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5115发布日期:2019-09-21 01:03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反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反光材料在光源照射下产生强烈的反光效果,具有标志和警示等用途,也为夜间行走提供安全保障。反光材料广泛的应用于救生衣物、交警服饰等领域,而且伴随着反光材料生产工艺的成熟,反光布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随着消费类服装中反光材料的应用,人们对反光材料的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彩色反光材料,要么颜色色彩复合要求但是反射亮度很低,要么反光亮度较高但是颜色失真严重,因此局限了其在反光服、各类职业服、休闲服、运动服、时装、帽、手套、背包等消费类服装中的应用。

CN200720306735和CN200710160350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彩色反光布的方法,此法采用PET-PE复合植株,然后在玻璃为主的表面涂布彩色高透明的彩色胶,采用镀铝后和基布进行复合,但这种做法表面色彩不容易控制精确。

CN101995596A公开了一种暴露型玻璃微珠反光膜及制作方法,包括基材、反射层、透明彩色层和若干玻璃微珠凸镜,基材上依次设有反射层和透明彩色层,透明彩色层上通过透明粘结层植上若干玻璃微珠,且各玻璃微珠贯穿于透明粘结层并与透明彩色层的上平面呈点接触, 根据需要还可在彩色层上压上镭射图案。

CN203025366U公开了一种彩色反光制品,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基材、彩色树脂层、镀膜层、微涂覆层和玻璃微珠层,其通过在彩色树脂层与玻璃微珠层之间增加镀膜层来提高反射性能的同时保证制品的色彩效果,然而由于其色彩的显示是直接通过在树脂层中加入颜色来使树脂层本射带上色彩的性能,色彩仍然会受到镀层的影响,产品颜色失真。

CN200710160350公开了一种高亮彩色反光布制备工艺,在聚酯膜上涂胶, 烘干后与聚乙烯膜复合形成复合膜, 将上述复合膜加热后在其表面植上玻璃微珠且使聚乙烯粘住玻璃微珠, 在玻璃微珠膜上涂一层高透明的彩色胶、烘干后, 再将铝蒸镀在已涂有彩色胶的玻璃微珠上, 并将上述镀铝后的玻璃微珠膜上再次涂胶, 烘干后与织物复合, 最后将上述织物层上的镀铝膜剥离, 即成高亮彩色反光布。

但以上做法做成的产品由色彩层产生色彩,但是与期望的颜色失真比较多,逆反射系数低。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黑色高亮度(亮度大于150cd/m2)反光热贴,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包括基材层,基材上为黑色吸光复合胶层,黑色吸光复合胶层上为反射层,反射层由蒸镀在玻璃微珠上的金属反光层和玻璃微珠层组成,并且玻璃珠之间填充黑色吸光组合物。此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在日光下显示正黑色,在回归反射的状态下显示反光效果,对提高穿着者夜间或视线不良环境中的被可视性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大大提高服装或纺织品的在消费产品中的使用。

所述黑色复合胶层由胶粘剂和纳米黑色色浆的组合物组成。胶粘剂为由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丙烯酸改性橡胶,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优选的是聚氨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组合物。

所述玻璃微珠的折射指数为1.4~2.4,粒径在50~125um,成球率大于97%,优选折射率1.93~1.96的玻璃珠。

所述反光层一般由真空蒸镀或磁控溅射的方式将金属材料镀层附着在玻璃珠的背面,镀层材料为铝或者银,且镀层的厚度控制在 30 ~ 100A 以内,优选厚度在50 ~ 80A。

所述黑色吸光层是由胶粘剂和黑色吸光组合物组成,胶粘剂由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丙烯酸改性橡胶,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中优选的是聚氨酯树脂或丙烯酸树脂组合物。黑色吸光组合物的作用是通过光的吸收将玻璃珠缝隙间的金属颜色效果屏蔽掉,因此此组合物的组成为纳米炭黑色浆和碳纳米管,金属纳米线比如35nm银纳米线,铜纳米线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其中碳纳米管和纳米线有超强的吸光能力。其中树脂与纳米炭黑色浆和碳纳米管,纳米线组成比例可以是100:10~80: 1~10。涂布前将纳米炭黑色浆和纳米管或纳米线搅拌均匀。

所述黑色复合胶粘剂层为由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丙烯酸改性橡胶,丙烯酸改性聚氨酯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与纳米黑浆组成的组合物。

所述基材为TPU热熔胶膜,聚酯热熔胶膜和橡胶型热熔胶胶膜中的一种。

一种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的制备方法为,

1) 通过加热辊(温度120 ~ 150 OC)将玻璃微珠植在PETPE复合膜上,形成玻璃微珠单层,

2) 经过140~160 OC烘箱将玻璃珠1/2左右半球埋入PE层,

3) 然后在玻璃微珠膜上涂一层黑色胶胶粘剂层,且控制黑色胶胶粘剂层的流动和厚度,使得黑色胶胶粘剂层位于玻璃珠缝隙之间,

4) 黑色胶胶粘剂层和玻璃微珠上镀有铝或银层,

5) 蒸镀后再次涂黑色胶,胶的厚度在30~60g/sqm烘干后与热熔胶膜在60~120 OC,4kgf条件下复合,

6) 最后将上PETPE织物层上的镀铝膜剥离, 即得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的彩色反光产品相比,不仅能够显示正黑的颜色,而且反射效果好,可以增大反光材料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 1 为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结构示意图 ;

其中 : 1. 玻璃微珠层 2. 反射镀层 3.黑色吸光层 4. 黑色复合胶层 5. 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本发明实施例可进一步了解本明,但本发明的保护不限于此。

实施例 1: 将直径为60~90um折射率为1.93的玻璃珠均匀地粘附在PET/PE载膜上,其中PET厚度为100um和PE厚度为30um,然后通过150度烘箱加热2分钟将玻璃微珠嵌入载膜上;在玻璃珠层上涂布由聚氨酯树脂,纳米黑色色浆和碳纳米管组成的黑色吸光层,其中树脂为聚氨酯树脂由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黑色色浆购自美国卡博特公司,碳纳米管购自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聚氨酯:纳米黑色色浆:碳纳米管比例为100:40:5,涂布厚度为20g/sqm,经过60度烘箱干燥固化使黑色吸光组合物在玻璃微珠缝隙之间;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在玻璃珠之上镀一层铝层,其厚度为50A;在镀铝层上涂布由纳米黑浆与聚氨酯树脂组成的复合层,涂布厚度为60g/sqm, 经过80度烘箱干燥2min,然后与TPU热熔胶膜在4kgf, 80OC条件下复合,静置过夜。热转移后剥离PETPE复合膜得玻璃珠裸露的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反光亮度为220cd/m2。

实施例 2: 将直径为40~60um折射率为2.2的玻璃珠均匀地粘附在PET/PE载膜上,其中PET厚度为75um和PE厚度为25um,然后通过140度烘箱加热2分钟将玻璃微珠嵌入载膜上;在玻璃微珠层上涂布由聚丙烯酸树脂,纳米黑色色浆和铜纳米线组成的黑色吸光层,其中树脂为聚丙烯酸树脂由长兴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黑色色浆购自美国卡博特公司,铜纳米线购自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丙烯酸树脂:纳米黑色色浆:铜纳米线比例为100:50:6,涂布厚度为5g/sqm,经过60度烘箱干燥固化,使黑色吸光组合物在玻璃微珠缝隙之间;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在玻璃珠之上镀一层银层,其厚度为100A;在银层上涂布聚丙烯酸树脂与纳米黑浆组成的复合层,涂布厚度为60~100g/sqm, 经过80度烘箱干燥2min,然后与PES聚酯热熔胶膜在4kgf, 110OC条件下复合,静置过夜。热转移后剥离PETPE复合膜得玻璃珠裸露的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反光亮度为360cd/m2。

实施例 3: 将直径为90~125um折射率为1.9的玻璃珠均匀地粘附在PET/PE载膜上,其中PET厚度为75um和PE厚度为35um,然后通过160度烘箱加热2分钟将玻璃微珠嵌入载膜上;在玻璃微珠层上涂布由聚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纳米黑色色浆和铜纳米线组成的黑色吸光层,其中树脂为聚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由沙多玛有限公司,黑色色浆购自美国卡博特公司,银纳米线购自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纳米黑色色浆:银纳米线比例为100:45:3,涂布厚度为10g/sqm,经过60度烘箱干燥固化,使黑色吸光组合物在玻璃微珠缝隙之间;通过真空蒸镀的方式在玻璃珠之上镀一层铝层,其厚度为80A;在镀铝层上涂布黑色聚氨酯树脂复合层,涂布厚度为60~100g/sqm, 经过80度烘箱干燥2min,然后与橡胶型热熔胶膜在4kgf, 60OC条件下复合,静置过夜。热转移后剥离PETPE复合膜得玻璃珠裸露的正黑色高亮度反光热贴,反光亮度为450cd/m2。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