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314发布日期:2019-10-19 04:03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



背景技术:

智能管家作为唤醒并控制家庭智能设备的一种连接中枢,常常被摆放于客厅或卧室比较显眼的地方,以方便更好的互动,且能够具备较好的可观赏性,而现有技术下的智能管家大多外形结构过于平庸,且由于指示灯位置较为隐蔽,使得实际进行交互时,无法及时通过指示灯不同颜色的闪烁而获取该智能管家的使用状况,虽然也有一些指示灯设置位置较为明显,但由于缺乏较好的导光结构,因此使得光线过于集中,无法配合整体结构,形成较好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该智能管家结构紧凑,能够通过导光结构的设计,有效提升该智能管家的视觉体验,提升使用时的便捷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包括多边形壳体、与所述多边形壳体相配合的多边形上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多边形上盖中部的导光结构;所述多边形上盖上表面的中部呈向上拱起状设置,且所述多边形上盖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有多个平面,相邻所述平面的交汇处形成棱边,多个所述棱边均交汇于所述多边形上盖的中部;所述导光结构包括与所述多边形上盖的内底面相配合的导光座、设置于所述导光座的倾斜臂上端的分光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座的倾斜臂下端的发光件定位座;所述分光件由周向均布的多个导光臂一体组合而成,多个所述导光臂均倾斜交汇设置;所述导光臂与开设于所述平面上的导光槽相配合。

其中,所述多边形壳体的腔体内底面均布有多个梯形凸缘,所述梯形凸缘中部凸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套设有与所述梯形凸缘围设成的凹坑相配合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定位柱紧固。

其中,相邻所述梯形凸缘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多边形上盖内底面的螺纹柱通过螺丝紧固。

其中,所述多边形壳体的下底面设置有挂孔,所述挂孔与紧固于安装面的固定架通过挂件相配合。

其中,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多边形壳体的一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设置有沉头螺丝孔。

其中,位于所述凹槽两端的凸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埋设有所述挂件,所述挂件与所述挂孔相配合。

其中,所述多边形壳体的四周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多边形壳体的底面交汇连接的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包括多边形壳体、与所述多边形壳体相配合的多边形上盖、以及设置于所述多边形上盖中部的导光结构;所述多边形上盖上表面的中部呈向上拱起状设置,且所述多边形上盖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有多个平面,相邻所述平面的交汇处形成棱边,多个所述棱边均交汇于所述多边形上盖的中部;所述导光结构包括与所述多边形上盖的内底面相配合的导光座、设置于所述导光座的倾斜臂上端的分光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座的倾斜臂下端的发光件定位座;所述分光件由周向均布的多个导光臂一体组合而成,多个所述导光臂均倾斜交汇设置;所述导光臂与开设于所述平面上的导光槽相配合。以此结构设计的智能管家,能够将设置于发光件定位座下方的光线通过倾斜臂导入导光臂,继而在通过导光臂导入开设于所述平面上的导光槽内,以此有效提升使用时的视觉体验,提升该智能管家的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装配图的底部轴测图。

图3是图1中多边形上盖的轴测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置有导光结构的智能管家,包括多边形壳体1、与所述多边形壳体1相配合的多边形上盖2、以及设置于所述多边形上盖2中部的导光结构3;所述多边形上盖2上表面的中部呈向上拱起状设置,且所述多边形上盖2的上表面倾斜设置有多个平面21,相邻所述平面21的交汇处形成棱边22,多个所述棱边22均交汇于所述多边形上盖2的中部;所述导光结构3包括与所述多边形上盖2的内底面相配合的导光座、设置于所述导光座的倾斜臂32上端的分光件33、以及设置于所述导光座的倾斜臂32下端的发光件定位座31;所述分光件33由周向均布的多个导光臂331一体组合而成,多个所述导光臂331均倾斜交汇设置;所述导光臂331与开设于所述平面21上的导光槽23相配合。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导光臂的定位,且便于导光臂331外露于导光槽23中,本实施例中,在三个导光槽23的交汇处贯穿开设有与导光臂23相配合的槽孔231,以此使得导光臂331在外露的同时,与导光槽23更加稳定可靠的配合,从而将光线沿导光槽23导出,以此起到较好的导光效果。

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该智能管家的自重,提升摆放时的稳定性,所述多边形壳体1的腔体内底面均布有多个梯形凸缘11,所述梯形凸缘11中部凸设有定位柱12,所述定位柱12套设有与所述梯形凸缘11围设成的凹坑相配合的配重块13,所述配重块13与所述定位柱12紧固,相邻所述梯形凸缘11之间设置有固定柱14,所述固定柱14与所述多边形上盖2内底面的螺纹柱通过螺丝紧固,

此外,为了方便该智能管家挂设,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壳体1的下底面设置有挂孔15,所述挂孔15与紧固于安装面的固定架4通过挂件相配合,所述固定架4靠近所述多边形壳体1的一侧面的中部开设有凹槽41,所述凹槽41的槽底设置有沉头螺丝孔42,位于所述凹槽41两端的凸台43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孔431,所述安装孔431内埋设有所述挂件,所述挂件与所述挂孔15相配合。本实施例中,有关挂件的具体设置,现有技术中较为常见,在此不做具体赘述。

此外,为了提升整个壳体外观的一致性及其可观赏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壳体1的四周还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多边形壳体1的底面交汇连接的斜面16。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