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2000发布日期:2019-10-08 20:0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投影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例如店铺广告投影,产品展示,促销活动等领域。当前针对胶片投影灯或常规透光的LCD液晶屏投影仪。由于材质特性成像屏不耐高温,因此对散热要求高,常规隔热玻璃或风冷散热效率低。当光照射在透光图像屏上时,温度升高,如不及时散热,会影响图像屏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新透光散热器。在既不影响亮度输出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图像屏的散热能力,从而可以提升亮度,提高投影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能对图像屏进行有效散热,延长图像屏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其包括:发光器、用于成像的透光图像屏和透光散热器,发光器用于照射图像屏,透光散热器用于给图像屏散热,透光散热器包括透明导热介质,水泵、管道、散热片和透明导热壳,透明导热壳贴紧透光图像屏,透明导热壳和管道、水泵相连,透明导热壳内装有透明导热介质,水泵用于使得透明导热介质在透明导热壳和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散热片用于给密闭管道中的透明导热介质散热。

优选地,透明导热介质为水。

优选地,透明导热介质为乙醇或甘油。

优选地,水泵安装在管道内。

优选地,散热片安装在管道的外壁,起到换热器的作用。

优选地,透明导热壳为透明玻璃。

优选地,透光图像屏装在透明导热壳内或夹在两个透明导热壳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风扇,风扇安装在散热片上,把热量带走。

优选地,透光散热器内为全封闭结构,透光散热器内抽空空气,注满透明导热介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发光器射出的光依次透过透明导热壳,透明导热介质和图像屏,再通过镜头将图像投影出来。透明导热介质由于自身的高透光率性,可最大限度的让光线穿透并照射图像屏。同时透明导热介质将图像屏上的热量吸收,水泵带动透明导热介质流动,到散热片外壳处将热传递给散热片散出。再将冷却后的透明导热介质置换到透明导热壳内,从而降低与透明导热壳紧密贴合传热的图像屏上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其由于透光性高从而不影响光源的亮度输出和成像的效果。并且其液体流动性换热大大提高了图像屏的散热效果,延长图像屏的使用寿命和提升了亮度上升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其中,发光器1,透光散热器2,图像屏3,镜头4,水泵21,管道22,散热片外壳23,透明导热壳24,风扇25。

如图1所示:一种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它包括发光器1、图像屏3,透光散热器2和镜头4组成。发光器1由LED光源,散热器和聚光机构组成。发光器1前固定有图像屏3,图像屏3前有镜头4。由于图像屏3为透明彩色胶片,其材质原因工作温度一般不能超过60度,否则会损坏或者褪色。传统使用隔热玻璃和风冷散热效果有限,无法满足其匹配大功率高亮度LED产生的强光高温照射。其图像屏的升温速度远远大过其散热速度。因此在发光器1和图像屏3之间增加了透光散热器2。

透光散热器2由风扇25,透明导热壳24,散热片外壳23,管道22,水泵21和透明导热介质水组成。发光器1前装有透明导热壳24,透明导热壳24为双层平面超薄隔热玻璃,隔热玻璃能反射红外光,其平行的两片透明玻璃夹层内有装有水,透明导热壳24与图像屏3,镜头4保持平行位置,发光器1首先照射到透明导热壳24玻璃层的一侧,透明导热壳24玻璃层的另一侧紧密贴着图像屏3。在发光器1的照射下,胶片和其照射下透明导热壳24内的水快速升温。其热水被水泵21抽离到散热片外壳23内,其散热片外壳23上装有风扇25,通过风扇25强制循环冷风流进行热交换给内部的水降温,通过管道22送入冷水区,最后置换给透明导热壳24,来循环给与透明导热壳24接触的图像屏3降温。

再另一个实施例中,透光散热器2还可以通过管道22将水循环流到LED发光芯片区域的散热器内,来给LED光源芯片部分散热。

再另一个实施例中,图像屏3还可以装入透明导热壳24内或双面两个透明导热壳24夹层中。使图像屏3能最大面积的接触透明导热壳。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投影设备透光图像屏的散热结构,其由于透光性高从而不影响光源的亮度输出和成像的效果。并且其液体流动性换热大大提高了图像屏的散热效果,延长图像屏的使用寿命和提升了亮度上升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