向具有一个普遍的纵向延伸,并且由它的下部通过例如焊接或一个芯59固定在该腿2的内壁上,盒体70再次通过焊接或一体化固定到其上。例如,盒体70具有一个大致为平行六面体的形状,并且优选地设有一个上壁73、两个侧壁74、一个底壁75和一个前壁76,大致朝着第二铰接元件5,并且从这里打开一个朝向盒体70内部的开口12。纵向腔7在盒状体70的另一端从底壁10被封闭。

弹性托架8包括:前面提到的头部13,至少部分插入纵向腔7内,设有第一孔眼14并从开口12突出;一个纵向柄部分15,设置在头部13的后部,并沿其展开轴线x设置在纵向腔7内部;一个螺旋弹簧16,同轴地安装在柄部分15周围,以及一个锚定元件17,例如,以衬套形式同轴滑动地安装在弹簧16和头部13之间的柄部分15上,并且能够如下所述接合盒体70。

因此,弹簧16保持在衬套17和一个击打元件18之间,该击打元件被固定到柄部分15的自由端并且径向突出。

衬套17(或其他锚定元件)适于优化地在纵向空腔7内实现弹性托架8的卡扣保持装置,为此目的,根据图31-38中纵向凹口的实例,适于界定出多个弹性翼20,它们易于接合一个在纵向空腔7内以环形方式形成的阶梯式底切。

在功能上,当弹性托架8插入纵向腔7内时,弹性翼20具有一个朝向弹簧16略微渐缩的轮廓,并且在该纵向腔7的内表面上滑动,只要稍微挤压就会克服阶梯式底切朝着接合底切的后面移动,从而防止弹性托架8从纵向空腔7中脱出。

更详细地,根据附图31-34所示的第九实例,公型成形铰接元件4的盒体70设有第一基座50,这个基座被优化地形成在其上壁73上。类似于第一实例,第一基座50有利地具有一个圆柱形状用于接收识别装置100,又被容纳在保护体52的第二基座53内,该基座如上所述也是圆柱形。在这种情况下,接合装置优化地将保护体52以强制介入联锁的形式插入到第一个基座50中。

公型成形铰接元件4的盒体70的下部72被固定在一个芯59上,用于嵌入到框架的一条腿2的塑料材料中。更详细地说,芯59包括一个固定有铰接元件4的放大板59'和一个固定在扩大板59'一端的细长杆59',用于将其强制地纵向插入到腿的塑料基质内。

根据附图35-38所示的第十实例,第一基座50在托架8的头部13内形成。

有利的是,更详细地说,这个第一基座50形成于两侧130之间的头部13的横向厚度中,与托架8的展开正交,以在两端开放的轨道形式实现,并且在由头部13厚度界定的一个下侧打开。此轨道具有两个侧槽63,其中接合识别装置100的侧面。同样在后一种情况下,接合装置不再包括一个包裹识别装置100的保护体52,而是被直接放置在第一基座50中,同时与第一基座50横向槽63中的侧面接合。

根据附图39-41所示的第十一实例,类似于第五实例,第一基座50还是在公型成形铰接件4的盒体70的上部73上形成,不过这次这个第一基座50由一个盖62封闭。

有利的是,根据附图39-41的示例,盖62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基座50中,并且与第一基座的轮廓反形。因此,第一基座50包括一个底壁77,配有一个其中包含识别装置100的凹槽78。

有利的是,根据第十一实例的附图,接合装置不再包括一个包裹识别装置100的保护体52,而是被直接放置在第一基座50的凹槽78中并由盖62封闭在其中。

根据铰链1的第十一实例,公型成形铰接元件4被有利地通过焊接固定到眼镜框架的相关部件上,例如直接焊接在鼻子3上或者焊接在嵌入到一条腿2中的一个芯59上。

根据分别在图42-45和46-48中所示的第十二和第十三实例,成形铰接元件(这些图中以一个公型铰接元件4表示)被固定在一个芯59上,用于嵌入一条腿的塑料基质中。在该芯59的扩大板59'上,形成容纳识别装置100的第一基座50。

更详细地说,根据第十二实例,类似于第五和第十一实例,第一基座50形成于芯59的扩大板59'的上表面上,并且由盖62封闭。

有利的是,根据该实施示例,盖62至少部分嵌入第一基座50中,并且与第一基座的轮廓反形。因此,第一基座50包括一个底壁77,配有一个其中包含识别装置100的凹槽78。

有利的是,根据第十二实例的附图,接合装置不再包括一个包裹识别装置100的保护体52,而是被直接放置在第一基座50的凹槽78中并由盖62封闭在其中。

根据第十三实例,第一基座50在芯59的扩大板59'的上表面形成。第一基座50有利地具有一个圆柱形状用于接收识别装置100,又被容纳在保护体52的第二基座53内,该基座如上所述也是圆柱形。在这种情况下,接合装置优化地将保护体52以强制介入联锁的形式插入到第一个基座50中。

根据附图57-59所示的第十三实例的变型,第一基座50仍然在芯59的扩大板59'的上表面形成。这种变型的情况提供一个固定到芯59上的母型铰接元件5,而不再是一个公型铰接元件4.第一基座50具有一个成形的形状用于接收识别装置100,又被容纳在保护体52的第二基座53内,优化选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并且其形状与第一基座50的形状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接合装置优化地将保护体52以强制介入联锁的形式插入到第一个基座50中。另外,如果保护体52由金属材料制成,则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螺丝或通过焊接将保护体52固定在第一基座50中。

根据图60所示的变型实例,第一基座50具有一个狭缝50'(其宽度优化地小于第一基座50的宽度),延伸到芯59的扩大板59'的侧边缘。

根据附图50-52所示的第十四实例,第一基座50形成于在腿2自由端的涂层末端79中获得的纵向腔的底部。更详细地说,同样在这个实例中,接合装置包括一个保护体52,例如呈现圆柱形,将识别装置100容纳在一个第二基座53中。

在这种情况下,接合装置用于通过芯59细长杆59”或腿2的端部强制插入,保护体52将识别装置装载到涂层末端79的上述纵向腔90的底部。

通过关闭第一基座50,将杆锁定在涂层末端79并且同时将保护体52锁定到位于涂层末端79的上述纵向腔90底部的第一基座50中,该细长杆59'’介入式地插入到纵向腔90中。

因此本构思的铰链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