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3661发布日期:2020-02-07 23:2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式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对于摄像机而言,在进行拍照摄像的过程中,为保证所摄取的照片或者图像的清晰度,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摄像机的摄像镜头进行调焦对焦动作。

需指出的是,对于现有的摄像机的镜头模组而言,在进行调焦对焦过程中或受外部环境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虚焦现象,这就会对摄像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镜头模组,该新式镜头模组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调焦对焦精度高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虚焦现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镜头模组,包括有固定安装座,固定安装座包括有安装座基部,安装座基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竖向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安装座套装部,安装座基部与安装座套装部为一体结构,安装座套装部的芯部成型有安装座容置腔,安装座容置腔的上端开口延伸至安装座套装部的上端面,安装座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延伸至安装座基部的下表面;

安装座基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且环绕于安装座套装部外围的支撑凸台,支撑凸台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支撑凸台与安装座基部为一体结构;安装座套装部的外围于支撑凸台的上端侧套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外调节环,安装座套装部的上端部装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盖板,盖板的内端边缘部延伸至安装座容置腔内壁的内侧,外调节环卡装于支撑凸台与盖板之间,外调节环的下端面与支撑凸台的上表面触接,外调节环的上端面与盖板的下端面触接;

安装座容置腔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镜框,镜框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用于螺装摄像镜头的镜头螺装孔,镜框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法线方向朝上的镜框挡肩;安装座容置腔内还嵌装有套装于镜框外围的弹簧,弹簧的下端部与镜框挡肩抵接,弹簧的上端部与盖板的内端边缘部抵接;

安装座基部于外调节环的旁侧装设有用于驱动外调节环转动的调焦驱动组件;镜框的外圆周面装设有至少两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外水平延伸的引导件,安装座套装部对应各引导件分别开设有水平完全贯穿且竖向延伸的套装部引导孔,各引导件的外端部分别从内至外穿过相应的套装部引导孔并分别延伸至安装座套装部的外端侧,外调节环对应各引导件分别开设有完全贯穿且倾斜延伸的调节环斜孔,各引导件的外端部分别嵌插于相应的调节环斜孔内。

其中,所述外调节环的下端部设置有朝外水平凸出且呈圆环形状的驱动齿轮部,驱动齿轮部与外调节环为一体结构,所述调焦驱动组件与驱动齿轮部驱动连接。

其中,所述调焦驱动组件包括有位于所述外调节环旁侧且呈水平布置的驱动丝杆,所述安装座基部对应驱动丝杆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轴承座,驱动丝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相应侧的轴承座;

所述驱动齿轮部为斜齿轮,驱动齿轮部与驱动丝杆相啮合。

其中,所述调焦驱动组件包括有装设于所述安装座基部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装设有马达联动齿轮,马达联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部相啮合。

其中,所述安装座套装部的上端部外圆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盖板的内圆周面对应安装座套装部的外螺纹设置有内螺纹,盖板的内螺纹与安装座套装部的外螺纹螺接。

其中,所述盖板的内端边缘部开设有朝下开口且呈圆环形状的定位环形槽,所述弹簧的上端部嵌插于盖板的定位环形槽内。

其中,各所述引导件分别包括有导钉,所述镜框对应各导钉分别开设有朝外开口的螺纹孔,各导钉的内端部分别螺装于镜框相应的螺纹孔内,各导钉的外端部穿过相应的所述套装部引导孔并插入至相应的所述调节环斜孔内。

其中,各所述导钉的外围分别套装有可相对转动的导钉套,各导钉套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套装部引导孔内壁、所述调节环斜孔内壁滚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镜头模组,其包括有固定安装座,固定安装座包括有安装座基部,安装座基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竖向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安装座套装部,安装座基部与安装座套装部为一体结构,安装座套装部的芯部成型有安装座容置腔,安装座容置腔的上端开口延伸至安装座套装部的上端面,安装座容置腔的下端开口延伸至安装座基部的下表面;安装座基部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且环绕于安装座套装部外围的支撑凸台,支撑凸台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支撑凸台与安装座基部为一体结构;安装座套装部的外围于支撑凸台的上端侧套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外调节环,安装座套装部的上端部装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盖板,盖板的内端边缘部延伸至安装座容置腔内壁的内侧,外调节环卡装于支撑凸台与盖板之间,外调节环的下端面与支撑凸台的上表面触接,外调节环的上端面与盖板的下端面触接;安装座容置腔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镜框,镜框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用于螺装摄像镜头的镜头螺装孔,镜框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法线方向朝上的镜框挡肩;安装座容置腔内还嵌装有套装于镜框外围的弹簧,弹簧的下端部与镜框挡肩抵接,弹簧的上端部与盖板的内端边缘部抵接;安装座基部于外调节环的旁侧装设有用于驱动外调节环转动的调焦驱动组件;镜框的外圆周面装设有至少两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外水平延伸的引导件,安装座套装部对应各引导件分别开设有水平完全贯穿且竖向延伸的套装部引导孔,各引导件的外端部分别从内至外穿过相应的套装部引导孔并分别延伸至安装座套装部的外端侧,外调节环对应各引导件分别开设有完全贯穿且倾斜延伸的调节环斜孔,各引导件的外端部分别嵌插于相应的调节环斜孔内。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调焦对焦精度高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虚焦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固定安装座11——安装座基部

111——支撑凸台112——轴承座

12——安装座套装部121——套装部引导孔

13——安装座容置腔2——外调节环

21——调节环斜孔22——驱动齿轮部

3——盖板31——定位环形槽

4——镜框41——镜头螺装孔

42——镜框挡肩43——螺纹孔

5——弹簧6——调焦驱动组件

61——驱动丝杆62——轴承

7——引导件71——导钉

72——导钉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式镜头模组,其包括有固定安装座1,固定安装座1包括有安装座基部11,安装座基部11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竖向凸出延伸且呈圆环形状的安装座套装部12,安装座基部11与安装座套装部12为一体结构,安装座套装部12的芯部成型有安装座容置腔13,安装座容置腔13的上端开口延伸至安装座套装部12的上端面,安装座容置腔13的下端开口延伸至安装座基部11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安装座基部11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且环绕于安装座套装部12外围的支撑凸台111,支撑凸台111的上表面为水平面,支撑凸台111与安装座基部11为一体结构;安装座套装部12的外围于支撑凸台111的上端侧套装有呈圆环形状的外调节环2,安装座套装部12的上端部装设有呈圆环形状的盖板3,盖板3的内端边缘部延伸至安装座容置腔13内壁的内侧,外调节环2卡装于支撑凸台111与盖板3之间,外调节环2的下端面与支撑凸台111的上表面触接,外调节环2的上端面与盖板3的下端面触接。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盖板3可以采用螺接方式装设于安装座套装部12的上端部,具体的:安装座套装部12的上端部外圆周面设置有外螺纹,盖板3的内圆周面对应安装座套装部12的外螺纹设置有内螺纹,盖板3的内螺纹与安装座套装部12的外螺纹螺接;当然上述螺接装配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盖板3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装配于安装座套装部12的上端部,例如扣接方式等。还有就是,为能够有效地对弹簧5上端部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的盖板3的内端边缘部开设有朝下开口且呈圆环形状的定位环形槽31,弹簧5的上端部嵌插于盖板3的定位环形槽31内。

更进一步的,安装座容置腔13内嵌装有呈圆环形状的镜框4,镜框4的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用于螺装摄像镜头的镜头螺装孔41,镜框4的外圆周面设置有法线方向朝上的镜框挡肩42;安装座容置腔13内还嵌装有套装于镜框4外围的弹簧5,弹簧5的下端部与镜框挡肩42抵接,弹簧5的上端部与盖板3的内端边缘部抵接。在摄像镜头安装过程中,摄像镜头螺装于镜框4的镜头螺装孔41内。

另外,安装座基部11于外调节环2的旁侧装设有用于驱动外调节环2转动的调焦驱动组件6;镜框4的外圆周面装设有至少两个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外水平延伸的引导件7,安装座套装部12对应各引导件7分别开设有水平完全贯穿且竖向延伸的套装部引导孔121,各引导件7的外端部分别从内至外穿过相应的套装部引导孔121并分别延伸至安装座套装部12的外端侧,外调节环2对应各引导件7分别开设有完全贯穿且倾斜延伸的调节环斜孔21,各引导件7的外端部分别嵌插于相应的调节环斜孔21内。

需指出的是,外调节环2的下端部设置有朝外水平凸出且呈圆环形状的驱动齿轮部22,驱动齿轮部22与外调节环2为一体结构,调焦驱动组件6与驱动齿轮部22驱动连接。其中,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调焦驱动组件6而言,其可以采用手动方式实现调焦驱动,也可以采用电动方式实现调焦驱动。对于采用手动方式实现调焦驱动的调焦驱动组件6而言,其可以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调焦驱动组件6包括有位于外调节环2旁侧且呈水平布置的驱动丝杆61,安装座基部11对应驱动丝杆61设置有两个间隔布置的轴承座112,驱动丝杆61的两端部分别通过轴承62安装于相应侧的轴承座112,驱动齿轮部22为斜齿轮,驱动齿轮部22与驱动丝杆61相啮合;其中,各轴承62的内环与驱动丝杆61相应的端部过盈紧配,各轴承62的外环与相应的轴承座112中心孔过盈紧配;在利用上述手动调焦驱动组件6实现调焦动作的过程中,手动旋转驱动丝杆61,转动的驱动丝杆61驱动驱动齿轮部22转动,驱动齿轮部22带动整个外调节环2转动,在外调节环2转动的过程中,倾斜延伸的调节环斜槽作用于相应的引导件7并使得各引导件7分别相对相应的套装部引导孔121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引导件7带动镜框4以及摄像镜头同步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调焦动作;需解释的是,采用斜齿轮结构的驱动齿轮部22与驱动丝杆61相啮合,该传动结构具有较好的自锁性,即能够有效地保证摄像镜头停留于所需调焦位置。对于采用电动方式实现调焦驱动的调焦驱动组件6而言,其可以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调焦驱动组件6包括有装设于安装座基部11的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装设有马达联动齿轮,马达联动齿轮与驱动齿轮部22相啮合;在利用上述电动调焦驱动组件6实现调焦动作的过程中,驱动马达通过马达联动齿轮、驱动齿轮部22所组成的齿轮传动机构驱动外调节环2转动,在外调节环2转动的过程中,倾斜延伸的调节环斜槽作用于相应的引导件7并使得各引导件7分别相对相应的套装部引导孔121上下移动,上下移动的引导件7带动镜框4以及摄像镜头同步上下移动,进而实现调焦动作。

需进一步指出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引导件7而言,其可以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各引导件7分别包括有导钉71,镜框4对应各导钉71分别开设有朝外开口的螺纹孔43,各导钉71的内端部分别螺装于镜框4相应的螺纹孔43内,各导钉71的外端部穿过相应的套装部引导孔121并插入至相应的调节环斜孔21内。为避免导钉71与套装部引导孔121内壁、调节环斜孔21内壁直接接触并造成相应的内壁出现磨损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各导钉71的外围分别套装有可相对转动的导钉套72,各导钉套72分别与相应的套装部引导孔121内壁、调节环斜孔21内壁滚动接触。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镜头模组而言,外调节环2卡装于盖板3与支撑凸台111之间,盖板3的下端面与支撑凸台111的上表面对外调节环2进行限位,以避免外调节环2在转动过程中出现窜动;另外,弹簧5保持压缩状态,盖板3的内端边缘部保持下压弹簧5的上端部,弹簧5的下端部保持下压镜框挡肩42;在本实用新型实现调焦动作的过程中,上述外调节环2上下限位结构以及弹簧5能够有效地避免出现虚焦现象,调焦精度高。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稳定可靠性好、调焦对焦精度高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虚焦现象。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