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连接头光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2716发布日期:2019-11-29 17:1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连接头光隔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连接头光隔离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向高速,大容量方向发展,光路中的反射问题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反射光的累积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光源工作不稳定,产生频率漂移、幅度变化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由此出现了一种只允许光线正向传输的非互易性无源器件—光隔离器,用以抑制光通信系统中反射光对光源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光隔离器是一种重要的光无源器件,是一种只允许单向光通过的无源光器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旋转的非互易性。通过光纤回波反射的光能够被光隔离器很好的隔离,提高光波传输效率。光隔离器的特性是:正向插入损耗低,反向隔离度高,回波损耗高。

在数据中心和5g应用中,需要在一个空间有限的小空间内,放置多个光隔离器,构成密度增加一倍的收发一体化模块,在这样的应用中,光隔离器的尺寸和固定安装方式成了最关键的要求。对于带连接头光隔离器,节约了跳线连接头的空间,同时可以预先控制光纤长度,在模块的小空间里,不再需要熔接光纤,也就不需要光纤熔接点保护所需的空间,可以大幅缩小对光纤盘绕空间的要求。

在现有光隔离器方案中,一种典型的光隔离器连接和盘纤固定方式,需要对光隔离器的端口进行跳线连接头的连接装配,进行光纤熔接,然后热缩套管保护的方式,就需要有连接头的空间,和光纤熔接热缩套管的空间,以及光纤盘绕空间,在小型化的模块空间里面,基本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光损耗低可实现两种不同探测功能的一种复合光电探测器。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单,体积超小的带连接头的光隔离器。

一种带连接头光隔离器,包括连接头、第一透镜、隔离器芯件、第二透镜、第一玻璃套管、单光纤头;所述的连接头包括陶瓷插芯、陶瓷套管、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所述隔离器芯件包括磁环、第一双折射楔角片、磁旋光片、第二双折射楔角片;所述的陶瓷插芯固定于陶瓷套管内,陶瓷套管固定于第一金属件内,第一金属件固定于第二金属件内;所述的第一透镜、第一双折射楔角片、磁旋光片、第二双折射楔角片和第二透镜从左至右依次固定于磁环内,磁环固定于第一玻璃套管内,第一玻璃套管固定于第一金属件内;所述的单光纤头和第二透镜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器芯件为单级或双级。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头用于光隔离器的输入或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头为lc型、fc型、sc型、st型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单光纤头端用x、y、z三维位移耦合或者单光纤头和第二透镜先做成准直器,再x、y、z、tx、ty五维位移加倾角耦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带连接头光隔离器具有结构紧凑简单,体积超小、可以在小型化的模块壳体内安装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光隔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隔离器剖面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隔离器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1-连接头、11-陶瓷插芯、12-陶瓷套管、13-第一金属件、14-第二金属件、21-第一透镜、22-第二透镜、3-隔离器芯件、31-磁环、32-第一双折射楔角片、33-磁旋光片、34-第二双折射楔角片、4-第一玻璃套管、5-单光纤头、6-第二玻璃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连接头光隔离器,如图1所示,包括连接头1、第一透镜21、隔离器芯件3、第二透镜22、第一玻璃套管4、单光纤头5。所述的连接头1包括陶瓷插芯11、陶瓷套管12、第一金属件13、第二金属件14;隔离器芯件3包括磁环31、第一双折射楔角片32、磁旋光片33、第二双折射楔角片34;所述的陶瓷插芯11固定于陶瓷套管12内,陶瓷套管12固定于第一金属件13内,第一金属件13固定于第二金属件14内;所述的第一透镜21、第一双折射楔角片32、磁旋光片33、第二双折射楔角片34和第二透镜22从左至右依次固定于磁环31内,磁环31固定于第一玻璃套管4内,第一玻璃套管4固定于第一金属件13内;所述的单光纤头5和第二透镜22通过胶水相粘固定。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隔离器的工作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3、4所示,连接头1为信号光输入端,单光纤头5为信号光输出端。隔离器芯件3的通光方向是从连接头1到单光纤头5,隔离器芯件3对从单光纤头5到连接头1的光信号是隔离的。

当信号光由外部插头插入连接头1输入后,信号光依次经过陶瓷插芯11,第一透镜21,隔离器芯件3,第二透镜22后,信号光耦合进单光纤头5输出。调节单光纤头5用x、y、z三维位移耦合,调好指标后单光纤头5和第二透镜22通过胶水相粘固定,再用保护套将单光纤头5和第一玻璃套管4保护起来。

当单光纤头5为信号光输入端,连接头1为信号光输出时,隔离器芯件3的通光方向是从单光纤头5到连接头1,隔离器芯件3对从连接头1到单光纤头5的光信号是隔离的。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结构不同的地方在于:单光纤头5和第二透镜22固定于第二玻璃套管6内,先做成准直器,再调试光。准直器置于第一玻璃套管4内调试,通过x、y、z、tx、ty五维耦合,调好指标后通过胶水相粘固定于第一玻璃套管4内。光隔离器的方向是从连接头1输入或从连接头1输出。

显然,连接头可以是现有标准的任何型号的连接头,包括且不限于lc、fc、sc、st等等;陶瓷芯端面也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包括且不限于pc、apc、upc等等。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