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260468发布日期:2021-06-01 15:2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广泛应用,日常生活中,带显示屏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保护自己的隐私安全,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使用带显示屏的电子产品时,人们往往希望显示屏上显示的隐私信息不被周围的人看到。

现有技术中的手机显示屏的视角范围较大,即使在偏离显示屏正面较远的位置,仍可较为清晰地看到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这显然不利于保护手机使用者的隐私,存在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面板、显示模组、终端、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及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面板,所述面板包括:

透明的第一导电层;

透明的第二导电层;

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折射率可变层的折射率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可变层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至少一个光传输结构;所述光传输结构包括芯体和贴合在所述芯体外表面的包层;所述芯体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包层的折射率;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芯体的折射率不同;

和/或,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包层的折射率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还包括:

能够输出多种电压的变压器;

所述变压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包括:一个初级线圈和多个次级线圈;

所述面板还包括:通过开关状态调整与所述初级线圈耦合的所述次级线圈的档位开关;其中,与所述初级线圈耦合的所述次级线圈不同,所述变压器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材料形成的保护层。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和如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面板;

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外表面上;

对应于所述面板的折射率可变层的不同折射率,所述显示模组具有不同的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透明的保护玻璃;

所述面板位于所述显示屏和所述保护玻璃之间。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如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

处理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内面板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显示模式;

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第一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一折射率;其中,

在所述第一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第二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二折射率;在所述第二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二显示视角;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视角大于所述第二显示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设置有变压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施加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控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通过调整档位开关的开关状态控制所述变压器内与初级线圈耦合的次级线圈,其中,与所述初级线圈耦合的所述次级线圈不同,所述变压器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装置,应用于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显示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第一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一折射率;其中,在所述第一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视角。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包括:透明的第一导电层;透明的第二导电层;这里,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可供光线入射;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折射率可变层的折射率不同。这里,可以通过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所述折射率可变层的折射率,从而可以改变从同一个位置射入所述面板中光线的光路轨迹,改变了光线从所述面板中射出的出射角度,从而可以使得包含有该面板的终端显示屏(例如手机显示屏)的显示视角发生变化,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显示视角的变化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玻璃面板应用在显示屏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中的光传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光线在一种面板中的光路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中的光传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视角确定的示意图。

图9a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a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玻璃面板应用在显示屏上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玻璃面板01贴合在终端(例如手机)的显示屏02上,所述显示屏02上的发光点“o”发出的光线在经过玻璃面板01后,从所述玻璃面板01表面射出。发光点“o”对应的显示视角大小由原来的a变为了b,其中a大于b。这样,所述玻璃面板01通过改变所述显示视角,使得所述显示视角变小,人眼只能在更小的范围内看到发光点“o”显示的信息,能够获得防窥的效果。但是,这种实施方式中,却存在如下问题:首先,所述玻璃面板01调整所述显示角度的方式比较单一,不能进行所述显示角度的灵活调整;其次,需要调整所述显示视角时,用户需要在所述显示屏02上反复撕去和贴合所述玻璃面板01,实际操作会非常麻烦,而且容易造成所述显示屏02的损坏。

图1b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所述面板包括:

透明的第一导电层11;

透明的第二导电层12;

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13;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的折射率不同。

这里,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一电压u1时,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具有第一折射率;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二电压u2时,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具有第二折射率;这里,可以是u1>u2时;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折射率。

这里,所述透明的第一导电层为光线能通过的第一导电层;所述透明的第二导电层为光线能通过的第二导电层。这里,所述透明的第一导电层和透明的第二导电层可以是透光率大于设置阈值的导电层。

这里,所述第一导电层11可以为导电材料涂覆在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上形成的涂覆层或导电的薄膜;所述第二导电层12可以为导电材料涂覆在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上形成的涂覆层或导电的薄膜。所述导电材料和所述薄膜的材料可以是氧化铟锡(ito)。这里,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的制作材料可以为如下之一:磷酸二氢钾(kdp)型晶体、铌酸锂(linbo3)型晶体、砷化镓(gaas)型晶体。

这里,入射光从位置1处射入所述面板,对应的入射角为θ1。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一电压u1时,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具有第一折射率,此时,在折射率可变层13中的折射角为θ2。在折射率可变层13中的入射角为θ4,其中,θ2=θ4。光线从位置2射出,对应的折射角为θ5,其中,θ1=θ5。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二电压u2时,所述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二折射率,此时,在折射率可变层13中的折射角为θ3。在折射率可变层13中的入射角为θ6,其中,θ3=θ6。光线从位置3射出,对应的折射角为θ7,其中,θ1=θ7。

这里,同样一束入射光在位置1处射入所述面板后,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二电压u2时,人眼能够在位置5处看到从位置1处射入的该束光线;在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二电压u2时,人眼却只能够在位置4处才能看到从位置1处射入的该束光线,在位置5处不能够再看到从位置1处射入的该束光线。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示意图更加清楚,图1b中忽略了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对光路的影响。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的折射率,从而可以改变从同一个位置射入所述面板中光线的光路轨迹,改变了光线从所述面板中射出的出射角度,从而可以使得包含有该面板的终端显示屏的显示视角度发生变化,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显示视角度的变化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图2是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的至少一个光传输结构14;请参见图3,所述光传输结构14包括芯体15和贴合在所述芯体15外表面的包层16;所述芯体15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包层16的折射率;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芯体15的折射率不同;

和/或,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包层16的折射率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传输结构14的所述芯体15及所述包层16的至少其中之一的折射率是会随被施加的电压发生改变的,从而使得整个折射率可变层13的折射率发生变化。

这里,所述包层16可以为透明材料涂覆在所述芯体15外表面上形成的涂覆层或薄膜。这里,所述芯体15和所述包层16的制作材料可以为如下之一:磷酸二氢钾(kdp)型晶体、铌酸锂(linbo3)型晶体、砷化镓(gaas)型晶体。

优选的,光传输结构14可以是光纤。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5的折射率为n1,所述包层16的折射率为n2,其中,n1>n2。这里,n1>n2,使得射入所述芯体15的光线在所述芯体15和所述包层16的接触面上能够发生全反射,减少光线能量的损失。这里,光线从位置6射入。这里,显示视角α与θ8的关系为:

α/2≤180-2*θ8;其中,sin(θ8)=n2/n1(其中n1>n2)。这里,θ8为所述芯体15中的光线在所述芯体15和所述包层16的贴合面上的入射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5采用折射率可变的材料制作,所述包层16采用折射率不可变的材料制作,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芯体15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包层16的折射率不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5采用折射率不可变的材料制作,所述包层16采用折射率可变的材料制作,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芯体15的折射率不变,所述包层16的折射率不同。这样,通过控制改变芯体15或者包层16的折射率就可以改变θ8,获得不同的α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5采用折射率可变的材料制作,所述包层16采用折射率可变的材料制作,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时,所述芯体15的折射率不同,所述包层16的折射率不同。

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还包括:

能够输出多种电压的变压器17;

所述变压器17,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连接。

例如,所述变压器17包含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1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2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中一个为高电压输出端,则另一个为低电压输出端,如此,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产生电压差,从而控制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的所述折射率可变层13被施加一定的电压。

这里,所述变压器17可以是能够输出连续变化的电压值的变压器。例如,能够输出1v至20v之间的任一大小电压。所述变压器17还可以是能够输出离散电压值的变压器。例如,能够输出1v、5v、10v等。这里,由于所述变压器分别与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连接,所述变压器17能够输出不同的电压,就能够给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压。

这里,所述变压器17包括:一个初级线圈18和多个次级线圈19;

所述面板还包括:通过开关状态调整与所述初级线圈18耦合的所述次级线圈19的档位开关20;其中,与所述初级线圈18耦合的所述次级线圈19不同,所述变压器17向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级线圈可以与一个所述次级线圈耦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初级线圈也可以同时与多个所述次级线圈耦合。当所述初级线圈同时与多个所述次级线圈耦合时,变压器输出的电压可以为所述初级线圈的电压;也可以为同时与多个次级线圈进行组合耦合,实现变压之后的电压。

请参见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17包括一个初级线圈18和3个次级线圈19。3个次级线圈分别为第一次级线圈、第二次级线圈和第三次级线圈。所述初级线圈18的接线端6和接线端7之间的输入电压为u67。所述第一次级线圈、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三次级线圈的输出电压分别为u13、u14、u15。所述第一次级线圈、所述第二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三次级线圈具有公共端1,所述公共端1与所述第一导电层11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线圈的非公共端与所述档位开关20的接线端3电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线圈的非公共端与所述档位开关20的接线端4电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线圈的非公共端与所述档位开关20的接线端5电连接。所述档位开关20的接线端2与所述第二导电层12电连接。这里,所述开关状态包括如下之一:连接接线端2和接线端3的第一开关状态、连接接线端2和接线端4的第二开关状态、连接接线端2和接线端5的第三开关状态。这里,每种不同的所述开关状态都对应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一个电压。例如,当开关状态为第一开关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为u13;当开关状态为第二开关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为u14;当开关状态为第三开关状态时,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为u15。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变压器17可以设置于本实施例中的面板,或者,本实施例中的面板也可以只设置接口,用于连接变压器17,变压器17可以设置于终端的其他部件(而非面板)上。

请参见图7,所述包层16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明材料形成的保护层21。这里,所述包层16可以为透明材料涂覆在所述包层16外表面上形成的涂覆层或薄膜。这里,所述透明材料为透光率大于第三设置阈值的材料。这里,所述保护层21能够保护所述包层16,防止制作所述面板的过程中所述包层16受到损伤,影响光线在所述芯体15和所述包层16结合面的反射。

图8a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a所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22和如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面板23;

所述面板23位于所述显示屏22的外表面上;

对应于所述面板的折射率可变层的不同折射率,所述显示模组具有不同的显示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视角;在所述第二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二显示视角;所述第一显示视角小于所述第二显示视角。

这里,所述显示屏可以是手机显示屏、电脑显示屏、智能电视显示屏等。这里,由于所述第一显示视角小于所述第二显示视角,可以减小所述显示屏22上显示内容被观看的显示视角,从而其他人难以偷窥到所述显示屏22上显示的信息,提升信息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b,可以是以所述显示屏22上某个发光点为原点,确定一个经过所述原点并垂直于所述显示屏的平面,所述发光点光线在经过所述面板23后,在所述平面上会形成一个锥形光照区域,这里,可以将所述锥形的锥角c确定为所述显示视角。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透明的保护玻璃24;

所述面板23位于所述显示屏22和所述保护玻璃24之间。

这里,所述保护玻璃24能够对所述面板23和所述显示屏22进行防护,保护所述面板23和所述显示屏22不受损坏。

图9a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a所示,

所述终端包括:

如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25;

处理模组,与所述显示模组25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显示模组25内面板的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这里,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这里,所述处理模组可以是终端的主板或处理器。请参见图9b,所述显示模组25可以是通过插接口27插接在所述终端的主板或处理器26连接的插座28上。

这里,所述处理模组可以是根据用户的操作指令,在所述显示模组25内面板的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压,使得所述面板的折射率可变层13的折射率发生变化,实现调整所述显示模组25的显示视角。

图10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显示模式;

这里,当前显示模式可以是当前选中的多个可选的显示模式中的一种显示模式。这里,在不同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不同。

所述终端的显示模式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显示模式和第二显示模式仅是泛指终端的任意两种不同的显示模式。

例如,在有的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为30°;在有的显示模式下,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为45°。例如,用户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的设置界面上选择了显示视角为45°的显示模式的设置选项,则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显示模式为显示视角为45°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组具有45°的显示视角,则用户只可以在45°的显示视角内看到所述终端显示屏上显示的信息。

步骤102,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一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一折射率;其中,在所述第一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一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一折射率;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第二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二折射率;在所述第一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视角;在所述第二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二显示视角;所述第一显示视角小于所述第二显示视角。这里,当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由第二电压变为第一电压时,显示视角会由所述第二显示视角变为所述第一显示视角,实现了显示视角由大变小的控制。

这里,根据不同的所述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11和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不同的电压,这可以改变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使得人眼只能够在所述显示模组前的部分区域内(显示视角内)才能够看到所述显示模组中显示的信息,有利于保护隐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还设置有变压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3,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控制所述变压器17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变压器17的输出电压为施加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的电压。

这里,可以是控制变压器17的输出电压值连续变化,这样,显示视角大小也能够连续变化,能够使得显示视角大小的控制更加精细。例如,控制变压器17的输出电压在5v至10v之间连续变化,则显示视角可以在30°至60°之间连续变化。

这里,还可以是控制变压器17的输出电压值离散变化,这样,能够使得显示视角大小在不同档位之间变化。例如,控制变压器17的输出电压为5v、7.5v和10v,则显示视角可以对应为30°、15°和60°。

这里,步骤103中,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控制变压器17的输出电压,包括:

步骤104,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通过调整档位开关20的开关状态控制所述变压器17内与初级线圈18耦合的次级线圈19,其中,与所述初级线圈18耦合的所述次级线圈19不同,所述变压器17向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

这里,所述变压器17内可以是包括多个次级线圈19,每个次级线圈19都对应输出一个电压。例如,第一个次级线圈对应输出5v电压;第二个次级线圈对应输出7.5v电压;第三个次级线圈对应输出10v电压。这里,所述开关的状态可以是所述档位开关20将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连接至某个所述次级线圈19的状态。例如,当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连接至第一次级线圈时,所述第一导电层1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2之间施加5v电压。

图11是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装置,应用于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确定模块111和处理模块112;其中,

所述确定模块111,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所处的当前显示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112,用于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一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第一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一折射率;若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为第二显示模式,向所述显示模组内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第二电压,使得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折射率可变层具有第二折射率;在所述第一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视角;在所述第二折射率下,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二显示视角;所述第一显示视角小于所述第二显示视角。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113,所述控制模块113,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控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其中,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为施加在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的电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113,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显示模式,通过调整档位开关的开关状态控制所述变压器内与初级线圈耦合的次级线圈,其中,与所述初级线圈耦合的所述次级线圈不同,所述变压器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之间施加的电压不同。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公开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的显示视角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