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4739发布日期:2020-02-11 14:2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影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影仪,在调节投影方向和投影角度时,需要改变投影仪的位置。然而,当投影仪固定于墙面时,将造成无法调节投影方向和投影角度。因此,如何能够方便地调节投影仪的投影方向和投影角度,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调节投影方向和投影角度的投影仪。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投影仪,包括机壳、设于所述机壳内的光机模组、反射组件及调节组件,所述机壳设有多个透光窗口,所述多个透光窗口分别设于所述机壳的不同侧;所述光机模组用于发射呈现显示图像的投影光线;所述反射组件包括多个反射镜,所述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反射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正对于所述光机模组的所述反射镜的朝向,以使所述投影光线经过所述反射镜的反射之后能够投射至不同的所述透光窗口并经过所述透光窗口射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所述多个透光窗口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透光窗口及设于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透光窗口,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透光窗口;所述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及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设于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之间且朝向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所述第二反射镜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反射镜共线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镜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光机模组发射的投影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及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射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法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主支撑杆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反射镜在所述主支撑杆的作用下移出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之间,所述光机模组发射的投影光线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射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撑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第二支撑段及第一球形转动部,所述第一支撑段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段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段未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反射镜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球形转动部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球形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部,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镜能够沿所述第一球形转动部的球面滑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未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二球形转动部,所述第一反射镜的背面的顶边设有与所述第二球形转动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球形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镜能够沿所述第二球形转动部的球面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缩短,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沿第三方向转动第一角度,所述光机模组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投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并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射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底板,所述多个透光窗口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透光窗口,所述第一支撑杆在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下伸长,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角度,所述光机模组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底透光窗口射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多个透光窗口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板的顶透光窗口,所述第二反射镜设于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所述顶透光窗口之间,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三电机及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反射镜,所述伸缩杆在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反射镜移出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所述顶透光窗口之间,当所述第一反射镜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角度时,所述光机模组发射的投影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顶透光窗口射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三侧板,所述多个透光窗口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侧板的第三透光窗口,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四电机及连接于所述第四电机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未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一端设有第三球形转动部,所述第一反射镜的背面的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三球形转动部相配合的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球形转动部连接所述第三配合部,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镜能够沿所述第三球形转动部的球面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四电机的驱动下伸长,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沿第四方向转动第二角度,所述光机模组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三透光窗口射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四侧板,所述多个透光窗口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侧板的第四透光窗口,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四电机的驱动下缩短,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的镜头沿所述第四方向的反向转动所述第二角度,所述光机模组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反射后从所述第四透光窗口射出。

通过调节组件改变反射镜的朝向,以使从一个光机模组的镜头射出的投影光线能够从不同侧的透光窗口射出,以改变投影光线的射出方向,且通过控制调节组件调节反射镜的方向,可以调节投影光线的射出角度,如此,无需移动投影仪即可改变投影光线射出投影仪的投射方向和投射角度,以调节显示画面在墙面或幕布上的投影位置,及将显示画面投影至上、下、左、右、前、后的任意一侧,以使投影仪能够在多侧中任意选择一侧投影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前置投影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组件和反射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后置投影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底置投影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顶置投影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左置投影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右置投影时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所列举的实施例之间可以适当的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投影仪100。所述投影仪100包括机壳1、设于所述机壳1内的光机模组2、反射组件3及调节组件4。

本实施例以投影仪100的机壳1为矩形体为例进行说明。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投影仪100还可以呈圆柱体。为了便于说明,定义投影仪100的长度方向为y轴方向,定义投影仪100的宽度方向为x轴方向,定义投影仪100的高度方向为z轴方向。

请参阅图1,所述机壳1设有多个透光窗口10。本实施例中,机壳1具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侧。所述多个透光窗口10分别设于所述机壳1的不同侧。机壳1的每一侧都可以设有透光窗口10。所述光机模组2用于发射呈现显示图像的投影光线。投影光线所述透光窗口10射出可以投影至墙面或幕布上,以呈现显示画面。

请参阅图1,所述反射组件3包括多个反射镜31。所述调节组件4连接所述反射组件3。所述调节组件4用于调节正对于所述光机模组2的所述反射镜31的朝向,以使所述投影光线经过所述反射镜31的反射之后能够投射至不同的所述透光窗口10并经过所述透光窗口10射出。

通过调节组件4改变反射镜31的朝向,以使从一个光机模组2的镜头射出的投影光线能够从不同侧的透光窗口10射出,以改变投影光线的射出方向,且通过控制调节组件4调节反射镜31的方向,可以调节投影光线的射出角度,如此,无需移动投影仪100即可改变投影光线射出投影仪100的投射方向和投射角度,以调节显示画面在墙面或幕布上的投影位置,及将显示画面投影至上、下、左、右、前、后的任意一侧,以使投影仪100能够在多侧中任意选择一侧投影的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机壳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11及第二侧板12。所述第一侧板11与所述第二侧板12可以沿y轴方向排列。所述多个透光窗口10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1的第一透光窗口101及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的第二透光窗口102。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朝向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换言之,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可以为前透光窗口。第二透光窗口102可以为后透光窗口。

请参阅图3,所述反射组件3包括第一反射镜311及第二反射镜312。所述第一反射镜311设于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之间且朝向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换言之,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及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沿y轴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朝向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以反射从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射出的投影光线。

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反射镜312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共线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二反射镜312的中心与述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沿第一方向共线。所述第一方向为z轴方向。所述第二反射镜312在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2共线设置。第二反射镜312的中心与述第二透光窗口102的中心沿第一方向共线。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2和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在y轴方向共面,而在z轴方向上具有间距。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反射镜312的法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依次经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及所述第二反射镜312反射后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2射出。此时,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的法线为y轴方向朝向第二反射镜312所在方向偏移40°~50°,进一步,倾斜的角度可以为45°。所述第二反射镜312的反射面的法线y轴方向朝向第一反射镜311所在方向偏移40°~50°,进一步,倾斜的角度可以为45°。

通过在投影仪100的前侧和后侧皆设置透光窗口10,及设置第一反射镜311和第二反射镜312,以使投影仪100能够从后侧的透光窗口10射出的投影光线,进而实现投影仪100射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多样化;通过微调所述第一反射镜311或第二反射镜312的反射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从投影仪100射出的投影光线的角度,进而调整在墙面或幕布上的投影区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4,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电机41及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1的主支撑杆42。所述主支撑杆42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的背面。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的背面为与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相背设置的面。所述第一电机41用于驱动所述主支撑杆42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在所述主支撑杆42的作用下移出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之间。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射出。

具体的,所述主支撑杆42为蜗杆,调节组件4还包括涡轮,第一电机41的转动轴连接涡轮。当第一电机41带动涡轮转动时,所述涡轮带动主支撑杆42沿z轴方向伸缩,进而带动第一反射镜311沿z轴方向上升或下降。

可以理解的,投影仪100还包括控制器(未图示)。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1。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前置投影指令(即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射出的指令)时,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41转动,第一电机41带动涡轮转动,进而带动主支撑杆42收缩,第一反射镜311下降,直至移出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之间。此时,第一反射镜311不会遮挡于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之间。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发射的投影光线能够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射出,实现前置投影。当前置投影结束时,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保持位置不变,当控制器接收到后置投影或其他侧的投影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反射镜311恢复到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与所述第一透光窗口101之间。

通过对于调节组件4设计,以实现调节组件4能够带动第一反射镜311沿z轴方向移动,进而实现前置投影和后置投影(或其他侧的投影)的切换,实现投影仪100射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多样化。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主支撑杆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段421、第二支撑段422及第一球形转动部423。所述第一支撑段421沿所述第一方向(z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段422沿所述第二方向(y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支撑段421未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段4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1。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球形转动部423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313。所述第一配合部313具有大半球腔,以使第一球形转动部423卡合于所述第一配合部313的大半球腔内,且能够沿第一球形转动部423的球面滑动。所述第一球形转动部423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部313,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镜311能够沿所述第一球形转动部423的球面滑动。换言之,站在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的角度,第一反射镜311能够上仰、下附、左转和右转。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配合部313可以位于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位置。

通过设计主支撑杆42的结构,以使第一反射镜311能够灵活地转动,进而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可以朝向不同的方向,为后续第一反射镜311将投影光线反射至不同的侧做铺垫。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5及图6,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第二电机43及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机43的第一支撑杆44。所述第一支撑杆44未连接所述第二电机43的一端设有第二球形转动部441。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的背面的顶边设有与所述第二球形转动部441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314。所述第二球形转动部441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314,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镜311能够沿所述第二球形转动部441的球面滑动。具体的,所述第二配合部314具有大半球腔,以使第二球形转动部441卡合于所述第二配合部314的大半球腔内,且能够沿第二球形转动部441的球面滑动。所述第一支撑杆44在所述第二电机43的驱动下缩短,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沿第三方向转动第一角度。换言之,所述第一支撑杆44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2,以带动第一反射镜311的顶边远离第二侧板12,而由于主支撑杆42支撑于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位置,所以第一反射镜311的底板靠近第二侧板12。第一反射镜311上仰倾斜。进一步地,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0°~50°,进一步,倾斜的角度可以为45°。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反射后投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镜312,并经过所述第二反射镜312反射后从所述第二透光窗口102射出。

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撑杆44与第二电机43的连接方式和主支撑杆42与第一电机41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一支撑杆44沿y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44与所述主支撑杆42在z轴方向可以共面设置。换言之,第一配合部313与所述第二配合部314共线。

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44和主支撑杆42,及设置第二电机43驱动第一支撑杆44运动,以使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进而将光机模组2的镜头发射的投影光线反射至第二反射镜312,进而被第二反射镜312反射至第二透光窗口102射出,实现后置投影;而且,通过第二电机43控制第一支撑杆44收缩的距离,可以调节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进而调整投影光线从第二透光窗口102射出的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机壳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底板13。所述多个透光窗口10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3的底透光窗口103。

请参阅图7,所述第一支撑杆44在所述第二电机43的驱动下伸长,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沿所述第三方向的反向转动所述第一角度。换言之,所述第一支撑杆44逐渐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2,以带动第一反射镜311的顶边靠近第二侧板12,而由于主支撑杆42支撑于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位置,所以第一反射镜311的底板13远离第二侧板12。第一反射镜311下俯倾斜。进一步地,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可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40°~50°,进一步,倾斜的角度可以为45°。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反射后从所述底透光窗口103射出。

通过在机壳1底面设置底透光窗口103,设置第一支撑杆44和主支撑杆42,及设置第二电机43驱动第一支撑杆44运动,以使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进而将光机模组2的镜头发射的投影光线反射至底透光窗口103,并经过底透光窗口103射出,实现底置投影,结合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前置、后置和底置投影,实现投影仪100射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多样化;而且,通过第二电机43控制第一支撑杆44伸长的距离,可以调节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进而调整投影光线从底透光窗口103射出的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机壳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顶板14。所述顶板14与所述底板13沿z轴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多个透光窗口10还包括设于所述顶板14的顶透光窗口104。顶透光窗口104的中心、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及底透光窗口103的中心可以共线设置。

请参阅图8,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第三电机44及连接所述第三电机44的伸缩杆45。所述伸缩杆45与第三电机44的连接方式可以和主支撑杆42与第一电机41的连接方式相同。所述伸缩杆4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射镜312。所述伸缩杆45在所述第三电机44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第二反射镜312移出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与所述顶透光窗口104之间。当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沿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角度时,此时,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40°~50°,进一步,倾斜的角度可以为45°。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经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反射后从所述顶透光窗口104射出。

通过在机壳1顶面设置顶透光窗口104,设置第三电机44和伸缩杆45驱动第二反射镜312移出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与所述顶透光窗口104之间,及设置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水平面向上倾斜40°~50°,以将光机模组2的镜头发射的投影光线反射至顶透光窗口104,并经过顶透光窗口104射出,实现顶置投影,结合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前置、后置、底置及顶置投影,实现投影仪100射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多样化;而且,通过第二电机43控制第一支撑杆44收缩的距离,可以调节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角度,进而调整投影光线从顶透光窗口104射出的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机壳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第三侧板15。所述多个透光窗口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三侧板15的第三透光窗口105。

请参阅图9,所述调节组件4还包括第四电机47(部分被第二支撑杆48遮挡)及连接于所述第四电机47的第二支撑杆48。所述第二支撑杆48可以沿y轴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杆48连接所述第四电机47的方式与主支撑杆42连接第一电机41的方式相同。所述第二支撑杆48未连接所述第四电机47的一端设有第三球形转动部481。所述第一反射镜311的背面的侧边(远离第三侧板15的侧边)设有与所述第三球形转动部481相配合的第三配合部315。所述第三球形转动部481连接所述第三配合部315,以使所述第一反射镜311能够沿所述第三球形转动部481的球面滑动。具体的,所述第三配合部315具有大半球腔,以使第三球形转动部481卡合于所述第三配合部315的大半球腔内,且能够沿第三球形转动部481的球面滑动。所述第二支撑杆48在所述第四电机47的驱动下伸长,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沿第四方向转动第二角度。换言之,所述第二支撑杆48逐渐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2,以带动第一反射镜311的侧边靠近第二侧板12,而由于主支撑杆42支撑于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位置,所以第一反射镜311的另一侧边远离第二侧板12。第一反射镜311左转,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逐渐朝向所述第三侧板15。进一步地,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可以相对于y-z平面倾斜40°~50°,进一步,倾斜的角度可以为45°。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反射后从所述第三透光窗口105射出。

通过在机壳1侧面设置第三透光窗口105,设置第二支撑杆48和主支撑杆42,及设置第四电机47驱动第二支撑杆48运动,以使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y-z面向左倾斜,进而将光机模组2的镜头发射的投影光线反射至第三透光窗口105,并经过第三透光窗口105射出,实现左置投影,结合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前置、后置、底置、顶置及左置投影,实现投影仪100射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多样化;而且,通过第四电机47控制第二支撑杆48伸长的距离,可以调节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y-z面倾斜的角度,进而调整投影光线从第三透光窗口105射出的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2,所述机壳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板11和所述第二侧板12之间的第四侧板16。所述多个透光窗口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四侧板16的第四透光窗口106。第四透光窗口106的中心、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及第三透光窗口105的中心可以共线。

请参阅图10,所述第二支撑杆48在所述第四电机47的驱动下缩短,以带动所述第一反射镜311从正对所述光机模组2的镜头沿所述第四方向的反向转动所述第二角度。换言之,所述第二支撑杆48逐渐远离所述第二侧板12,以带动第一反射镜311的侧边远离第二侧板12,而由于主支撑杆42支撑于第一反射镜311的中心位置,所以第一反射镜311的另一侧边靠近第二侧板12。第一反射镜311右转,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逐渐朝向所述第四侧板16。进一步地,第一反射镜311的反射面可以相对于y-z平面倾斜40°~50°,进一步,倾斜的角度可以为45°。所述光机模组2发射的投影光线被所述第一反射镜311反射后从所述第四透光窗口106射出。

通过在机壳1侧面设置第四透光窗口106,设置第二支撑杆48和主支撑杆42,及设置第四电机47驱动第二支撑杆48运动,以使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y-z面向右倾斜,进而将光机模组2的镜头发射的投影光线反射至第四透光窗口106,并经过第四透光窗口106射出,实现右置投影,结合上述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前置、后置、底置、顶置、左置及右置投影,实现投影仪100射出的投影光线的方向多样化;而且,通过第四电机47控制第二支撑杆48缩短的距离,可以调节第一反射镜311相对于y-z面倾斜的角度,进而调整投影光线从第四透光窗口106射出的角度。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