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及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62448发布日期:2020-04-03 17:58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及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和显微镜,属于分析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中现有的显微镜在对产品进行检测前需要调试,调试过程复杂,没有对应的判断基准,导致调整粗调校正难度比较高,人工往往需要多次调式才能达到角度装配要求,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现有的显微镜的光路系统复杂化,结构也相应复杂,成本高。此外,现有技术中的起偏镜在检测产品时是采用手动旋转起偏镜与dic来调整起偏镜和dic角度和高度的来确定要检测的位置。这种手动操作方式对操作位置有特殊要求,需要操作者在设备后方操作,且手动操作速度慢、效率低,不易进行细微调整。不能既快又准的抓取位置,明场暗场分不清而导致误判。手动旋转起偏镜还存在抓取位置的光路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成本较低的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及显微镜来实现对起偏镜的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起偏镜需要手动旋转、无法自动控制的不足,提供一种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微分干涉镜头上的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端部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还包括起偏镜、与起偏镜咬合并传动连接的聚酯轮,聚酯轮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微分干涉镜头的钣金盒。

优选地,钣金盒上固定设置用于固定第一电机的钣金l型板。

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在钣金盒外部连接显微镜的铝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第一电机正反转的第一按钮,第一按钮安装于控制柜的操作台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第二电机正反转的第二按钮,第二按钮安装于控制柜的操作台上。

显微镜,包括前述任一项的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软件自动控制起偏镜的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重量轻、操作方便。通过简单、轻松的操作即可快速达到自动控制起偏镜的目的。本发明的自动控制起偏镜不受机器位置的限制,机器可以在任意位置控制操作台上的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来检测。检测起来即快又准、提高速度与效率,且明场暗场区分清晰,光路准确,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约了时间,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主视图(移除钣金盒8后);

图2为图1的左视图(移除钣金盒8后);

图3为本发明的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左侧等轴侧视图(移除钣金盒8后);

图4为本发明的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右侧等轴侧视图;

图中:1-微分干涉镜头、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起偏镜、7-聚酯轮、8-钣金盒、9-铝件、10-钣金l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名词解释:dic英文全名是“differentialinterference”,中文全称是“微分干涉”。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在微分干涉镜头1上的第一齿轮2、与第一齿轮2啮合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3、与第二齿轮3端部传动连接的第一电机4;还包括起偏镜6、与起偏镜6咬合并传动连接的聚酯轮7,聚酯轮7的转轴传动连接第二电机5。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还包括固定微分干涉镜头1的钣金盒8。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钣金盒8上固定设置用于固定第一电机4的钣金l型板10。

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在钣金盒8外部连接显微镜的铝件9。铝件9起到的作用是夹紧微分干涉镜头1,钣金盒8固定在铝件9上,铝件9固定在显微镜的微分干涉镜头1上。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还包括控制第一电机4正反转的第一按钮,第一按钮安装于控制柜的操作台上。微分干涉镜头1和起偏镜6的线接到控制柜里的按钮上,控制柜用于控制整台设备,操作台即控制柜上的面板。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还包括控制第二电机5正反转的第二按钮,第二按钮安装于控制柜的操作台上。

显微镜,包括前述任一项的起偏镜自动控制装置。

控制原理如下:

1.dic动作的控制原理:第一电机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带动dic运动。

2.起偏镜动作的控制原理:聚酯轮固定在第二电机轴上,由第二电机带动聚酯轮转动,起偏镜上具有与聚酯轮相互咬合的传动齿,聚酯轮带动起偏镜与聚酯轮一起同步旋转。

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控制起偏镜的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且重量轻、操作方便。通过简单、轻松操作即可快速达到自动控制起偏镜的目的。本发明的自动控制起偏镜不受机器位置的限制,机器可以在任意位置控制操作台上的第一按钮和第二按钮来检测。检测起来即快又准、提高速度与效率,且明场暗场区分清晰,光路准确,为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又节约了时间,并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